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驱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29150发布日期:2018-09-04 20:33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驱鸟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鸟类的繁衍数量逐渐增多,活动范围日趋扩大,许多鸟类在电力杆塔上筑巢繁衍给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造成了极大危害,鸟类造成的线路跳闸故障已成为影响电力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其危害主要表现在筑巢、飞行、鸟粪闪络等。为了防止输配电线路的鸟害,仅依靠传统的鸟刺和巡线已经很难达到好的效果。

目前市面上也出现了一些驱鸟装置,大多主要是从听觉、视觉、捕杀、化学方面着手,其中捕杀和化学方法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且不够清洁环保,时效短。听觉方面主要采用安装风铃、风哨、蜂鸣器、超声波语音等声音方法驱鸟,视觉方面主要通过安装彩色风轮、绑红布条、反光镜、LED频闪灯等视觉驱鸟方法,这些方法在初期运行时能起到趋避鸟类的作用,但存在有效范围小,对鸟类的探测不够准确,规律性强、鸟类容易产生适应性等不足。并且一般的驱鸟装置是安装在电力塔杆的角铁上,安装时受到角铁形状大小等影响,安装时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驱鸟器,本装置通过多种方式驱鸟,无污染,驱鸟效果强,且本装置方便固定,适合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达到的:

一种驱鸟器,包括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的顶板设置有感应装置与固定筒,所述固定筒内安装有盛放有驱鸟剂的放置筒,所述放置筒的顶部安装有筒盖,所述放置筒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放置筒侧壁设置有透气孔,所述顶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盒体内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穿过通孔与放置筒的底板固定连接,驱动装置通过活塞杆推动放置筒在固定筒内上升时,放置筒通过透气孔与外界相连通,所述感应装置与驱动装置电连接。本装置中,底板与放置筒通过粘接等方式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设置,当鸟类飞到本驱鸟器附近时,通过感应装置感应,然后驱动装置通过驱动固定筒上升,透气孔露出,放置筒内的驱鸟剂通过挥发气味可将附近的鸟类驱除。本装置中,筒盖与放置筒螺纹连接,方便将筒盖取下以便及时添加驱鸟剂。本装置中,驱鸟剂为市面上的固体颗粒状的驱鸟剂,能够缓慢持久地释放出一种影响禽鸟三叉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的特殊清香气味,鸟雀闻后即会飞走,在其记忆期内不会再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盒体内安装有电源,所述放置筒内下方设置有支架,所述驱鸟剂放置在支架下方,所述支架上安装有风扇,所述电源与驱动装置、风扇、感应装置电连接。所述透气孔在放置筒上方侧壁均匀设置有若干个。

通过上述设置,通过感应装置可驱动风扇转动,可将放置筒内的气体穿过透气孔快速扩散到外面,以达到良好的驱鸟效果,同时风扇转动产生强大的气流,穿过透气孔的气流也能起到驱鸟作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盒体内安装有发电机,所述发电机与电源电连接,所述发电机的传动杆穿过顶板,所述传动杆顶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传动杆的一端设置有风罩。

通过上述设置,风力带动风罩转动从而实现发电机发电,本装置中,电源为蓄电池,发电机与蓄电池电连接,发电机发出的电力可储存在蓄电池中,感应装置为红外线感应器,驱动装置为气缸,风扇、红外线感应器、气缸与蓄电池电连接,红外线感应器控制气缸与风扇的运作。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杆垂直于传动杆设置,所述连接杆在传动杆顶部均匀设置有三个,所述风罩内安装有镜片,所述风罩顶部设置有飘带。

通过上述设置,风罩在转动时镜片通过反光可对鸟类起到惊吓作用,风罩转动同时带动飘带转动,也能起到良好的驱鸟效果。本实用新型中,飘带通过粘接等方式与风罩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盒体底面安装有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与盒体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板的一端与第二夹板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夹板安装有带第一弯钩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夹板与第一滑块通过第一锁紧固定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夹板安装有带第二弯钩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夹板与第二滑块通过第二锁紧固定装置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设置,通过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将盒体固定在电力塔杆的角铁上,安装时,角铁的两个板分别卡在第一弯钩与第二弯钩上,固定锁紧即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夹板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块为T形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第一滑槽形状相配合,所述所述第二夹板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块为T形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第二滑槽形状相配合。所述第一滑槽靠近第一滑块的一面开口设置,所述第二滑槽靠近第二滑块的一面开口设置。

