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大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01051阅读:1656来源:国知局
微型大棚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温室培养植物或家禽的棚户结构,具体是涉及到一种微型大棚。



背景技术:

随着高分子聚合物-聚氯乙烯、聚乙烯的产生,塑料薄膜广泛应用于农业。日本及欧美国家于50年代初期应用温室薄膜覆盖温床获得成功,随后又覆盖小棚及温室也获得良好效果。我国于1955年秋引进聚氯乙烯农用薄膜,首先在北京用于小棚覆盖蔬菜,获得了早熟增产的效果。大棚原是蔬菜生产的专用设备,随着生产的发展大棚的应用越加广泛。当前大棚已用于盆花及切花栽培;果树生产用于栽培葡萄、草莓、西瓜、甜瓜、桃及柑桔等;林业生产用于林木育苗、观赏树木的培养等;养殖业用于养蚕、养鸡、养牛、养猪、鱼及鱼苗等。

大棚的组成是用竹木杆、水泥杆、轻型钢管或管材等材料做骨架,做成立柱、拉杆,拱杆及压杆,覆盖塑料薄膜而成为拱圆形的料棚。塑料大棚一般覆盖的面积为1-3亩,管理方便。但可进行多个棚大面积的覆盖。由于棚体高大不便用草帘进行防寒,而在棚内用多层薄膜进行内防寒,棚内的温度主要来自太阳辐射。

但现在,很多地方使用到的大棚可以非常的小,如用户培养一些种子,需要的大棚面积很小,因精细培养,也不好与其他植物放在一个大棚内,还有用户在家中花园中培养一些植物,如多肉植物,都只需要很小的大棚,这种可以叫做微型大棚,微型大棚高度较低,一般没有一人高,用户不能再里面走来走去,在耕作时,就需要考虑如何方便直起腰杆进行休息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型大棚,主要是处理用户在不到一人高的大棚中耕作时,难以直起腰杆休息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微型大棚,包括两个呈半圆弧状的边骨,边骨的两个端头都与地面固定连接,且边骨与地面呈垂直设置,两个边骨的四个端头连线呈长方形,两个边骨外罩有薄膜罩,薄膜罩与地面围成一个密闭的半圆柱空间,所述的薄膜罩在其圆弧面上设置有一个开门,开门的长度与两个边骨的距离一致,开门的高度为从薄膜罩其中一个底边延伸至顶部,所述的开门包括上杆和下杆,上杆和下杆都垂直于边骨设置,上杆和下杆之间通过薄膜连接,上杆可旋转地设置在薄膜罩的顶部,其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边骨上,上杆与边骨为可旋转连接,其通过电机带动旋转,两个边骨上设置有对称的轨道,下杆两端都嵌合在轨道中,其沿轨道进行位移,轨道与开门配合,使得下杆沿轨道位移时,可位移至上杆处,此时开门即呈打开状态,下杆位移至最下端时,此时开门即呈关闭状态。

本实用新型中,微型大棚的结构与一般大棚一致,都是拱形的上顶,但一般高度只有1.5米左右,如果像一般大棚将进口设置在大棚端头处,人们进入干活,需要一直躬身,非常的累人;本实用的开门设置在侧面,从底端可开到顶端,将整个侧面都打开,干活就非常轻松,基本都可以站起来休息。

本实用在侧面设置开门,开门装置中,上杆与下杆之间连接薄膜,这时开门装置的整体,当将下杆收到顶端,开门即呈打开状态,本装置中,还通过电机带动上杆旋转将薄膜收起,避免悬吊在人们头上,而下杆是处于一个轨道上的,在上杆旋转收薄膜时,下杆会自动向上运动,这就可以进行自动打开开门。

进一步,所述轨道的下端还设置有弹簧,弹簧一端连接轨道,另一端连接下杆,当开门出于开启状态时,这时控制电机反向旋转,弹簧机会拉动下杆下移,形成了自动关闭开门的机制。

