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沙地水土保持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579919发布日期:2018-10-02 17:41阅读:70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水土保持领域,具体是一种沙地水土保持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土地是包含地球特定地域表面及其以上和以下的大气、土壤与基础地质、水文与植物以及动物,还包含这一地域范围内过去和现在人类活动的种种结果,就人类目前和未来利用土地所施加的重要影响,是地表某一地段包括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多种自然要素在内的自然综合体。我国的土地沙化严重,沙地面积占了土地面积的3%左右并且还以递增的速度扩大。沙地是指地表被沙丘(或沙)覆盖,通常以固定或半固定沙丘为主,气候半干旱或半湿润,多风少水流和植被较少的地区。

沙地的最大问题在于水土流失,极大影响着植被的种植,植被系统十分脆弱,自然恢复难度极大,目前人们沙地进行水土保持的方法还是以提高植被覆盖率为主要方法,但是沙地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植被灌溉问题难以解决,植被根系不发达从而难以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而且仅仅采用提高植被覆盖率手段单一,也难以保持水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沙地水土保持的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沙地水土保持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固定沙丘或者山坡的顶部处理平整并且设置蓄水箱,将固定沙丘或者山坡的坡面改造为台阶状,形成多个平台和多个斜坡,每个平台的宽度为1.5-1.8米,每个斜坡的高度为2.6-4.4米;

步骤二,蓄水箱上连接有水管,水管从顶部顺着平台和斜坡向下铺设并且延伸至平地处,在水管与不同平台和斜坡的连接处设置不同的分水管并且分水管上设置多个出水口,出水口沿坡面倾斜设置透水挡板并且分水管和透水挡板均埋在沙土内;

步骤三,在顶部种植多排沙棘,沙棘之间的排间距为1.8-2.7米,相邻同一排中相邻沙棘的棵间距为1.5-2米,在平台种植冰草、苜蓿和龙舌兰,在顶部和平台未种植植物的地方覆盖一层地膜从而形成集雨沟;

步骤四,在平地处铺设5-8厘米的河底淤泥,再用甘草药渣、粘土、草木灰和有机质与河底淤泥搅拌均匀,得到改造泥土层,甘草药渣、粘土、草木灰、有机质与河底淤泥的质量之比为0.001-0.003:0.15-0.24:0.08-0.14:0.007-0.026:1,在改造泥土层上种植耐干旱植物。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一中斜坡的倾斜角度为25-45度。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步骤三中沙棘、冰草、苜蓿和龙舌兰均种植在铺设有有机土质的砂土层上并且种植前需压实有机土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有机土质包括黑土和有机质,黑土和有机质的质量比为13-18:1。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蓄水箱中的水体来自机井抽取的地下水或河流水。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斜坡上设置有导水槽并且导水槽通向集雨沟。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改造泥土层中设置有挡水板,相邻挡水板的间距为2.8-4.1米。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挡水板的形状为直板状或者v字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各种方法对沙地进行改造,通过改造地形、设置蓄水箱、水管、分水管和出水口、在不同的位置种植不同的植物等手段协同作用,可以提高土壤适应植物生长的能力,增加植被恢复的速率和成功率,增加土壤的持水容量和减少水土流失,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得以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沙地水土保持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固定沙丘或者山坡的顶部处理平整并且设置蓄水箱,将固定沙丘或者山坡的坡面改造为台阶状,形成多个平台和多个斜坡,每个平台的宽度为1.5米,每个斜坡的高度为2.8米;

步骤二,蓄水箱上连接有水管,水管从顶部顺着平台和斜坡向下铺设并且延伸至平地处,在水管与不同平台和斜坡的连接处设置不同的分水管并且分水管上设置多个出水口,出水口沿坡面倾斜设置透水挡板并且分水管和透水挡板均埋在沙土内;

步骤三,在顶部种植多排沙棘,沙棘之间的排间距为2.2米,相邻同一排中相邻沙棘的棵间距为1.8米,在平台种植冰草、苜蓿和龙舌兰,沙棘、冰草、苜蓿和龙舌兰均种植在铺设有有机土质的砂土层上并且种植前需压实有机土质,有机土质包括黑土和有机质,黑土和有机质的质量比为15:1,在顶部和平台未种植植物的地方覆盖一层地膜从而形成集雨沟;

步骤四,在平地处铺设7厘米的河底淤泥,再用甘草药渣、粘土、草木灰和有机质与河底淤泥搅拌均匀,得到改造泥土层,甘草药渣、粘土、草木灰、有机质与河底淤泥的质量之比为0.001:0.15:0.09:0.007:1,在改造泥土层上种植耐干旱植物。

