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苜蓿植株抗倒伏性能的施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265695发布日期:2018-08-28 21:37阅读:93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苜蓿种植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对不同深度的土层、在苜蓿生长的不同时期施用不同的肥料以改善苜蓿抗倒伏性能的方法。
背景技术
:苜蓿以“牧草之王”著称,不仅产量高,而且草质优良,各种畜禽均喜食。我国目前苜蓿的种植面积约133万hm2。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近年来苜蓿产业化规模发展较快,苜蓿的种植面积正在扩大,然而,在苜蓿的主产区,普遍存在着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不协调的问题,即在气候湿润、肥力条件较好的情况下,极易出现苜蓿徒长,基部节间过度拉长,组织细弱,分枝较少,导致苜蓿极易倒伏,从而降低了苜蓿结荚花序数、荚果数,最终降低苜蓿的质量和产量。目前,为了缓解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之间的矛盾,大多主产区通过采取合理的栽培生理措施或施用抗倒伏的农作药物,前者效果较差,不能从本质上改善苜蓿的抗倒伏性能;后者导致田间农作药物残留量过大,且苜蓿草中化学物质残留量超标,不符合牧草质量标准。通过施肥方法来改善苜蓿抗倒伏性能的报道鲜有报道,且现有技术中,苜蓿栽培的整个过程中,施用的肥料多为同种等量的,未考虑苜蓿生长的不同阶段、苜蓿的不同深度的根系所需的营养均不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苜蓿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之间的矛盾,导致肥料大量浪费,最重要的是导致苜蓿倒伏现象严重,大大降低了苜蓿的产量和产品质量。此外,苜蓿作为一种牧草,一般会被栽培到土壤肥力贫瘠的区域,一方面可以降低生产者的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利用苜蓿的根瘤菌改善该区域的地力。因此,许多的生产者期望通过施肥的方法不但可以提高苜蓿的生产力,还能改善苜蓿的抗倒伏性能。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改善苜蓿植株抗倒伏性能的施肥方法,根据苜蓿的不同深度的根系在不同生长时期对肥料需求的不同,对种植地的土壤进行分批施肥、在不同时期施用成分配比的肥料,以改善苜蓿抗倒伏性能的,以达到提高苜蓿产量和产品质量的目的。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改善苜蓿植株抗倒伏性能的施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播种前按500g/亩的量向苜蓿田地中泼洒生石灰并暴晒5~10天后,将田地深挖45cm,将深度为15cm上部的第一土层细碎均匀后与第一有机肥料、粒径为0.3~0.6mm的蛭石混合得第一土壤,所述第一土层、所述第一有机肥料和所述蛭石的重量比为10:0.5:0.2;所述第一有机肥料包括重量比为10:20:0.3:0.5:0.2的秸秆发酵物、海底低等生物腐烂物、多粘胶质芽孢杆菌、果皮酵素和竹醋液;步骤二、将深度为15~30cm的第二土层细碎