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皿微供水植物种植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72014发布日期:2018-10-16 19:31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配皿微供水植物种植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园艺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配皿微供水植物种植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现代都市生活中不断提倡绿色生活,绿色城市的健康理念,越来越多人喜欢种植植物来绿化环境、陶冶性情;但是在繁忙的大都市中,人们往往缺少时间去照顾打理植株,盆栽植物,栽培基质少而浅,而且栽培基质的饱和持水量一般为23%左右,若一次浇水太多,易溢出污秽案几、地板,多浇的水只会渗漏浪费;浇水太少,易致受旱,管理上需勤浇薄浇,耗时较多,但浇水过少或人们忙于出差缺少浇水会导致植株因缺水而枯萎,市面上有很多自动浇水的设备,这种设备一般通过电子控制供水,这样不但耗费电能不环保,而且购买成本增加了人们的负担;除此之外,在公共场所的盆栽护理中也存在相同的繁重工作;植物种植微供水是当今十分流行节水栽培方法,应用的设备大多采用网管设计,构造复杂,造价较高,一般仅适用于种植场规模化使用,对室内种植微供水涉及较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设置配皿(含各种废旧皿器)贮水并开孔微供水,构造简单的配皿微供水植物种植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配皿微供水植物种植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根据植株高度通过以下公式算出每日供水量l,ml/天;

其中,h为植株高度,mm;a为植株每天供水系数,取值范围0.8~1.5。

根据以下公式选取对应容积的配皿;

v=l×b(2)

其中,v为配皿的最小容积,ml;b为容积系数,取值范围1~20。

步骤2对选取配皿的外壳进行供水孔加工,孔径为d,当l为100~300ml时,d为300μm;当l为300~2000ml时,d为300~500μm;当l大于2000ml时,d为500μm。

步骤3向配皿注水后将配皿放置在植株旁符合观感的位置且其供水孔朝下,水体在重力的影响下从供水孔缓慢流出,从而对植株进行长期有效的微供水。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的配皿的材质为彩瓷、玻璃或塑料。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的配皿材质为陶瓷或玻璃时,所述的步骤2的供水孔通过激光机在配皿的外壳上直接打供水孔,孔径为d。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的配皿材质为塑料时,先以所述的步骤2的供水孔加工位置为中心通过热熔胶进行加厚,其厚度为2~3mm,加厚面积直径15mm,然后通过激光机在加厚位置直接打供水孔,孔径为d。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的配皿材质为陶瓷或玻璃时,在所述的步骤2的供水孔加工位置从外向内钻出锥形孔,锥形孔贯穿配皿内部的孔径为2mm,通过热熔胶从外对锥形孔进行填充并向外加厚,厚度为1mm,加厚直径以锥形孔为中心为15mm;最后用钢针在锥形孔位置直接打供水孔,孔径为d。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的配皿材质为塑料时,先以所述的步骤2的供水孔加工位置为中心通过大钢针钻出直径为2mm的预备孔,然后通过热熔胶对孔进行填充并向外加厚,其厚度为2~3mm,加厚面积直径15mm,最后用小钢针在预备孔位置直接打供水孔,孔径为d。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的配皿可以为废品容器再利用。

配皿微供水植物种植系统,包括植株、配皿;所述的配皿上设有供水孔,其孔径为300μm~500μm;所述的配皿容积为大于750ml;所述的配皿放置在植株旁符合观感的位置且其供水孔朝下,配皿中的水在重力的影响下从供水孔缓慢流出,从而对植株进行长期有效的微供水。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在所述的供水孔的位置设有预备孔,所述的预备孔的孔径大于供水孔的孔径,在预备孔中通过热熔胶填充形成加工部,所述的加工部向配皿外部延伸形成加厚部,所述的加厚部厚度为1~3mm,加厚部的直径为15mm;所述的供水孔贯穿所述的加厚部、加工部。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的配皿的材质为陶瓷或玻璃时,所述的预备孔为锥形孔且大端朝外;所述的配皿的材质为塑料时,所述的预备孔为柱形孔。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植株、皿器独立配搭的设计,使用简单,可广泛应用到植物种植,尤其适用于家居(上班族、差旅族)、写字楼,或商场、广场等公众场所的盆栽植物,因无管线限制,方便变换位置摆设和不妨碍人们活动。

