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培育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32042发布日期:2018-11-07 07:25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蔬菜培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辣椒培育用装置。

背景技术

在幼苗培育领域,通常采用育苗箱将种子培育成幼苗。挑选幼苗时,应挑选那些在大容器中生长的、具有健康的绿色叶子和结实构造的幼苗,检查是否有结实、育良好的根系,而避免选择那些被忽视、细长而虚弱的或长得太大的幼苗。

现有的辣椒育苗,一般也是采用育苗箱进行育苗;公告号为cn2278341y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育苗箱,由育苗小箱构成,每个小箱为圆锥筒体,筒底为类半球体,圆锥筒内表面光滑。

上述专利存在以下技术问题:1、育苗时,需要保证种子的湿度和光照度;一般是将育苗箱放在室外培育;种下后,需要隔三差五去观察,水干后继续浇水,但是要注意不要使辣椒成天浸透在水里,这样会使辣椒长势不好;因此,导致种子种下后,浇水上比较费时费力。2、小箱底部孔的数量有限;在下大雨的情况下也容易导致雨水滞留的情况出现;因此,导致下大雨时,需要将育苗箱搬回室内,非常的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辣椒培育用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育苗时浇水费时费力;以及漏水孔有限而导致容易出现雨水滞留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如下:

辣椒培育用装置,包括育苗箱,育苗箱的底部设有第一漏水孔和第二漏水孔;育苗箱的下方设有固定台,且固定台和育苗箱之间设有用于支撑育苗箱的支撑弹簧;第二漏水孔内设有活塞,第二漏水孔的内壁上设有漏水凹槽,且活塞可进入漏水凹槽内;活塞上设有用于活塞复位的复位件;固定台上设有与第二漏水孔对应的顶杆;

育苗箱的上方设有洒水管和积水部,固定台上设有与洒水管固定的支撑杆;洒水管的内壁为朝着远离积水部的方向向下倾斜的斜面,且洒水管上设有洒水孔;洒水管上设有固定块,积水部与固定块滑动连接,且积水部的外壁上设有第一齿条,积水部上设有入水口;固定块上转动连接有用于与第一齿条啮合的齿轮;育苗箱上设有用于与齿轮啮合的第二齿条;

积水部内设有积水腔,积水腔的下部腔壁上设有出口,出口处设有滑动门;出口的上方设有滑动口,且滑动口位于积水腔的腔壁内;滑动门的上部位于滑动口内;滑动门上设有凸棱;洒水管的端部上设有开口,积水部位于开口处,且洒水管上固定有用于抵住凸棱下表面的挡条。

本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1、本方案利用土壤的湿润度不同,其重量不同,来实现整个育苗箱的上下浮动;通过育苗箱的上下浮动带动积水部的上下滑动。通过挡条和滑动门上的凸棱的相互配合,使得积水部在向下运动的时候,积水腔内的水从出口进入到洒水管内,然后从洒水孔撒向育苗箱内的土壤;进而实现了自动对育苗箱内的土壤自动洒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种子种下后,需要隔三差五去观察,水干后继续浇水;上述一系列动作导致的浇水费时费力的问题。

2、为了防止种子浸泡在水里,在育苗箱的底部设置了第一漏水孔和第二漏水孔;一般情况下,第二漏水孔是被活塞堵住的;只有第一漏水孔是一直敞开的,使得育苗箱内多余的水分会从第一漏水孔漏出。

下大雨时,若育苗箱内积累了较多的水,育苗箱总体重量会增加,进而使得支撑弹簧被压缩;育苗箱向下运动,顶杆伸入到第二漏水孔内,并将活塞向上顶,使得活塞进入漏水凹槽内,第二漏水孔打开;加快育苗箱内的积水的漏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小箱底部孔的数量有限;在下大雨的情况下,容易导致育苗箱内雨水滞留的情况出现;而且不需要将育苗箱搬回室内,不会麻烦。

