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业用移栽机夹苗机构气缸定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62636发布日期:2018-06-12 18:29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农业用移栽机夹苗机构气缸定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农业用移栽机夹苗机构气缸定位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发展,社会进步,我国的农业正逐渐实现大规模机械化作业。移栽机是目前常用的农业机械,其夹苗机构采用气缸驱动。在气缸的运用过程中,其活塞杆伸出、回缩过程中必须停顿一下,即使用气缸需要实现三个工作位的定位。现有的定位结构非常复杂,不仅装配困难,成本高,而且气缸活塞杆伸出、回缩过程中的停顿位置难以保持一致,定位精度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农业用移栽机夹苗机构气缸定位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农业用移栽机夹苗机构气缸定位结构,气缸的缸体固定于基板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上安装有定位板,该定位板上铰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由棱形片、过渡片和扇形片组成,棱形片、过渡片及扇形片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棱形片通过转轴与定位板铰接,定位块绕铰接点转动的范围由定位板边缘的限位条限制,棱形片其中的一个钝角倒圆角,另一个钝角处通过过渡片与扇形片相连;对所述定位块定位的控制块位于气缸活塞杆行程的中间位置,该控制块铰接在支座上,而支座与基板相固定;在所述基板上设置有导向板,定位板与该导向板滑动配合,定位板能沿导向板做直线运动。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气缸通气的时候,气缸的活塞杆向外伸出,带动定位板做直线运动,当定位板运动到支座所在位置时,定位块与控制块接触,迫使气缸的活塞杆在此处停顿。待完成工作后,控制控制块旋转一定角度,让开通路,气缸的活塞杆继续向外伸出,定位块从控制块让开的位置通过,然后再控制控制块返回原来位置。当气缸的活塞杆回缩时,定位板运动至支座所处位置时,定位块与控制块接触,活塞杆再次停顿。等完成工作后,控制控制块旋转一定角度,让开通路,气缸的活塞杆继续回缩,定位块从控制块让开的位置通过,然后再控制控制块返回原来位置。当气缸活塞杆返回初始位置,又可以开始新一轮的作业。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易于安装使用,而且灵敏性好、定位精度可靠,可以应用在移栽机的夹苗机构或者其它适合的场合。

为了使定位板运动顺畅,并防止定位板在运动的过程中发生偏移,在所述基板上设置有导向板,定位板与该导向板滑动配合。定位块是以棱形片两钝角的连线为中心线的对称结构,这样确保了气缸活塞杆伸出、回缩过程中的停顿位置保持一致。

为了方便安装,并保证定位板与气缸的活塞杆连接牢靠,在所述定位板的底部设有底板,该底板由基板支撑,且底板上开有“∩”形缺口,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穿过该“∩”形缺口,并通过螺母与底板相固定。

为了简化结构、方便装配,保证控制块运转灵活、可靠,所述支座为直角形,由横板和竖板组成,支座竖板的底端与基板固定,支座竖板的顶端与横板的边缘相连,在支座的横板上开有矩形窗口,该矩形窗口中设置有两块相互平行的夹板,所述夹板的板面与气缸活塞杆的运动方向相垂直,并且两块夹板通过转销与控制块的下部铰接,所述控制块的上端与摆动气缸的活塞杆铰接。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结构定位误差大的缺陷,能够确保气缸活塞杆伸出、回缩过程中的停顿位置保持一致,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安装使用、灵敏性好、定位精度可靠等特点,可以应用在各种类型移栽机的夹苗机构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定位板及定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支座及控制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右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气缸活塞杆未伸出的状态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气缸活塞杆伸出到中间位置的状态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气缸活塞杆伸出到最大行程的状态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气缸活塞杆回缩到中间位置的状态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气缸活塞杆回缩到初始位置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由气缸1、基板2、定位板3、定位块4、控制块5、支座6、导向板7、转轴8、夹板9和转销10等构成,其中基板2为矩形平板结构,气缸1的缸体固定于基板2上,该气缸1的轴心线与基板2的长度方向同向,气缸1的活塞杆朝前。在所述气缸1的活塞杆上安装有定位板3,该定位板3的平板与基板2的板面相平行,在定位板3底部的后边缘一体形成有底板3b,该底板3b与定位板3的平板相垂直,底板3b由基板2支撑,且底板3b上开有“∩”形缺口3c,所述气缸1的活塞杆穿过该“∩”形缺口3c,并通过螺母与底板3b相固定。在所述基板2上设置有导向板7,定位板3与该导向板7滑动配合,定位板3能沿导向板7做直线运动。

从图1、图2、图3和图4中可知,在定位板3的平板上设置有定位块4,定位块4由棱形片4a、过渡片4b和扇形片4c组成,棱形片4a、过渡片4b及扇形片4c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棱形片4a通过转轴8与定位板3铰接,定位块4绕铰接点转动的范围由定位板3右边缘一体形成的限位条3a限制。棱形片4a靠近限位条3a的钝角倒圆角,棱形片4a远离限位条3a的钝角处通过过渡片4b与扇形片4c相连。所述转轴8在棱形片4a两个钝角的连线上,定位块4是以棱形片两钝角的连线为中心线的对称结构。

从图1、图2、图5和图6可知,对所述定位块4定位的控制块5位于气缸1活塞杆行程的中间位置,该控制块5安装于支座6。支座6为直角形,由横板和竖板组成,支座6竖板的底端与基板2固定,支座6竖板的顶端与横板的左边缘相连,在支座6的横板上开有矩形窗口,该矩形窗口中设置有两块相互平行的夹板9,所述夹板9的板面与气缸1活塞杆的运动方向相垂直,并且两块夹板9通过转销10与控制块5的下部铰接,控制块5下端的楔形卡脚伸到支座6横板的下方。在控制块的上端开有安装孔,该安装孔与摆动气缸的活塞杆连接,由摆动气缸带动控制块5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气缸1未通气的时候,气缸1活塞杆未伸出(见图7),气缸1通气后,气缸1的活塞杆向外伸出,带动定位板3做直线运动,当定位板3运动到支座6所在位置时,定位块4与控制块5接触,此时控制块5和限位条3a共同作用,对定位块4定位,使定位块4不能转动,迫使气缸1的活塞杆在此处停顿(见图8)。待完成工作后,摆动气缸带动控制块5旋转一定角度,让开通路,气缸1的活塞杆继续向外伸出,定位块4从控制块5让开的位置通过,然后再控制第一阻5块返回原来位置(见图9)。当气缸1的活塞杆回缩时,定位板3运动至支座6所处位置时,定位块4与控制块5接触,控制块5和限位条3a再次对定位块4定位,迫使气缸1的活塞杆再次停顿(见图10)。等完成工作后,控制控制块5旋转一定角度,让开通路,气缸1的活塞杆继续回缩,定位块4从控制块5让开的位置通过,然后再控制控制块5返回原来位置(见图11)。当气缸1活塞杆返回初始位置,又可以开始新一轮的作业。

尽管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作出多种类似的表示,如将气缸改为双向气缸并配备相应的挡板及阻块,或者改变定位块的形状等,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