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笋天窗式盖膜四季采笋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799180发布日期:2018-11-02 21:18阅读:54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芦笋栽培领域,特别是一种芦笋天窗式盖膜四季采笋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芦笋栽培方式通常为留养母茎栽培,主要病害为茎枯病、褐斑病等,多因母茎留养期间,嫩茎在逐渐木质化的过程中雨水传播病菌,侵入茎秆引起发病。因此通常采用设施避雨栽培,物理防治病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保证产品品质。由于夏季设施栽培温度高,嫩茎被设施和母茎遮挡,受光少,色泽偏淡,导致品质下降;后改进为夏季揭膜栽培,秋季母茎留养期间再盖膜避雨留茎,待母茎留养完全后,再揭膜的方式,保证受光充足。其优点是,芦笋受光充足,土壤水分充足,无需灌溉,品质好。其缺点是,人工成本高,反复揭膜盖膜大大增加了连片种植管理难度。市场需要既能避雨栽培控制病害,又能增加光照、补充水分、通风降温,提高品质,降低成本的方法,本发明解决这个问题。技术实现要素: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芦笋天窗式盖膜四季采笋栽培方法,本发明通过对大棚的特定位置进行割膜,并控制割膜、揭膜、换膜的时间,实现增加通风,补充水分和光照,全年不直接接触雨水但能够利用雨水灌溉的目的,提高芦笋质量;避免反复揭膜盖膜引起的人工耗费问题,减少灌溉次数,节约成本。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芦笋天窗式盖膜四季采笋栽培方法,包括如下内容:一,培育苗,第一年4月将种子经过消毒、催芽,待种子露白后播种;二,移栽定植,深翻土壤,施肥;定植第一年6月,选择高30cm、茎数在3~4条或以上的健壮苗进行定植,长势太高时,剪去顶端,带土移栽、单行种植;定植后浇足活棵水;三,挖掘接水沟,定植第一年8月,在芦笋畦中间的田地上挖掘出接水沟,将腐熟有机肥施入接水沟内,盖上土;四,搭建大棚,第一年11月芦笋清园、施肥、土壤消毒后搭建钢管大棚,大棚南北延长;五,盖膜,12月上旬至次年3月中旬在搭建的大棚内再加盖小拱棚,3月下旬至5月中旬只盖大棚膜,保持白天出笋温度为25~30℃,夜间温度为15~20℃;5月中旬至11月中旬只盖顶膜,开天窗,去除裙膜,保持棚内通风;六,割膜开天窗;5月中旬至11月底在大棚膜的两侧各割一排天窗,所述天窗位置对应所述接水沟;七,二次留茎四季采笋,从定植后第二年起每年1月上旬至4月上旬采冬春笋,4月中旬选择茎粗大于1cm的春笋留养母茎,5月中旬至8月上旬采夏笋,8月中旬选择茎粗大于0.8cm的秋笋留养母茎,9月上旬至11月中旬采秋笋;八,肥水管理,芦笋全年重施三次有机肥,第一次是12月中下旬冬季清园后,施腐熟栏肥或商品有机肥;第二次是4月中下旬春母茎留养后,施腐熟栏肥或商品有机肥;第三次是9月上旬,施腐熟栏肥或商品有机肥;沿棵盘两边开沟施入;夏季采笋期间在5月下旬开始,隔30天左右追施复合肥;在秋母茎留养后,视植株长势追肥,一般隔30天施一次复合肥;九,病虫害防治,在三次清园、土壤消毒的基础上,采用避雨留养母茎,喷母茎防治病害,利用性引诱剂捕杀害虫;十,揭膜、换新膜;每年11月上旬全部揭膜,12月初施肥整地后换上新膜。