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果树种植用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98859发布日期:2018-11-02 21:17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果树种植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果树种植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林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林业包括的树种很多,其中果树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果树的种植中需要用到固定装置,固定装置是一种用来固定果树的工具,可以防止在生长过程中出现风雪天气导致的果树刮倒现象发生,在果树的生长过程中很好的起到了支撑的效果。目前用于果树的固定装置都是采用一些简单的木棍进行捆绑式固定,这样不但耗费很大的木材,而且整体捆绑的强度也不高,对果树的生长还是会存在很大的威胁。

另外在果树的种植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的施肥,通常人们在果树种植过程中每隔一定周期就对果树进行施肥一次,这样就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为了解决上述的两个问题,公布号为cn107873384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果树固定装置,具有第一半圆环和第二半圆环合拢形成的圆形支架,第一半圆环与第二半圆环均为中空的管状结构,在圆形支架的下端沿周向设有若干滴灌口,通过将第一半圆环与第二半圆环合拢固定树干,将果树需要的肥料溶液灌入管状结构中,通过滴灌口对果树进行施肥。

上述专利还存在以下问题,树干处于生长过程中,而圆形支架在安装完成后直径就处于固定状态,这样会限制果树树干的生长,另外从滴管口排出的肥料溶液是直接掉落在土壤表面的,这样肥料溶液在向果树根部浸入的过程中因蒸发或者雨水等原因,而造成流失,这样不仅减少了果树根对肥料的吸收,同时也导致了肥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果树种植用固定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果树固定装置在安装完成后,形状处于固定状态,影响果树树干生长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为:

一种果树种植用固定装置,包括多块呈弧形的定位板,各定位板连接成环形安装体,所述定位板内侧设有弧形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定位板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支撑板上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水平设置并与定位板滑动连接;

所述定位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具有内部空腔的支撑脚,所述空腔内滑动连接隔断塞,所述隔断塞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灌注管,所述灌注管与支撑脚底部滑动密封连接,所述灌注管底部呈针尖形,所述灌注管侧壁上开设有多个进液孔,所述隔断塞下方的支撑脚侧壁上设有进液阀;

所述定位板内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滑动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上设有与齿条上的凸齿相抵的楔块,所述楔块的斜面朝向支撑板,所述定位块与凹槽的底部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定位块上设有进气单向阀,所述凹槽的底部设有连通凹槽与空腔的排气孔。

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在于:

本装置适用于果树幼树的生长阶段,此阶段因为果树的树干较细需要支撑,另外此阶段果树生长非常迅速,对养分的需求极大;本装置在安装在树干上之前,将果树用肥料溶液灌入支撑脚内的空腔内,将多块定位板安装在树干上,形成环形的安装体,支撑板与树干贴合,将各定位板上的支撑脚插入土壤中。

在果树生长过程中,本装置的具体工作原理为:果树逐渐长大过程中,树干的直径逐渐增大,挤压支撑板向定位板一侧移动,支撑板上的齿条同步移动,齿条上的凸齿与楔块相抵,挤压楔块与第二弹簧向下移动,使得定位块同步向下移动,挤压定位块下方凹槽内的气体,使其从排气孔排入到隔断塞上方的支撑脚空腔内,齿条继续向定位板一侧移动,齿条上的凸齿滑过楔块上的斜面,楔块在第二弹簧复位的作用力下向上移动,外部气体从进气单向阀补入到凹槽内。

在齿条不断移动的过程中,进入到隔断塞上方的腔体内的气体增多,使该腔体内的气压增大,从而挤压隔断塞向下移动,使得灌注管同步向下移动,并使得灌注管深入到土壤中,在隔断塞向下移动的过程中,隔断塞下方腔体内的肥料溶液通过进液孔进入到灌注管内,后从灌注管排入进土壤中。

本基础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

1、本方案巧妙的通过果树不断生长过程中树干直径的不断变化,转化为果树肥料溶液自动供给的动力,不仅满足了果树在初期生长过程中需要支撑的问题,也满足了初期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营养供给的问题,并且本方案中的安装体不会限制树干的生长。

2、本技术方案在不仅满足了果树生长过程中肥料的供给,并且由于果树在生长过程中,树根不断的深入土壤,因此本方案中的灌注管也随着果树的生长不断的深入土壤,这样不仅使得从灌注管排出的肥料溶液能够第一时间到达果树的根部,并且避免了肥料溶液的流失,提高了果树根部对肥料的吸收率。

