果树成苗运输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60390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果树成苗运输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果苗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果树成苗运输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果苗在培育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运输,将其运输至露天环境进行培育,在运输过程中,一般采用运输车对其进行运输。由于果苗种植在果苗培育盆中,在运输过程中,果苗培育盆中的泥土会出现掉落现象,需要人工二次清扫。增强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程度,降低了工作效率。

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果树成苗运输调节装置,其可以降低运输过程中掉泥土的现象,提高工作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果树成苗运输调节装置,包括固定板、承载装置、调节装置和移动装置,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承载装置,且所述固定板下方具有斜度,所述承载装置包括承载板、挡板和限位板,所述挡板滑动连接限位板,所述承载板位于限位板内,且具有斜度,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把手、扭力弹簧和主动件,所述主动件固定连接调节把手,所述扭力弹簧一端固定连接主动件,另一端固定连接外壳,所述挡板上设有齿轮结构,所述主动件与所述齿轮结构相啮合。所述移动装置包括移动杆、固定座和动力件,所述移动杆中间设有限位槽,所述动力件一端位于限位槽内,另一端通过固定轴连接移动把手,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壳体,且所述固定座套接移动杆两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果树成苗运输调节装置,所述固定板上安装有刮刀,所述刮刀呈尖锥状,且贴合挡板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果树成苗运输调节装置,所述固定板上设有漏网,所述漏网上设有均匀分布的通孔,且所述漏网材质为钢丝。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果树成苗运输调节装置,所述主动件为直齿轮,且与挡板上的齿轮结构相啮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果树成苗运输调节装置,所述承载板倾斜角度为45°,所述固定板高度大于果苗种植盆高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果树成苗运输调节装置,所述动力件呈圆形,且固定轴与动力件组成偏心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果树成苗运输调节装置,所述承载板两端由折叶构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果树成苗运输调节装置,包括固定板、承载装置、调节装置和移动装置,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承载装置,且所述固定板下方具有斜度,通过具有斜度的固定板,将在运输过程中漏下的泥土进行集中处理,保证在运输过程中的清洁度。所述承载装置包括承载板、挡板和限位板,所述挡板滑动连接限位板,通过挡板对泥土进行阻挡,使其能够集中处理,降低处理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所述承载板位于限位板内,且具有斜度,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把手、扭力弹簧和主动件,所述主动件固定连接调节把手,通过调节把手对主动件的旋转提供动力,从而使其能够带动挡板实现移动。所述扭力弹簧一端固定连接主动件,另一端固定连接外壳,通过扭力弹簧对主动件的旋转实现复位,降低操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所述挡板上设有齿轮结构,所述主动件与所述齿轮结构相啮合,通过主动件与挡板上的齿轮结构相啮合,使其能够随主动件的旋转实现移动。所述移动装置包括移动杆、固定座和动力件,所述移动杆中间设有限位槽,所述动力件一端位于限位槽内,另一端通过固定轴连接移动把手,通过移动把手对动力件的旋转提供动力,使其能够在限位槽内转动,从而带动移动杆实现移动。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壳体,且所述固定座套接移动杆两端,通过固定座对移动杆的移动进行限位,防止其出现偏动现象。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将在运输过程中漏掉的泥土等杂物进行统一处理,提高了运输过程中的清洁度,降低了二次清扫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承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调节装置的局部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移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固定板,2-承载装置,21-承载板,22-限位板,23-挡板,231-齿轮结构,3-调节装置,31-调节把手,32-主动件,4-漏网,5-刮刀,6-移动装置,61-移动杆,62-固定座,63-动力件,64-限位槽,65-移动把手,66-折叶,67-固定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果树成苗运输调节装置,该果树成苗运输调节装置包括固定板1、承载装置2、调节装置3和移动装置6,所述固定板1固定连接承载装置2,且所述固定板1下方具有斜度,通过具有斜度的固定板1,将在运输过程中漏下的泥土进行集中处理,保证在运输过程中的清洁度。所述承载装置2包括承载板21、挡板23和限位板22,所述挡板23滑动连接限位板22,通过挡板23对泥土进行阻挡,使其能够集中处理,降低处理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所述承载板21位于限位板22内,且具有斜度,所述调节装置3包括调节把手31、扭力弹簧和主动件32,所述主动件32固定连接调节把手31,通过调节把手31对主动件32的旋转提供动力,从而使其能够带动挡板23实现移动。所述扭力弹簧一端固定连接主动件32,另一端固定连接外壳,通过扭力弹簧对主动件32的旋转实现复位,降低操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所述挡板23上设有齿轮结构231,所述主动件32与所述齿轮结构231相啮合,通过主动件32与挡板23上的齿轮结构231相啮合,使其能够随主动件32的旋转实现移动。所述移动装置6包括移动杆61、固定座62和动力件63,所述移动杆61中间设有限位槽64,所述动力件63一端位于限位槽64内,另一端通过固定轴67连接移动把手65,通过移动把手65对动力件63的旋转提供动力,使其能够在限位槽64内转动,从而带动移动杆61实现移动。所述固定座62固定连接壳体,且所述固定座62套接移动杆61两端,通过固定座62对移动杆61的移动进行限位,防止其出现偏动现象。

