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穿戴式草莓采摘装置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807769发布日期:2018-06-30 04:17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一种穿戴式草莓采摘装置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草莓采摘装置,尤其是一种穿戴式草莓采摘装置。



背景技术:

在我国草莓种植面积大幅度増长的大背景下,全国很多地区在草莓的采摘上依然主要靠人工,采用传统剪刀采摘草莓,采摘效率较低,劳动强度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携带方便,操作简单,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工采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采摘过程的效率、减少了水果果皮的破损、同时可实现批量水果的快速收集与运输的辅助人工采摘机械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穿戴式草莓采摘装置,它包括相互配合构成穿戴式剪刀的四指刀锋件和拇指刀锋件,在四指刀锋件上安装有用于承接水果的网兜件。

所述四指刀锋件包括右刀杆,所述右刀杆的前端卡槽中固定安装有右刀片,所述右刀杆的后端卡槽中设有前端圆柱和后端圆柱,所述前端圆柱的顶部安装有限位螺钉,所述后端圆柱固定有铰链螺钉,所述后端圆柱上套装有卷弹簧,所述卷弹簧一端与右刀杆后端卡槽内壁贴合,另一端与拇指刀锋件的左刀杆后端卡槽内壁贴合,提供剪刀开合回复力。

所述右刀杆的前端一侧安装有右刀柄,所述右刀柄与四指轮廓契合,所述右刀柄底部设有用于安装网兜件的回转孔。

所述前端卡槽外侧设有凸起。

所述右刀片通过多颗螺钉固定安装在右刀杆的前端卡槽中。

所述拇指刀锋件包括左刀杆,所述的左刀杆的前端卡槽中通过多颗螺钉安装有左刀片,所述左刀杆的中间设有扇形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与四指刀锋件的限位螺钉配合,构成一个滑块式限位机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剪刀的开合范围;所述左刀杆末端设置有铰链孔,所述铰链孔与四指刀锋件的铰链螺钉配合。

所述左刀杆的前端一侧安装有左刀柄,所述左刀柄与大拇指轮廓契合。

所述网兜件包括网兜,所述网兜一端设有钢柱,所述钢柱穿过两个法兰轴承和两个轴套,固定在四指刀锋件的回转孔上,两个所述法兰轴承分别位于回转孔的两侧,两个所述轴套分别位于两个法兰轴承外侧,两个所述轴套通过紧定螺钉固定在钢柱上。

所述前端圆柱和后端圆柱都采用塑料圆柱。

任意一项所述穿戴式草莓采摘装置的使用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Step1:采摘人员用四指穿过四指刀锋件,拇指穿过拇指刀锋件,穿戴上该种穿戴式草莓采摘装置;

Step2:采摘人员通过四指与拇指之间的开合运动实现穿戴式剪刀的开合,顺利采摘草莓;

Step3:穿戴式剪刀与网兜件配合工作,剪刀剪断草莓后,草莓掉入网兜中;

Step4:待网兜装满后,用另一只手向前旋转网兜90度,将草莓倒出,待草莓全部倒出,向后旋转网兜90度,再次采摘草莓。

本发明有如下有益效果:

1、穿戴式草莓采摘装置包括四指刀锋件,拇指刀锋件,网兜件,所述的四指刀锋件和拇指刀锋件构成一种穿戴式剪刀,所述的网兜件安装在四指刀锋件上,通过旋转网兜实现草莓的倾倒。

2、所述四指刀锋件包括右刀杆,所述右刀杆的前端卡槽中通过两颗螺钉安装有右刀片,所述前端卡槽外侧设有凸起,利于剪刀的开合,所述右刀杆的后端卡槽中设有前后两个塑料圆柱,所述前端塑料圆柱固定有限位螺钉,所述限位螺钉与限位孔配合,构成一个滑块式限位机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剪刀的开合范围,所述后端塑料圆柱固定有铰链螺钉,所述铰链螺钉与铰链孔配合,形成一个铰链,实现剪刀的开合,所述后端塑料圆柱上套有一个卷弹簧,所述卷弹簧一端与右刀杆后端卡槽内壁贴合,另一端与左刀杆后端卡槽内壁贴合,为剪刀的开合提供回复力,所述右刀杆的前端一侧安装有右刀柄,所述右刀柄与四指轮廓契合,实现对四指刀锋件的控制,所述右刀柄底部设有回转孔,用于固定网兜件。

3、所述拇指刀锋件包括左刀杆,所述左刀杆的前端卡槽中通过两颗螺钉安装有左刀片,所述左刀杆的中间设有扇形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与限位螺钉配合,构成一个滑块式限位机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剪刀的开合范围,所述左刀杆末端安装有铰链孔,所述铰链孔与铰链螺钉配合,形成一个铰链实现剪刀的开合,所述左刀杆的前端一侧安装有左刀柄,所述左刀柄与大拇指轮廓契合,实现对拇指刀锋件的控制。

4、所述网兜件包括网兜,法兰轴承,轴套,所述网兜一端设有钢柱,所述钢柱穿过两个法兰轴承,两个轴套,固定在回转孔上,两个所述法兰轴承分别位于回转孔两侧,两个所述轴套分别位于两个法兰轴承外侧,两个所述轴套通过紧定螺钉固定在钢柱上。