2.依据不同植物蒸腾量和植株不同规格,选择不同规格配皿和调节出水孔径控制。根据需要,配皿可安排3~7天补水,节省护理时间。同时,出水孔直对根部,避免径流,达到既不旱又节约用水。

3.创意新颖,依据各种盆栽植物形态等,选配陶瓷花瓶、陶瓷茶具,玻璃酒瓶、玻璃食品瓶及各种塑料瓶、罐等皿器搭配,对原种植意境再创作,提升栽培植物观赏品位和价值,改变常规单一供水效能。

4.可以废旧皿器作材料,既绿色环保,又简单易行,造价较低。

5.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配皿微供水植物种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配皿供水孔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配皿供水孔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配皿微供水植物种植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根据植株高度通过以下公式算出每日供水量l,ml/天;

其中,h为植株高度,mm;a为植株每天供水系数,取值范围0.8~1.5。

以香瓜茄为例,植株高度h为600mm,a取值1,l=300ml/天

根据以下公式选取对应容积的配皿;

v=l×b(2)

其中,v为配皿的最小容积,ml;b为容积系数,取值范围1~20;

护理周期如果为5天时,b取值5,配皿的最小容积v为1500ml;所述的配皿的材质为彩瓷、玻璃或塑料,如废旧的玻璃瓶、塑胶罐或陶瓷樽等。

步骤2对选取配皿的外壳进行供水孔加工,孔径为d,当l为100~300ml时,d为300μm;当l为300~2000ml时,d为300~500μm;当l大于2000ml时,d为500μm;

步骤3向配皿注水后将配皿放置在植株旁符合观感的位置且其供水孔朝下,水体在重力的影响下从供水孔缓慢流出,从而对植株进行长期有效的微供水。

当所述的配皿材质为陶瓷或玻璃时,所述的步骤2的供水孔通过激光机在配皿的外壳上直接打供水孔,孔径为d。

当所述的配皿材质为塑料时,先以所述的步骤2的供水孔加工位置为中心通过热熔胶进行加厚,其厚度为2~3mm,加厚面积直径15mm,然后通过激光机在加厚位置直接打供水孔,孔径为d。

当所述的配皿材质为陶瓷或玻璃时,在所述的步骤2的供水孔加工位置从外向内钻出锥形孔,锥形孔贯穿配皿内部的孔径为2mm,通过热熔胶从外对锥形孔进行填充并向外加厚,厚度为1mm,加厚直径以锥形孔为中心为15mm;最后用钢针在锥形孔位置直接打供水孔,孔径为d。

当所述的配皿材质为塑料时,先以所述的步骤2的供水孔加工位置为中心通过大钢针钻出直径为2mm的预备孔,然后通过热熔胶对孔进行填充并向外加厚,其厚度为2~3mm,加厚面积直径15mm,最后用小钢针在预备孔位置直接打供水孔,孔径为d。

根据实际种植验证,每隔4~5天对配皿进行加水,植株生长正常,无缺水现象,泥土保持润滑无干裂或积水,达到有益效果水平。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配皿微供水植物种植系统,包括植株1、配皿2;所述的配皿2上设有供水孔3,其孔径为300μm~500μm;所述的配皿2容积为所述的植株1每日需水量的1~20倍;所述的配皿2的材质为彩瓷、玻璃或塑料,如废旧的玻璃瓶、塑胶罐或陶瓷樽等。所述的配皿2放置在植株1旁符合观感的位置且其供水孔3朝下,配皿2中的水在重力的影响下从供水孔3缓慢流出,从而对植株1进行长期有效的微供水。如图2、图3所示,在所述的供水孔3的位置设有预备孔4,所述的预备孔4的孔径大于供水孔3的孔径,在预备孔4中通过热熔胶填充形成加工部5,所述的加工部5向配皿2外部延伸形成加厚部6,所述的加厚部6厚度为1~3mm,加厚部6的直径为15mm;所述的供水孔3贯穿所述的加厚部6、加工部5。如图2所示,所述的配皿2的材质为陶瓷或玻璃时,所述的预备孔4为锥形孔且大端朝外;如图3所示,所述的配皿2的材质为塑料时,所述的预备孔4为柱形孔。

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发明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