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料一体喂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18747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水料一体喂食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水料一体喂食器属于动物饮水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猪仔或病猪的自动饮水食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养猪场,猪食料饮水都是在事先准备好的食槽和水槽内。但是一次性加较多的水,水内会被提前食过料的猪遗留杂物,还容易滋生有害细菌,不利于小猪与病猪的生长恢复,若一次性少量加水,为了保证猪的健康饲养,时常需要饲养人照看加水,特别的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水料一体喂食器,定量引水,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干净卫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水料一体喂食器,包括储水器、食盆、支架、水管、水槽和饮水器,储水器通过支架固定安装在食盆上方,水槽固定安装在食盆边缘且水槽的饮水口背对食盆中心,水槽的上部固定安装有饮水器且饮水器的出水口位于水槽内部,水管的一端与储水器底端的出水口连通,水管的另一端与饮水器的入水口相连通。

所述的饮水器包括管腔、弹簧座、弹簧和顶杆,管腔内上端设有弹簧座,管腔内中部设有台肩,顶杆上端设有凸缘并通过凸缘卡装在台肩上方,弹簧上端固定在弹簧座上,弹簧下端固定在顶杆上端。

所述顶杆上固定套装有密封圈,且所述密封圈位于台肩与凸缘之间。

所述水槽下部为弧形槽体,或为球形槽体。

所述支架上端为直径小于储水器底端直径的环形圈,所述环形圈通过多个支杆固定焊接在食盆上。

所述储水器内下部固定安装有滤网架,所述滤网架隔离其出水口与上部空间。

所述储水器上端设有加水口,且加水口上通过螺纹安装有封盖。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食盆上架设储水器,并通过食盆旁设置的饮水器,让猪仔或病猪顶动顶杆引下储水器中的水,实现水料一体喂养;所用饮水器结构简单且感应灵敏,实用、方便、清洁,有利于病猪与猪仔的健康成长;储水器内的滤网架隔离出水口与上部空间,水内杂质和药物残渣也被挡在外面,使得饮水器引出的水更加洁净,还有效避免了水管和饮水器堵塞。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饮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储水器,2为食盆,3为支架,4为水管,5为水槽,6为饮水器,7为滤网架,61为管腔,62为弹簧座,63为弹簧,64为顶杆,65为台肩,66为凸缘,67为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水料一体喂食器,包括储水器1、食盆2、支架3、水管4、水槽5和饮水器6,储水器1通过支架3固定安装在食盆2上方,水槽5固定安装在食盆2边缘且水槽5的饮水口背对食盆2中心,水槽5的上部固定安装有饮水器6且饮水器6的出水口位于水槽5内部,水管4的一端与储水器1底端的出水口连通,水管4的另一端与饮水器6的入水口相连通。

所述的饮水器6包括管腔61、弹簧座62、弹簧63和顶杆64,管腔61内上端设有弹簧座62,管腔61内中部设有台肩65,顶杆64上端设有凸缘66并通过凸缘66卡装在台肩65上方,弹簧63上端固定在弹簧座62上,弹簧63下端固定在顶杆64上端。

猪仔在食盆中进食,需要饮水时通过顶动饮水器6的顶杆64将水从储水器1中定量引出,猪仔进食鼻子都会随意拱动,而本实用新型中的饮水器6上的顶杆64无论是向哪个方向顶动,都会破坏凸缘66与台肩65的密封,水则会从形成的间隙中流入水槽5内供其饮用,出水量小,储水器1内的水不会被污染或浪费;本实用新型用于病猪时,需要在储水器1内加入定量对应药物且混合均匀,有利于病猪的健康恢复。

优选的,所述顶杆64上固定套装有密封圈67,且所述密封圈67位于台肩65与凸缘66之间,饮水器6的密封性更好,避免无猪拱动的情况下产生漏水现象。

优选的,所述水槽5下部为弧形槽体,或为球形槽体,使得猪仔饮用时更加方便。

所述支架3上端为直径小于储水器1底端直径的环形圈,所述环形圈通过多个支杆固定焊接在食盆2上。

所述储水器1内下部固定安装有滤网架7,所述滤网架7隔离其出水口与上部空间,水内杂质和药物残渣也被挡在外面,使得饮水器6引出的水更加洁净,还有效避免了水管4和饮水器6堵塞。

所述储水器1上端设有加水口,且加水口上通过螺纹安装有封盖8,便于储水器1随时加水加药。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