均匀后与混合粉、第二有机肥混合得第二土壤,所述第二土层、所述混合粉和所述第二有机肥的重量比为10:0.4:0.8;所述混合粉包括重量比为1:1:2:0.5:0.2的魔芋粉、库拉索芦荟粉、琼脂粉、绿藻粉和淀粉接枝丙烯腈;所述第二有机肥包括重量比为10:15:1.2:0.2:0.4的草饼发酵物、牲畜粪便发酵物、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和产琥珀酸放线菌;步骤三、将深度为30cm下部的第三土层与第三有机肥混合搅拌均匀后平铺于25~28℃的室内12~18h得第三土壤,期间每隔4h向其中喷洒海水搅拌均匀并重新铺平;所述第三土层、所述第三有机肥和所用海水的总重的重量比为10:2:0.5;所述第三有机肥包括重量比为30:12:5:1.2:0.1:0.4:1的餐厨垃圾、海底泥、泥炭藓、复合菌、十四烷基二甲基甜菜碱、复硝酚钠和第一植物生长调节剂;步骤四、将所述第三土壤、所述第二土壤和所述第一土壤依次回填至田地中,在所述第三土壤与所述第二土壤之间,和所述第二土壤与所述第一土壤之间分别铺设一层厚度为3~5cm的储液层,得苜蓿种植地;任一所述储液层包括重量比为3:1:1:1:2:2.5:0.5的甘蔗渣、泥炭藓、所述混合粉、醋酸纤维素、木屑、凹凸棒土和海绵絮;所述储液层中设有导液管,所述导液管的一端位于所述储液层中部,另一端倾斜向上穿出所述储液层的其中一个侧面并与外部储液罐连通。优选的是,所述的改善苜蓿植株抗倒伏性能的施肥方法,还包括:步骤五、在苜蓿种子播种之前,向种植地表面按14~16kg/亩的量,施用基肥;向所述储液罐中加入第一液体肥;所述第一液体肥包括重量比10:1:0.1的水、花生麸水和牲畜粪液,通过导液管将所述第一液体肥导入至位于上部的所述储液层中;步骤六、苜蓿返青时,向所述储液罐中放入第二液体肥,通过导液管将所述第二液体肥导入至两个所述储液层中;所述第二液体肥包括重量比为10:15:20.2:0.1:0.3:0.5的糖蜜酒精发酵液、牲畜粪液、微量元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n长链硫代羧酸型甜菜剂和生姜酵素;步骤七、苜蓿每次刈割后,向苜蓿草地按20~25kg/亩的量施用复合肥,向所述储液罐中放入第三液体肥,通过导液管将所述第三液体肥导入至两个储液层中;所述第三液体肥包括重量比为10:10:15:2:0.2:0.1的糖蜜酒精发酵液、牲畜粪液、花生麸水、所述复合菌、硫代亚磺酸酯和所述第一植物生长调节剂。优选的是,所述的改善苜蓿植株抗倒伏性能的施肥方法,任一所述导液管中填充有亚麻布纤维。优选的是,所述的改善苜蓿植株抗倒伏性能的施肥方法,所述复合菌包括重量比为1:2:1.5:1.5的毛霉菌放线菌、地衣芽孢杆菌、蜡杆芽孢杆菌、哈茨木霉菌。优选的是,所述的改善苜蓿植株抗倒伏性能的施肥方法,所述第一植物生长调节剂包括重量比为1:1:3:2的吲哚丁酸钾、芸苔素内酯、赤霉素和萘乙酸钠。优选的是,所述的改善苜蓿植株抗倒伏性能的施肥方法,所述复合肥包括重量比为1:2:2的所述第一有机肥、所述第二有机肥和所述第三有机肥。优选的是,所述的改善苜蓿植株抗倒伏性能的施肥方法,所述基肥包括重量比为1:15:10:8:6的第二植物生长调节剂、尿素、五氧化二磷、氯化钾、菌渣发酵液;所述第二植物生长调节剂包括重量比为1:1:0.6:0.5:0.7的赤霉素、萘乙酸钠、动植物蛋白胶、芸苔素和蛋醋液。优选的是,所述的改善苜蓿植株抗倒伏性能的施肥方法,步骤五中,位于上部的所述储液层中所述第一液体肥的用量为20~25kg/亩;步骤六中,任一所述储液层中所述第二液体肥的用量为10~18kg/亩;步骤七中,任一所述储液层中所述第三液体肥的用量为10~18kg/亩。