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82258发布日期:2018-10-02 17:58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渔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鱼钩。



背景技术:

传统鱼钩分为有倒刺鱼钩和无倒刺鱼钩两大类。第一种鱼钩的结构为有倒刺鱼钩,在钩尖处有一个向外突出的倒刺,此类鱼钩在刺入鱼身体内部后,很难取出,一方面对鱼的伤害较大,另一方面也使得钓鱼者的使用也带来很大的困扰。第二种鱼钩的结构为无倒刺鱼钩,其钩尖处周边光滑,在刺入鱼身体时,随着鱼的挣扎,钩尖处光滑没有向外的阻力,使得鱼钩容易脱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使用方便的鱼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鱼钩,包括钩身和位于钩身一端的钩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钩尖上具有台阶。

在本鱼钩中,由于在钩尖上设置了台阶,当鱼钩刺入鱼体内后,台阶对鱼形成了防止脱钩的效果。并且,台阶结构的设计,也使得钓鱼者较为容易的将鱼钩从鱼身内取出,也减少了对鱼身的伤害,使得鱼钩使用较为方便。

在上述的鱼钩中,所述的台阶呈锥状,台阶锥状向钩尖末端缩小。

台阶锥状向钩尖末端缩小,使得钩尖上台阶处更容易刺入鱼身内。

在上述的鱼钩中,所述的钩尖呈棱锥状,所述的台阶也成棱锥状。

钩尖和台阶呈棱锥状,使得在台阶处形成多个较小的类似倒刺的结构,使得鱼钩防脱钩效果较好。

在上述的鱼钩中,所述的钩尖呈三棱锥状,所述的台阶位于钩尖上远离钩身的两侧面。

钩尖和钩身之间的空间较小,但由于台阶位于钩尖上远离钩身的两侧面,台阶所在的空间较大,使得台阶的加工较为方便。

在上述的鱼钩中,所述的台阶的数量为多个。

台阶的数量设计为多个,使得鱼钩更不容易脱钩。

在上述的鱼钩中,多个台阶向钩尖末端渐小。

多个台阶向钩尖末端渐小的意思是,越靠近钩尖末端的台阶越小,使得多个台阶更容易刺入鱼身,也使得鱼钩的防脱钩效果更好。

在上述的鱼钩中,所述的台阶通过冲压成型。

本鱼钩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由于在钩尖上设置了台阶,使得鱼钩同时具有防脱钩和容易取出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鱼钩的正视图;

图2是鱼钩的立体图。

图中,1、钩身;2、钩尖;3、台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鱼钩包括钩身1和位于钩身1一端的钩尖2。钩尖2上具有通过冲压成型的台阶3。

台阶3呈锥状,台阶3锥状向钩尖2末端缩小。台阶3锥状向钩尖2末端缩小,使得钩尖2上台阶3处更容易刺入鱼身内。进一步的,钩尖2呈棱锥状,台阶3也成棱锥状。钩尖2和台阶3呈棱锥状,使得在一个台阶3处形成多个较小的类似倒刺的结构,使得鱼钩防脱钩效果较好。具体的,钩尖2呈三棱锥状,台阶3位于钩尖2上远离钩身1的两侧面,这样在同一个台阶3上,就形成了三个类似倒刺的结构。钩尖2和钩身1之间的空间较小,但由于台阶3位于钩尖2上远离钩身1的两侧面,台阶3所在的空间较大,使得台阶3的加工较为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台阶3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台阶3向钩尖2末端渐小。在本实施例中,台阶3的数量设计为四个,使得鱼钩更不容易脱钩。四个台阶3向钩尖2末端渐小的意思是,越靠近钩尖2末端的台阶3越小,使得这些台阶3更容易刺入鱼身,也使得鱼钩的防脱钩效果更好。

作为其他实施方式,台阶3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或其它的数量。

在本鱼钩中,由于在钩尖2上设置了台阶3,当鱼钩刺入鱼体内后,台阶3对鱼形成了防止脱钩的效果。并且,台阶3结构的设计,也使得钓鱼者较为容易的将鱼钩从鱼身内取出,也减少了对鱼身的伤害,使得鱼钩使用较为方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