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缩短平菇液体菌种接种菌包发菌期的方法及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32779发布日期:2018-11-07 07:30阅读:98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菌包发菌期的管理控制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缩短平菇液体菌种接种菌包发菌期的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纤维素酶是指一类能水解纤维素中β-1,4-葡萄糖苷键的多组分酶系的总称,主要由外切葡聚糖苷酶、内切葡聚糖苷酶、β-葡萄糖苷酶组成。纤维素酶是木质-纤维素原料资源化利用过程中的关键酶。真菌所产生的纤维素酶大部分都是诱导酶,通过添加诱导物及对纤维素酶合成途径进行调控是提高纤维素酶活性的有效方法。研究发现木霉属、曲霉属等丝状真菌中纤维素酶诱导物主要有微晶纤维素、纤维二糖及其衍生物、槐糖、龙胆二糖、乳糖、山梨糖,d-半乳糖、l-山梨糖。其中槐糖和龙胆二糖的诱导效果虽好,但是价格昂贵。对于香菇菌丝体,微晶纤维素和木质素磺酸钠作为碳源基质均能诱导香菇纤维素酶基因的表达,且木质素磺酸钠可能具有协同诱导作用。

平菇是侧耳属糙皮侧耳等食用菌的俗称,是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栽培的一类木腐性食用菌。其栽培基料主要是富含木质纤维素的阔叶树杂木屑、棉籽壳和麸皮等。近年来,工厂化规模生产平菇时使用液体菌种作为原种制作平菇菌包逐渐成为一种趋势。使用液体菌种原种具有接种方便,容易实现接种过程的完全自动化,同时有效地减少人为污染风险的优势。然而,不同于固体原种(谷物种或锯末屑种),液体菌种作为原种的弊端是接种到固体基质中后出现延滞期较长,常常超过3天。菌丝体在接种初期生长缓慢,吃料速度慢,致使菌包发菌期较长。目前,为缩短液体菌种的接种后菌丝生长周期,筛选适宜液体菌种栽培的最佳培养料配方(即菌包的配方)是常用的有效方法之一。这种方法是从优化液体菌种接种后的生长环境着手,使接种物容易适应环境而缩短发菌进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工艺简单、且能缩短平菇液体菌种接种菌包发菌期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缩短平菇液体菌种接种菌包发菌期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平菇的一级摇甁液体菌种接种至发酵容器的培养液中,然后进行培养,直至液体菌种的生物量达到正常接种前24h的状态,得到ⅰ期平菇液体菌种;

(2)向步骤(1)所得的ⅰ期平菇液体菌种中添加纤维素酶诱导物,继续培养24h,得到ⅱ期平菇液体菌种;

(3)将步骤(2)所得的ⅱ期平菇液体菌种接种到灭菌菌包,得到平菇菌包,然后将所得平菇菌包发菌。

上述技术方案中,接种量根据实际需要量确定,发菌可以在恒温发菌设施设备中(如恒温培养箱、温室、发菌车间),进行常规的发菌管理。

上述的缩短平菇液体菌种接种菌包发菌期的方法中,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所述向步骤(1)所得的ⅰ期平菇液体菌种中添加纤维素酶诱导物的方式为:将所述ⅰ期平菇液体菌种从所述发酵容器中转移至无菌容器中,然后在所述无菌容器内的ⅰ期平菇液体菌种中添加灭菌的纤维素酶诱导物;或,在所述发酵容器内的ⅰ期平菇液体菌种中添加灭菌的纤维素酶诱导物。

上述的缩短平菇液体菌种接种菌包发菌期的方法中,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所述纤维素酶诱导物是微晶纤维素、纤维二糖、羧甲基纤维素钠、木质素磺酸钠中的任一种。

上述的缩短平菇液体菌种接种菌包发菌期的方法中,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待纤维素酶诱导物添加完成后,所述ⅰ期平菇液体菌种中纤维素酶诱导物的浓度为:

