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盆栽红豆杉的高效换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749422发布日期:2018-10-26 17:19阅读:48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红豆杉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盆栽红豆杉的高效换盆方法。



背景技术:

红豆杉盆栽过程中,要求盆栽的土壤以壤土最好,其具有高效的保水、保肥、透气能力,有利于南方红豆杉的生长。粘土虽保水、保肥,但不透气,不利于南方红豆杉根系的生长发育。砂土虽透气,但保肥、保水性差,也不利于南方红豆杉生长。也可选择草炭土、珍珠岩等与壤土配成混合基质。总体来说,盆栽红豆杉时必须为其提供适宜其生长的盆栽土壤。

最重要的时,红豆杉在盆栽过程中,盆景种植两年后,树苗逐渐长大,根系更加发达,原来的花盆就不能适应生长的需要,必须换大盆栽培,移栽换盆一般选择红豆杉休眠期,于阴雨天进行盆景移栽和换盆定植,这时移栽成活率较高。移栽过程中必须保持幼树的根系完整和根毛的含水率,定植时保证根系和土壤紧密结合,最好把旧盆打烂,切勿损坏原来的土球,将其慢慢移入新盆中,并浇水定根。

然而在红豆杉盆栽换盆过程中,很多种植户由于操作不当或移栽技术的不规范,容易损伤红豆杉根部原有的土球,甚至损伤红豆杉根茎,造成红豆杉移栽死亡率居高不下,造成红豆杉盆栽种植户的严重经济损失或小规模红豆杉盆栽种植者的经济损失,浪费现有的红豆杉树苗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研究人员在多年的红豆杉盆栽技术研讨上,根据红豆杉的生长习性,研发出一种快捷有效的陪栽红豆杉换盆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盆栽红豆杉的高效换盆方法,通过选用移栽存活两年后的盆栽红豆杉为母本,待红豆杉进入休眠期时,阴雨天选用孔径≤1cm的网袋完全包裹种有红豆杉的原始花盆外表,网袋口高于盆口10~15cm,向下压紧花盆并用力向上收紧网袋,至网袋不在被收紧为止;

选用铁锤隔着网袋轻敲花盆外壁,至花盆完全裂开,脱离盆栽土;

花盆敲碎过程中不断收紧网袋,控制敲碎后盆栽土保持原有形状,待花盆完全裂开后再次收紧网袋;

于网袋上剪割3或4条裂缝,在收紧网袋的同时从网袋裂缝处剔除花盆碎片,待花盆碎片剔除结束后再次收紧网袋,控制盆栽土保持原有形状;

连同网袋将红豆杉及其根部土球转移至新盆中,扶正红豆杉,撤除网袋,加入栽培土后压紧,浇足定根水,按常规盆栽红豆杉种植管理方法对其进行生长管理。

优选的,所述网袋内径大小与原始花盆最大外径完全相同,袋底放置一块与原始花盆底部外径和形状完全相同的隔板;

隔板材质为易降解物质或树藤或竹质,隔板厚度≤0.5cm,隔板上钻有4~6个孔径1cm的细孔。

优选的,所述网袋材质为带韧性的尼龙绳索或皮筋或布条,可随花盆形状任意改变网袋形状。

优选的,所述花盆敲碎方法如下:

在收紧网袋的同时,采用铁锤隔着网袋自下而上逆时针敲击原始花盆,当花盆开始炸裂时减小敲击力度为原力度的1/2,控制原始花盆成块碎裂。

优选的,所述网袋裂缝剪割方法如下:

采用锋利刀刃一次性划破网袋,裂缝长度12~15cm,裂缝最下方裂口距离网袋底部10~12cm,裂缝将网袋平均切分为3或4部分。

优选的,所述花盆碎片剔除方法如下:

从网袋裂缝处取出长、宽均≥1cm的花盆碎片,余留剩余花盆碎片;将取出的花盆碎片敲碎,至其长、宽均≤0.5cm,混于盆栽土中,用于种植红豆杉。

优选的,所述网袋撤除方法如下:

连同网袋将红豆杉转移至新盆中后,扶正红豆杉,选用锋利刀刃从网袋裂缝处将网袋完全切割为3或4半部分,裂缝最下端与隔板下表面平齐,抬起底部隔板一侧,未抬起一侧作支撑点,抬起角度20~30°,向隔板未抬起一侧撤除网袋;放平隔板被抬起侧后改抬隔板另一侧,角度与前次角度完全相同,此时完全撤除网袋。

优选的,所述花盆为陶瓷花盆或其他易碎材质制成的花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韧性十足的网袋套住盆栽红豆杉原始花盆后再将花盆敲碎换盆,边敲碎花盆边收紧网袋,有效控制花盆敲碎后原有盆栽土形状基本保持不变,不会损伤红豆杉根部原有的土球,更不会损害到红豆杉根茎,满足盆栽红豆杉换盆要点,有效提高红豆杉换盆效率,提高红豆杉移栽存活率;

