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重楼与经济林木套栽的立体生态栽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01060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滇重楼与经济林木套栽的立体生态栽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植物栽培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滇重楼与经济林木套栽的立体生态栽培装置。



背景技术:

滇重楼,别名独角莲,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之功效,用于痈肿、咽喉肿痛、毒蛇咬伤、跌打伤痛、惊风抽搐等症。滇重楼有“宜荫畏晒,喜湿忌燥”的习性,喜湿润、荫蔽的环境,所以种植滇重楼时搭建荫棚非常重要,且需铺盖遮荫度为70%的遮阳网,在固定遮阳网时应考虑以后易收拢和展开。目前由于遮阳网较薄且表面较为光滑,使得遮阳网不易缠绕收放。遮阳网的收放一般靠人工完成,不仅效率低下、工作量大,而且在拉扯过程中容易对遮阳网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滇重楼与经济林木套栽的立体生态栽培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滇重楼与经济林木套栽的立体生态栽培装置,包括种植棚,种植棚的前坡面为半弧形结构,种植棚前坡面的顶面固定连接导轨的底面,导轨为半弧形结构,每条导轨内活动安装滚轮,两个滚轮的中心线共线,滚轮之间通过转轴连接,转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连接滚轮,转轴的外周固定连接遮阳网的上端,遮阳网的下端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安装在地面上,种植棚的顶面固定安装卷扬机,卷扬机的卷筒固定连接缆绳的一端,缆绳的另一端通过连接装置连接转轴的中部,每条导轨的下部前后两面分别开设弧形槽,弧形槽均与其对应的导轨内部相通,每条导轨的下部底面固定安装盒体,盒体的上部开口,每个盒体的前面和背面分别通过铰接座铰接连接连杆的中部,每个铰接座与对应的连杆之间固定安装有扭簧,每根连杆的上端内侧固定安装弧形板,弧形板能够分别从对应的弧形槽内穿过,每条导轨内的两个弧形板的内侧能够分别与对应的滚轮的前后两面接触配合,盒体内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安装两个棘轮,两个棘轮之间通过线轴固定连接,两个棘轮的中心线共线,其中一个棘轮带有动力装置,动力装置为电机,其中一条导轨内底面设有触点开关,触点开关位于弧形槽上方,盒体的前后两面分别开设线孔,线轴的外周的前后两面分别固定连接线绳的一端,线绳的另一端分别穿过对应的线孔后固定连接对应的连杆的下端内侧,盒体的内壁前面下部固定连接套筒的一端,套筒的另一端开口且朝向与其对应的棘轮,套筒的外周缠绕有线圈,线圈与电源电路连接,触点开关与线圈电路连接,套筒内活动安装棘爪,棘爪为金属材质,棘爪的一端位于套筒内,且棘爪能够沿套筒滑动,棘爪的另一端能够与对应的棘轮的其中一个棘齿的直边接触配合,棘爪的外周固定安装限位板,限位板位于套筒外且限位板的前面面积大于套筒的端面面积,限位板的前面固定连接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套筒的开口端面。

如上所述的滇重楼与经济林木套栽的立体生态栽培装置,所述的种植棚的顶面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安装卷扬机,两个卷扬机同步运转,卷扬机分别通过缆绳固定连接转轴的前后两侧。

如上所述的滇重楼与经济林木套栽的立体生态栽培装置,所述的种植棚的前坡面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安装数个导向环,缆绳从导向环内穿过。

