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播种机的精准投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17016发布日期:2018-09-25 18:38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播种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播种机的精准投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播种技术的发展,精密播种已经成为播种的发展趋势。粒距合格指数是衡量精密播种机播种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精密排种器的排种精确性受投种高度和投种速度等因素的影响。现有技术中,排种器直接与种子储存仓连通,排种器下端的种子出口离地面距离较大。投种高度对种子在种沟内的分布有很大影响,当投种高度较大时,种子经历的路程较长,所受的干扰就较大,容易引起种子落点不准确,从而造成漏播率、重播率增加以及粒距合格率降低等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播种机的精准投送装置,减小种子的投种高度,种子的落点准确,漏播率和重播率均较低,粒距合格率较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播种机的精准投送装置,包括排种器和位于排种器上方的种子储存仓,排种器与种子储存仓之间设有连通种子储存仓和排种器的过渡部,过渡部包括过渡管,过渡管上端与种子储存仓连通,排种器上设有与过渡管位置相对应的连接管,连接管上端与过渡管下端连通,连接管下端侧面上设有与排种器下部连通的出口。

所述排种器包括呈圆柱形的壳体和沿壳体轴线方向同轴贯穿壳体的传动轴套,壳体内设有套装在传动轴套上且与壳体内壁固定连接的隔板,隔板将壳体内部分成储种室和播种室,隔板上部设有连通储种室和播种室的第一开口,储种室内设有与隔板一侧接触、套装在传动轴套上且与传动轴套同步转动的拨种盘,播种室内设有与隔板另一侧接触、套装在传动轴套上且与传动轴套同步转动的播种盘,壳体靠近播种盘一侧设有用于拨动种子从拨种盘进入播种盘的拨轮及与拨轮相适配的第二开口,拨轮与壳体上部转动连接,拨轮的转动方向与拨种盘垂直。

所述拨种盘上沿周向设有多个均匀间隔布置的取种部,取种部包括垂直于拨种盘底面的L型挡板、位于L型挡板开口一侧且与L型挡板位置相对应的直挡板,L型挡板的夹角处设有容纳种子的凹槽,拨种盘底面上设有位于L型挡板下方且用于供种子通过的通孔。

所述播种盘沿周向设有多个均匀间隔布置且与取种部位置相对应的隔间。

所述拨轮包括呈圆柱状的拨轮本体和沿拨轮本体周向均匀间隔布置且呈辐射状的齿条,齿条外端部位于L型挡板的开口内。

所述拨轮通过竖轴与壳体上部转动连接,竖轴与壳体上部固定连接,拨轮本体套设在竖轴上。

所述过渡部远离过渡管的一侧设有主动轮,排种器远离连接管的一侧设有与主动轮传动连接的从动轮,主动轮与从动轮通过传动链或传动带传动连接。

连接管下端面为向上倾斜的斜面,斜面上设有通孔。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种子储存仓与排种器之间设置过渡部,缩短了排种器下端种子出口离地面的距离,减小了种子的投种高度,使种子落点比较准确,降低漏播率和重播率,提升粒距合格率;排种器包括拨种盘、播种盘及位于拨种盘和播种盘之间的隔板,拨种盘用于取种,播种盘用于播种,将取种与播种分离,避免了因播种盘堆积种子较多而造成的重播率高;排种器的上部设有使种子从拨种盘穿过隔板进入播种盘的拨轮,拨种盘上设有L型挡板及与拨轮位置相对应的通孔,拨条和L型挡板的配合,可以使种子持续准确的进入播种盘的隔间内,降低漏播率和重播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5是图1沿A-A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拨种盘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播种盘的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拨轮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播种机的精准投送装置,包括排种器1和位于排种器1上方的种子储存仓(图中未示出)。排种器1与种子储存仓之间设有连通种子储存仓和排种器1的过渡部2,过渡部2包括过渡管3,过渡管3上端与种子储存仓连通。排种器1上设有与过渡管3位置相对应的连接管4,连接管4上端与过渡管3下端连通,连接管4下端侧面上设有与排种器1下部连通的出口(图中未示出)。