2、本发明还将红豆杉原始花盆敲碎后混入栽培土中,用于移栽红豆杉,有效提高红豆杉盆栽土壤的通透性,增大土壤透水、透气性,适宜红豆杉的生长需求,同时实现资源的多元化利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作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的提供的技术方案不仅包括实施例中展现的内容。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盆栽红豆杉的高效换盆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步、通过选用移栽存活两年后的盆栽红豆杉为母本,待红豆杉进入休眠期时,阴雨天选用孔径1cm的网袋完全包裹种有红豆杉的原始花盆外表,网袋口高于盆口10cm,有利于收紧网袋,向下压紧花盆并用力向上收紧网袋,至网袋不在被收紧为止;选择恰当的花盆时期,让红豆杉在休眠期的阴雨天完成花盆工作,结合红豆杉的生长习性,有效提高红豆杉换盆移栽存活率;

第二步、选用铁锤隔着网袋轻敲花盆外壁,至花盆完全裂开,脱离盆栽土;

第三步、花盆敲碎过程中不断收紧网袋,控制敲碎后盆栽土保持原有形状,待花盆完全裂开后再次收紧网袋;

第四步、于网袋上剪割3条裂缝,在收紧网袋的同时从网袋裂缝处剔除花盆碎片,待花盆碎片剔除结束后再次收紧网袋,控制盆栽土保持原有形状;

第五步、连同网袋将红豆杉及其根部土球转移至新盆中,扶正红豆杉,撤除网袋,加入栽培土后压紧,浇足定根水,按常规盆栽红豆杉种植管理方法对其进行生长管理。

采用韧性十足的网袋套住盆栽红豆杉原始花盆后再将花盆敲碎换盆,边敲碎花盆边收紧网袋,有效控制花盆敲碎后原有盆栽土形状基本保持不变,不会损伤红豆杉根部原有的土球,更不会损害到红豆杉根茎,满足盆栽红豆杉换盆要点,有效提高红豆杉换盆效率,提高红豆杉移栽存活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网袋内径大小与原始花盆最大外径完全相同,袋底放置一块与原始花盆底部外径和形状完全相同的隔板,为后续网袋撤除过程提供极大的便利,同时控制网袋底部基本形状保持不变,避免因网袋收缩造成红豆杉根部土球变形状况发生;

隔板材质为树藤编织而成,隔板厚度0.5cm,隔板上钻有6个孔径1cm的细孔,将隔板保留在移栽后的花盆中,增大更换后花盆的底部通透性,并随着时间的推移缓慢降解,成为红豆杉盆栽土壤的一部分。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网袋材质为带韧性的尼龙绳索,在收紧网袋时可随花盆形状任意改变网袋形状,在敲碎原始花盆过程中,随着敲碎后花盆体积的减小,网袋也随之减小,控制收紧后网袋恰巧完全套住原有栽培土,保持原有栽培土的基本形状不变,不易损伤到红豆杉根部土球,避免敲碎过程中栽培土突然松散的情况发生。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花盆敲碎方法如下:

在收紧网袋的同时,结合陶瓷花盆制作过程中大多选用顺时针旋转方式加工制成,采用铁锤隔着网袋自下而上逆时针敲击原始花盆,按相反的方向敲碎花盆,减少花盆敲碎难度,当花盆开始炸裂时减小敲击力度为原力度的1/2,控制原始花盆成块碎裂;首先敲击花盆底部有利于花盆整体碎裂,减少盆栽栽培土的松散程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网袋裂缝剪割方法如下:

采用锋利刀刃一次性划破网袋,裂缝长度12cm,裂缝最下方裂口距离网袋底部10cm,裂缝将网袋平均切分为3部分,适宜长度的裂缝方便取出袋中碎粒的花盆碎片,同时保证网袋剪割裂缝后不会损害,保留其原有的特性和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花盆碎片剔除方法如下:

从网袋裂缝处取出长大于1cm的花盆碎片或宽大于1cm的花盆碎片,余留剩余花盆碎片作盆栽土的部分原料;将取出的花盆碎片敲碎,至其长、宽均为0.3cm,混于盆栽土中,用于种植红豆杉,有效提高红豆杉盆栽土壤的通透性,增大土壤透水、透气性,适宜红豆杉的生长需求,同时实现资源的多元化利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网袋撤除方法如下:

连同网袋将红豆杉转移至新盆中后,扶正红豆杉,选用锋利刀刃从网袋裂缝处将网袋完全切割为3部分,裂缝最下端与隔板下表面平齐,方便接下来的网袋撤除;抬起底部隔板一侧,未抬起一侧作支撑点,抬起角度20°,向隔板未抬起一侧撤除网袋;放平隔板被抬起侧后改抬隔板另一侧,角度20°,此时完全撤除网袋。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花盆为易敲碎的陶瓷花盆。

