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类智能驯养实验水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06303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鱼类智能驯养实验水槽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鱼类行为学分析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鱼类智能驯养实验水槽装置。



背景技术:

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我国的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从生态伦理方面分析,水利工程的建设造成原有的河流水文和连通性自然形态破坏,导致水生物的栖息地和游泳行为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所以关于鱼类行为学的研究也愈趋重视。

现阶段国内关于鱼类行为的主要研究一般集中于鱼道的设计和诱鱼设计,以及鱼类在不同生理因素的影响下的行为分析。关于鱼类在不同生理因素的影响下的行为分析实验,实验前鱼类的驯养对实验的成功以及数据的精确性起着重要作用。如何在实验前更好的驯养鱼类适应实验环境,这对驯养水槽有较高的要求。

目前关于实验鱼的驯养工作并不是很受重视,不能真正的达到实验要求,实验鱼类驯化过程由于不能智能监控溶氧量或温度而导致鱼类的生理受到影响或直接死亡。因此,如何进行鱼类的智能驯化和智能调节生理因素以达到实验要求,为鱼类行为学的分析提供基础技术显得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鱼类智能驯养实验水槽装置,以智能监控水槽装内的溶氧量和温度,达到智能检测和控制驯养环境的目的,实现鱼类的智能驯化。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鱼类智能驯养实验水槽装置,包括水槽,所述水槽顶部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一端与主水管连接,所述进水管另一端设有水过滤器,所述水槽底部出水口与抽水管一端连接,所述抽水管上设有抽水泵,所述抽水管另一端并联连接有排水管和回水管,所述排水管与废水箱连接,所述回水管与进水管一端连接;

所述水槽内设有光照装置、加热棒和打氧机,所述光照装置、加热棒和打氧机的控制端均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控制系统还与设于水槽内的溶解氧探头和温度探头连接。

优选地,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智能显示器、继电控制器、手动开关区、信号接收电路、转换电路区、单片机芯片和智能按钮区,所述信号接收电路、转换电路区、单片机芯片和智能按钮区依次连接,所述智能显示器和继电控制器均与单片机芯片连接,所述继电控制器与所述光照装置、加热棒和打氧机的控制端连接,所述信号接收电路与溶解氧探头和温度探头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手动开关区与继电控制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进水管、主水管、排水管和回水管上均设有阀门。

优选地,所述水槽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光照装置位于水槽顶部,所述加热棒位于水槽内四角位置,所述打氧机位于水槽内侧壁上,所述溶解氧探头和温度探头设于水槽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简单、结实耐用、经济性能好,可以在投入较少人力的情况下,进行智能驯养实验鱼过程,真正做到智能监测和控制实验驯养环境因素,防止鱼类因人工驯养的不科学而造成的死亡,提高实验数据的精确度。

附图说明

图1 为一种鱼类智能驯养实验水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控制系统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水槽1、进水管2、主水管3、水过滤器4、抽水管5、抽水泵6、排水管7、回水管8、废水箱9、光照装置10、加热棒11、打氧机12、控制系统13、智能显示器13.1、继电控制器13.2、手动开关区13.3、信号接收电路13.4、转换电路区13.5、单片机芯片13.6、智能按钮区13.7、溶解氧探头14、温度探头15、阀门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和2所示,一种鱼类智能驯养实验水槽装置,包括水槽1,所述水槽1顶部设有进水管2,所述进水管2一端与主水管3连接,所述进水管2另一端设有水过滤器4,所述水槽1底部出水口与抽水管5一端连接,所述抽水管5上设有抽水泵6,所述抽水管5另一端并联连接有排水管7和回水管8,所述排水管7与废水箱9连接,所述回水管8与进水管2一端连接;

所述水槽1内设有光照装置10、加热棒11和打氧机12,所述光照装置10、加热棒11和打氧机12的控制端均与控制系统13连接,所述控制系统13还与设于水槽1内的溶解氧探头14和温度探头15连接。

优选地,所述控制系统13包括智能显示器13.1、继电控制器13.2、手动开关区13.3、信号接收电路13.4、转换电路区13.5、单片机芯片13.6和智能按钮区13.7,所述信号接收电路13.4、转换电路区13.5、单片机芯片13.6和智能按钮区13.7依次连接,所述智能显示器13.1和继电控制器13.2均与单片机芯片13.6连接,所述继电控制器13.2与所述光照装置10、加热棒11和打氧机12的控制端连接,所述信号接收电路13.4与溶解氧探头14和温度探头15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手动开关区13.3与继电控制器13.2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溶解氧探头14和温度探头15将驯养水槽1内的温度和溶氧情况转化成信号,温度越高或溶氧量越高则信号越强;信号接受电路13.4接收温度信号和溶氧信号;转换电路区13.5将信号接受电路13.4传输的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传输给单片机芯片13.6进行信号处理,进而传输给智能显示器13.1,显示出该状态下的温度以及溶氧量;智能按钮区13.7可设定温度大小,溶氧量高低和光照时长,将设定信息传输给单片机芯片13.6,单片机芯片13.6根据反馈的温度信号和溶氧信号进而控制继电控制器13.2,分别控制加热棒11、打氧机12和光照装置10,完成鱼类的智能驯化;根据实际情况需要,手动开关区13.3可以直接手动控制驯养水槽1的工作情况。

优选地,所述进水管2、主水管3、排水管7和回水管8上均设有阀门16。这样可以通过阀门16来决定水的流向;

优选地,所述水槽1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光照装置10位于水槽1顶部,所述加热棒11位于水槽1内四角位置,所述打氧机12位于水槽1内侧壁上,所述溶解氧探头14和温度探头15设于水槽1底部。这样设计后,便于加热棒11均匀对水槽1内的水进行加热,也便于打氧机12供氧均匀。

本实施例工作步骤如下:

进行不同温度下鲤鱼游泳特性分析,实验鱼购置于湖北宜都水产养殖渔场,体长10.2~12.9cm,共20尾。在水槽1中暂养2周,水温分别控制在(17±1)℃、(22±1)℃和(27±1)℃,通过打氧机12连续充氧,保证溶氧含量(7.0±0.2)mg/L,每天中午喂食一次,每天早晚换水1次,换水量20%,光照条件为16h光照:8h黑暗,防止试验鱼因为食物消化引起能量呼吸代谢,实验前禁食2天。驯养步骤:通过该装置的智能按钮区13.7设定所需驯养的光照时长定为16h,温度分别设定为17℃、22℃和27℃和含氧量设定为7.0mg/L。每天的换水通过抽水泵6抽水完成,定期驯养2周。

抽水泵6抽出的废水可以通过排水管7排入废水箱9中,然后主水管3引入新水,通过进水管2及水过滤器4,向水槽1内添加新水;或者抽水泵6也可以将抽出的废水通过回水管8引入到进水管2内,然后通过水过滤器4过滤后进入到水槽1内,以达到循环利用水资源的目的;两种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相互任意组合。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