前述的芦笋天窗式盖膜四季采笋栽培方法,一,培育苗,消毒:第一年四月将未经包衣处理的种子经清洗后在55℃的温水中浸15min,随后在常温下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0倍水溶液浸种消毒2h,种子冲洗后放于20℃~25℃水中浸泡48h~72h,浸种期间冲洗换水2次~3次;催芽:种子吸胀后用多层湿纱布包裹,于25℃~28℃条件下保湿催芽,每天漂洗1次~2次,待20%~30%的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播种:采用营养钵育苗,将未种过芦笋的园土过筛,每立方米土均匀拌入腐熟有机肥10kg~15kg,装入6cm×6cm~10cm×10cm的塑料营养钵并将营养土整实备用,也可将商品基质作为营养土。每667m2大田需备营养钵2000个~2500个;播种前一天将营养钵浇透水,单粒点播,深度为0.3cm~0.5cm,播后盖细土0.3cm~0.5cm,铺上稻草并浇水湿润,春季播种应盖地膜、搭小拱棚保温保湿;播种后适当浇水,保持床土湿润,30%幼芽出土后及时揭去稻草和地膜,苗床温度白天20℃~25℃,最高不超过30℃,夜间15℃~18℃为宜,最低不低于13℃,当幼苗高15cm~20cm时,采取通风不揭膜的办法,使幼苗适应外界环境。前述的芦笋天窗式盖膜四季采笋栽培方法,二,移栽定植,移栽前10天~15天深翻土壤,施入腐熟栏肥3000kg/667m2~4000kg/667m2、复合肥30kg/667m2~50kg/667m2,整成连沟宽150cm、高20cm~30cm的栽培畦,定植沟深15cm,6m棚整四畦;定植当年6月,选择高30cm、茎数在3-4条或以上的健壮苗进行定植,长势太高时,剪去顶端,带土移栽、单行种植。行距1.5m,株距30cm~35cm,密度1100株/667m2~1500株/667m2,定植后浇足活棵水;定植当年植株抽生嫩茎后,隔10天培土一次,每次3cm,直到株茎上盖土厚10cm~12cm。前述的芦笋天窗式盖膜四季采笋栽培方法,天窗避开压膜线位置,相邻两天窗之间间隔一个大棚拱的距离。前述的芦笋天窗式盖膜四季采笋栽培方法,天窗的中心点与接水沟的底端点的连线垂直于地面。前述的芦笋天窗式盖膜四季采笋栽培方法,天窗的长度小于拱间距,天窗的宽度为接水沟的宽度。前述的芦笋天窗式盖膜四季采笋栽培方法,七,二次留茎四季采笋,从定植后第二年起每年1月上旬至4月上旬采冬春笋,4月中旬选择茎粗大于1cm的春笋留养母茎,5月中旬至8月上旬采夏笋,8月中旬选择茎粗大于0.8cm的秋笋留养母茎,9月上旬至11月中旬采秋笋;芦笋留养母茎的方法为:芦笋种植第一年不采收,不打顶,让其自然生长,第二年开始采收留养母茎,二年生春母茎留养2~3根,三年生留养3~4根,四年及以上留养5~6根,秋母茎第二年开始每株留养10~15根;芦笋生长高度在1~1.5m时要适时摘心打顶,打桩拉线搭架,保证植株不倒伏。前述的芦笋天窗式盖膜四季采笋栽培方法,九,病虫害防治,在三次清园、土壤消毒的基础上,采用避雨留养母茎,喷母茎防治病害,利用性引诱剂捕杀害虫;清园、消毒方法为:在春笋、夏笋和秋笋采摘结束后进行清园时,彻底清除病株、残枝,并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水溶液土壤消毒;病虫害防治方法为:采用避雨留养母茎,母茎留养期间采用25%吡唑醚菌酯乳油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或80%乙蒜素乳油防治病害;芦笋生长期间喷洒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或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或60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防治害虫,同时在5月~10月采用性引诱剂诱杀夜蛾类害虫。