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将以下三种措施结合1)对苜蓿田地的不同深度的土壤施用不同肥料;2)在苜蓿田地内部设置可储存液体的储液层;3)在苜蓿不同生长时期施用不同肥料,以为苜蓿的整个生长过程提供最佳的肥料,很好的解决的苜蓿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不协调的问题,改良种植地的肥力,为苜蓿的不同生长时期提高适宜的肥料,改善苜蓿抗倒伏性能;2、将不同深度的土层与不同肥性的肥料混合,然后回填至田地中,从而形成苜蓿种植地,改变了土壤的整体结构,改善了土壤质地,底层土壤肥力较贫瘠,表层土壤的含盐量较高,对田地深耕并对不同深度的土壤施用不同肥力的肥料,将肥料的肥力的利用率最大化,并使得不同深度的土壤具有适宜的肥力,对15cm上部的土壤施用第一有机肥料,多粘胶质芽孢杆菌、果皮酵素中的益生菌和微生物可促进秸秆发酵物、海底低等生物腐烂物中有效物质的释放,多粘胶质芽孢杆菌还具有固氮释钾的功效,竹醋液中含有的多酚类和竹醋酸对刚播种的苜蓿种子具有抗菌抑菌的功效,竹醋液和果皮酵素还具有促进苜蓿种子发芽的功效,蛭石为硅酸盐矿石,蛭石中含有较多钾和磷,在第一土层中加入蛭石不仅具有通风透气的优点,还可在多粘胶质芽孢杆菌的作用下释放大量的土壤可吸收的钾肥和磷肥,增加土壤的肥力,减少后期肥料的施用量;3、15~30cm之间的土壤与第二有机肥和混合粉进行混合,第二有机肥中的草饼发酵物和牲畜粪便发酵物为第二土层提供充足的营养成分,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和产琥珀酸放线菌可促进草饼发酵物、牲畜粪便发酵物和第二土层中有效物质的释放,能够很好的稳固苜蓿根系,促进苜蓿建立庞大根系,混合粉的魔芋粉、库拉索芦荟粉、琼脂粉、绿藻粉和淀粉接枝丙烯腈均具有较强的吸水保水能力,可起到肥料缓释的作用,一方面保证苜蓿生长过程中所需的营养成分,另一方面防止肥料释放过快过多导致的苜蓿的徒长,进而导致苜蓿茎干脆弱极容易倒伏;4、30cm下部的第三土层与第三有机肥混合,第三有机肥中含有的复合菌,并多次通过海水润湿,使得复合菌很好的负载在餐厨垃圾、海底泥和泥炭藓上,复合菌与餐厨垃圾、海底泥和泥炭藓协调作用,餐厨垃圾、海底泥、泥炭藓为复合菌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而复合菌能够促进餐厨垃圾、海底泥、泥炭藓中有效物质的释放,为第三土壤提供较为丰富的肥力,因苜蓿的根系向肥性,第二土壤中建立的庞大的根系在第三土壤肥力的引力作用下向下生长,复硝酚钠和第一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苜蓿根系的生长,使得苜蓿的根系变得更加粗壮,苜蓿的根既深又粗壮,能够很好的预防因风导致的倒伏,提高了苜蓿的抗倒伏性能;十四烷基二甲基甜菜碱促进复硝酚钠、第一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其他肥料更加容易快速的进入苜蓿的根系内部;5、本发明的储液层中含有强吸水保水性能的物质,两个储液层分别通过导液管与外部储液罐连通,可通过向储液罐中放入待施液体肥料或待浇水,经由导液管将液体肥料或水输送至储液层,再由储液层向种植地的土壤中缓释,液体肥料或水向土壤上部和下部缓慢释放,减少液体肥料或水的流失,且可实现对土壤内部的自动施肥和灌溉;储水槽可设计为露天的,可以将雨水收集用于灌溉,可通过对储水槽施加不同大小的压力,从而根据苜蓿生长情况对肥料和水量的需求量来控制导液管中液体的流速;6、在苜蓿种子播种前,在地表上施加含有第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基肥,能够补充苜蓿种子所需的微量元素和生长激素,更有利于苜蓿种