如上所述的滇重楼与经济林木套栽的立体生态栽培装置,所述的弧形板的内侧固定安装橡胶片,橡胶片的内侧能够分别同时与对应的滚轮的前后两面接触配合。

如上所述的滇重楼与经济林木套栽的立体生态栽培装置,所述的转轴的中部固定安装挂环,缆绳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挂钩,挂钩能够挂到挂环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将转轴和缆绳之间的连接装置断开,转轴、滚轮以及遮阳网能够在重力作用下沿导轨向下滑落,滑落过程中,滚轮触碰到触点开关,套筒外周缠绕的线圈通电产生磁性,从而吸附棘爪向套筒内滑动,直至棘爪与棘轮脱离,在扭簧的作用下,连杆的上端以铰接点为中心向导轨方向转动,此时棘轮和线轴顺时针转动,线轴顺时针转动能够松开线绳,连杆的上端内侧固定安装有弧形板,弧形板能够分别从对应的弧形槽内穿过,每条导轨内的两个弧形板的内侧能够分别与对应的滚轮的前后两面接触配合,在摩擦力的作用下,滚轮的转速快速降低,从而使滚轮缓慢落至地面上;需要重新升起遮阳网时,使转轴和缆绳重新连接,断开线圈电源,在弹簧的作用下,棘爪重新与棘轮的其中一个棘齿的直边接触配合,控制棘轮上的电机逆时针转动,线轴缠绕收紧线绳,连杆的上端以铰接点为中心背离导轨方向转动,直至弧形板的内侧不再能够与滚轮接触,启动卷扬机,即可升起遮阳网。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能够实现遮阳网的快速升降,保证种植棚内处于较为荫蔽的环境,能够有效促进滇重楼和经济林木的生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向视图的放大图;图3是沿图1B-B线的剖视图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种植棚 2导轨 3滚轮 4转轴 5卷扬机 6弧形槽 7盒体 8连杆 9弧形板 10棘轮 11线轴 12线孔 13线绳 14套筒 15棘爪 16限位板 17弹簧 18触点开关 19导向环 20缆绳 21挂环 22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滇重楼与经济林木套栽的立体生态栽培装置,如图所示,包括种植棚1,种植棚1的前坡面为半弧形结构,种植棚1前坡面的顶面固定连接导轨2的底面,导轨2为半弧形结构,每条导轨2内活动安装滚轮3,两个滚轮3的中心线共线,滚轮3之间通过转轴4连接,转轴4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连接滚轮3,转轴4的外周固定连接遮阳网的上端,遮阳网的下端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安装在地面上,种植棚1的顶面固定安装卷扬机5,卷扬机5的卷筒固定连接缆绳20的一端,缆绳20的另一端通过连接装置连接转轴4的中部,每条导轨2的下部前后两面分别开设弧形槽6,弧形槽6均与其对应的导轨2内部相通,每条导轨2的下部底面固定安装盒体7,盒体7的上部开口,每个盒体7的前面和背面分别通过铰接座铰接连接连杆8的中部,每个铰接座与对应的连杆8之间固定安装有扭簧,每根连杆8的上端内侧固定安装弧形板9,弧形板9能够分别从对应的弧形槽6内穿过,每条导轨2内的两个弧形板9的内侧能够分别与对应的滚轮3的前后两面接触配合,盒体7内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安装两个棘轮10,两个棘轮10之间通过线轴11固定连接,两个棘轮10的中心线共线,其中一个棘轮10带有动力装置,动力装置为电机,其中一条导轨2内底面设有触点开关18,触点开关18位于弧形槽6上方,盒体7的前后两面分别开设线孔12,线轴11的外周的前后两面分别固定连接线绳13的一端,线绳13的另一端分别穿过对应的线孔12后固定连接对应的连杆8的下端内侧,盒体7的内壁前面下部固定连接套筒14的一端,套筒14的另一端开口且朝向与其对应的棘轮10,套筒14的外周缠绕有线圈,线圈与电源电路连接,触点开关18与线圈电路连接,套筒14内活动安装棘爪15,棘爪15为金属材质,棘爪15的一端位于套筒14内,且棘爪15能够沿套筒14滑动,棘爪15的另一端能够与对应的棘轮10的其中一个棘齿的直边接触配合,棘爪15的外周固定安装限位板16,限位板16位于套筒14外且限位板16的前面面积大于套筒14的端面面积,限位板16的前面固定连接弹簧17的一端,弹簧1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套筒14的开口端面。本实用新型将转轴4和缆绳20之间的连接装置断开,转轴4、滚轮3以及遮阳网能够在重力作用下沿导轨2向下滑落,滑落过程中,滚轮3触碰到触点开关18,套筒14外周缠绕的线圈通电产生磁性,从而吸附棘爪15向套筒14内滑动,直至棘爪15与棘轮10脱离,在扭簧的作用下,连杆8的上端以铰接点为中心向导轨2方向转动,此时棘轮10和线轴11顺时针转动,线轴11顺时针转动能够松开线绳13,连杆8的上端内侧固定安装有弧形板9,弧形板9能够分别从对应的弧形槽6内穿过,每条导轨2内的两个弧形板9的内侧能够分别与对应的滚轮3的前后两面接触配合,在摩擦力的作用下,滚轮3的转速快速降低,从而使滚轮3缓慢落至地面上;需要重新升起遮阳网时,使转轴4和缆绳20重新连接,断开线圈电源,在弹簧17的作用下,棘爪15重新与棘轮10的其中一个棘齿的直边接触配合,控制棘轮10上的电机逆时针转动,线轴11缠绕收紧线绳13,连杆8的上端以铰接点为中心背离导轨2方向转动,直至弧形板9的内侧不再能够与滚轮3接触,启动卷扬机5,即可升起遮阳网。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能够实现遮阳网的快速升降,保证种植棚1内处于较为荫蔽的环境,能够有效促进滇重楼和经济林木的生长。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所述的种植棚1的顶面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安装卷扬机5,两个卷扬机5同步运转,卷扬机5分别通过缆绳20固定连接转轴4的前后两侧。该结构通过两个卷扬机5同时拉动转轴4,转轴4上升过程更加稳定。

具体的,本实施例所述的种植棚1的前坡面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安装数个导向环19,缆绳20从导向环19内穿过。该结构能够对缆绳20起导向作用,避免升起转轴4时绷紧的缆绳20与种植棚1的前坡面摩擦,避免种植棚1的前坡面因摩擦受损。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所述的弧形板9的内侧固定安装橡胶片,橡胶片的内侧能够分别同时与对应的滚轮3的前后两面接触配合。橡胶的摩擦系数较大,能够更好地降低滚轮3的转速。

更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所述的转轴4的中部固定安装挂环21,缆绳20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挂钩22,挂钩22能够挂到挂环21上。该结构拆装方便,制造工艺简单,节省成本。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