通过上述设置,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可拉伸,第一弯钩与第二弯钩可调整,方便适用不同的角铁。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锁紧固定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滑槽侧壁第一定位孔与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定位孔位于第一滑槽的一侧侧壁,所述第一螺纹孔位于第一滑槽的另一侧侧壁,所述第一定位孔与第一螺纹孔同心设置,所述第一滑块设置有多个第一圆孔,所述第一定位孔插装有第一定位柱,所述第一定位柱的端部设置有与第一螺纹孔相配合的第一螺纹段,所述第一定位柱穿过第一滑块的第一圆孔插入第一螺纹孔内;所述第二锁紧固定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二滑槽侧壁的第二定位孔与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定位孔位于第二滑槽的一侧侧壁,第二螺纹孔位于第二滑槽的另一侧侧壁,所述第二定位孔与第二螺纹孔同心设置,所述第二滑块设置有多个第二圆孔,所述第二定位孔插装有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二定位柱的端部设置有与第二螺纹孔相配合的第二螺纹段,所述第二定位柱穿过第二圆孔插入第二螺纹孔内。

通过上述设置,方便调节第一弯钩与第二弯钩的位置,使用时,将第一定位柱与第二定位柱取出,根据要安装的角铁,拉动第一弯钩与第二弯钩至合适的位置,然后再将第一定位柱与第二定位柱插入即可。第一定位柱柱穿过第一滑块与第一夹板螺纹连接,第二定位柱穿过第二滑块与第二夹板螺纹连接,通过本设置可将第一弯钩与第一夹板锁紧固定,第二弯钩与第二夹板锁紧固定,从而使第一弯钩、第二弯钩与角铁固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弯钩包括第一连接板与第一底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一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一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设置有带螺纹的第一孔,所述第一孔内插装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二弯钩包括第二连接板与第二底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与第二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与第二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设置有带螺纹的第二孔,所述第二孔内插装有第二螺栓。

通过上述设置,当将第一弯钩与第二弯钩与角铁卡装之后,通过转动第一螺栓,可将角铁与第一夹板进一步固定,通过转动第二螺栓,可将角铁与第二夹板进一步固定。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驱鸟器可通过气味进行驱鸟,采用感应装置可感应鸟类,进而进行驱鸟工作,同时也可通过风罩与彩带驱鸟,上述驱鸟方式成本低且无污染,本驱鸟器还设置有可将驱鸟器与角铁固定的结构,综上所述,本驱鸟器结构合理,驱鸟效果强,且方便固定,适合应用推广。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驱鸟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驱鸟器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驱鸟器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驱鸟器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驱鸟器第二夹板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驱鸟器局部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驱鸟器,包括盒体1,所述盒体1的顶板2上设置有感应装置3与固定筒4,所述固定筒4内安装有盛放有驱鸟剂的放置筒5,所述放置筒5的顶部安装有筒盖42,所述放置筒5底部设置有底板44,所述放置筒5侧壁设置有透气孔6,所述透气孔6在放置筒5上方侧壁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本实施例中,筒盖42与放置筒5螺纹连接。

如图1、图2所示,所述放置筒5的外壁与固定筒4的内壁相接触,放置筒5在固定筒4内时,固定筒4将放置筒5密封,所述顶板2上设置有通孔7,所述盒体1内设置有驱动装置8,所述驱动装置8包括活塞杆9,所述活塞杆9穿过通孔7与放置筒5的底板44固定连接,驱动装置8通过活塞杆9推动放置筒5在固定筒4内上升时,放置筒5通过透气孔6与外界相连通,所述感应装置3与驱动装置8电连接。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8为气缸,感应装置3为红外线感应器。所述放置筒5形状为圆形,所述固定筒4与放置筒5形状相配合。

如图1所示,所述盒体1内安装有电源10,所述放置筒5内下方设置有支架11,所述驱鸟剂放置在支架11下方,所述支架11上安装有风扇12,所述电源10与驱动装置8、风扇12、感应装置3电连接。支架11形状为三个支板组成的支架,通过相邻的两个支板之间的空隙可放置驱鸟剂。