子的萌发,促进苜蓿种子快速发芽生根,第一液体肥输送至上部储液层中,增加种植地的湿度,为苜蓿种子的萌芽创造适宜的湿度环境;苜蓿返青后,仅向两个储液层中输送第二液体肥,第二液体肥逐渐缓慢释放至上部土壤和下部土壤中,为苜蓿的生长提供较充足的营养成分,促进苜蓿根生长形成粗壮庞大的根系,提高苜蓿抗倒伏性能,而常规技术中直接在地表面上施用肥料,肥料容易粘附在苜蓿的叶片上,对苜蓿叶片造成刺激性损伤,同时导致肥料浪费;苜蓿每次刈割后向种植地表和两个储液层中分别施用复合肥和第三液体肥,因苜蓿草带走土壤中大量的营养元素,复合肥和第三液体肥从外到内不同位置的补入营养成分,保证下一岔苜蓿生长所需,从而提高苜蓿的产量。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实施例1>本发明提供一种改善苜蓿植株抗倒伏性能的施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播种前按500g/亩的量向苜蓿田地中泼洒生石灰并暴晒5天后,将田地深挖45cm,将深度为15cm上部的第一土层细碎均匀后与第一有机肥料、粒径为0.3mm的蛭石混合得第一土壤,所述第一土层、所述第一有机肥料和所述蛭石的重量比为10:0.5:0.2;所述第一有机肥料包括重量比为10:20:0.3:0.5:0.2的秸秆发酵物、海底低等生物腐烂物、多粘胶质芽孢杆菌、果皮酵素和竹醋液;步骤二、将深度为15~30cm的第二土层细碎均匀后与混合粉、第二有机肥混合得第二土壤,所述第二土层、所述混合粉和所述第二有机肥的重量比为10:0.4:0.8;所述混合粉包括重量比为1:1:2:0.5:0.2的魔芋粉、库拉索芦荟粉、琼脂粉、绿藻粉和淀粉接枝丙烯腈;所述第二有机肥包括重量比为10:15:1.2:0.2:0.4的草饼发酵物、牲畜粪便发酵物、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和产琥珀酸放线菌;步骤三、将深度为30cm下部的第三土层与第三有机肥混合搅拌均匀后平铺于25℃的室内12h得第三土壤,期间每隔4h向其中喷洒海水搅拌均匀并重新铺平;所述第三土层、所述第三有机肥和所用海水的总重的重量比为10:2:0.5;所述第三有机肥包括重量比为30:12:5:1.2:0.1:0.4:1的餐厨垃圾、海底泥、泥炭藓、复合菌、十四烷基二甲基甜菜碱、复硝酚钠和第一植物生长调节剂;所述复合菌包括重量比为1:2:1.5:1.5的毛霉菌放线菌、地衣芽孢杆菌、蜡杆芽孢杆菌、哈茨木霉菌;所述第一植物生长调节剂包括重量比为1:1:3:2的吲哚丁酸钾、芸苔素内酯、赤霉素和萘乙酸钠;步骤四、将所述第三土壤、所述第二土壤和所述第一土壤依次回填至田地中,在所述第三土壤与所述第二土壤之间,和所述第二土壤与所述第一土壤之间分别铺设一层厚度为3cm的储液层,得苜蓿种植地;任一所述储液层包括重量比为3:1:1:1:2:2.5:0.5的甘蔗渣、泥炭藓、所述混合粉、醋酸纤维素、木屑、凹凸棒土和海绵絮;所述储液层中设有导液管,所述导液管的一端位于所述储液层中部,另一端倾斜向上穿出所述储液层的其中一个侧面并与外部储液罐连通;任一所述导液管中填充有亚麻布纤维;步骤五、在苜蓿种子播种之前,向种植地表面按14kg/亩的量,施用基肥;向所述储液罐中加入第一液体肥;所述第一液体肥包括重量比10:1:0.1的水、花生麸水和牲畜粪液,通过导液管将所述第一液体肥导入至位于上部的所述储液层中;所述第一液体肥的施用量为20kg/亩;所述基肥包括重量比为1:15:10:8:6的第二植物生长调节剂、尿素、五氧化二磷、氯化钾、菌渣发酵液;所述第二植物生长调节剂包括重量比为1:1:0.6:0.5:0.7的赤霉素、萘乙酸钠、动植物蛋白胶、芸苔素和蛋醋液;步骤六、苜蓿返青时,向所述储液罐中放入第二液体肥,通过导液管将所述第二液体肥导