(a)所述纤维素酶诱导物为微晶纤维素,所述微晶纤维素的浓度为1g/l~5g/l;

或,(b)所述纤维素酶诱导物为纤维二糖,所述纤维二糖的浓度是1g/l~5g/l;

或,(c)所述纤维素酶诱导物为羧甲基纤维素钠,所述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浓度是0.2g/l~1g/l;

或,(d)所述纤维素酶诱导物为木质素磺酸钠,所述木质素磺酸钠的浓度是1g/l~2.5g/l。

作为一个总的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的缩短平菇液体菌种接种菌包发菌期的方法在生产平菇菌包中的应用。

本发明通过先培养平菇液体菌种达到一定的生物量,在菌丝体能正常接种前24h时,向培养物中添加一种纤维素酶诱导物,继续培养24h,使菌丝体受到适宜浓度的纤维素酶诱导物的诱导刺激,以期激活菌丝体细胞中纤维素酶系的相关基因表达或诱导菌丝体分泌出纤维素酶,再用诱导处理的液体菌种接种到灭菌菌包,菌丝体接种物则能迅速利用菌包中的木质纤维素等基质生长,达到缩短平菇液体菌种接种菌包发菌期的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经研究发现,不同于固体菌种中已产生本底浓度较高的木质纤维素水解酶,由于液体菌种中缺乏纤维素酶和漆酶等多种关键酶,将其接种到固体基质中后出现延滞期较长,常常超过3天,若液体菌种接种后菌丝体产生和向基质中分泌的木质纤维素水解酶类的酶量不足,菌丝体也可能会生长缓慢,菌包发菌期较长。本发明通过大量的创新性研究,得到一个工艺简单可行的方法:即在将液体菌种培养到一定阶段(即正常接种24h前),加入纤维素酶诱导物微晶纤维素、纤维二糖、羧甲基纤维素钠或木质素磺酸钠后继续培养24h,能起到非常好的诱导效果,再接种到平菇菌包,与常规未做诱导处理的液体菌种接种的平菇菌包相比,能缩短平菇菌包的发菌期1~4天。

2、本发明在采用纤维素酶诱导物进行处理及后续培养过程中,可以采用易位操作或原位操作,操作灵活性好,且两种操作方法均简便可行、效果明显。

3、本发明通过采用微晶纤维素、纤维二糖、羧甲基纤维素钠、木质素磺酸钠作为纤维素酶诱导物,能够达到良好的诱导效果,能够有效缩短平菇菌包的发菌期。

4、本发明的方法可用于工厂生产平菇菌包,能用于控制缩短工厂化生产平菇菌包的发菌期,可以减少发菌车间的占用时间,提高发菌车间的周转率,从而明显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接种未做诱导处理得到的ⅱ期平菇液体菌种的菌包与采用不同浓度的微晶纤维素为诱导物处理得到的ⅱ期平菇液体菌种所制平菇菌包在发菌期第14天的对比照片。

图2是接种未做诱导处理得到的ⅱ期平菇液体菌种的菌包与采用不同浓度的纤维二糖为诱导物处理得到的ⅱ期平菇液体菌种所制平菇菌包在发菌期第14天的对比照片。

图3是接种未做诱导处理得到的ⅱ期平菇液体菌种的菌包与采用不同浓度的羧甲基纤维素钠为诱导物处理得到的ⅱ期平菇液体菌种所制平菇菌包在发菌期第14天的对比照片。

图4是接种未做诱导处理得到的ⅱ期平菇液体菌种的菌包与采用不同浓度的木质素磺酸钠为诱导物处理得到的ⅱ期平菇液体菌种所制平菇菌包在发菌期第13天的对比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本发明的缩短平菇液体菌种接种菌包发菌期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ⅰ期平菇液体菌种的制备。利用液体菌种专用培养基(大连富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按说明书要求配制培养液,盛装到800l液体发酵罐(购于大连富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中,高压蒸汽灭菌后接种400ml平菇(品种名平菇6543)一级摇甁液体菌种,25℃通气培养96h,亦即平时正常放罐接种前24h,得到ⅰ期平菇液体菌种,通过无菌操作移取发酵罐中的ⅰ期平菇液体菌种2000ml至无菌容器中(即为易位操作)。

