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下料的猪食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60076发布日期:2018-08-14 13:07阅读:575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猪养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自动下料的猪食槽。



背景技术:

传统的猪食槽为上部敞口的长条形槽结构,猪采食过程中易于发生争抢和拱食,导致喂食的饲料被拱出食槽造成浪费,且继续添料时由于食槽被完全占据导致难以添料。开放式的食槽结构还容易因争抢导致猪采食不均匀,体格较小的猪采食量不足,以上问题的存在都不利于猪的科学养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避免猪抢食且能自动持续添加饲料的猪食槽。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自动下料的猪食槽,包括食槽本体,所述食槽本体的上部设有料仓,所述料仓包括上下连接的矩形加料槽和楔形的出料筒,且所述出料筒开口较小的一端向下并形成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与食槽本体的内侧相正对,所述出料筒的后壁及两个侧壁与食槽本体连为一体;所述食槽本体内设有若干隔板,所述隔板将食槽本体分隔为若干较小的采食槽;

所述料仓内还设有防堵料装置,所述防堵料装置包括转轴、连接杆和转动拨片,所述转轴安装于加料槽底部的两端之间,所述转轴上设有叶片;每一采食槽内设有一个转动拨片,所述转动拨片位于出料口的下方并通过连接杆与转轴相连接,所述叶片的设置位置与转动拨片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拨片的后壁与出料筒的后壁之间连接有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采食槽的外侧边呈弧形。

进一步地,所述隔板的顶边呈弧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有效避免猪采食过程中发生抢食和踩踏,采食过程中饲料能够沿着出料筒不断向下流动,无需频繁加料;饲料在料仓内发生堆积堵塞时,在猪拱动转动拨片后,可带动转轴和叶片转动以疏通堵塞;结构简单实用,适宜于各种规模的猪养殖场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堵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食槽本体,2-隔板,3-采食槽,4-加料槽,5-出料筒,6-出料口,7-转轴,8-叶片,9-转动拨片,10-连接杆,11-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可自动下料的猪食槽,包括食槽本体1,食槽本体1的上部设有料仓,所述料仓包括上下连接的矩形加料槽4和楔形的出料筒5,且出料筒5开口较小的一端向下并形成出料口6,出料口6与食槽本体1的内侧相正对,出料筒5的后壁及两个侧壁与食槽本体1连为一体;食槽本体1内设有若干隔板2,隔板2将食槽本体1分隔为若干较小的采食槽3;

所述料仓内还设有防堵料装置,所述防堵料装置包括转轴7、连接杆10和转动拨片9,转轴7安装于加料槽4底部的两端之间,转轴7上设有叶片8;每一采食槽内设有一个转动拨片,转动拨片9位于出料口6的下方并通过连接杆10与转轴7相连接,叶片8的设置位置与转动拨片9相对应,转动拨片9的后壁与出料筒5的后壁之间连接有弹簧11。本实用新型中,为防止猪采食过程中脖颈受伤以及便于猪采食,采食槽3的外侧边和隔板2的顶边设计为弧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使用时,将经过粉碎的猪饲料或颗粒料加入加料槽4内并加满,加料槽4内的饲料沿出料筒5不断向下流淌,当猪不食用时,流出的饲料会将出料筒5的出料口6堵住,饲料停止下淌。当猪采食时,随着出料口6处的饲料不断减少,出料筒5内的饲料不断向下流淌。如此,可避免频繁多次向食槽内添加饲料,当加料槽4和出料筒5内的饲料全部淌完后,再继续进行加料。猪采食过程中,隔板2和采食槽3的设置可使一只猪分配一个采食槽,从而解决猪抢食和进食不均的问题,而且采食槽3内不会堆积过多的饲料,猪采食时不会将饲料拱出采食槽3外。

此外,当加料槽4或出料筒5内的饲料发生堵塞时,猪在找寻饲料时会拱动转动拨片9,转动拨片9通过连接杆10拨动转轴7,进而带动叶片8来回转动,来回转动的叶片8和随之前后运动的连接杆10可疏通堵塞的饲料,使饲料顺利流出。弹簧11的设置可使转动拨片9被拱动后恢复原位,以便重复拨动转轴7。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