5、采摘人员用四指穿过四指刀锋件,拇指穿过拇指刀锋件,穿戴上该种新型穿戴式草莓采摘装置。然后通过四指与拇指之间的开合运动实现穿戴式剪刀的开合,顺利采摘草莓。通过穿戴式剪刀与网兜件配合工作,剪刀剪断草莓后,草莓掉入网兜中,带网兜装满后,用另一只手向前旋转网兜90度,将草莓倒出,待草莓全部倒出,向后旋转网兜90度,再次采摘草莓。

6、本发明是一种携带方便,操作简单,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工采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采摘过程的效率、减少了水果果皮的破损、同时可实现批量水果的快速收集与运输的辅助人工采摘机械装置。该机械位于手部的剪刀通过滑块式限位机构与卷弹簧实现果蒂或细枝条剪断,被剪刀剪断果蒂的水果落入弹性较好的网兜中,在快速采摘的过程中减轻了水果的表面碰撞,从而保护了果品的表面完好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水果的市场价值。与此同时,该机械采用穿戴式结构设计,结构简单,可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传统使用双手采摘的麻烦,大大提高了生产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四指刀锋件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的拇指刀锋件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的网兜件结构图。

图中:四指刀锋件10、拇指刀锋件20、网兜件30;

右刀杆101、右刀片102、限位螺钉103、铰链螺钉104、卷弹簧105、右刀柄106、回转孔107;

左刀杆201、左刀片202、限位孔203、铰链孔204、左刀柄205;

网兜301、法兰轴承302、轴套30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结合参照图1,一种穿戴式草莓采摘装置,它包括四指刀锋件10、拇指刀锋件20和网兜件30,所述四指刀锋件10和拇指刀锋件20构成一种穿戴式剪刀,所述网兜件30安装在四指刀锋件10上,通过旋转网兜301实现草莓的倾倒。

结合参照图2,本发明所述四指刀锋件10包括右刀杆101、右刀片102、限位螺钉103、铰链螺钉104、卷弹簧105、右刀柄106和回转孔107,所述右刀杆101的前端卡槽中通过两颗螺钉安装有右刀片102,所述前端卡槽外侧设有凸起,利于剪刀的开合,所述右刀杆101的后端卡槽中设有前后两个塑料圆柱,所述前端塑料圆柱固定有限位螺钉103,所述限位螺钉103与拇指刀锋件20的限位孔203配合,构成一个滑块式限位机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剪刀的开合范围,所述后端塑料圆柱固定有铰链螺钉104,所述铰链螺钉104与拇指刀锋件20的铰链孔204配合,形成一个铰链,实现剪刀的开合,所述后端塑料圆柱上套有一个卷弹簧105,所述卷弹簧105一端与右刀杆101后端卡槽内壁贴合,另一端与拇指刀锋件20的左刀杆201后端卡槽内壁贴合,为剪刀的开合提供回复力,所述右刀杆101的前端一侧安装有右刀柄106,所述右刀柄106与四指轮廓契合,实现对四指刀锋件10的控制,所述右刀柄106底部设有回转孔107,用于固定网兜件30。

结合参照图3,所述拇指刀锋件20包括左刀杆201、左刀片202、限位孔203、铰链孔204和左刀柄205,所述左刀杆201的前端卡槽中通过两颗螺钉安装有左刀片202,所述左刀杆201的中间设有扇形限位孔203,所述限位孔203与限位螺钉103配合,构成一个滑块式限位机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剪刀的开合范围,所述左刀杆201末端安装有铰链孔204,所述铰链孔204与铰链螺钉104配合,形成一个铰链实现剪刀的开合,所述左刀杆201的前端一侧安装有左刀柄205,所述左刀柄205与大拇指轮廓契合,实现对拇指刀锋件20的控制。

结合参照图4,所述网兜件30包括网兜301、法兰轴承302和轴套303,所述网兜301一端设有钢柱,所述钢柱穿过两个法兰轴承302,两个轴套303,固定在回转孔107上,两个所述法兰轴承302分别位于回转孔107两侧,两个所述轴套303分别位于两个法兰轴承302外侧,两个所述轴套303通过紧定螺钉固定在钢柱上。

采用任意一项所述穿戴式草莓采摘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Step1:采摘人员用四指穿过四指刀锋件10,拇指穿过拇指刀锋件20,穿戴上该种穿戴式草莓采摘装置;

Step2:采摘人员通过四指与拇指之间的开合运动实现穿戴式剪刀的开合,顺利采摘草莓;

Step3:穿戴式剪刀与网兜件30配合工作,剪刀剪断草莓后,草莓掉入网兜301中;

Step4:待网兜301装满后,用另一只手向前旋转网兜30190度,将草莓倒出,待草莓全部倒出,向后旋转网兜90度,再次采摘草莓。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

采摘人员成功穿戴上该种新型穿戴式草莓采摘装置后,通过四指与拇指之间的开合运动,带动四指刀锋件上的铰链螺钉与拇指刀锋件铰链孔配合形成的铰链实现剪刀的开合。运动过程中,依靠限位螺钉与限位孔构成的滑块式限位机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剪刀的开合范围,通过一端与右刀杆后端卡槽内壁贴合,另一端与左刀杆后端卡槽内壁贴合的卷弹簧,为剪刀的开合提供回复力实现果蒂或细枝条剪断。该装置通过剪刀与网兜的配合工作,可为采摘过程提供预定位功能,使间断后的草莓落入网兜中,待网兜装满后,通过旋转由两个法兰轴承,两个轴套固定在回转孔上的钢柱实现草莓的倾倒。

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未尽事宜,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