优选方案一:作为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优化,积水腔的腔壁上设有水位孔。

进一步保证积水腔内的水达到一定量时,就能够从水位孔处溢出。

优选方案二:作为对优选方案一的进一步优化,滑动门的上端与滑动口的内壁之间设有压簧。

使得积水部在向上运动时,压簧能够逐渐舒展开,进而使得滑动门快速向下滑动,将出口盖住。而且压簧能够给予滑动门一定向下的挤压力,进而使得滑动门能够抵住出口的底面,更好的将出口进行封堵。

优选方案三:作为对优选方案二的进一步优化,出口的底面为斜面。

进一步便于积水腔内的液体从出口处流出。

优选方案四:作为对基础方案或优选方案三的进一步优化,积水部为圆柱形,固定块为与积水部外壁配合的弧形块;固定块上设有滑槽,积水部的外壁上固定有伸入滑槽内的滑动凸起,滑动凸起与滑槽的内壁之间设有弹性件。非常简单的实现了积水部与弧形块的滑动连接;弹性件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对积水部进行一定的支撑,使得积水部在没有收到齿轮旋转带来的动力时,积水部的滑动凸起一直是位于滑槽的上部的。

优选方案五:作为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支撑杆上设有稳定杆,且稳定杆的上端与洒水管固定。进一步便于对洒水管的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辣椒培育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的放大图;

图4是图1中积水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积水部和固定块滑动连接处的滑槽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育苗箱1、第一漏水孔11、第二漏水孔12、活塞121、活塞腔122、漏水凹槽123、复位件124、第二齿条13、固定台2、支撑弹簧21、顶杆22、洒水管3、洒水孔31、挡条32、积水部4、第一齿条41、积水腔42、水位孔421、入水口43、出口44、滑动门441、凸棱4411、滑动口442、压簧443、滑动凸起45、弹性件46、撑杆5、稳定杆51、固定块6、齿轮61、滑槽62、条形定位槽63、漏斗7。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

辣椒培育用装置,具体见图1,包括育苗箱1,育苗箱1的底部设有多个第一漏水孔11和多个第二漏水孔12;本方案中的第一漏水孔11为一个,第二漏水孔12为4个(图1中仅表示出2个)。育苗箱1的下方设有固定台2,且固定台2和育苗箱1之间设有用于支撑育苗箱1的支撑弹簧21。本实施例中的固定台2可以是任何可以固定的平面,例如水平的地面也可以。

具体见图3,第二漏水孔12内设有活塞121,第二漏水孔12的内壁上设有漏水凹槽123,漏水凹槽123为环形槽,且环形槽的直径大于漏水孔的孔径;且活塞121可进入漏水凹槽123内。漏水凹槽123的下方还设有一个活塞腔122,活塞腔122的直径大于第二漏水孔12的孔径,且活塞腔122的直径小于漏水凹槽123的直径。活塞121与活塞腔122的底面之间固定有一个用于活塞121复位的复位件124。此复位件124也为弹簧。固定台2上设有与第二漏水孔12对应的顶杆22。

育苗箱1的上方设有洒水管3和积水部4,固定台2上设有与洒水管3固定的支撑杆5;为了进一步对洒水管3进行稳定支撑,支撑杆5上固定有三个稳定杆51,且稳定杆51的上端均与洒水管3固定。

如图1,洒水管3的内壁为朝着远离积水部4的方向向下倾斜的斜面,且洒水管3上设有洒水孔31;洒水管3上设有固定块6,积水部4与固定块6滑动连接,且积水部4的外壁上设有第一齿条41,积水部4上设有入水口43;固定块6上转动连接有用于与第一齿条41啮合的齿轮61;育苗箱1上固定有用于与齿轮61啮合的第二齿条13。

积水部4内设有积水腔42,具体见图2,积水腔42的下部腔壁上设有出口44,出口44的底面为斜面;出口44处设有滑动门441;出口44的上方设有滑动口442,且滑动口442位于积水腔42的腔壁内;滑动门441的上部位于滑动口442内;滑动门441上设有凸棱4411;洒水管3的端部上设有开口,积水部4位于开口处,且洒水管3上固定有用于抵住凸棱4411下表面的挡条32。积水腔42的上部腔壁上设有水位孔421。