实施例2

本实施还提供了一种盆栽红豆杉的高效换盆方法,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第一步、通过选用移栽存活两年后的盆栽红豆杉为母本,待红豆杉进入休眠期时,阴雨天选用孔径0.5cm的网袋完全包裹种有红豆杉的原始花盆外表,网袋口高于盆口15cm,有利于收紧网袋,向下压紧花盆并用力向上收紧网袋,至网袋不在被收紧为止;选择恰当的花盆时期,让红豆杉在休眠期的阴雨天完成花盆工作,结合红豆杉的生长习性,有效提高红豆杉换盆移栽存活率;

第二步、选用铁锤隔着网袋轻敲花盆外壁,至花盆完全裂开,脱离盆栽土;

第三步、花盆敲碎过程中不断收紧网袋,控制敲碎后盆栽土保持原有形状,待花盆完全裂开后再次收紧网袋;

第四步、于网袋上剪割4条裂缝,在收紧网袋的同时从网袋裂缝处剔除花盆碎片,待花盆碎片剔除结束后再次收紧网袋,控制盆栽土保持原有形状;

第五步、连同网袋将红豆杉及其根部土球转移至新盆中,扶正红豆杉,撤除网袋,加入栽培土后压紧,浇足定根水,按常规盆栽红豆杉种植管理方法对其进行生长管理。

采用韧性十足的网袋套住盆栽红豆杉原始花盆后再将花盆敲碎换盆,边敲碎花盆边收紧网袋,有效控制花盆敲碎后原有盆栽土形状基本保持不变,不会损伤红豆杉根部原有的土球,更不会损害到红豆杉根茎,满足盆栽红豆杉换盆要点,有效提高红豆杉换盆效率,提高红豆杉移栽存活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网袋内径大小与原始花盆最大外径完全相同,袋底放置一块与原始花盆底部外径和形状完全相同的隔板,为后续网袋撤除过程提供极大的便利,同时控制网袋底部基本形状保持不变,避免因网袋收缩造成红豆杉根部土球变形状况发生;

隔板材质为竹条编织而成,隔板厚度1cm,隔板上钻有1个孔径1cm的细孔,将隔板保留在移栽后的花盆中,增大更换后花盆的底部通透性,并随着时间的推移缓慢降解,成为红豆杉盆栽土壤的一部分。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网袋材质为带韧性的尼龙绳索,在收紧网袋时可随花盆形状任意改变网袋形状,在敲碎原始花盆过程中,随着敲碎后花盆体积的减小,网袋也随之减小,控制收紧后网袋恰巧完全套住原有栽培土,保持原有栽培土的基本形状不变,不易损伤到红豆杉根部土球,避免敲碎过程中栽培土突然松散的情况发生。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花盆敲碎方法如下:

在收紧网袋的同时,结合现代花盆制作过程中大多选用顺时针旋转方式加工制成,采用铁锤隔着网袋自下而上逆时针敲击原始花盆,按相反的方向敲碎花盆,减少花盆敲碎难度,当花盆开始炸裂时减小敲击力度为原力度的1/2,控制原始花盆成块碎裂;首先敲击花盆底部有利于花盆整体碎裂,减少盆栽栽培土的松散程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网袋裂缝剪割方法如下:

采用锋利刀刃一次性划破网袋,裂缝长度15cm,裂缝最下方裂口距离网袋底部12cm,裂缝将网袋平均切分为4部分,适宜长度的裂缝方便取出袋中碎粒的花盆碎片,同时保证网袋剪割裂缝后不会损害,保留其原有的特性和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花盆碎片剔除方法如下:

从网袋裂缝处取出长大于1cm的花盆碎片或宽大于1cm的花盆碎片,余留剩余花盆碎片作盆栽土的部分原料;将取出的花盆碎片敲碎,至其长、宽均为0.2cm,混于盆栽土中,用于种植红豆杉,有效提高红豆杉盆栽土壤的通透性,增大土壤透水、透气性,适宜红豆杉的生长需求,同时实现资源的多元化利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网袋撤除方法如下:

连同网袋将红豆杉转移至新盆中后,扶正红豆杉,选用锋利刀刃从网袋裂缝处将网袋完全切割为4部分,裂缝最下端与隔板下表面平齐,方便接下来的网袋撤除;抬起底部隔板一侧,未抬起一侧作支撑点,抬起角度30°,向隔板未抬起一侧撤除网袋;放平隔板被抬起侧后改抬隔板另一侧,角度30°,此时完全撤除网袋。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花盆为易敲碎的素烧瓦盆。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