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发明通过对大棚的特定位置进行割膜,割膜的位置正对着芦笋两畦之间接水沟的位置,接水沟为两排芦笋种植间隙,雨水下来不易直接接触芦笋;且接水沟是芦笋有机肥料下肥处,水分的补充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分解,便于植物吸收;本发明控制割膜、揭膜、换膜的时间,割膜的时间为母茎完全木质化后的5月中旬;待11月上旬全部揭膜,12月初施肥整地后换上新膜,这样能够保持棚内适宜的温度,增加通风水分和光照,提高芦笋的总产量和优质率;避免反复揭膜盖膜引起的人工耗费问题,减少灌溉次数,节约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大棚的一种实施例的截面图;图2是本发明大棚的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图。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大棚,2天窗,3接水沟,4芦笋畦。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具体的介绍。如图1和图2所示,芦笋天窗式盖膜四季采笋栽培方法,包括如下内容:一,育苗第一年四月将未经包衣处理的种子经清洗后在55℃的温水中浸15min,随后在常温下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0倍水溶液浸种消毒2h。种子冲洗后放于20℃~25℃水中浸泡48h~72h,浸种期间冲洗换水2次~3次。种子吸胀后用多层湿纱布包裹,于25℃~28℃条件下保湿催芽,每天漂洗1次~2次,待20%~30%的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采用营养钵育苗。将未种过芦笋的园土过筛,每立方米土均匀拌入腐熟有机肥10kg~15kg,装入6cm×6cm~10cm×10cm的塑料营养钵并将营养土整实备用,也可将商品基质作为营养土。每667m2大田需备营养钵2000个~2500个。播种前一天将营养钵浇透水,单粒点播,深度为0.3cm~0.5cm,播后盖细土0.3cm~0.5cm,铺上稻草并浇水湿润,春季播种应盖地膜、搭小拱棚保温保湿。播后适当浇水,保持床土湿润。30%幼芽出土后及时揭去稻草和地膜,苗床温度白天20℃~25℃,最高不超过30℃,夜间15℃~18℃为宜,最低不低于13℃。当幼苗高15cm~20cm时,采取通风不揭膜的办法,使幼苗适应外界环境。二,移栽移栽前10天~15天深翻土壤,施入腐熟栏肥3000kg/667m2~4000kg/667m2、复合肥30kg/667m2~50kg/667m2,整成连沟宽150cm、高20cm~30cm的栽培畦,定植沟深15cm,6m棚整四畦。定植当年6月,选择高30cm、茎数在3~4条或以上的健壮苗进行定植,长势太高时,剪去顶端,带土移栽、单行种植。行距1.5m,株距30cm~35cm,密度1100株/667m2~1500株/667m2。定植后浇足活棵水。定植当年植株抽生嫩茎后,隔10天培土一次,每次3cm,直到株茎上盖土厚10cm~12cm。定植第一年8月,在芦笋畦4中间之间的田地上挖掘出接水沟3,接水沟3的尺寸为:宽20厘米,深10厘米,将每亩1000kg的腐熟有机肥施入接水沟3内,盖上2cm后的土,第一年不采笋、不拔茎,不搭建大棚1,直到第一年11月将芦笋茎杆拔掉,搭建大棚1并施肥。三,搭建大棚11月芦笋清园、施肥、土壤消毒后搭建钢管大棚1,大棚1南北延长。12月初盖大棚1膜,由于浙江省冬季温度较低,可在大棚1内搭建小拱棚,大棚1密闭,这样芦笋白天温度控制在25~30℃,夜晚温度控制在15~20℃。次年3月,室外温度白天为20℃,夜晚为13℃左右时,揭去小拱棚膜,只在大棚1膜覆盖下生长,若棚内温度超过32℃,棚口打开进行通风。冬春季采笋期间大棚1盖膜可以提高芦笋生长温度,采收期间提前,增产增收。四、盖膜12月上旬至次年3月中旬在搭建的大棚1内再加盖小拱棚,3月下旬至5月中旬只盖大棚1膜,保持白天出笋温度为25~30℃,夜间温度为15~20℃;5月中旬至11月中旬只盖顶膜,开天窗2,去除裙膜,保持棚内通风。