步骤二,ⅰ期平菇液体菌种添加微晶纤维素处理。将步骤一所得的无菌容器中的ⅰ期平菇液体菌种分装到250ml无菌三角瓶中,装量100ml/瓶。用100ml去离子水溶解5g微晶纤维素,制成浓度为5%(w/v)的微晶纤维素母液,115℃灭菌30min,冷却至室温。取3瓶各装100mlⅰ期平菇液体菌种的三角瓶,分别添加灭菌的5%微晶纤维素母液11.1ml、5.3ml和2.1ml,使ⅰ期平菇液体菌种中添加的微晶纤维素终浓度依次为0.5%(w/v)、0.25%(w/v)和0.1%(w/v)。将前述含不同微晶纤维素浓度的ⅰ期平菇液体菌种、未做处理的ⅰ期平菇液体菌种置于恒温振荡培养箱中,25℃下150r/min培养24h,得到ⅱ期平菇液体菌种。

本实施例中,步骤一和步骤二采用的是易位操作,即培养平菇菌种至能正常放罐接种前24h,得到ⅰ期平菇液体菌种,然后定量转移发酵罐中培养物至无菌容器中,再进行后续的诱导和培养。即相对于原始发酵罐,添加微晶纤维素进行处理和后续培养并不在原始发酵罐中进行。而步骤一和步骤二也可采用原位操作替代,即培养平菇菌种至能正常放罐接种前24h,得到ⅰ期平菇液体菌种,然后不进行转移,直接在发酵罐中进行后续的诱导和培养。即相对于原始发酵罐,添加微晶纤维素进行处理和后续培养仍在原始发酵罐中进行。

步骤三,平菇菌包的制作。以杂木屑(63%)、麦麸(15%)、棉籽壳(10%)、莲子壳(10%)和熟石灰(2%)为原料,用食用菌菌袋窝口机制作平菇菌包,规格是直径10cm×高25cm,重量1.5kg/包,中央具接种孔。常压蒸汽灭菌24h,冷却至室温。

步骤四,接种与发菌期管理。取步骤三所得的灭菌平菇菌包8个,分别接种步骤二所制得的含0.5%(w/v)微晶纤维素、0.25%(w/v)微晶纤维素、0.1%(w/v)微晶纤维素处理的ⅱ期平菇液体菌种和未做诱导处理的ⅱ期平菇液体菌种,接种量为每个菌包注入25ml,其中15ml接种到菌包的接种孔内,10ml接种于菌袋开口端培养料的表面,扎好袋口。各两重复。接种菌包置于28℃恒温培养箱中,袋口向上竖立放置,黑暗培养。跟踪观察发菌过程,记录发菌期时长。发菌期时长为培养起始至平菇菌丝体布满菌包整个料面为止。

结果:接种未做诱导处理得到的ⅱ期平菇液体菌种的菌包发菌期为17天;接种0.1%(w/v)微晶纤维素处理得到的ⅱ期平菇液体菌种的菌包发菌期为13天;接种0.25%(w/v)微晶纤维素和0.5%(w/v)微晶纤维素处理得到的ⅱ期平菇液体菌种的菌包发菌期都为14天。

