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仓库的基础防潮通风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78873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化仓库的基础防潮通风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仓库防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自动化仓库的基础防潮通风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化产业化农业也朝着规模化和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大批量的粮食需要囤积在粮仓内进行存放。

目前,因大米、小麦、玉米和大豆等粮食对空气水分含量较为敏感,一般需要较高干燥度的仓库进行存放。

公告号为CN20423835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仓库地表的防潮防水结构,包括素土层,将素土层夯实,在素土层上设置垫层,在垫层上设有防水层,在防水层上设置钢筋混凝土层,该钢筋混凝土层与仓库钢筋混凝土墙体连接为一整体,在钢筋混凝土层中填充地面防潮液使之在钢筋混凝土层的间隙间与空气作用构成凝胶颗粒,在钢筋混凝土层设置水泥砂浆结合层,将水泥砂浆结合层赶光抹平。

该方案解决了仓库的防水和防潮的问题,但是上述方案中未公开仓库的通风或增加仓库内部空气流动的结构;又因为粮食在前期可能存在晾晒不够,使得粮食表面凝接有水滴或水汽,上述现象的出现会导致局部粮食代谢旺盛,如不及时散发水分会导致粮食发热霉变,而为了减少粮食霉变的情况发生,因此上述通风或增加仓库内部空气流动的结构又是仓库必不可少的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仓库的基础防潮通风组件,提高了仓库的通风换气,减少了种子霉变情况的发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化仓库的基础防潮通风组件,包括仓库地面,仓库地面从下往上依次包括基层、SJS复合防水涂层和钢筋混凝土层,该钢筋混凝土层与墙体连接为一整体,所述仓库地面铺设有若干内部中空的管件,所述管件的侧壁上设有若干圆孔,所述管件在靠近墙体的一侧上设置有风机,所述管件的端部侧壁连接在风机的出风口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管件的侧壁上开设有大量圆孔,该圆孔的两端连通管件外侧和管件的内腔室,在风机的作用下能够促进管件内外空气交换,使得空气能够在仓库底部随意流动,能够提高仓库底部的空气流动的速度;此外,操作者通过采用上述放置组合管件与连接管后,再将袋装粮食放置在由上述管件和连接管构成的架体上,有效减少了袋装粮食与仓库地面直接接触的机率,提高了仓库底部的通风性能,从而降低了仓库内粮食的霉变的可能。

另外,采用SJS复合防水涂层是由高分子有机液和无机粉料复合形成的双组份防水涂料,它综合了有机材料的高弹性和无机材料耐久性好等优点,涂覆后可形成高弹性的防水涂膜层,因此能够提高仓库地面的防水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相邻两根管件之间设有连接管,连接管在靠近管件的一侧上设有卡块,所述管件上设有用于卡接卡块的卡槽,卡块卡接在卡槽内时,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相对应的管件侧壁相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将两根管件收尾相接的放在仓库地面上,然后将调整两根管件之间的距离,并将卡块对准卡槽,使得卡块能够沿着卡槽的长度方向插入到卡槽内,此时卡槽与卡块相互卡接,连接管的两端能够抵接在相邻两根管件相对应的端部侧壁上,并使连接管与其相邻的两根管件能够构成一个用于堆放袋装粮食的架体,通过卡槽与卡块实现对管件的连接,能够增加堆放袋装粮食的空间,同时也降低了螺栓、法兰以及卡箍等连接件上的零部件勾破包装袋的情况出现,减少了粮食从袋子内散落在仓库内的机率,减少了损失,降低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管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小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进一步提高仓库底部空气流动性,使得放置在连接管上端面处的袋装粮食也能够得到通风效果,提高了仓库整体的透风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管上均安装有表面具有若干通孔的干燥筒,所述干燥筒内装有干燥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连接管上安装干燥筒能够使得位于干燥筒内的干燥剂吸收仓库底部的水汽,由此降低了仓库底部的湿度,提高了仓库的防潮和除湿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干燥筒在远离连接管的一侧上设有进料口,所述连接管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移地连接有用于闭合进料口的推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在不需要取出干燥筒的情况下,且仅需通过打开推杆即可增加或补充干燥剂,使得操作者在增加或补充干燥剂时更加的方便和快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盖上设有用于开合推盖的凹陷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能够通过凹陷槽推动上述推盖,使得推盖在滑槽内移动以开合进料口,使得操作者在开合进料口时更加的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管的侧壁上设有与管件的内腔室相连通的开孔,所述干燥筒的底端从开孔处插入到连接管内并与连接管的内壁相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干燥筒可拆卸连接在连接管上而非固定连接,由此操作者能够将干燥筒从连接管内取出,方便了操作者更换干燥筒以及位于干燥筒内的干燥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干燥筒的底壁上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干燥筒上,其另一端抵接在连接管的内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推开推盖,使得推盖沿滑槽移动并打开进料口,此时干燥筒能够在弹簧的作用下沿着干燥筒轴向方向向外运动,使得干燥筒的进料口端凸出在连接管外,由此方便了操作者取出放在连接管内的干燥筒。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管呈直线型或U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邻两根管件沿其长度方向首尾相接放在仓库地面上时,操作者能够采用直线型的连接管将上述两根管件进行连接;当相邻两根管件并排放在仓库地面上时,操作者能够采用U型的连接管将上述两根管件进行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管或管件上安装有湿度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能够通过观察湿度计,即可知道仓库内的湿度情况以及干燥筒内干燥剂的使用情况,由此方便了操作者更换位于干燥筒内的干燥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化仓库的基础防潮通风组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并具有以下优点:

1、在仓库底部铺设用于堆放袋装粮食的管件,减少了袋装粮食与仓库地面直接接触的机率,增加了供仓库底部空气流动的空间,从而降低了仓库内粮食霉变的可能;

2、通过在管件和连接管上设置若干圆孔,能够促进管件内外空气交换,提高了仓库底部的通风性能;

3、在管件一侧上设置风机,能够增加仓库底部空气流动;

4、在连接管上安装有干燥筒,使得位于干燥筒内的干燥剂吸收仓库底部的水汽,降低了仓库底部的湿度,提高了仓库的防潮和除湿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1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施例1中仓库地面与墙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1中通风组件的立体图,主要用于体现管件、连接管、推盖、湿度计和风机的位置关系;

图4为本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的放大图,主要用于体现连接管与干燥筒之间的位置关系;

图6为本实施例1中干燥筒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施例2中通风组件的立体图。

附图说明:1、仓库地面;11、基层;12、SJS复合防水涂层;13、钢筋混凝土层;14、自流平混凝土层;2、管件;20、内腔室;21、圆孔;22、卡槽;3、风机;4、连接管;41、卡块;42、小孔;43、滑槽;44、开孔;5、干燥筒;50、进料口;51、通孔;6、推盖;61、凹陷槽;7、弹簧;8、湿度计;10、墙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1:一种自动化仓库的基础防潮通风组件,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仓库地面1,仓库地面1从下往上依次包括基层11、SJS复合防水涂层12和钢筋混凝土层13。其中,基层11是在素土层上辅上土工布、碎石以及煤渣夯实,并浇筑混凝土后得到的。而SJS复合防水涂层12是由高分子有机液和无机粉料复合形成的双组份防水涂料,涂覆在基层11的上表面后能够在基层11表面形成一层高弹性的防水涂膜层。钢筋混凝土层13与仓库的墙体10连接为一整体,并在钢筋混凝土层13上表面又浇筑一层自流平混凝土层14,由此能够提高仓库地面1整体的防水效果。

如图1和图3所示,在仓库地面1上辅设有若干2-5米且尺寸相同的管件2,该管件2整体呈长方体状且其内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一个两端开口的圆柱形状的内腔室20,内腔室20的长度等于管件2的长度,该管件2的侧壁上间隔开设有若干供管件2内外空气交换的圆孔21,该圆孔21的直径在-毫米。另外结合图1和图7所示,相邻两根管件2能够并排放在仓库的地面上,由此操作者能够将袋装粮食堆放在上述管件2上,减少了袋装粮食与仓库地面1直接接触的机率。此外,在管件2的一侧上安装有风机3,风机3内安装有螺旋桨,同时将管件2的端部侧壁插接在风机3的出风口处,螺旋桨转动能够促进空气流动,由此进一步提高了仓库底部的通风性能,从而降低了仓库内粮食霉变的可能。

如图3和图4所示,两根管件2直接放在仓库地面1上并用于堆放袋装粮食时,操作者在搬运或堆放袋装粮食的过程中,两根管件2很容易发生错位或移位,降低了袋装粮食堆放的稳定性。因此为了提高两根管件2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袋装粮食在堆放时的稳定性,在相邻两根管件2之间安装连接管4,该连接管4呈“U”字形状,且其端部侧壁沿其长度方向也开设有一个两端开口的圆柱形状的内腔室20,并且连接管4的宽度、高度和内径分别与管件2的宽度、高度和内径保持一致,当管件2的内腔室20与连接管4的内腔室20相互对接构成一个相互连通的圆柱形状的空腔时。与此同时,在连接管4的侧壁上开均匀地设有若干圆形小孔42,该圆形小孔42能够供连接管4内外空气交换,促进了空腔内外空气流动,使得仓库底部通风性能更佳。