入至两个所述储液层中;所述第二液体肥包括重量比为10:15:20.2:0.1:0.3:0.5的糖蜜酒精发酵液、牲畜粪液、微量元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n长链硫代羧酸型甜菜剂和生姜酵素;任一所述储液层中所述第二液体肥的用量为10kg/亩;步骤七、苜蓿每次刈割后,向苜蓿草地按20kg/亩的量施用复合肥,向所述储液罐中放入第三液体肥,通过导液管将所述第三液体肥导入至两个储液层中;所述第三液体肥包括重量比为10:10:15:2:0.2:0.1的糖蜜酒精发酵液、牲畜粪液、花生麸水、所述复合菌、硫代亚磺酸酯和所述第一植物生长调节剂;任一所述储液层中所述第三液体肥的用量为10kg/亩;所述复合肥包括重量比为1:2:2的所述第一有机肥、所述第二有机肥和所述第三有机肥。<实施例2>本发明提供一种改善苜蓿植株抗倒伏性能的施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播种前按500g/亩的量向苜蓿田地中泼洒生石灰并暴晒10天后,将田地深挖45cm,将深度为15cm上部的第一土层细碎均匀后与第一有机肥料、粒径为0.6mm的蛭石混合得第一土壤,所述第一土层、所述第一有机肥料和所述蛭石的重量比为10:0.5:0.2;所述第一有机肥料包括重量比为10:20:0.3:0.5:0.2的秸秆发酵物、海底低等生物腐烂物、多粘胶质芽孢杆菌、果皮酵素和竹醋液;步骤二、将深度为15~30cm的第二土层细碎均匀后与混合粉、第二有机肥混合得第二土壤,所述第二土层、所述混合粉和所述第二有机肥的重量比为10:0.4:0.8;所述混合粉包括重量比为1:1:2:0.5:0.2的魔芋粉、库拉索芦荟粉、琼脂粉、绿藻粉和淀粉接枝丙烯腈;所述第二有机肥包括重量比为10:15:1.2:0.2:0.4的草饼发酵物、牲畜粪便发酵物、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和产琥珀酸放线菌;步骤三、将深度为30cm下部的第三土层与第三有机肥混合搅拌均匀后平铺于25℃的室内18h得第三土壤,期间每隔4h向其中喷洒海水搅拌均匀并重新铺平;所述第三土层、所述第三有机肥和所用海水的总重的重量比为10:2:0.5;所述第三有机肥包括重量比为30:12:5:1.2:0.1:0.4:1的餐厨垃圾、海底泥、泥炭藓、复合菌、十四烷基二甲基甜菜碱、复硝酚钠和第一植物生长调节剂;所述复合菌包括重量比为1:2:1.5:1.5的毛霉菌放线菌、地衣芽孢杆菌、蜡杆芽孢杆菌、哈茨木霉菌;所述第一植物生长调节剂包括重量比为1:1:3:2的吲哚丁酸钾、芸苔素内酯、赤霉素和萘乙酸钠;步骤四、将所述第三土壤、所述第二土壤和所述第一土壤依次回填至田地中,在所述第三土壤与所述第二土壤之间,和所述第二土壤与所述第一土壤之间分别铺设一层厚度为5cm的储液层,得苜蓿种植地;任一所述储液层包括重量比为3:1:1:1:2:2.5:0.5的甘蔗渣、泥炭藓、所述混合粉、醋酸纤维素、木屑、凹凸棒土和海绵絮;所述储液层中设有导液管,所述导液管的一端位于所述储液层中部,另一端倾斜向上穿出所述储液层的其中一个侧面并与外部储液罐连通;任一所述导液管中填充有亚麻布纤维;步骤五、在苜蓿种子播种之前,向种植地表面按16kg/亩的量,施用基肥;向所述储液罐中加入第一液体肥;所述第一液体肥包括重量比10:1:0.1的水、花生麸水和牲畜粪液,通过导液管将所述第一液体肥导入至位于上部的所述储液层中;所述第一液体肥的施用量为25kg/亩;所述基肥包括重量比为1:15:10:8:6的第二植物生长调节剂、尿素、五氧化二磷、氯化钾、菌渣发酵液;所述第二植物生长调节剂包括重量比为1:1:0.6:0.5:0.7的赤霉素、萘乙酸钠、动植物蛋白胶、芸苔素和蛋醋液;步骤六、苜蓿返青时,向所述储液罐中放