各样品在发菌期第14天菌丝体生长状况见图1,图1中标号为(a)、(b)、(c)、(d)的样品分别为接种未做诱导处理得到的ⅱ期平菇液体菌种的菌包、接种0.1%(w/v)微晶纤维素处理得到的ⅱ期平菇液体菌种的菌包、接种0.25%(w/v)微晶纤维素处理得到的ⅱ期平菇液体菌种的菌包、接种0.5%(w/v)微晶纤维素处理得到的ⅱ期平菇液体菌种的菌包。从图1中可看出经0.1%、0.25%(w/v)和0.5%(w/v)微晶纤维素诱导处理得到的ⅱ期平菇液体菌种接种的菌包都已完成发菌,而未做处理的菌包尚未完成发菌。

本实施例中的缩短平菇液体菌种接种菌包发菌期的方法可用于生产平菇菌包。

本实施例的关键在于:针对发酵罐中培养到一定阶段的平菇液体菌种,添加微晶纤维素进行诱导刺激,之后进行常规的液体菌种接种和平菇菌包发菌管理,实现缩短平菇液体菌种接种菌包发菌期3~4天的效果。

实施例2:

一种本发明的缩短平菇液体菌种接种菌包发菌期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ⅰ期平菇液体菌种的制备。利用液体菌种专用培养基(大连富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按说明书要求配制培养液,盛装到800l液体发酵罐(购于大连富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中,高压蒸汽灭菌后接种400ml平菇(品种名平菇6543)一级摇甁液体菌种,25℃通气培养96h,亦即平时正常放罐接种前24h,无菌操作移取发酵罐中培养物2000ml至无菌容器中,得到ⅰ期平菇液体菌种。

步骤二,ⅰ期平菇液体菌种添加纤维二糖处理。将步骤一所得的ⅰ期平菇液体菌种分装到250ml无菌三角瓶中,装量100ml/瓶。用100ml去离子水溶解5g纤维二糖,制成浓度为5%(w/v)的纤维二糖母液,115℃灭菌30min,冷却至室温。取3瓶各装100mlⅰ期平菇液体菌种的三角瓶,分别添加灭菌的5%纤维二糖母液11.1ml、5.3ml和2.1ml,使ⅰ期平菇液体菌种中添加的纤维二糖终浓度依次为0.5%(w/v)、0.25%(w/v)和0.1%(w/v)。将前述含不同纤维二糖浓度的ⅰ期平菇液体菌种、未做诱导处理的ⅰ期平菇液体菌种置于恒温振荡培养箱中,25℃下150r/min培养24h,得到ⅱ期平菇液体菌种。

本实施例中,步骤一和步骤二采用的是易位操作,即培养平菇菌种至能正常放罐接种前24h,得到ⅰ期平菇液体菌种,然后定量转移发酵罐中培养物至无菌容器中,再进行后续的诱导和培养。即相对于原始发酵罐,添加纤维二糖进行处理和后续培养并不在原始发酵罐中进行。而步骤一和步骤二也可采用原位操作替代,即培养平菇菌种至能正常放罐接种前24h,得到ⅰ期平菇液体菌种,然后不进行转移,直接在发酵罐中进行后续的诱导和培养。即相对于原始发酵罐,添加纤维二糖进行处理和后续培养仍在原始发酵罐中进行。

步骤三,平菇菌包的制作。以杂木屑(63%)、麦麸(15%)、棉籽壳(10%)、莲子壳(10%)和熟石灰(2%)为原料,用食用菌菌袋窝口机制作平菇菌包,规格是直径10cm×高25cm,重量1.5kg/包,中央具接种孔。常压蒸汽灭菌24h,冷却至室温。

步骤四,接种与发菌期管理。取步骤三所得的灭菌平菇菌包8个,分别接种步骤二所制得的含0.5%(w/v)纤维二糖、0.25%(w/v)纤维二糖、0.1%(w/v)纤维二糖处理的ⅱ期平菇液体菌种和未做诱导处理的ⅱ期平菇液体菌种,接种量为每个菌包注入25ml,其中15ml接种到菌包的接种孔内,10ml接种于菌袋开口端培养料的表面,扎好袋口。各两重复。接种菌包置于28℃恒温培养箱中,袋口向上竖立放置,黑暗培养。跟踪观察发菌过程,记录发菌期时长。发菌期时长为培养起始至平菇菌丝体布满菌包整个料面为止。