优选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板1上安装有刮刀5,所述刮刀5呈尖锥状,且贴合挡板23一侧,能够对粘连在挡板23上的泥土进行刮切,保证挡板23的清洁度。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板1上设有漏网4,所述漏网4上设有均匀分布的通孔,且所述漏网4材质为钢丝,通过漏网4对所要运输的果苗进行承载,同时通孔能够使泥土等杂物掉落至承载装置2中,使其统一处理。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主动件32为直齿轮,且与挡板23上的齿轮结构231相啮合,通过主动件32的旋转带动齿轮结构231移动,从而使挡板23实现移动,对位于承载装置2内的泥土等杂物能够更好的处理。

更好的,本实用新型的承载板21倾斜角度为45°,所述固定板1高度大于果苗种植盆高度,45°倾斜角度能够使泥土等杂物更好的滑落至挡板23处,提高清理效率。固定板1高度大于果苗种植盆高度,能够对果苗种植盆进行更好的承载,防止其出现掉落现象。

本实用新型在实施过程中:将果苗放置在固定板1内的漏网4上,通过漏网4对果苗进行承载,在运输过程中,果苗种植盆内的泥土通过漏网4掉落到承载板21上,如图2所示,承载板21具有45°斜度,能够使泥土滑落至挡板23处,进行统一收集。当运输完果苗后,将该装置移动到垃圾处理处,转动调节把手31,使其带动主动件32旋转,如图3所示,主动件32为直齿轮,且与挡板23上的齿轮结构231相啮合,主动件32在旋转过程中带动挡板23移动,使其在限位板22上移动,在移动过程中,与挡板23贴合的刮刀5对粘附在挡板23上的泥土进行刮动,使挡板23保持清洁。挡板23移动过程中,与限位板22之间产生一定间隙,掉落的泥土通过间隙滑落,可以进行统一处理。动力件63呈圆形,且固定轴67与动力件63组成偏心件。通过转动移动把手65,带动动力件63旋转,如图4所示,动力件63与固定轴67组成偏心件,动力件63旋转的过程中,带动限位槽64移动,从而使移动杆61实现左右移动,移动杆61固定连接承载板21,移动杆61的移动带动承载板21实现左右移动。所述承载板21两端由折叶66构成,可以保证承载板21能够实现左右移动,从而使掉落到承载板21上的泥土实现晃动,避免泥土粘连在承载板21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果树成苗运输调节装置,包括固定板、承载装置、调节装置和移动装置,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承载装置,且所述固定板下方具有斜度,通过具有斜度的固定板,将在运输过程中漏下的泥土进行集中处理,保证在运输过程中的清洁度。所述承载装置包括承载板、挡板和限位板,所述挡板滑动连接限位板,通过挡板对泥土进行阻挡,使其能够集中处理,降低处理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所述承载板位于限位板内,且具有斜度,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把手、扭力弹簧和主动件,所述主动件固定连接调节把手,通过调节把手对主动件的旋转提供动力,从而使其能够带动挡板实现移动。所述扭力弹簧一端固定连接主动件,另一端固定连接外壳,通过扭力弹簧对主动件的旋转实现复位,降低操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所述挡板上设有齿轮结构,所述主动件与所述齿轮结构相啮合,通过主动件与挡板上的齿轮结构相啮合,使其能够随主动件的旋转实现移动。所述移动装置包括移动杆、固定座和动力件,所述移动杆中间设有限位槽,所述动力件一端位于限位槽内,另一端通过固定轴连接移动把手,通过移动把手对动力件的旋转提供动力,使其能够在限位槽内转动,从而带动移动杆实现移动。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壳体,且所述固定座套接移动杆两端,通过固定座对移动杆的移动进行限位,防止其出现偏动现象。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将在运输过程中漏掉的泥土等杂物进行统一处理,提高了运输过程中的清洁度,降低了二次清扫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