如图1至图5所示,排种器1包括呈圆柱形的壳体5和沿壳体5轴线方向贯穿壳体5的传动轴套6。壳体5内设有套装在传动轴套6上且与壳体5固定连接的隔板7,隔板7将壳体5内部分成储种室8和播种室9,隔板7上部设有连通储种室8和播种室9的第一开口10。储种室8内设有与隔板7一侧接触、套装在传动轴套6上且与传动轴套6同步转动的拨种盘11,播种室9内设有与隔板7另一侧接触、套装在传动轴套6上且与传动轴套6同步转动的播种盘12。壳体5靠近播种盘12一侧设有用于拨动种子从拨种盘11进入播种盘12的拨轮13及与拨轮13相适配的第二开口14,拨轮13与壳体5上部转动连接,拨轮13的转动方向与拨种盘11垂直。

如图6和图5所示,所述拨种盘11上沿周向设有多个均匀间隔布置的取种部,取种部包括垂直于拨种盘11底面的L型挡板15、位于L型挡板15开口一侧且与L型挡板15位置相对应的直挡板16,L型挡板15的夹角处设有容纳种子的凹槽(图中未示出)。拨种盘11底面上设有用于供种子通过且位于L型挡板15下方的通孔17。在拨种盘11转动过程中,当L型挡板15运动到拨种盘11底部时,L型挡板15会携带较多种子,在L型挡板15随着拨种盘11向上运动过程中,L型挡板15内的多余种子逐渐脱离L型挡板15,当L型挡板15接近最高处时,L型挡板15凹槽内的种子数量为设定值。

如图7和图5所示,所述播种盘12沿周向设有多个均匀间隔布置且与取种部位置相对应的隔间18,种子穿过通孔17、第一开口10后进入隔间18内。

如图8、图2和图5所示,拨轮13包括呈圆柱状的拨轮本体19和沿拨轮本体19周向均匀间隔布置且呈辐射状的齿条20,齿条20外端部位于L型挡板15的开口内。当拨种盘11转动时,拨轮13在L型挡板15对齿条20拨动作用下而转动,在齿条20与L型挡板15接触的前段过程中,齿条20外端部进入L型挡板15开口内的深度逐渐加大,齿条20外端部推动种子从L型挡板15凹槽逐渐移向通孔17,最终依次穿过通孔17、第一开口10。拨轮13通过竖轴21与壳体5上部转动连接,竖轴21与壳体5上部固定连接,拨轮本体19套设在竖轴21上。

如图1和图5所示,过渡部2远离过渡管3的一侧设有主动轮24,排种器1远离连接管4的一侧设有与主动轮24传动连接的从动轮25,主动轮24与从动轮25通过传动链或传动带传动连接。主动轮24通过从动轮25带动拨种盘11、播种盘12同步转动。

连接管4下端面为向上倾斜的斜面26,斜面26便于种子从连接管4滑向拨种盘11。斜面26上设有便于过滤种子中杂质的通孔,当连接管4出现堵塞现象时,还可从通孔处对连接管4进行疏通。

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播种时,种子从种子储存仓出来后通过过渡管3进入连接管4,从连接管4出来的种子进入排种器1壳体5上种子入口22进来的种子进入拨种盘11与壳体5内侧形成空间的下部,在拨种盘11旋转的过程中,L型挡板15经过种子聚集处时会携带一些种子一起旋转,当L型挡板15旋转到接近最高处时,携带种子的L型挡板15与拨轮13接触,在拨轮13的齿条20作用下,种子先后穿过通孔17、第一开口10进入播种盘12的隔间18内,随着播种盘12的转动,隔间18内的种子被运送到壳体5下端的种子出口23处。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拨轮13可以为猪鬃毛刷轮,猪鬃毛刷轮对种子的损伤较小;拨种盘11、隔板7的工作部分均靠近外侧,因此拨种盘11、隔板7的中部通孔可以大于播种盘12的中部通孔,减少拨种盘11、隔板7的材料用量,将拨种盘11与播种盘12固定连接,由播种盘12带动拨种盘11同步转动,可以降低成本。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