入第二液体肥,通过导液管将所述第二液体肥导入至两个所述储液层中;所述第二液体肥包括重量比为10:15:20.2:0.1:0.3:0.5的糖蜜酒精发酵液、牲畜粪液、微量元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n长链硫代羧酸型甜菜剂和生姜酵素;任一所述储液层中所述第二液体肥的用量为18kg/亩;步骤七、苜蓿每次刈割后,向苜蓿草地按25kg/亩的量施用复合肥,向所述储液罐中放入第三液体肥,通过导液管将所述第三液体肥导入至两个储液层中;所述第三液体肥包括重量比为10:10:15:2:0.2:0.1的糖蜜酒精发酵液、牲畜粪液、花生麸水、所述复合菌、硫代亚磺酸酯和所述第一植物生长调节剂;任一所述储液层中所述第三液体肥的用量为18kg/亩;所述复合肥包括重量比为1:2:2的所述第一有机肥、所述第二有机肥和所述第三有机肥。<实施例3>本发明提供一种改善苜蓿植株抗倒伏性能的施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播种前按500g/亩的量向苜蓿田地中泼洒生石灰并暴晒8天后,将田地深挖45cm,将深度为15cm上部的第一土层细碎均匀后与第一有机肥料、粒径为0.5mm的蛭石混合得第一土壤,所述第一土层、所述第一有机肥料和所述蛭石的重量比为10:0.5:0.2;所述第一有机肥料包括重量比为10:20:0.3:0.5:0.2的秸秆发酵物、海底低等生物腐烂物、多粘胶质芽孢杆菌、果皮酵素和竹醋液;步骤二、将深度为15~30cm的第二土层细碎均匀后与混合粉、第二有机肥混合得第二土壤,所述第二土层、所述混合粉和所述第二有机肥的重量比为10:0.4:0.8;所述混合粉包括重量比为1:1:2:0.5:0.2的魔芋粉、库拉索芦荟粉、琼脂粉、绿藻粉和淀粉接枝丙烯腈;所述第二有机肥包括重量比为10:15:1.2:0.2:0.4的草饼发酵物、牲畜粪便发酵物、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和产琥珀酸放线菌;步骤三、将深度为30cm下部的第三土层与第三有机肥混合搅拌均匀后平铺于27℃的室内15h得第三土壤,期间每隔4h向其中喷洒海水搅拌均匀并重新铺平;所述第三土层、所述第三有机肥和所用海水的总重的重量比为10:2:0.5;所述第三有机肥包括重量比为30:12:5:1.2:0.1:0.4:1的餐厨垃圾、海底泥、泥炭藓、复合菌、十四烷基二甲基甜菜碱、复硝酚钠和第一植物生长调节剂;所述复合菌包括重量比为1:2:1.5:1.5的毛霉菌放线菌、地衣芽孢杆菌、蜡杆芽孢杆菌、哈茨木霉菌;所述第一植物生长调节剂包括重量比为1:1:3:2的吲哚丁酸钾、芸苔素内酯、赤霉素和萘乙酸钠;步骤四、将所述第三土壤、所述第二土壤和所述第一土壤依次回填至田地中,在所述第三土壤与所述第二土壤之间,和所述第二土壤与所述第一土壤之间分别铺设一层厚度为4cm的储液层,得苜蓿种植地;任一所述储液层包括重量比为3:1:1:1:2:2.5:0.5的甘蔗渣、泥炭藓、所述混合粉、醋酸纤维素、木屑、凹凸棒土和海绵絮;所述储液层中设有导液管,所述导液管的一端位于所述储液层中部,另一端倾斜向上穿出所述储液层的其中一个侧面并与外部储液罐连通;任一所述导液管中填充有亚麻布纤维;步骤五、在苜蓿种子播种之前,向种植地表面按15kg/亩的量,施用基肥;向所述储液罐中加入第一液体肥;所述第一液体肥包括重量比10:1:0.1的水、花生麸水和牲畜粪液,通过导液管将所述第一液体肥导入至位于上部的所述储液层中;所述第一液体肥的施用量为23kg/亩;所述基肥包括重量比为1:15:10:8:6的第二植物生长调节剂、尿素、五氧化二磷、氯化钾、菌渣发酵液;所述第二植物生长调节剂包括重量比为1:1:0.6:0.5:0.7的赤霉素、萘乙酸钠、动植物蛋白胶、芸苔素和蛋醋液