如图1所示,所述盒体1内安装有发电机45,所述发电机45与电源10电连接,所述发电机45的传动杆13穿过顶板2,所述传动杆13顶部设置有连接杆14,所述连接杆14远离传动杆13的一端设置有风罩15。所述连接杆14垂直于传动杆13设置,所述连接杆14在传动杆13顶部均匀设置有三个,所述风罩15内安装有镜片16,所述风罩15顶部设置有飘带41。

本实施例中,盒体还可安装有与蓄电池10连接的PLC控制器,气缸、电扇、红外线感应器均由PLC控制器控制,当鸟类落至电力塔杆上时,塔杆上驱鸟器的红外线感应器感应到后通过PLC控制器控制气缸与风扇12工作,当鸟类飞走后红外线感应器通过PLC控制器控制气缸与风扇12停止工作,气缸收缩,风扇停止转动。

如图3、图4所示,所述盒体1底面安装有第一夹板17与第二夹板18,第一夹板17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在盒体1的底面上,所述第一夹板17与盒体1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板17的一端与第二夹板18的一端通过铰柱43铰接,所述第一夹板17安装有带第一弯钩19的第一滑块20,所述第一夹板17与第一滑块20通过第一锁紧固定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夹板18安装有带第二弯钩21的第二滑块22,所述第二夹板18与第二滑块22通过第二锁紧固定装置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板17设置有第一滑槽23,所述第一滑块20为T形滑块,所述第一滑块20与第一滑槽23形状相配合,所述所述第二夹板18设置有第二滑槽24,所述第二滑块22为T形滑块,所述第二滑块22与第二滑槽24形状相配合。所述第一滑槽23靠近第一滑块20的一面开口设置,所述第二滑槽24靠近第二滑块22的一面开口设置。

第一锁紧固定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滑槽23侧壁第一定位孔25与第一螺纹孔26,所述第一定位孔25位于第一滑槽23的一侧侧壁,所述第一螺纹孔26位于第一滑槽23的另一侧侧壁,所述第一定位孔25与第一螺纹孔26同心设置,所述第一滑块20设置有第一圆孔27,所述第一圆孔27在第一滑块20上纵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所述第一定位孔25插装有第一定位柱28,所述第一定位柱28的端部设置有与第一螺纹孔26相配合的第一螺纹段29,所述第一定位柱28穿过第一滑块20的第一圆孔27插入第一螺纹孔26内;所述第二锁紧固定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二滑槽24侧壁的第二定位孔30与第二螺纹孔31,所述第二定位孔30位于第二滑槽24的一侧侧壁,第二螺纹孔31位于第二滑槽24的另一侧侧壁,所述第二定位孔30与第二螺纹孔31同心设置,所述第二滑块22设置有第二圆孔32,所述第二圆孔32在第二滑块22上纵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所述第二定位孔30插装有第二定位柱33,所述第二定位柱33的端部设置有与第二螺纹孔31相配合的第二螺纹段34,所述第二定位柱33穿过第二圆孔32插入第二螺纹孔31内。

如图3、图4所示,所述第一弯钩19包括第一连接板34与第一底板35,所述第一连接板34与第一滑块2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34与第一底板3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34设置有带螺纹的第一孔46,所述第一孔46内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36;所述第二弯钩21包括第二连接板37与第二底板38,所述第二连接板37与第二滑块2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37与第二底板38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37设置有带螺纹的第二孔47,所述第二孔47内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40。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板34与第一底板35一体成型,第一连接板34通过焊接等方式与第一滑块20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板37与第二底板38一体成型,第二连接板37通过焊接等方式与第二滑块22固定连接。

本驱鸟器在使用过程中,当鸟类飞到本驱鸟器附近时,通过红外线感应器感应,然后气缸通过驱动放置筒5上升,透气孔6露出固定筒4,放置筒5内的驱鸟剂通过挥发气味可将附近的鸟类驱除。同时风扇12转动产生强大的气流,穿过透气孔6的气流也能起到驱鸟效果。一段时间后,放置筒5内的驱鸟剂效果消失,可通过将筒盖42取下放置新的驱鸟剂。

本驱鸟器在安装时,将第一定位柱28与第二定位柱33取出,根据要安装的角铁的大小,拉动第一弯钩19与第二弯钩21至合适的位置,然后将第一弯钩19与第二弯钩21将角铁的两个板夹住,再将第一定位柱28与第二定位柱33插入,使第一弯钩19与第二弯钩21分别与第一夹板17与第二夹板18固定。最后通过旋转第一螺栓36与第二螺栓40将角铁固定即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