在贵州某处采用实施例1的方法和现有方法对沙地进行改造,一年后分别选取2000克的土壤进行实验。分别将实施例1的土壤和对比土壤放置在容器中并且向容器中喷施1000的水在土壤上,将下面流出来的水再次慢慢倒入土壤中,使得土壤吸水均匀后,分别在36小时、78小时、134小时以及208小时称重记录水土重量,含水率=土壤中水重÷2000×100%,称重数据见表1。

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实施例1的土壤在水土保持率上均远远优于对比土壤,实施例1的方法的效果远远优于现有方法。

实施例2

一种沙地水土保持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固定沙丘或者山坡的顶部处理平整并且设置蓄水箱,蓄水箱中的水体来自机井抽取的地下水,将固定沙丘或者山坡的坡面改造为台阶状,形成多个平台和多个斜坡,每个平台的宽度为1.7米,每个斜坡的高度为3.5米;

步骤二,蓄水箱上连接有水管,水管从顶部顺着平台和斜坡向下铺设并且延伸至平地处,在水管与不同平台和斜坡的连接处设置不同的分水管并且分水管上设置多个出水口,出水口沿坡面倾斜设置透水挡板并且分水管和透水挡板均埋在沙土内;

步骤三,在顶部种植多排沙棘,沙棘之间的排间距为2.4米,相邻同一排中相邻沙棘的棵间距为1.8米,在平台种植冰草、苜蓿和龙舌兰,在顶部和平台未种植植物的地方覆盖一层地膜从而形成集雨沟,斜坡上设置有导水槽并且导水槽通向集雨沟;

步骤四,在平地处铺设5厘米的河底淤泥,再用甘草药渣、粘土、草木灰和有机质与河底淤泥搅拌均匀,得到改造泥土层,甘草药渣、粘土、草木灰、有机质与河底淤泥的质量之比为0.002:0.19:0.10:0.013:1,在改造泥土层上种植耐干旱植物。

在新疆某处采用实施例2的方法和现有方法对沙地进行改造,一年后分别选取2500克的土壤进行实验。分别将实施例2的土壤和对比土壤放置在容器中并且向容器中喷施1300克的水在土壤上,将下面流出来的水再次慢慢倒入土壤中,使得土壤吸水均匀后,分别在36小时、78小时、134小时以及208小时称重记录水土重量,含水率=土壤中水重÷2000×100%,称重数据见表2。

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实施例2的土壤在水土保持率上均远远优于对比土壤,实施例2的方法的效果远远优于现有方法

实施例3

一种沙地水土保持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固定沙丘或者山坡的顶部处理平整并且设置蓄水箱,将固定沙丘或者山坡的坡面改造为台阶状,形成多个平台和多个斜坡,每个平台的宽度为1.8米,每个斜坡的高度为3.7米,斜坡的倾斜角度为33度;

步骤二,蓄水箱上连接有水管,水管从顶部顺着平台和斜坡向下铺设并且延伸至平地处,在水管与不同平台和斜坡的连接处设置不同的分水管并且分水管上设置多个出水口,出水口沿坡面倾斜设置透水挡板并且分水管和透水挡板均埋在沙土内;

步骤三,在顶部种植多排沙棘,沙棘之间的排间距为2.4米,相邻同一排中相邻沙棘的棵间距为2米,在平台种植冰草、苜蓿和龙舌兰,沙棘、冰草、苜蓿和龙舌兰均种植在铺设有有机土质的砂土层上并且种植前需压实有机土质,在顶部和平台未种植植物的地方覆盖一层地膜从而形成集雨沟;

步骤四,在平地处铺设5-8厘米的河底淤泥,再用甘草药渣、粘土、草木灰和有机质与河底淤泥搅拌均匀,得到改造泥土层,甘草药渣、粘土、草木灰、有机质与河底淤泥的质量之比为0.003:0.22:0.12:0.02:1,在改造泥土层上种植耐干旱植物,改造泥土层中设置有挡水板,相邻挡水板的间距为3.6米。

在甘肃某处采用实施例3的方法和现有方法对沙地进行改造,一年后分别选取2200克的土壤进行实验。分别将实施例3的土壤和对比土壤放置在容器中并且向容器中喷施1200克的水在土壤上,将下面流出来的水再次慢慢倒入土壤中,使得土壤吸水均匀后,分别在36小时、78小时、134小时以及208小时称重记录水土重量,含水率=土壤中水重÷2000×100%,称重数据见表3。