为了进一步便于滑动门441抵住出口44的底面,滑动门441的上端与滑动口442的内壁之间设有压簧443。滑动门441的底面固定有橡胶条,出口44的底面上设有用于滑动门441的下部插入的条形槽。

如图4和图5,积水部4为圆柱形,固定块6为与积水部4外壁配合的弧形块;固定块6上设有滑槽62,且滑槽62的两侧设有条形定位槽63。积水部4的外壁上固定有伸入滑槽62内的t字形的滑动凸起45,且滑动凸起45的两侧分别伸入到相应的条形定位槽63内;上述结构能够保证滑动凸起45一直在滑槽62内滑动,尤其是条形定位槽63对滑动凸起45的限位作用,保证滑动凸起45不会掉出滑槽62。

滑动凸起45与滑槽62的内壁之间设有弹性件46,此弹性件46也为弹簧。非常简单的实现了积水部4与弧形块的滑动连接;如图2,弹性件46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对积水部4进行一定的支撑,使得积水部4在没有收到齿轮61旋转带来的动力时,积水部4的滑动凸起45一直是位于滑槽62的上部的。

使用时,将土壤一层一层平铺入育苗箱1内,然后将种子撒入土壤内,开始育苗。育苗时,需要保证土壤的湿润度,当土壤中含水量足够的时候,整个育苗箱1的重力较大;此时滑动门441是关闭的,积水部4不会向育苗箱1内洒水。当土壤中的水分逐渐散失,整个育苗箱1逐渐变轻,支撑弹簧21使得育苗箱1向上运动;第二齿条13使得齿轮61转动,齿轮61带动积水部4向下运动;滑动门441上的凸棱4411也有向下运动的趋势,但是挡条32将凸棱4411抵住了,因此在积水部4向下运动的过程中,滑动门441会向上滑动;积水腔42内的水会从出口44进入到洒水管3内,然后从洒水孔31撒向育苗箱1内的土壤;当土壤内水份充足后,育苗箱1逐渐向下运动,进而带动第二齿条13向下运动,齿条反向旋转,带动积水部4向上运动,凸棱4411逐渐离开挡条32,滑动门441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再次将出口44挡住。

综上,本方案利用土壤的湿润度不同而导致土壤重量不同,并结合支撑弹簧21来实现整个育苗箱1的上或下浮动;通过育苗箱1的上下浮动带动积水部4的上或下滑动。通过挡条32和滑动门441上的凸棱4411的相互配合,使得积水部4在向下运动的时候,积水腔42内的水从出口44进入到洒水管3内,然后从洒水孔31撒向育苗箱1内的土壤;进而实现了自动对育苗箱1内的土壤自动洒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种子种下后,需要隔三差五去观察,水干后继续浇水等;前述一系列动作导致的浇水费时费力的问题。

使得积水部4在向上运动时,压簧443能够逐渐舒展开,进而使得滑动门441快速向下滑动,将出口44盖住。而且压簧443能够给予滑动门441一定向下的挤压力,进而使得滑动门441能够抵住出口44的底面,更好的将出口44进行封堵。

另外,为了防止种子浸泡在水里,在育苗箱1的底部设置了第一漏水孔11和第二漏水孔12;一般情况下,第二漏水孔12是被活塞121堵住的;只有第一漏水孔11是一直敞开的,使得育苗箱1内多余的水分会从第一漏水孔11漏出。

下大雨时,若育苗箱1内积累了较多的水,育苗箱1总体重量会增加,进而使得支撑弹簧21被压缩;育苗箱1向下运动,顶杆22伸入到第二漏水孔12内,并将活塞121向上顶,使得活塞121进入漏水凹槽123内,第二漏水孔12打开;加快育苗箱1内的积水的漏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小箱底部孔的数量有限;在下大雨的情况下,容易导致育苗箱1内雨水滞留的情况出现;而且不需要将育苗箱1搬回室内,不会麻烦。积水部4的上部固定有漏斗7,便于工作人员向积水部4内加水;同时也便于下雨时,将雨水收集到漏斗7内,然后从入水口43进入积水腔42内。

以上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