进一步,所述定位板两端均设有安装座,安装座内设有螺栓孔。

有益效果:通过将螺栓装入两块定位板上的安装座中,从而将定位板固定在树干上,这种方式便于定位板的拆卸。

进一步,所述定位板外壁上固定设有活塞筒,所述齿条远离支撑板一端与活塞筒的活塞固定,所述活塞筒上设有进料阀,所述活塞筒远离齿条一端与隔断塞下方的支撑脚空腔连通。

有益效果:当活塞向定位板一侧移动时,推动活塞筒内的活塞,挤压活塞筒内的肥料溶液补入到支撑脚的空腔内,这样设置方便肥料溶液的补给。

进一步,所述灌注管靠近底部的侧壁上一体成型有倒锥形凸台。

有益效果:这样避免在将支撑脚插入土壤中时,由于土壤的阻力使得灌注管向支撑脚内部移动,倒锥形凸台可以起到限位的作用。

进一步,所述支撑脚朝向远离定位板弧面一侧倾斜,所述支撑脚底部呈倒锥形。

有益效果:倒锥形的支撑脚便于插入土壤内,而倾斜设置使得本装置更加稳定的安装在土壤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果树种植用固定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剖视图;

图3为图2中b部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定位板100、安装座101、螺栓102、支撑板200、第一弹簧201、齿条202、活塞筒203、进料阀204、支撑脚300、空腔301、隔断塞302、灌注管303、进液孔304、凸台305、气压阀306、进液阀307、凹槽400、定位块401、楔块402、第二弹簧403、排气孔404、进气单向阀405。

实施例基本如图1和图2所示:

一种果树种植用固定装置,如图1所示该装置包括呈弧形的定位板100,在定位板100的两端设有安装座101,安装座101上设有螺栓孔,本实施例中定位板100一共设置有三块,三块定位板100依次通过螺栓102连接,形成一个环形安装体。

如图2所示,在定位板100的内侧设有弧形的支撑板200,定位板100与支撑板200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201,在支撑板200上还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齿条202,在定位板100上设有供齿条202通过的通孔,其中齿条202在通孔内与定位板100之间滑动连接,在定位板100的外侧还固定设有活塞筒203,齿条202远离支撑板200一端与活塞筒203中的活塞固定连接,在活塞筒203上设有进料阀204。

在定位板10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具有内部空腔301的支撑脚300,其中支撑脚300朝向远离定位板100弧面一侧倾斜,支撑脚300的底部呈倒锥形,在支撑脚300内部空腔301内滑动连接有隔断塞302,在隔断塞302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灌注管303,其中灌注管303与支撑脚300的底部滑动密封连接,如图3所示,在灌注管303侧壁上开设有多个进液孔304,其中灌注管303的底部呈针尖形,在灌注管303靠近底部的侧壁上一体成型有倒锥形凸台305,在隔断塞302上方的支撑脚300侧壁上设有气压阀306,在隔断塞302下方的支撑脚300侧壁上设有进液阀307,远离齿条202一端的活塞筒203与隔断塞302下方的支撑脚300腔体通过管道连通。

在定位板100内开设有开口朝上的凹槽400,在凹槽400内密封滑动连接有定位块401,在定位块401上设有与齿条202的凸齿相抵的楔块402,其中楔块402的斜面朝向支撑板200一侧,定位块401与凹槽400的底部连接有第二弹簧403,在凹槽400的底部还设有连通凹槽400与空腔301的排气孔404,在定位块401上设有进气单向阀405,当凹槽400内的气压减小时,进气单向阀405打开,外部气体补充进凹槽400内。

具体实施时,操作人员打开支撑脚300上的进液阀307和活塞筒203上的进料阀204,将果树用肥料溶液分别灌入支撑脚300内的空腔301以及活塞筒203内,将螺栓102装入安装座101上的螺纹孔中,使得三块定位板100安装在树干上,其中支撑板200与树干贴合,将三个支撑脚300插入土壤中。

在果树生长过程中,本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为:果树逐渐长大过程中,树干的直径增大,挤压支撑板200向定位板100一侧移动,支撑板200上的齿条202同步移动,齿条202上的凸齿与楔块402相抵,挤压楔块402与第二弹簧403向下移动,使得定位块401同步向下移动,挤压定位块401下方凹槽400内的气体,使其从排气孔404排入到隔断塞302上方的支撑脚300空腔301内,齿条202继续向定位板100一侧移动,齿条202上的凸齿滑过楔块402上的斜面,楔块402在第二弹簧403复位的作用力下向上移动,外部气体从进气单向阀405补入到凹槽400内。

进入到隔断塞302上方的腔体内的气体使该腔体内的气压增大,挤压隔断塞302向下移动,使得灌注管303同步向下移动,使得灌注管303深入到土壤中,在隔断塞302向下移动的过程中,隔断塞302下方腔体内的肥料溶液通过进液孔304进入到灌注管303内,后从灌注管303排入进土壤中。

另外在齿条202向定位板100一侧移动的过程中推动活塞筒203内的活塞,使活塞筒203内的肥料溶液不断对隔断塞302下方的腔体进行补给。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