结果:接种0.5%(w/v)纤维二糖处理得到的ⅱ期平菇液体菌种的菌包发菌期为13天;接种0.1%(w/v)纤维二糖处理处理得到的ⅱ期平菇液体菌种的菌包发菌期为14天;接种0.25%(w/v)纤维二糖处理得到的ⅱ期液体菌种的菌包发菌期为15天;接种未做诱导处理得到的ⅱ期平菇液体菌种的菌包发菌期为17天。

各样品在发菌期第14天菌丝体生长状况见图2,图2中标号为(a)、(b)、(c)、(d)的样品分别为接种未做诱导处理得到的ⅱ期平菇液体菌种的菌包、接种0.1%(w/v)纤维二糖处理得到的ⅱ期平菇液体菌种的菌包、接种0.25%(w/v)纤维二糖处理得到的ⅱ期平菇液体菌种的菌包、接种0.5%(w/v)纤维二糖处理得到的ⅱ期平菇液体菌种的菌包。从图2中可以看出仅有含0.1%(w/v)和0.5%(w/v)纤维二糖诱导处理得到的ⅱ期平菇液体菌种接种的平菇菌包已完成发菌。

本实施例中的缩短平菇液体菌种接种菌包发菌期的方法可用于生产平菇菌包。

本实施例的关键在于:针对发酵罐中培养到一定阶段的平菇液体菌种,添加纤维二糖进行诱导刺激,之后进行常规的液体菌种接种和平菇菌包发菌管理,实现缩短平菇菌包发菌期2~4天的效果。

实施例3:

一种本发明的缩短平菇液体菌种接种菌包发菌期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ⅰ期平菇液体菌种的制备。利用液体菌种专用培养基(大连富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按说明书要求配制培养液,盛装到800l液体发酵罐(购于大连富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中,高压蒸汽灭菌后接种400ml平菇(品种名平菇6543)一级摇甁液体菌种,25℃通气培养96h,亦即平时正常放罐接种前24h,无菌操作移取发酵罐中培养物2000ml至无菌容器中,得到ⅰ期平菇液体菌种。

步骤二,ⅰ期平菇液体菌种添加羧甲基纤维素钠处理。将步骤一所得的ⅰ期平菇液体菌种分装到250ml无菌三角瓶中,装量100ml/瓶。用100ml去离子水溶解1g羧甲基纤维素钠,制成浓度为1%(w/v)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母液,115℃灭菌30min,冷却至室温。取3瓶各装100mlⅰ期平菇液体菌种的三角瓶,分别添加灭菌的1%羧甲基纤维素钠母液11.1ml、5.3ml和2.1ml,使ⅰ期平菇液体菌种中添加的羧甲基纤维素钠终浓度依次为0.1%(w/v)、0.05%(w/v)和0.2%(w/v)。将前述含不同羧甲基纤维素钠浓度的ⅰ期平菇液体菌种、未做诱导处理的ⅰ期平菇液体菌种置于恒温振荡培养箱中,25℃下150r/min培养24h,得到ⅱ期平菇液体菌种。

本实施例中,步骤一和步骤二采用的是易位操作,即培养平菇菌种至能正常放罐接种前24h,得到ⅰ期平菇液体菌种,然后定量转移发酵罐中培养物至无菌容器中,再进行后续的诱导和培养。即相对于原始发酵罐,添加羧甲基纤维素钠进行处理和后续培养并不在原始发酵罐中进行。而步骤一和步骤二也可采用原位操作替代,即培养平菇菌种至能正常放罐接种前24h,得到ⅰ期平菇液体菌种,然后不进行转移,直接在发酵罐中进行后续的诱导和培养。即相对于原始发酵罐,添加羧甲基纤维素钠进行处理和后续培养仍在原始发酵罐中进行。

