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使用抗生素的鱼类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485296发布日期:2018-09-21 19:45阅读:59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水食品安全和健康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使用抗生素的鱼类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大多数鱼类养殖场单纯追求高产量,高饲料回报率,不惜大量使用抗生素防治鱼群疾病的发生,以及大量建设不利于鱼类生长和环保的鱼塘。大多数养殖场以抗生素药类和硫胺类及增效剂为主,预防鱼群疾病的发生。据统计,饲料中添加的抗生素达23种,其中四环素类占57%,金霉素、土霉素、霉素及硫胺吡啶的使用都严重超标,甚至还使用666、滴滴涕和呋喃丹等禁用渔药。

但是如果在养鱼的过程中不使用抗生素,一旦鱼群发病往往又难以控制,形成区域性的灾难,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滥用抗生素表面上好像把鱼病害治好了,实际上把残留的抗生素转嫁到了消费者体内,带来更大的健康危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使用抗生素的鱼类养殖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大量使用抗生素导致抗生素从鱼类体内排出的时间延长而造成残留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不使用抗生素的鱼类养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建鱼塘,选择长度适中的小石块铺在池底,在小石块上覆盖粘土,填缝并高出石面,将所述粘土砸实,直到不渗水为止,然后在粘土层上面覆盖木鱼石碎块、砂壤土和壤土的混合物;(2)在池塘水体中导入50-100ml/亩的蛋白核小球藻原液调节池塘水体;(3)在鱼的基础饲料中添加重量比为0.1%-0.4%的蛋白核小球藻粉;(4)从养殖中期,在池塘水体中加入1-2kg/亩的光合菌和乳酸菌,所述光合菌占光合菌和乳酸菌的总重量的40%-60%。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在建鱼塘时,选择10-15cm长度的小石块铺在池底,在小石块上覆盖粘土,填缝并高出石面10-20cm,将所述粘土砸实,直到不渗水为止,然后在粘土层上面覆盖15-20cm的木鱼石碎块、砂壤土和壤土的混合物,所述木鱼石碎块、砂壤土和壤土的重量比为1:2.5-3.5:5.5-6.5。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在建鱼塘时,鱼塘的护坡使用粘土垫底,并与塘底连接后砸实,上面覆盖砖石,缝隙交错铺设,然后用水泥勾上缝隙,使整个池塘从底到坡既有通透性,又有阻止水渗透的效果。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粘土为保水力强的黄泥,含水分10-25%。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调节池塘水体时,在池塘水体中添加65-85ml/亩小球藻液体。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调节池塘水体时,在池塘水体中添加75ml/亩小球藻液体。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在鱼的基础饲料中添加重量比为0.2%-0.3%的蛋白核小球藻粉。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在鱼的基础饲料中添加重量比为0.25%的蛋白核小球藻粉。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每亩放养1000-1300尾。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鱼的基础饲料包括8-12重量份的米糠、12-18重量份的带皮南瓜、8-12重量份的秸秆、3-8重量份的甘薯、8-12重量份的豆粕、8-12重量份的小麦淀粉、12-18重量份的菜籽饼、8-12重量份的鱼粉、8-12重量份的发酵鸡粪和3-8重量份的酵母粉。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的池塘池底由泥、石、砂、土于一体修建而成,在池塘水体中导入50-100ml/亩的蛋白核小球藻原液,在鱼的基础饲料中添加蛋白核小球藻粉,并且从养殖中期,在池塘水体中加入1-2kg/亩的光合菌和乳酸菌,该发明的养鱼方法没有在养鱼的过程中使用抗生素,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大量使用抗生素导致抗生素从鱼类体内排出的时间延长而造成残留的问题。同时,使用该方法养的鱼成活率更高,而且具有鱼品好、生态安全、营养丰富和市场比价高的优势。

其中,鱼塘的铺设顺序为:中小块石头—黄泥(干粘土)—木鱼石碎块、砂壤土和壤土的混合物,使整个池塘从底到坡既有通透性,又有阻止水渗透的效果。从而为营造水体生物多样性和水生动植物繁衍打下良好基础。

木鱼石以碎石混合到沙壤土中铺设,每亩铺设数量为10-15kg,以起到释放能量,产生持续性的保健作用。木鱼石中含有丰富的锌、硒、锶、铁和钙等,其中锌可提高鱼类免疫力和抗病能力,提高发育和繁殖能力,保持皮肤光滑和骨骼强壮;硒是食物源抗氧化剂,提高整体免疫力抗感染能力,控制炎症,清除体内垃圾,排除体内毒素,排除重金属毒物,抑制病毒感染;锶对鱼类的功能主要是与骨骼的、形成密切相关、为人体骨骼及牙齿的正常组成部分;铁促进鱼的发育,增加对疾病的抵抗力,调节组织呼吸,防止疲劳,促进维生素B族代谢,构成血红素,使体表具有良好的血色;钙参与骨骼和软骨形成和肌肉收缩,鱼体健壮。