如图3和图4所示,在管件2在相互靠近的一侧上开设有上端开口的卡槽22,而连接管4在靠近管件2的一侧上设有截面呈“T”字形状的卡块41,其中卡槽22呈半包围结构,操作者能够沿着竖直方向将卡块41从卡槽22的开口处插入到卡槽22内,并能采用卡槽22包覆住卡块41,使得卡块41能够固定卡接在卡槽22内。而当卡块41卡接在卡槽22内时,连接管4的两端分别与相对应的管件2侧壁相抵触,此时连接管4的内腔室20以及与其相邻两根管件2的两个内腔室20能够相互对接,并构成一个相互连通的空腔。由此操作者能够将袋装粮食堆放在由管件2和连接管4构成的架体时更加的方便和快捷,同时减少了相邻两根管件2相互错位或移位的可能性,提高了连接管4与其相邻的两根管件2之间的连接强度。

如图4和图5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仓库的防潮和除湿作用,在连接管4内安装有圆柱形状的干燥筒5,干燥筒5的外径小于等于空腔的内径。该干燥筒5的圆周侧壁上均匀地开设有若干通孔51,在干燥筒5内填充有颗粒状的硅胶干燥剂,该硅胶干燥剂成袋放置在干燥筒5内,由此干燥剂能够吸收空腔内的水汽,且不会从通孔51内掉落到空腔内。结合图6所示,在连接管4的侧壁上水平开设有与管件2的内腔室20相连通的圆形开孔44,开孔44的内壁与连接管4的内壁之间构成用于放置干燥筒5的内腔,由此干燥筒5的底端能够从开孔44处水平插入到连接管4内并与连接管4的内壁接触。

如图5和图6所示,为了方便操作者增加或补充干燥剂,在干燥筒5在远离连接管4的一侧上开设有进料口50,进料口50与干燥筒5内用于放置有干燥剂的腔室相连通,其中如图3和图5所示,在进料口50的相对外壁上安装有两块半包围形状的凸块,两块凸块的开口相对设置,上述两块凸块与连接管4的外壁之间构成滑槽43,上述滑槽43内安装有用于开合进料口50的推盖6。其中,推盖6呈长方形状,且在其靠近进料口50的一侧上贴附有一块长方形状的橡胶垫,上述橡胶垫采用胶水粘合在推盖6的内壁上,并且推盖6与凸块表面光滑,且均采用优质塑料制成,因此推盖6能够沿着滑槽43的长度方向来回移动,减少了散落的粮食从进料口50处掉落到干燥筒5内的情况发生。如图3所示,为了方便操作者推动推盖6,在推盖6的外壁上开设有一个半圆形状的凹陷槽61,由此方便了操作者开合进料口50。

如图3和图4所示,若干燥筒5水平插入到连接管4内,其进料口50端若凸出在连接管4外时,操作者在仓库中走动或盘点库存时可能会绊倒或碰伤操作者,因此为了减少干燥筒5的存在对操作者的影响,使干燥筒5的高度小于等于连接管4的宽度,且大于连接管4的内径,由此操作者能够将干燥筒5完全放置在连接管4内,减少干燥筒5的存在对操作者的影响,提高了仓库整体的安全性能。

但是当干燥筒5完全放置在连接管4内时,使得操作者在更换干燥筒5内的干燥剂时十分不便,因此为了方便操作者更换并取出干燥筒5,如图5和图6所示,在干燥筒5的底部上安装有弹簧7,其中弹簧7的一端固定焊接在干燥筒5的底壁上,其另一端抵接在连接管4的内壁上,并且当弹簧7处于自然状态下时,干燥筒5的进料口50端能够凸出在连接管4外,由此操作者能够轻松地将安装在连接管4内的干燥筒5取出。

为了更好的了解仓库内实际的湿度,如图3所示,在连接管4的外壁上安装有湿度计8,由此操作者能够通过观察湿度计8,即可知道仓库内的湿度情况以及干燥筒5内干燥剂的使用情况,由此方便了操作者更换位于干燥筒5内的干燥剂。

工作原理:

安装干燥筒5时,操作者将袋装的硅胶干燥剂从进料口50处放入到干燥筒5内,然后将上述干燥筒5从进料口50处水平插入到连接管4内后压缩弹簧7,同时通过凹陷槽61推动推盖6,使推盖6能够沿着滑移槽长度方向移动并闭合进料口50,此时在弹簧7的作用下,干燥筒5能够沿其轴向方向向外抵接在推盖6的内壁上,由此即可实现了对干燥筒5的安装。

当需要取出干燥筒5时,操作者将手指抵接在凹陷槽61内,并推动推盖6在滑槽43内朝着远离进料口50的方向移动,此时在弹簧7的弹性作用下能够推动干燥筒5沿其的轴向方向向外运动,并使得干燥筒5的进料口50端能够凸出在连接管4外,此时操作者即可轻松地将干燥筒5从连接管4的开孔44处的取出。

实施例2:一种自动化仓库的基础防潮通风组件,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7所示,连接管4呈长方形状,连接管4位于两根首尾相接放置在仓库地面1上的管件2之间,并且该连接管4能够用于连接上述两根管件2,使得连接管4与管件2能够构成为一个长方体状的用于放置袋装粮食的架体,此外管件2的外壁上安装有湿度计8,能够检测仓库湿度。

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