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精种子低成本高效萌发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410695发布日期:2019-08-13 18:03阅读:51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黄精的繁殖方法,具体为一种黄精种子低成本高效萌发方法。



背景技术:

黄精(polygonatumsibiricumred.)为百合科植物滇黄精、黄精或多花黄精的干燥根茎,集药用、食用、观赏和美容价值于一身。以其根茎入药,性平、味甘,为滋补上品,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生津、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及延缓衰老等功效。用于治疗脾胃虚弱,体倦乏力,口干食少,肺虚燥咳,精血不足,内热消渴等症,对于糖尿病很有疗效。

根据原植物和药材性状的差异,黄精分为姜形黄精、鸡头黄精和大黄精三种。姜形黄精的原植物为多花黄精,主产于湖南、贵州、云南、江西、安徽等地。鸡头黄精的原植物为黄精,主产于陕西、湖北、河南等省。而大黄精(又名碟形黄精)的原植物为滇黄精,主产于云南、贵州、湖南、广西等省区。

随着人们对黄精药用价值认识的深入,黄精的需求量与日俱增,现年消费量已达5000吨。我国的野生资源已远不能满足生产需要,人工栽培是解决黄精药材短缺的主要渠道。

黄精繁殖包括有性繁殖——种子繁殖和无性繁殖——块茎繁殖。

黄精种子在自然环境下发芽率不到30%,而且一般要经历2个冬季休眠后,才能长出1片真叶,从播种到采收长达5—7年。研究表明,导致黄精繁殖率低、时间长的原因是,黄精种子秋季采收后其种胚存在形态后熟,黄精种子吸水缓慢,影响物质代谢,黄精种子不同部位中含有发芽抑制物质。有鉴于此,黄精人工育苗多年来一直采用根茎进行无性繁殖。

现有黄精繁殖技术的不足是,种子自然繁殖,育种时间长,要经历2个冬季休眠后,才能长出1片真叶,从播种到采收长达5—7年,而且发芽率只有20%左右,效率低,效益差;种子人工繁殖(有性繁殖)鲜有成功,因而几乎没有被采用,人工栽培中一般都采用块茎进行无性繁殖,这样,不仅种子资源浪费,不利于大面积生产,而且长期人工无性繁殖已经造成了黄精品种的退化,品质下降,产量减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黄精种子低成本高效萌发方法,它能够利用黄精种子资源进行大面积有性繁殖,能够保持黄精的天然品质,发芽率高,育种时间短,实施简便,成本低,效率高,效益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该黄精种子低成本高效萌发方法是,选九至十月成熟种子,常规软壳、擦洗去壳皮、消毒、晾干(至表面无明显水渍),种于带盖的能保温透气的营养土盒中,室内常温存放至次年三至四月,即得根茎长0.5至1cm的黄精芽,即可移栽该黄精芽于室外大棚续培,所述营养土盒为具有盒底漏水口和盒盖的塑料保鲜盒,或者类似的其他盒,所述营养土盒中的营养土为腐殖土70%、黄土10%、细沙20%的混合土。

本发明用于中药黄精的有性繁殖,它能够利用黄精种子资源进行大面积有性繁殖,能够保持黄精的天然品质,发芽率高,育种时间短,实施简便,成本低,效率高,效益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黄精种子低成本高效萌发方法是,选九至十月成熟种子,常规软壳、擦洗去壳皮、消毒、晾干,种于带盖的能保温透气的营养土盒中,室内常温存放6到7个月,至次年三至四月,即得根茎长0.5至1cm的黄精芽,即可移栽该黄精芽于室外大棚续培,所述营养土盒为具有盒底漏水口和盒盖的塑料保鲜盒,所述营养土盒中的营养土为腐殖土70%、黄土10%、细沙20%的混合土。

所述室外大棚续培:

将室外大棚内土地耙细整平,然后根据大棚宽度,顺着大棚轴向做2—3个浅水池,水池长度与大棚长度相当,水池的深度为育苗盘的高度2—3倍为宜,水池内注入水池深度1/2—2/3的水,保持活水清澈。

按碎木屑、稻谷壳与稻草碎屑或玉米杆碎屑,按2:1:1的比例搅拌均匀,拌入发酵粉发酵半个月,充分发酵后,调节ph值到5.5—6.5,再与整细的带沙性土壤或富含腐殖层的壤土按一比一比例拌匀,每吨拌入高效复合肥50-60公斤,搅拌均匀,铺于室外大棚中,将萌发带芽的种子从营养土盒中取出,移栽于铺好的土穴中,浇1次水至透,在室外大棚上方支架,覆盖遮阳网,当黄精植株长到5——8厘米开始间苗,去弱留强,待外界温度高于25度,且稳定时,揭去大棚外层的塑料薄膜。

如遇大风、大雨或突然降温至于20度以下,需及时将揭去的大棚塑料薄膜覆盖回位。

出苗后经常松土除草,松土要浅,避免伤根。结合中耕除草,在春、夏各追肥1次,肥料以人畜粪水为主。植株枯萎后,撒施土杂肥。

病害有叶斑病,可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虫害有蛴螬,为害根茎,可用50%辛硫磷兑水1000倍浇灌根部,也可用苦楝叶水淋根。

种植5年后可采收,亩产鲜货2500公斤以上。

本发明经过100亩黄精种子繁殖育苗,培育了黄精种苗800万株,发芽率达85%以上,并缩短了黄精种子发芽时间,播种后提前30天左右出苗,比自然环境下缩短了一个月时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精种子低成本高效萌发方法。为了克服现有黄精种子人工繁殖成功率低,效益差,人工无性繁殖易造成黄精品种退化,产量减少等不足,本发明将经过常规处理的黄精种子种于营养土盒中,室内常温存放至次年三至四月,即得根茎长0.5至1cm的黄精芽,即可移栽该黄精芽于室外大棚续培,所述营养土盒为具有盒底漏水口和盒盖的塑料保鲜盒,所述营养土盒中的营养土为腐殖土70%、黄土10%、细沙20%的混合土。本发明用于中药黄精的有性繁殖,它能够利用黄精种子资源进行大面积有性繁殖,能够保持黄精的天然品质,发芽率高,育种时间短,实施简便,成本低,效率高,效益好。

技术研发人员:郑钦方;汪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医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8.02.22
技术公布日:2019.08.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