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锥采穗圃营建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847928发布日期:2018-07-03 18:48阅读:62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红锥采穗圃营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红锥采穗圃营建方法。



背景技术:

红锥(castanopsishystrixmiq.)属壳斗科(fagaceae)常绿乔木,为我国南方重要的珍贵乡土阔叶用材树种,适应性强、速生、材质优,是我国大径材培育和木材战略储备建设的首选造林树种之一。广东、广西、福建、浙江等南方省区均将其作为速丰林基地建设和木材战略储备的主要发展树种,是杉木、马尾松、桉树等混交造林、稀疏林分改造的好树种,在种植的经济效益和维护生态效益等方面比较看好,深受林农、造林经营单位的喜爱。福建是红锥种植的适宜区,栽培面积逐年增加且几乎遍布全省各地,但长期存在造种苗良莠不齐,苗木来源不稳定,造林林分分化大,制约着红锥种植效益的提高。因此,通过良种选育与繁育技术研发,建设采穗圃,通过扦插繁育无性系优苗是解决红锥持续经营的首要任务,对维护地力、提高红锥高价值商品材产量、质量以及生态经济效益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应用范围广、价值高、意义大。

采穗圃,分普通采穗圃和改良采穗圃,前者是只经表型选择而未经子代测定的园圃,后者是经过测定后选择的优良材料培育苗木的园圃。是一种提供插穗和接穗的基地,主要用于优良种质材料的无性扩繁。然而,现有的红锥很少有正规营建采穗圃,基本上都是采集幼树的穗条(2-4年生的树,侧枝少,树高在2-5米左右采取树冠上部外围的枝条难度大)来扦插,其有效枝条数量来源少、难,扦插成活率低、苗木数量少、扦插苗的位置效应明显,经济效益差。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用于扦插的穗条基本来源幼树,其扦插有效穗条少、采集难、没有幼化而生根难,难以确保红锥无性系优苗的供给。本技术采用优良种质材料作为母株营建采穗圃,一是能最大程度保留母树的优异遗传基因,极易萌发,且生长较快;二是解决红锥扦插穗条来源少、采集难度大、木质化程度高而扦插成活率低问题;三是通过截顶、营养来控制树体,促进穗条生长发育,能有效培育出穗条粗细适中的半木质化穗条,极大地提高了穗条的产量及扦插成活率,解决红锥种子播种苗变异大、种子来源不稳定且良莠不齐、造林林分分化大且产量低、难以满足生产上对红锥良种优苗的需求等现状。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红锥采穗圃营建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红锥采穗圃营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圃地选择与整地:

选择在地势较平、开阔、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且疏松、排灌方便的区域作为圃地,圃地进行全垦、晒土,碎土后起畦,畦宽1m,长度不限,沟宽30cm,平整畦面,在平整过程中,施放基肥;最后清除杂草、石块、杂物,整平碎土,备用;

步骤二,建园母株准备:

以红锥优良种源种子和优树种子培育出的1年生超级苗作为培育母株用苗;各种源和优树的苗木均作好标记,分区种植。

步骤三,母株种植:

按50cmx50cm的株行距开行种植,深度比其营养袋的高度大5cm;定植时截取母株主干,保留高度40cm;

定植时,先除去营养袋,适当深载,淋足定根水。

步骤四,采穗圃管理:

定植成活抽出新梢时,对采穗圃前期每月施2~3次浓度3%的尿素液态肥,后期增施磷钾肥,每月喷1次杀菌剂预防病害,同时实时截顶促进侧枝伸长发育,获得生长健壮、活力旺盛、粗细均匀,且极易扦插成活的半木质化穗条。

