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鳜鱼的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882091发布日期:2019-10-15 19:48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鳜鱼的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鳜鱼,是一种常见的优质高档淡水经济鱼类,因其肉质细嫩丰满,肥厚鲜美,内部无胆,少刺而著称,故为鱼种之上品。鳜鱼喜欢水质清净、透明度较大的水体环境,最适宜在水草丛生,饵料丰富的水体中生存,因而多选择池塘、湖泊、河荡和稻田等淡水生态系统作为鳜鱼的养殖基地。鳜鱼是一种味道鲜美而且容易被人体吸收的食品,深为人们喜爱。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鳜鱼的养殖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鳜鱼的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池塘的选择、消毒与设置:选择深度为1.5-2.5m、面积为2-4亩、池底淤泥少的池塘,排干池塘中的水,将池底暴晒5-10天,在池塘底部铺设厚度为3-5cm的河沙,并种植水生植物;向池塘中注入深20-30cm的水,投入生石灰进行消毒处理7-9天,再注水深0.8-0.9m,用茶籽饼进行消毒;在投放鱼种前一周,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全池泼洒一次;然后向水中投入肥料,以培育轮虫、枝角类等浮游动物,作为天然饵料;在池塘中设置进水口和出水口,用口径0.5-1cm的铁丝网围住进出水口;在池塘底部淤泥内5-10cm处设置带有多个出气口的软管,软管与增氧机相连,通过增氧机和软管向池塘内补充氧气;在池塘四周挖一圈深30-40cm的浅沟,以便捕捞;

(2)鳜鱼鱼种的投放:选择体质健壮、规格整齐、体长4-6cm的鳜鱼鱼种,用2-3%的食盐水浸泡消毒10-15min后,以每亩1000-2000尾的密度进行放养;

(3)饵料鱼的原池培养:在鳜鱼鱼种放养半个月后,定期投放鲢鱼、草鱼、鲫鱼鱼苗,以供鳜鱼食用,投放量为鳜鱼体重的4-6%,饵料鱼投放前要用2-3%的食盐水浸泡消毒10-20min;

(4)日常、水质管理与鱼病防治:每天巡塘2-3次,观察记录鳜鱼的活动、摄食情况,养殖初期水深50-70cm,随着鳜鱼的生长,逐渐提高水位;每周注入新水1-2次,每次换水量为20-30%,透明度为30-40cm,在鱼池中放置铁碳微电池、生态基用于调节水质,防治鱼病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早诊断、早治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用铁丝网围住了进水口和出水口,防止鳜鱼逃脱;通过暴晒、生石灰、茶籽饼、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对池塘进行消毒;再通过投入肥料以培肥水质,培育轮虫、枝角类等浮游动物,作为天然饵料;通过增氧机和软管向池塘内充氧气,以免鳜鱼窒息;栽培了水生植物,不仅为鳜鱼提供饲料、提供栖息隐蔽场所,还可以净化水质。所述池塘绿色无污染、水质安全、营养丰富,可用于鳜鱼的养殖。鳜鱼鱼种、饵料鱼在投放前用食盐水浸泡处理消毒,通过原池培养饵料鱼,喂养方便,成本低;在鱼池中放置铁碳微电池、生态基用于调节水质,在池塘四周挖一圈浅沟,以便鳜鱼的捕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鳜鱼的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池塘的选择、消毒与设置:选择深度为1.5m、面积为2亩、池底淤泥少的池塘,排干池塘中的水,将池底暴晒5天,在池塘底部铺设厚度为3cm的河沙,并种植水生植物;向池塘中注入深20cm的水,投入生石灰进行消毒处理7天,再注水深0.8m,用茶籽饼进行消毒;在投放鱼种前一周,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全池泼洒一次;然后向水中投入肥料,以培育轮虫、枝角类等浮游动物,作为天然饵料;在池塘中设置进水口和出水口,用口径0.5cm的铁丝网围住进出水口;在池塘底部淤泥内5cm处设置带有多个出气口的软管,软管与增氧机相连,通过增氧机和软管向池塘内补充氧气;在池塘四周挖一圈深30cm的浅沟,以便捕捞;