本发明通过在池塘水体中以及饲料中添加小球藻原液,为鱼群提供了均衡营养成分。蛋白核小球藻是一个浓缩的营养库,每100克含蛋白质含量63克,氨基酸为完全氨基酸,总量为53克,叶绿素2.4克,钾含量703毫克,钙含量44毫克。小球藻不但可以补充营养,而且可以调节酸碱平衡,排出毒素,从整体上起到增强免疫能力作用。

本发明的方法提供了微生态制剂,一个是光合菌,能够分解吸收有害物质,使水体的臭源物质变为光化作用的营养来源,具有解毒排臭,并与有益菌群乳酸菌联手,提高水体生态效益;一个是乳酸菌,通过摄取光合菌产生的物质,分解合成营养素,抑制病原菌和腐败菌的生长繁殖。该方法可提高含氧量,亚硝酸盐、PH、氨氮、COD、EC、盐度等会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

利用小球藻与微生物菌相互作用,不但可以维护生态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而且还可以提高鱼产量,提高鱼的鲜活美味质量,提高养殖场信誉度和市场竞争。减少或替代抗生素使用,是健康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生物多样性水环境有利于人体健康,社会意义十分重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建鱼塘:塘底基层以10cm左右小石头块在池塘零散铺底,然后覆盖粘土,填缝并高出石面10cm,将所述粘土砸实,直到不渗水为止,然后在粘土层上面平坦铺设15cm木鱼石碎块、砂壤土和壤土的混合物,所述木鱼石碎块、砂壤土和壤土的重量比为1:3.5:5.5;(2)池塘水体的调节:在池塘水体中导入50ml/亩的蛋白核小球藻原液,小球藻是在养殖场采收过滤和高压分离出来的液体;(3)饲喂:在鱼的基础饲料中添加重量比为0.1%的蛋白核小球藻粉(东莞市绿安奇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鱼的基础饲料包括8-12重量份的米糠、12-18重量份的带皮南瓜、8-12重量份的秸秆、3-8重量份的甘薯、8-12重量份的豆粕、8-12重量份的小麦淀粉、12-18重量份的菜籽饼、8-12重量份的鱼粉、8-12重量份的发酵鸡粪和3-8重量份的酵母粉;(4)从养殖中期,在池塘水体中加入1kg/亩的光合菌和乳酸菌(深圳市新东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所述光合菌占光合菌和乳酸菌的总重量的40%。

小球藻的好处:蛋白核小球藻的生物是阳光和二氧化碳,排除的氧气。地球上的氧气90%是由藻类提供的。各国航天员在太空的食品也都有小球藻。在鱼塘可以给鱼类源源不断的供应氧气。同时蛋白核小球藻是一个浓缩的营养库,每100克含蛋白质含量63克,氨基酸为完全氨基酸,总量为53克,叶绿素2.4克,钾含量703毫克,钙含量44毫克。小球藻不但可以补充营养,而且可以调节酸碱平衡,排出毒素,从整体上起到增强免疫能力作用。同时,在池塘铺撒少许木鱼石粉,可以协调小球藻增加锌、硒、锶、铁等微量元素,促进调节酸碱平衡和排除重金属。

复方微生物菌的好处:一个是光合菌,能够分解吸收有害物质,使水体的臭源物质变为光化作用的营养来源,具有解毒排臭,并与有益菌群乳酸菌联手,提高水体生态效益;一个是乳酸菌,通过摄取光合菌产生的物质,分解合成营养素,抑制病原菌和腐败菌的生长繁殖。

使用方法:在养殖中期,从预防开始,加入有益菌群,每12天投加一次微生物菌剂,1.5米深左右的池塘每一亩使用菌剂1-2kg微生物菌剂。微生物菌按1:20稀释后倒入水中。它的作用与小球藻协调,可提高含氧量,亚硝酸盐、PH、氨氮、COD、EC、盐度等会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

鱼塘选址要求:应远离空气、土壤和水体污染区域,或在污染企业以外的上风上水处,自然生态环境优良的地方。池塘选址要求阳光充足,水源充充沛,水质良好。池塘放入的水,应按最新《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执行。PH值:淡水6.5;溶解氧连续24h中,16h以上必须大于5,其余任何时候不得低3。池塘周围环境整洁,养殖区无杂草杂物。池塘形状为长方形,面积10亩,水深2.5米,有利于鱼类生存和人工养殖为宜。