表3

从表3中可以看出实施例3的土壤在水土保持率上均远远优于对比土壤,实施例3的方法的效果远远优于现有方法

实施例4

一种沙地水土保持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固定沙丘或者山坡的顶部处理平整并且设置蓄水箱,将固定沙丘或者山坡的坡面改造为台阶状,形成多个平台和多个斜坡,每个平台的宽度为1.6米,每个斜坡的高度为4.2米,斜坡的倾斜角度为45度;

步骤二,蓄水箱上连接有水管,水管从顶部顺着平台和斜坡向下铺设并且延伸至平地处,在水管与不同平台和斜坡的连接处设置不同的分水管并且分水管上设置多个出水口,出水口沿坡面倾斜设置透水挡板并且分水管和透水挡板均埋在沙土内;

步骤三,在顶部种植多排沙棘,沙棘之间的排间距为2.5米,相邻同一排中相邻沙棘的棵间距为1.5米,在平台种植冰草、苜蓿和龙舌兰,在顶部和平台未种植植物的地方覆盖一层地膜从而形成集雨沟,斜坡上设置有导水槽并且导水槽通向集雨沟;

步骤四,在平地处铺设5厘米的河底淤泥,再用甘草药渣、粘土、草木灰和有机质与河底淤泥搅拌均匀,得到改造泥土层,甘草药渣、粘土、草木灰、有机质与河底淤泥的质量之比为0.0018:0.21:0.13:0.024:1,在改造泥土层上种植耐干旱植物,改造泥土层中设置有挡水板,相邻挡水板的间距为3.8米。

在陕西某处采用实施例4的方法和现有方法对沙地进行改造,一年后分别选取2400克的土壤进行实验。分别将实施例4的土壤和对比土壤放置在容器中并且向容器中喷施1450克的水在土壤上,将下面流出来的水再次慢慢倒入土壤中,使得土壤吸水均匀后,分别在36小时、78小时、134小时以及208小时称重记录水土重量,含水率=土壤中水重÷2000×100%,称重数据见表4。

表4

从表4中可以看出实施例4的土壤在水土保持率上均远远优于对比土壤,实施例4的方法的效果远远优于现有方法

实施例5

一种沙地水土保持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固定沙丘或者山坡的顶部处理平整并且设置蓄水箱,蓄水箱中的水体来自机井抽取的地下水或河流水,将固定沙丘或者山坡的坡面改造为台阶状,形成多个平台和多个斜坡,每个平台的宽度为1.8米,每个斜坡的高度为4.4米,斜坡的倾斜角度为30度;

步骤二,蓄水箱上连接有水管,水管从顶部顺着平台和斜坡向下铺设并且延伸至平地处,在水管与不同平台和斜坡的连接处设置不同的分水管并且分水管上设置多个出水口,出水口沿坡面倾斜设置透水挡板并且分水管和透水挡板均埋在沙土内;

步骤三,在顶部种植多排沙棘,沙棘之间的排间距为2.6米,相邻同一排中相邻沙棘的棵间距为2米,在平台种植冰草、苜蓿和龙舌兰,沙棘、冰草、苜蓿和龙舌兰均种植在铺设有有机土质的砂土层上并且种植前需压实有机土质,有机土质包括黑土和有机质,黑土和有机质的质量比为16:1,在顶部和平台未种植植物的地方覆盖一层地膜从而形成集雨沟,斜坡上设置有导水槽并且导水槽通向集雨沟;

步骤四,在平地处铺设8厘米的河底淤泥,再用甘草药渣、粘土、草木灰和有机质与河底淤泥搅拌均匀,得到改造泥土层,甘草药渣、粘土、草木灰、有机质与河底淤泥的质量之比为0.003:0.24:0.14:0.026:1,在改造泥土层上种植耐干旱植物,改造泥土层中设置有挡水板,相邻挡水板的间距为3.5米,挡水板的形状为v字形。

在山东某处采用实施例5的方法和现有方法对沙地进行改造,一年后分别选取2500克的土壤进行实验。分别将实施例5的土壤和对比土壤放置在容器中并且向容器中喷施1600克的水在土壤上,将下面流出来的水再次慢慢倒入土壤中,使得土壤吸水均匀后,分别在36小时、78小时、134小时以及208小时称重记录水土重量,含水率=土壤中水重÷2000×100%,称重数据见表5。

表5

从表5中可以看出实施例5的土壤在水土保持率上均远远优于对比土壤,实施例5的方法的效果远远优于现有方法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