进一步,所述红锥幼龄期耐荫,避免阳光直射有利于采穗母株的生长,苗木定值后需适当避荫。苗木定值后用50%的透光率的遮阳网避荫,抽出新稍后及时解除遮掩。

进一步,所述基肥由磷肥(钙镁磷或骨粉)、火烧土肥按质量1:5混合均匀而成,每亩施1000kg。

本发明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本发明选用的红锥优良种源种子和优树种子培育出的1年生超级苗作为建圃母株,其极易萌发、且生长较快、活力旺、粗细适中,极大地提高了穗条的产量及扦插成活率,经济效益显著。技术特点是能最大程度保留母树的优异遗传基因、极易萌发,且生长较快、培育出的穗条粗细适中,极大地提高了穗条的产量及扦插成活率,解决红锥种子播种苗变异大、种子来源不稳定且良莠不齐、造林林分分化大且产量低、难以满足生产上对红锥良种优苗的需求。也解决了现有红锥扦插的穗条来自幼树而导致扦插有效穗条少、采集难、没有幼化而生根难,进而难以确保红锥无性系优苗供给的核心技术,为红锥良种繁育提供了有效途径。本发明整个技术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强、效果好,具有较大的技术成果转化潜力,应用前景广阔。对推动红锥良种化和提高种植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提供的红锥采穗圃营建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通过采穗圃的圃地选择与整地、母株准备、定植、树体控制等采穗圃营建与管理,本发明选用的建圃材料为红锥优良种源种子和优树种子培育出的1年生超级苗作为建圃用苗,其特点是能最大程度保留母树的优异遗传基因、极易萌发,且生长较快、穗条粗细适中,极大地提高了穗条的产量及扦插成活率,母株定植后第一年每株可产用于扦插的有效穗条15-20根(一年秋冬和春季可取穗条2次),第二年每株可产有效穗条30-40根,每亩采穗圃每年可产穗条8万-10万株。解决红锥种子播种苗变异大、种子来源不稳定且良莠不齐、造林林分分化大且产量低、难以满足生产上对红锥良种优苗的需求等现状,经济效益显著,为红锥良种繁育提供了有效途径。本发明整个技术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强、效果好,具有较大的技术成果转化潜力,应用前景广阔。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红锥采穗圃营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圃地选择与整地:选择在地势较平、开阔、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日照不强烈且疏松、排灌方便的区域作为圃地,圃地进行全垦、晒土,碎土后起畦,畦宽1m,长度不限,沟宽30cm,平整畦面,在平整过程中,施放基肥;最后清除杂草、石块、杂物,整平碎土,备用。

s102,母株准备:以红锥优良种源种子和优树种子培育出的1年生超级苗作为培育用苗;各种源和优树的苗木均作好标记,分区种植。

s103,母株定植:按50cmx50cm的株行距开行种植,深度比其营养袋的高度大5cm;栽植时,先除去营养袋,适当深载,淋足定根水。定植时截取母株主干,保留高度40cm。

s104,采穗圃管理:对采穗圃前期每月施2~3次浓度3%的尿素液态肥,后期增施磷钾肥,每月喷1次杀菌剂,预防病害。同时实时截顶促进侧枝伸长发育,获得生长健壮、活力旺盛、粗细均匀,且极易扦插成活的半木质化穗条。

本发明提供的母株幼龄期耐荫,避免阳光直射有利于采穗母株的生长,苗木定值后需适当避荫。苗木定值后用50%的透光率的遮阳网避荫,抽出新稍后及时解除遮掩。

所述本发明提供的基肥由磷肥(钙镁磷或骨粉)、火烧土肥按质量1:5混合均匀而成。

红锥采穗圃母株不同高度控制试验情况

2016年4月初在福建省仙游县满光花木苗圃专业合作社,用采自福建华安、安溪、南靖以及广西凭祥、博白等地优良种源区的优树(20a生)种子繁育的1年生超级苗用于建设采穗圃。在实施过程中,开展了不同母株高度控制试验,当年调查测定了穗条产量,结果表明母株高度控制在40cm的产有效穗条最多(半木质化且有一个芽眼),每株可剪取有效穗条20根以上。而母株高度为20cm和60cm的有效穗条仅有8-12根。