进一步,所述上杆外包裹有一个防护罩,防护罩周壁上沿横向方向设置有一个开口,用于薄膜通过,防护罩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边骨上,防护罩主要是防止上杆被碰撞而损坏。

进一步,所述边骨之间连接有横骨,横骨与边骨固定连接,且垂直与边骨,横骨是用于加强大棚的强度,避免边骨倒塌,导致的大棚倒塌。

进一步,所述两个边骨之间还设置有一个或多个中骨,中骨与边骨形状大小一致,中骨与边骨平行,且位于薄膜罩内部,中骨用于对薄膜罩进行中间的支撑。

进一步,所述的轨道呈圆弧状,横截面为圆环状,其贴合安装在边骨一侧的上方,两个轨道相对的面设置有走道,下杆的两端即分别设置在两个轨道的走道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开门设置在大棚侧边,且占据了整个侧面,方便了人们的耕作。

(2)开门通过电机带动打开和关闭,实现了自动开关门功能,在使用上显得非常的便捷。

附图说明

图1 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实施例1中开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3 为实施例1中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4 为实施例2中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5 为实施例3中开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6 为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边骨,1-1—端头,2—薄膜罩,3—开门,3-1—上杆,3-2—下杆,3-3—电机,3-4—防护罩,3-5—开口,4—轨道,4-1—走道,5—弹簧,6—横骨,7—中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3,微型大棚,包括两个呈半圆弧状的边骨1,边骨1的两个端头1-1都与地面固定连接,且边骨1与地面呈垂直设置,两个边骨1的四个端头1-1连线呈长方形,两个边骨1外罩有薄膜罩2,薄膜罩2与地面围成一个密闭的半圆柱空间,所述的薄膜罩2在其圆弧面上设置有一个开门3,开门3的长度与两个边骨1的距离一致,开门3的高度为从薄膜罩2其中一个底边延伸至顶部,所述的开门3包括上杆3-1和下杆3-2,上杆3-1和下杆3-2都垂直于边骨1设置,上杆3-1和下杆3-2之间通过薄膜连接,上杆3-1可旋转地设置在薄膜罩2的顶部,其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边骨1上,上杆3-1与边骨1为可旋转连接,其通过电机3-3带动旋转,两个边骨1上设置有对称的轨道4,下杆3-2两端都嵌合在轨道4中,其沿轨道4进行位移,轨道4与开门3配合,使得下杆3-2沿轨道4位移时,可位移至上杆3-1处,此时开门3即呈打开状态,下杆3-2位移至最下端时,此时开门3即呈关闭状态。

本实施例中,开门3关闭时,上杆3-1上薄膜全部放开,下杆3-2位于最底端;开门3开启时,电机3-3带动上杆3-1旋转将薄膜缠绕在其杆壁上,带动下杆3-2上升,从而打开开门3。

本实施例中,轨道4呈圆弧状,横截面为圆环状,其贴合安装在边骨1一侧的上方,两个轨道4相对的面设置有走道4-1,下杆3-2的两端即分别设置在两个轨道4的走道4-1中。

实施例2

如图4,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所述轨道4的下端还设置有弹簧5,弹簧5一端连接轨道4,另一端连接下杆3-2。

设置弹簧5是在开门3关闭时,启动电机3-3带动上杆3-1旋转将薄膜放开,而弹簧5则带动下杆3-2下降,关闭开门3。

实施例3

如图5,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所述上杆3-1外包裹有一个防护罩3-4,防护罩3-4周壁上沿横向方向设置有一个开口3-5,用于薄膜通过,防护罩3-4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边骨1上。防止上杆3-1被碰撞,造成破坏。

实施例4

如图6,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所述边骨1之间连接有横骨6,横骨6与边骨1固定连接,且垂直与边骨1。所述两个边骨1之间还设置有一个或多个中骨7,中骨7与边骨1形状大小一致,中骨7与边骨1平行,且位于薄膜罩2内部。

中骨7和横骨6的设置,加强了整个大棚的强度,避免因大风或其他原因,而导致的倒塌。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