五、割膜开天窗在大棚1两侧位置割出天窗2,以gp-c622棚为例,在5月中旬待芦笋茎秆完全木质化后,天窗2的位置在接水沟3的正上方,即天窗2的中心点与接水沟3的底端点的连线垂直于地面,每个天窗2之间间隔一个大棚1拱的距离,避开压膜线。将天窗2设置在接水沟3的正上方是由于:首先,此处为两排芦笋种植间隙,雨水下来不易直接接触芦笋;其次,此处正是芦笋有机肥料下肥处,水分的补充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分解,便于植物吸收。天窗2的大小和间距需保证大棚1膜的强度不受到挑战,且雨水不能直接淋到芦笋上,作为一种优选,天窗2的大小规格为:天窗2的长度小于拱间距,天窗2的宽度为接水沟3的宽度。因为接水沟3的尺寸为:宽20厘米,深10厘米,所以天窗2的最优尺寸为40cm*20cm,避开压膜线位置,相邻两天窗2之间间隔1拱距为宜,以gp-c622棚为例,两天窗2之间间隔80cm。六、二次留茎四季采笋从定植后第二年起每年1月上旬至4月上旬采冬春笋,4月中旬选择茎粗大于1cm的春母茎留养,5月中旬至8月上旬采夏笋,8月中旬选择茎粗大于0.8cm的秋母茎留养,9月上旬至11月中旬采秋笋;芦笋留养母茎的方法为:芦笋种植第一年不采收,不打顶,让其自然生长,第二年开始采收留养母茎,二年生春母茎留养2-3根,三年生留养3-4根,四年及以上留养5-6根,秋母茎第二年开始每株留养10-15根;芦笋生长高度在1-1.5m时要适时摘心打顶,打桩拉线搭架,保证植株不倒伏。七、肥水管理芦笋全年重施三次有机肥,第一次是12月中下旬冬季清园后,施腐熟栏肥2000kg/667m2~2500kg/667m2或商品有机肥1000kg/667m2;第二次是4月中下旬春母茎留养后,施腐熟栏肥1500kg/667m2~2000kg/667m2或商品有机肥1000kg/667m2;第三次是9月上旬,施腐熟栏肥2000kg/667m2~2500kg/667m2或商品有机肥1000kg/667m2;沿棵盘两边开沟施入。夏季采笋期间在5月下旬开始,隔30天左右追施复合肥25kg/667m2;在秋母茎留养后,视植株长势追肥,一般隔30天施复合肥20kg/667m2。沟施方法为:在两行芦笋中间开大约20厘米宽10厘米深的沟,将肥料施入沟内,然后盖上2厘米的土。八、病虫害防治在三次清园、土壤消毒的基础上,采用避雨留养母茎,喷母茎防治病害,利用性引诱剂捕杀害虫。清园、消毒方法为:在春笋、夏笋和秋笋采摘结束后进行清园时,彻底清除病株、残枝,并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水溶液土壤消毒。病虫害防治方法为:采用避雨留养母茎,母茎留养期间采用25%吡唑醚菌酯乳油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或80%乙蒜素乳油防治病害;芦笋生长期间喷洒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或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或60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防治害虫,同时在5月-10月采用性引诱剂诱杀夜蛾类害虫。为了证明天窗2的大小规格最优为:长度为:接水沟3的宽度×2,宽度范围为:接水沟3的宽度,做如下试验:试验一:接水沟3的尺寸为:宽20厘米,深10厘米在同一大棚1上割出尺寸分别为:样品1:40×10cm,样品2:40×15cm,样品3:40×20cm,样品4:40×25cm,样品5:40×30cm,样品6:40×35cm,样品7:40×40cm;将布盖在芦笋上,若雨水能够直接淋到芦笋,则会在布上留下水印,观察水印占布的面积比例;将集水槽放置在接水沟3内,待雨后比较各个样品的积水量;水印占布的面积比例积水量/l样品100.4样品20.20.6样品30.31.5样品42.31.8样品54.52.4样品66.13.2样品79.24.6表1由上表可以看出,宽度大于20cm时,水印占布的面积比例较大,雨水能够直接淋到芦笋上,影响芦笋产量和质量;宽度小于20cm时,积水量过少,阳光和空气也少,所以20cm为最优。