试验目的:探索最佳母株控制高度。

试验设计:按母株高度为20cm、40cm、60cm三种处理,每处理100株。

评价指标:母株生产的有效穗条数量(长15cm,至少有一个芽孢,粗度0.2-0.5cm)。

实施与管理:

母株按50cmx50cm的株行距开行种植,深度比其营养袋的高度大5cm;栽植时,先除去营养袋,适当深载,淋足定根水。定植时按设计要求截取母株主干,保留高度试验设计的3种不同高度;母株幼龄期耐荫,避免阳光直射有利于采穗母株的生长,苗木定值后需适当避荫。苗木定值后用50%的透光率的遮阳网避荫,抽出新稍后及时解除遮掩;定植前的基肥由磷肥(钙镁磷或骨粉)、火烧土肥按质量1:5混合均匀而成,每亩施用量1000kg。

在管理上,对采穗圃前期每月施2~3次浓度3%的尿素液态肥,后期增施磷钾肥,每月喷1次杀菌剂,预防病害。同时实时截顶控制母株高度。

不同高度的母株长势、产穗条调查记录见表1.

定植后大约30天,开始陆续发出新芽、抽梢,定植后8个月调查测定母株长势及穗条情况。从调查结果看,母株高度越高,冠幅也相应越大,但是枝条数量以母株高度40cm的最多,其次为母株高度为60cm的,而母株高度为20cm的枝条最少而且多数为长度小于15cm的枝条而个别侧枝又徒长。按枝条长15cm,至少有一个芽孢,粗度0.2-0.5cm的有效穗条指标来衡量,则母株高度为40cm的有效穗条每株可达20根,20cm和60cm的有效穗条仅有8-12根。说明,母株高度控制在40cm的长势良好匀称,穗条发育良好,有效穗条产量高。因此母株高度控制在40cm是红锥采穗圃建设的关键技术之一。

表1采穗圃不同高度控制的母株定植后8个月的情况

案例2:不同来源的穗条扦插试验

2017年3月,开展不同来源的穗条扦插试验,一是来自该采穗圃的半木质化穗条,另一种是来自3年幼树的半木质化穗条。扦插时穗条长度一样,为12cm,粗度0.2-0.5cm;基质为红心土与河沙按1:1配置;扦插后的管理一样(上盖农用薄膜)保湿保温,每10天喷少量的水。扦插后60d调查扦插成活率和苗木长势。结果见表2.从试验结果看,来自采穗圃的穗条扦插存活率高,生根率可达61%,而来源幼树的穗条生根率仅有42%。说明,采穗圃的穗条生命力强,生根相对容易。营建采穗圃是解决扦插无性繁殖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

表2不同来源的穗条扦插情况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选用的建圃材料为红锥优良种源种子和优树种子培育出的1年生超级苗作为建圃用苗,能最大程度保留母株的优异遗传基因、极易萌发,且生长较快、穗条粗细适中,极大地提高了穗条的产量及扦插成活率,母株定植后第一年每株可产用于扦插的有效穗条15-20根(一年秋冬和春季可取穗条2次),第二年每株可产有效穗条30-40根,每亩采穗圃每年可产穗条8万-10万株。本发明解决:一是能最大程度保留母树的优异遗传基因,极易萌发,且生长较快;二是解决红锥扦插穗条来源少、采集难度大、木质化程度高而扦插成活率低问题;三是通过截顶、营养来控制树体,促进穗条生长发育,能有效培育出穗条粗细适中的半木质化穗条,极大地提高了穗条的产量及扦插成活率,解决红锥种子播种苗变异大、种子来源不稳定且良莠不齐、造林林分分化大且产量低、难以满足生产上对红锥良种优苗的需求等现状。经济效益显著,为红锥良种繁育提供了有效途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