;步骤六、苜蓿返青时,向所述储液罐中放入第二液体肥,通过导液管将所述第二液体肥导入至两个所述储液层中;所述第二液体肥包括重量比为10:15:20.2:0.1:0.3:0.5的糖蜜酒精发酵液、牲畜粪液、微量元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n长链硫代羧酸型甜菜剂和生姜酵素;任一所述储液层中所述第二液体肥的用量为14kg/亩;步骤七、苜蓿每次刈割后,向苜蓿草地按23kg/亩的量施用复合肥,向所述储液罐中放入第三液体肥,通过导液管将所述第三液体肥导入至两个储液层中;所述第三液体肥包括重量比为10:10:15:2:0.2:0.1的糖蜜酒精发酵液、牲畜粪液、花生麸水、所述复合菌、硫代亚磺酸酯和所述第一植物生长调节剂;任一所述储液层中所述第三液体肥的用量为14kg/亩;所述复合肥包括重量比为1:2:2的所述第一有机肥、所述第二有机肥和所述第三有机肥。<实施例4>一种改善苜蓿植株抗倒伏性能的施肥方法,与实施例3的不同在于,第一土层、第二土层和第三土层分别细碎均匀后即得第一土壤、第二土壤和第三土壤;其余条件和参数同实施例3。<实施例5>一种改善苜蓿植株抗倒伏性能的施肥方法,与实施例3的不同在于,在第三土壤与第二土壤之间,和第二土壤与第一土壤之间,不铺设储液层,步骤五中的第一液体肥、步骤六中的第二液体肥和步骤七中的第三液体肥均直接施用于种植地表面;其余条件和参数同实施例3。<实施例6>一种改善苜蓿植株抗倒伏性能的施肥方法,与实施例3的不同在于,步骤二中,第二土壤中未加入混合粉;其余条件和参数同实施例3。<实施例7>一种改善苜蓿植株抗倒伏性能的施肥方法,与实施例3的不同在于,第一有机肥、第二有机肥和第三有机肥选用市售的有机肥;其余条件和参数同实施例3。<实验对比>采用常规的施肥方法种植苜蓿作为对比例;统计本发明实施例1~7的苜蓿三年的倒伏率和产量,并计算三年的平均值,结果如表1所示:表1倒伏率和产量倒伏率/%产量kg/hm2实施例11.512005实施例21.311998实施例31.212230实施例4126568实施例5108435实施例68.59154实施例78.79087对比例25.33000由表1可知,本发明实施例1~3提供的施肥方法相较于常规施肥方法的对比例和实施例4~7,具有较好的抗倒伏性能,大大提高了苜蓿的产量;实施例4与实施例3不同在于,未对土层进行分层施肥,实施例3对种植地的土壤进行分层施肥,根据不同深度土壤所需的营养成分,施用不同肥力的肥料,有针对性的施用底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且为苜蓿生长提供营养丰富且适宜的土壤环境,以使得苜蓿的根系发达,根系活力增强,显著降低了苜蓿的抗倒伏性能,提高苜蓿的产量;实施例5与实施例3的不同在于,未铺设储液层,实施例3铺设储液层能够实现在苜蓿生长过程中,快速、有针对性的对苜蓿植株补入所需的营养成分,使得苜蓿根系粗壮,茎干短壮结实,进一步提高苜蓿的抗倒伏性能;实施例6与实施例3的不同在于,未加入混合粉,实施例3中加入混合粉具有较强的吸水保水能力,可起到肥料缓释的作用,一方面保证苜蓿生长过程中所需的营养成分,另一方面防止肥料释放过快过多导致的苜蓿的徒长,进而导致苜蓿茎干脆弱极容易倒伏;实施例7与实施例3的不同在于,第一有机肥、第二有机肥和第三有机肥均选用市售有机肥,实施例3根据苜蓿生长期不同深度的土壤所需的不同营养成分,对不同深度的土层施用不同肥力的肥料,促进苜蓿根系发达,减缓苜蓿茎干的徒长速度,达到改善苜蓿抗倒伏性能的目的。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发明的说明的。对本发明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