为了证明本发明相比现有的二次盖膜二次揭膜的栽培方法能够提高芦笋的产量和质量,做如下试验:试验二:设置天窗2的覆盖方式和二次盖膜二次揭膜以及全程覆盖方式对芦笋的影响的试验对比;试验地点:试验设在杭州佳惠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芦笋基地试验时间:2016年5月-2017年4月试验设计:本发明方法选取2010年定植的芦笋为试验对象,设置开天窗2式盖膜与大棚1全程覆盖、二次盖膜二次揭膜种植方式共3种处理,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2016年11月16日-11月30日芦笋清园、施肥、土壤消毒后。12月2日盖大棚1膜,在大棚1内搭建小拱棚,大棚1密闭。2017年3月22日,室外温度白天为20℃,夜晚为13℃左右时,揭去小拱棚膜,只在大棚1膜覆盖下生长,若棚内温度超过32℃,棚口打开进行通风。4月18日清园后,开始留养母茎。该阶段覆膜均相同,整体试验过程留茎期及肥水管理情况一致。区别在于:处理1,大棚1全程覆盖,5月12日将芦笋裙膜撤下,只盖顶膜,进行通风,开始采摘夏笋;8月15日清园,开始留养秋母茎,9月5日开始采收秋笋,一直持续到11月6日秋笋采摘结束。处理2,开天窗2式盖膜,5月12日将芦笋裙膜撤下,只盖顶膜,开天窗2大小为40cm*20cm,避开压膜线位置,相邻两天窗2之间间隔一个大棚1拱的距离,开始采摘夏笋;8月15日清园,开始留养秋母茎,9月5日开始采收秋笋,一直持续到11月6日秋笋采摘结束后揭去全部薄膜。处理3,二次盖膜二次揭膜,5月12日春母茎全部木质化后,揭去大棚1膜,开始采摘夏笋;8月15日清园,开始留养秋母茎,大棚1膜只盖肩部以上,其它部位通风,9月5日揭去大棚1膜,开始采收秋笋,一直持续到11月6日秋笋采摘结束。本发明方法与大棚1全程覆盖、二次盖膜二次揭膜种植方式对比如表1所示。表1产量为试验区内的平均产量换算成亩产量。出笋期为2017年冬春季芦笋首次出笋的时间,散头率为2016年6月5日至6月15日芦笋长到35厘米时,试验区内芦笋嫩茎散头情况,优质率2016年6月5日至6月15日芦笋长到35厘米时的品质。表2从上表可以看出,就夏季产量而言,由于温度较高,开天窗2式盖膜较二次盖膜二次揭膜少5.7kg,较全程覆盖方式多87.7kg;就秋季产量而言,由于温差大,高温时期起到通风作用,低温时期又能起到一定保温效果,因此,开天窗2式盖膜较二次盖膜二次揭膜高23.3kg,较全程覆盖方式高11kg;就次年冬春季产量而言,由于上一年三种不同处理对光合作用以及植株进入休眠期的时间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根盘养分吸收和储存程度有所差异,产量上表现为开天窗2式盖膜方式较二次盖膜二次揭膜覆盖方式高9.7kg,较全程覆盖方式高51.1kg。在总产量上,显示为开天窗2式盖膜方式较二次盖膜二次揭膜覆盖方式高0.8%,较全程覆盖方式高4.8%。就次年出笋期情况看,平均出笋最早的为开天窗2式盖膜,1月4日。散头率及优质率数据分析显示,天窗2式盖膜方式与二次盖膜二次揭膜覆盖方式差异不大,均优于全程覆盖处理方式,其中优质率天窗2式盖膜方式较全程覆盖处理方式高9.8个百分点。雨水是诱发芦笋茎枯病、褐斑病等病害的主要因子,芦笋避雨留养母茎可减少病害的发生,从而减少农药的使用量,使芦笋嫩茎无农药残留;大棚1膜一般能够反射一定的光,因而大棚1种植相对于露天生长吸收的太阳光减少。本发明通过对大棚1的特定位置进行割膜,并控制割膜、揭膜、换膜的时间,实现增加通风,补充水分和光照,全年不直接接触雨水但能够利用雨水补充水分,提高芦笋质量;一年只需在11月更换一次新膜,不需要多次盖膜和揭膜,避免反复揭膜盖膜引起的人工耗费问题,减少灌溉次数,节约成本。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