步骤三,平菇菌包的制作。以杂木屑(63%)、麦麸(15%)、棉籽壳(10%)、莲子壳(10%)和熟石灰(2%)为原料,用食用菌菌袋窝口机制作平菇菌包,规格是直径10cm×高25cm,重量1.5kg/包,中央具接种孔。常压蒸汽灭菌24h,冷却至室温。

步骤四,接种与发菌期管理。取步骤三所得的灭菌平菇菌包8个,分别接种步骤二所制得的含0.1%(w/v)羧甲基纤维素钠、0.05%(w/v)羧甲基纤维素钠、0.02%(w/v)羧甲基纤维素钠处理的ⅱ期平菇液体菌种和未做诱导处理的ⅱ期平菇液体菌种,接种量为每个菌包注入25ml,其中15ml接种到菌包的接种孔内,10ml接种于菌袋开口端培养料的表面,扎好袋口。各两重复。接种菌包置于28℃恒温培养箱中,袋口向上竖立放置,黑暗培养。跟踪观察发菌过程,记录发菌期时长。发菌期时长为培养起始至平菇菌丝体布满菌包整个料面为止。

结果:接种0.02%(w/v)羧甲基纤维素钠处理得到的ⅱ期平菇液体菌种的菌包发菌期为13天;接种0.05%(w/v)羧甲基纤维素钠和0.1%(w/v)羧甲基纤维素钠处理得到的ⅱ期平菇液体菌种的菌包发菌期均为16天;接种未做诱导处理得到的ⅱ期平菇液体菌种的菌包发菌期为17天。

各样品在发菌期第14天菌丝体生长状况见图3,图3中标号为(a)、(b)、(c)、(d)的样品分别为接种未做诱导处理得到的ⅱ期平菇液体菌种的菌包、接种0.02%(w/v)羧甲基纤维素钠处理得到的ⅱ期平菇液体菌种的菌包、接种0.05%(w/v)羧甲基纤维素钠处理得到的ⅱ期平菇液体菌种的菌包、接种0.1%(w/v)羧甲基纤维素钠处理得到的ⅱ期平菇液体菌种的菌包。从图3中可看出仅有经0.02%(w/v)羧甲基纤维素钠诱导处理得到的ⅱ期平菇液体菌种接种的平菇菌包完成发菌。

本实施例中的缩短平菇液体菌种接种菌包发菌期的方法可用于生产平菇菌包。

本实施例的关键在于:针对发酵罐中培养到一定阶段的平菇液体菌种,添加羧甲基纤维素钠进行诱导刺激,之后进行常规的液体菌种接种和平菇菌包发菌管理,实现缩短平菇菌包发菌期1~4天的效果。

实施例4:

一种本发明的缩短平菇液体菌种接种菌包发菌期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ⅰ期平菇液体菌种的制备。利用液体菌种专用培养基(大连富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按说明书要求配制培养液,盛装到800l液体发酵罐(购于大连富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中,高压蒸汽灭菌后接种400ml平菇(品种名平菇6543)一级摇甁液体菌种,25℃通气培养96h,亦即平时正常放罐接种前24h,无菌操作移取发酵罐中培养物2000ml至无菌容器中,得到ⅰ期平菇液体菌种。

步骤二,ⅰ期平菇液体菌种添加木质素磺酸钠处理。将步骤一所得的ⅰ期平菇液体菌种分装到250ml无菌三角瓶中,装量100ml/瓶。用100ml去离子水溶解5g木质素磺酸钠,制成浓度为5%(w/v)的木质素磺酸钠母液,115℃灭菌30min,冷却至室温。取3瓶各装100mlⅰ期平菇液体菌种的三角瓶,分别添加灭菌的5%木质素磺酸钠母液11.1ml、5.3ml和2.1ml,使ⅰ期平菇液体菌种中添加的木质素磺酸钠终浓度依次为0.5%(w/v)、0.25%(w/v)和0.1%(w/v)。将前述含不同木质素磺酸钠浓度的ⅰ期平菇液体菌种、未做诱导处理的ⅰ期平菇液体菌种置于恒温振荡培养箱中,25℃下150r/min培养24h,得到ⅱ期平菇液体菌种。