(2)鳜鱼鱼种的投放:选择体质健壮、规格整齐、体长4cm的鳜鱼鱼种,用2%的食盐水浸泡消毒10min后,以每亩1000尾的密度进行放养;

(3)饵料鱼的原池培养:在鳜鱼鱼种放养半个月后,定期投放鲢鱼、草鱼、鲫鱼鱼苗,以供鳜鱼食用,投放量为鳜鱼体重的4%,饵料鱼投放前要用2%的食盐水浸泡消毒10min;

(4)日常、水质管理与鱼病防治:每天巡塘2次,观察记录鳜鱼的活动、摄食情况,养殖初期水深50cm,随着鳜鱼的生长,逐渐提高水位;每周注入新水1次,每次换水量为20%,透明度为30cm,在鱼池中放置铁碳微电池、生态基用于调节水质,防治鱼病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早诊断、早治疗。

实施例2

一种鳜鱼的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池塘的选择、消毒与设置:选择深度为2.5m、面积为4亩、池底淤泥少的池塘,排干池塘中的水,将池底暴晒10天,在池塘底部铺设厚度为5cm的河沙,并种植水生植物;向池塘中注入深30cm的水,投入生石灰进行消毒处理9天,再注水深0.9m,用茶籽饼进行消毒;在投放鱼种前一周,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全池泼洒一次;然后向水中投入肥料,以培育轮虫、枝角类等浮游动物,作为天然饵料;在池塘中设置进水口和出水口,用口径1cm的铁丝网围住进出水口;在池塘底部淤泥内10cm处设置带有多个出气口的软管,软管与增氧机相连,通过增氧机和软管向池塘内补充氧气;在池塘四周挖一圈深40cm的浅沟,以便捕捞;

(2)鳜鱼鱼种的投放:选择体质健壮、规格整齐、体长6cm的鳜鱼鱼种,用3%的食盐水浸泡消毒15min后,以每亩2000尾的密度进行放养;

(3)饵料鱼的原池培养:在鳜鱼鱼种放养半个月后,定期投放鲢鱼、草鱼、鲫鱼鱼苗,以供鳜鱼食用,投放量为鳜鱼体重的6%,饵料鱼投放前要用3%的食盐水浸泡消毒20min;

(4)日常、水质管理与鱼病防治:每天巡塘3次,观察记录鳜鱼的活动、摄食情况,养殖初期水深70cm,随着鳜鱼的生长,逐渐提高水位;每周注入新水2次,每次换水量为30%,透明度为40cm,在鱼池中放置铁碳微电池、生态基用于调节水质,防治鱼病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早诊断、早治疗。

实施例3

一种鳜鱼的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池塘的选择、消毒与设置:选择深度为2m、面积为3亩、池底淤泥少的池塘,排干池塘中的水,将池底暴晒8天,在池塘底部铺设厚度为4cm的河沙,并种植水生植物;向池塘中注入深25cm的水,投入生石灰进行消毒处理8天,再注水深0.8m,用茶籽饼进行消毒;在投放鱼种前一周,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全池泼洒一次;然后向水中投入肥料,以培育轮虫、枝角类等浮游动物,作为天然饵料;在池塘中设置进水口和出水口,用口径0.8cm的铁丝网围住进出水口;在池塘底部淤泥内8cm处设置带有多个出气口的软管,软管与增氧机相连,通过增氧机和软管向池塘内补充氧气;在池塘四周挖一圈深35cm的浅沟,以便捕捞;

(2)鳜鱼鱼种的投放:选择体质健壮、规格整齐、体长5cm的鳜鱼鱼种,用2%的食盐水浸泡消毒13min后,以每亩1500尾的密度进行放养;

(3)饵料鱼的原池培养:在鳜鱼鱼种放养半个月后,定期投放鲢鱼、草鱼、鲫鱼鱼苗,以供鳜鱼食用,投放量为鳜鱼体重的5%,饵料鱼投放前要用2%的食盐水浸泡消毒15min;

(4)日常、水质管理与鱼病防治:每天巡塘3次,观察记录鳜鱼的活动、摄食情况,养殖初期水深60cm,随着鳜鱼的生长,逐渐提高水位;每周注入新水1次,每次换水量为25%,透明度为35cm,在鱼池中放置铁碳微电池、生态基用于调节水质,防治鱼病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早诊断、早治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