粘土技术要求:铺在石头上面的泥土要选保水力强的粘质土。先晒干(含水量为10-15%)。

护坡技术要求:由砖石粘土构成,先在坡底1米高度零散点缀石块,其中一半砸入坡基,上面铺设粘土,粘土厚度为由15-20cm,并与塘底粘土连接后砸实,上面平铺一层青砖。砖缝和石缝用水泥勾缝,使整个池塘从底到坡既有通透性,又有阻止水渗透的效果。从而为营造水体生物多样性和水生动植物繁衍打下良好基础。

木鱼石采用要求:采用木鱼石为山东济南长清特产,经国家科学技术成果鉴定[(1992)鲁科鉴字53号],该石中含硒、锌、铁、钴、锶、锰、铍、锂、钾、钙、磷等二十余种有益的微量元素。

木鱼石以碎石(1cm)混合到沙壤土中铺设,每亩铺设数量为10kg,以起到释放能量,产生持续性的保健作用。

鱼种主养鲢鱼、鳙鱼(胖头)、鲤鱼、鲫鱼。每亩放养种类分别35%、30%、30%、10%,尾数1000,留有适宜的活动空间。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建鱼塘:塘底基层以12.5cm左右小石头块在池塘零散铺底,然后覆盖粘土,填缝并高出石面15cm,将所述粘土砸实,直到不渗水为止,然后在粘土层上面平坦铺设18cm木鱼石碎块、砂壤土和壤土的混合物,所述木鱼石碎块、砂壤土和壤土的重量比为1:3:6;(2)池塘水体的调节:在池塘水体中导入75ml/亩的蛋白核小球藻原液,小球藻是在养殖场采收过滤和高压分离出来的液体;(3)饲喂:在鱼的基础饲料中添加重量比为0.25%的蛋白核小球藻粉;(4)从养殖中期,在池塘水体中加入1.5kg/亩的光合菌和乳酸菌,所述光合菌占光合菌和乳酸菌的总重量的50%。投入微生物菌的期限和数量,视水质变化而调整,因为每天投放饲料,鱼类产生粪便,所以水质较差的可8天投放一次;水质好的15天或20天以上均可。

池塘放入的水的PH为7;池塘形状为长方形,面积15亩,水深2.8米,有利于鱼类生存和人工养殖为宜。

鱼种主养鲢鱼、鳙鱼(胖头)、鲤鱼、鲫鱼,每亩尾数1200,留有适宜的活动空间。

其他条件和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建鱼塘:塘底基层以15cm左右小石头块在池塘零散铺底,然后覆盖粘土,填缝并高出石面20cm,将所述粘土砸实,直到不渗水为止,然后在粘土层上面平坦铺设20cm木鱼石碎块、砂壤土和壤土的混合物,所述木鱼石碎块、砂壤土和壤土的重量比为1:2.5:6.5;(2)池塘水体的调节:在池塘水体中导入100ml/亩的蛋白核小球藻原液,小球藻是在养殖场采收过滤和高压分离出来的液体;(3)饲喂:在鱼的基础饲料中添加重量比为0.4%的蛋白核小球藻粉;(4)从养殖中期,在池塘水体中加入2kg/亩的光合菌和乳酸菌,所述光合菌占光合菌和乳酸菌的总重量的60%。

池塘放入的水的PH为8.5;池塘形状为长方形,面积20亩,水深3米,有利于鱼类生存和人工养殖为宜。

护坡技术要求:由砖石粘土构成,先在坡底1米高度零散点缀石块,其中一半砸入坡基,上面铺设粘土,粘土厚度为由15-20cm,并与塘底粘土连接后砸实,上面平铺一层青砖。砖缝和石缝用水泥勾缝,使整个池塘从底到坡既有通透性,又有阻止水渗透的效果。从而为营造水体生物多样性和水生动植物繁衍打下良好基础。

放养密度要求:原则为中产优质生态高效,保障鱼类生理需求,给予动物福利,减少或替代抗生素使用。鱼种主养鲢鱼、鳙鱼(胖头)、鲤鱼、鲫鱼。每亩放养种类分别30%、30%、30%、10%,尾数1000-1300,留有适宜的活动空间其他条件和实施例1相同。

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养鱼方法相对于传统的养鱼方法的优越性,本发明进行了下列试验。

试验例1:

使用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在其中一亩鱼塘中放养1000条鱼苗,其中鲢鱼300条,鳙鱼(胖头)300条,鲤鱼300条,鲫鱼100条。最终得到的数据是:达到售卖期时,鲢鱼存活290条以上,四个月平均重量1-2kg;鳙鱼(胖头)存活290条以上,平均重量2-3kg;鲤鱼存活290条以上,平均重量1.5-2.5kg;鲫鱼存活100条,平均重量0.5-1.0kg。

对照组1的鱼塘采用普通的塑料布铺底,池塘水体中不添加蛋白核小球藻、光合菌和乳酸菌,鱼的基础饲料中不添加蛋白核小球藻粉,在鱼的基础饲料中添加鱼群所需抗生素,其他条件和实施例1相同,放养同样数量和种类的鱼苗,得到的数据如下:达到售卖期时,鲢鱼存活250条左右,平均重量1-2kg;鳙鱼(胖头)存活230条左右,平均重量2-3kg;鲤鱼存活200条左右,平均重量2-3kg;鲫鱼存活80条,平均重量1-1.5kg。

通过对比以上数据可见,相较于使用塑料布铺设鱼塘底防水和使用抗生素防治鱼病的方法,使用实施例1所述的养鱼方法得到的鱼的成活率更高。虽然两者平均鱼的重量基本相同但是生态鱼塘具有鱼品好、生态安全、营养丰富、成活率高和市场比价高的优势。

试验例2

使用实施例2所述的方法在其中一亩鱼塘中放养1200条鱼苗,其中鲢鱼360条,鳙鱼(胖头)360条,鲤鱼360条,鲫鱼120条。最终得到的数据是:达到售卖期时,鲢鱼存活350条,平均重量1-2kg;鳙鱼(胖头)存活350条,平均重量2-3kg;鲤鱼存活350条,平均重量1.5-2.5kg;鲫鱼存活120条,平均重量1-1.5kg。

对照组2的鱼塘采用普通的水泥池底,池塘水体中不添加蛋白核小球藻、光合菌和乳酸菌,鱼的基础饲料中不添加蛋白核小球藻粉,在鱼的基础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其他条件和实施例2相同,放养同样数量和种类的鱼苗,得到的数据如下:达到售卖期时,鲢鱼存活300条,平均重量1-2kg;鳙鱼(胖头)存活300条,平均重量2-3kg;鲤鱼存活300条,平均重量1.5-2.5kg;鲫鱼存活100条,平均重量1-1.5kg。

通过对比以上数据可见,相较于使用普通的水泥池底和使用抗生素防治鱼病的方法,使用实施例2所述的养鱼方法得到的鱼的成活率更高。虽然两者平均鱼的重量基本相同,但是生态鱼塘具有鱼品好、生态安全、营养丰富、成活率高和市场比价高的优势。

试验例3

使用实施例3所述的方法在其中一亩鱼塘中放养1300条鱼苗,其中鲢鱼390条,鳙鱼(胖头)390条,鲤鱼390条,鲫鱼130条。最终得到的数据是:达到售卖期时,鲢鱼存活380条,平均重量1-2kg;鳙鱼(胖头)存活380条,平均重量2-3kg;鲤鱼存活380条,平均重量1.5-2.5kg;鲫鱼存活130条,平均重量1-1.5kg。

对照组3的鱼塘采用普通的水泥池底,池塘水体中不添加蛋白核小球藻、光合菌和乳酸菌,鱼的基础饲料中不添加蛋白核小球藻粉,在鱼的基础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其他条件和实施例3相同,放养同样数量和种类的鱼苗,得到的数据如下:达到售卖期时,鲢鱼存活330条,平均重量1-2kg;鳙鱼(胖头)存活330条,平均重量2-3kg;鲤鱼存活330条,平均重量1.5-2.5kg;鲫鱼存活110条,平均重量1-1.5kg。

通过对比以上数据可见,相较于使用普通的水泥池底和使用抗生素防治鱼病的方法,使用实施例3所述的养鱼方法得到的鱼的成活率更高。虽然两者平均鱼的重量基本相同,但是生态鱼塘具有鱼品好、生态安全、营养丰富、成活率高和市场比价高的优势。

效益分析:鱼塘一般三月份放苗,6月份开始收获,每30-40天捕捞一次,捕大留小,轮捕轮放。到中秋节或春节上市后,放水暴晒鱼塘。生长四个月重量增加2倍以上。年产量600公斤以上。由于该生态养殖方法可使鱼儿健康生长,病害减少损失,每亩年产量可达600-1000公斤。虽然产量比传统高密度养殖产量少,但是鱼在质量提高了,感官和肉质俱佳。没有抗生素的鱼可以获得有机产品认证,价格可提升一倍以上。据初步估算,每亩收入2-3万元,50亩鱼塘一年可收入100-150万元。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