本实施例中,步骤一和步骤二采用的是易位操作,即培养平菇菌种至能正常放罐接种前24h,得到ⅰ期平菇液体菌种,然后定量转移发酵罐中培养物至无菌容器中,再进行后续的诱导和培养。即相对于原始发酵罐,添加木质素磺酸钠进行处理和后续培养并不在原始发酵罐中进行。而步骤一和步骤二也可采用原位操作替代,即培养平菇菌种至能正常放罐接种前24h,得到ⅰ期平菇液体菌种,然后不进行转移,直接在发酵罐中进行后续的诱导和培养。即相对于原始发酵罐,添加木质素磺酸钠进行处理和后续培养仍在原始发酵罐中进行。

步骤三,平菇菌包的制作。以杂木屑(63%)、麦麸(15%)、棉籽壳(10%)、莲子壳(10%)和熟石灰(2%)为原料,用食用菌菌袋窝口机制作平菇菌包,规格是直径10cm×高25cm,重量1.5kg/包,中央具接种孔。常压蒸汽灭菌24h,冷却至室温。

步骤四,接种与发菌期管理。取步骤三所得的灭菌平菇菌包8个,分别接种步骤二所制得的含0.5%(w/v)木质素磺酸钠、0.25%(w/v)木质素磺酸钠、0.1%(w/v)木质素磺酸钠处理的ⅱ期平菇液体菌种和未做诱导处理的ⅱ期平菇液体菌种,接种量为每个菌包注入25ml,其中15ml接种到菌包的接种孔内,10ml接种于菌袋开口端培养料的表面,扎好袋口。各两重复。接种菌包置于28℃恒温培养箱中,袋口向上竖立放置,黑暗培养。跟踪观察发菌过程,记录发菌期时长。发菌期时长为培养起始至平菇菌丝体布满菌包整个料面为止。

结果:接种0.5%(w/v)木质素磺酸钠处理得到的ⅱ期平菇液体菌种失去活性,所接种菌包无菌丝体生长;接种0.1%(w/v)木质素磺酸钠和0.25%(w/v)木质素磺酸钠处理得到的ⅱ期平菇液体菌种的菌包发菌期都为13天;接种未做诱导处理得到的ⅱ期平菇液体菌种的菌包发菌期为17天。

各样品在发菌期第13天菌丝体生长状况见图4,图4中标号为(a)、(b)、(c)、(d)的样品分别为接种未做诱导处理得到的ⅱ期平菇液体菌种的菌包、接种0.1%(w/v)木质素磺酸钠处理得到的ⅱ期平菇液体菌种的菌包、接种0.25%(w/v)木质素磺酸钠处理得到的ⅱ期平菇液体菌种的菌包、接种0.5%(w/v)木质素磺酸钠处理得到的ⅱ期平菇液体菌种的菌包。从图4中可以看出,仅有经0.1%(w/v)和0.25%(w/v)木质素磺酸钠诱导处理得到的ⅱ期平菇液体菌种接种的平菇菌包完成发菌,而经0.5%(w/v)木质素磺酸钠处理得到的ⅱ期平菇液体菌种已经失去活力。

本实施例中的缩短平菇液体菌种接种菌包发菌期的方法可用于生产平菇菌包。

本实施例的关键在于:针对发酵罐中培养到一定阶段的平菇液体菌种,添加木质素磺酸钠进行诱导刺激,之后进行常规的液体菌种接种和平菇菌包发菌管理,实现缩短平菇菌包发菌期4天的效果。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