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式多功能猫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52043发布日期:2018-06-22 21:01阅读:71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宠物用品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双层式多功能猫屋。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文明发展,在欧美和国内,家庭饲养宠物猫变得越来越普及。但是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群居于狭小的都市,人们的家庭生活空间进一步的压缩,而相应的宠物猫也失去了活动空间。随着宠物猫的活动空间的失去,宠物猫的天然习性得不到发泄,其习性也变得越来越焦躁,对宠物猫和人们都带来了较大的麻烦。

目前的出现了一种猫屋,其包括屋体,所述屋体的一侧开设有可供猫出入的猫洞,所述的屋体外围和内壁上覆盖有一层毛绒。其通过上述方案,可以使得宠物猫躲在屋里更加的舒适,更加的有安全感。而且即使在冬天天气较冷时,也具有较好的保暖性。

但上述猫屋并不能满足猫的玩耍,在趣味性方面会略显不够。因此有必要对目前的猫屋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层式多功能猫屋,其不仅能满足宠物猫爬高的天性,而且还能满足它的安全感,同时也能为其提供娱乐、嬉戏、运动的场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双层式多功能猫屋,包括有本体,该本体的顶部具有彼此错开的一层平台和二层平台,本体内设置有第一蜂窝板和二层卡板,二层卡板位于第一蜂窝板的上方,第一蜂窝板的上方形成有下容置空间,二层卡板的上方形成有上容置空间,且本体的侧面开设有连通下容置空间的下开口和连通上容置空间的上开口。

优选的,所述本体包括有两侧板和多个围板,该两侧板左右设置,该多个围板位于两侧板的外围并将两侧板卡扣连接固定,下开口和上开口设置于两侧板上。

优选的,所述侧板和围板均为环保瓦楞纸。

优选的,所述二层平台上设置有第二蜂窝板。

优选的,所述二层平台凹设有容置槽,该第二蜂窝板嵌于容置槽中,第二蜂窝板的表面与二层平台的表面平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本产品具有一层平台和二层平台,同时具有下容置空间和上容置空间,不仅充分满足了宠物猫爬高的天性,而且满足了它的安全感、隐秘性,同时提供了其娱乐嬉戏运动的场所,增加了趣味性,使宠物猫磨爪和休息两不误,并且,本产品结构简单,组装方便,为用户的使用带来便利。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本体 11、侧板

12、围板 101、一层平台

102、二层平台 103、下容置空间

104、上容置空间 105、下开口

106、上开口 20、第一蜂窝板

30、二层卡板 40、第二蜂窝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本体10。

该本体10的顶部具有彼此错开的一层平台101和二层平台102,本体10内设置有第一蜂窝板20和二层卡板30,二层卡板30位于第一蜂窝板20的上方,第一蜂窝板20的上方形成有下容置空间103,二层卡板30的上方形成有上容置空间104,且本体10的侧面开设有连通下容置空间103的下开口105和连通上容置空间104的上开口106。

具体而言,所述本体10包括有两侧板11和多个围板12,该两侧板11左右设置,该多个围板12位于两侧板11的外围并将两侧板11卡扣连接固定,下开口105和上开口106设置于两侧板11上。并且,所述侧板11和围板12均为环保瓦楞纸,此外,该下开口105为类方形,该上开口106为圆形。

另外,所述一层平台101上设置有第二蜂窝板40。所述一层平台101凹设有容置槽(图中未示),该第二蜂窝板40嵌于容置槽中,第二蜂窝板40的表面与二层平台102的表面平齐。

组装时,将第一蜂窝板20和二层卡板30置于两侧板11之间,然后,安装各个围板12,以将两侧板11卡扣连接固定,然后,将第二蜂窝板40嵌于容置槽中即可。

使用时,宠物猫可透过下开口105和上开口106而分别进入下容置空间103和上容置空间104休息或磨爪,亦可爬上一层平台101在第二蜂窝板40上休息或磨爪。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是:本产品具有一层平台和二层平台,同时具有下容置空间和上容置空间,不仅充分满足了宠物猫爬高的天性,而且满足了它的安全感、隐秘性,同时提供了其娱乐嬉戏运动的场所,增加了趣味性,使宠物猫磨爪和休息两不误,并且,本产品结构简单,组装方便,为用户的使用带来便利。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