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魔芋种球低温催芽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036567发布日期:2018-11-24 10:07阅读:233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魔芋种球低温催芽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魔芋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属天南星科魔芋属的球茎类园艺植物,学名:amorphophallusspp.。现行栽培的品种主要是花魔芋,白魔芋和珠芽类魔芋。魔芋栽培主要集中在亚洲的中国、日本、韩国和泰国等国家。魔芋在我国种植历史较为久远,但主要是房前屋后种植。目前魔芋规模化种植地域主要集中在云南,湖南和山西等省,云南是魔芋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但目前的魔芋规模化种植主要模式为3月底播种,11月底采收。对于魔芋种球繁育企业,繁种用种球需要贮藏近4个月的时间,需要大量的仓储成本。云南生产用魔芋种球贮藏主要为室温堆放贮藏,地窖贮藏和露地越冬贮藏。大量堆放的种球使得生产用种球在储藏期间发病率极高,增加了种球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地窖贮藏不适宜规模化生产,露地越冬贮藏会导致球茎遭受地下虫害啃食。魔芋产区种球贮藏室的昼夜温差较大,白天温度20℃左右,夜晚4℃左右,每天反反复复的低温-高温-低温-高温变化,导致生产用魔芋种球品质下降,田间出苗不整齐或出苗率低。

本发明利用云南当地生产的休眠魔芋种球,采用较为恒定的低温处理,能够快速打破魔芋休眠,保持球茎品质,实现魔芋早期种植或周年种植,降低魔芋种球生产成本,提高魔芋种球萌发率和整齐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魔芋种球低温催芽处理方法,以解决现有魔芋种球处理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魔芋种球低温催芽处理方法的技术方案其特征在是将采挖的魔芋种球晾晒后用高锰酸钾2000~2500倍液消毒或用杀菌剂拌种,然后装入筐内,每个筐内单层摆放魔芋种球且其芽窝向上,将装有魔芋种球的筐放入贮藏库内进行低温催芽处理,在贮藏库内安装换气扇、制冷设备和温湿度自动记录仪,所述低温催芽处理是:开始阶段温度控制在12~14℃保持6-7天,然后调整温度在9~10℃保持39~41天后出贮藏库,整个低温催芽处理期间,贮藏库内的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55%~65%,且贮藏库内保持黑暗条件。进一步,每隔6小时自动启动贮藏库内的换气扇,持续工作1小时,更新贮藏库内空气并保持贮藏库内的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55~65%。

进一步,所述杀菌剂拌种用50%多菌灵800倍液、75%百菌清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中的一种。

进一步,所述将采挖的魔芋种球晾晒是将采挖的魔芋种球晾晒1-2d。

进一步,魔芋种球装入筐内时按魔芋种球的重量进行分级处理后,每个筐内装入的魔芋种球是同一级别的魔芋种,所述按魔芋种球的重量进行分级处理是:按照魔芋种球重量分为50g以下,50~100g,200~200g,200~300g,300-500g的5个级别。

进一步,贮藏库内的装有魔芋种球的筐按行放置,相邻两行装有魔芋种球的筐边之间保持间距50~60cm,每行自下而上码放不超过12个装有魔芋种球的筐。

进一步,装魔芋种球的筐为有孔的筐,其筐的高度为15~17cm,装入筐内的魔芋种球的上表面低于筐顶面1~3cm。

进一步,温湿度自动记录仪记录设定为每2小时自动记录一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处理魔芋种球损失率低(0.1%以下),操作简便,处理时间短(最多48天),节约成本,出苗时间缩短50天以上,出苗率高(98.9%以上),比常规室温处理,其种球损失率降低了99%,出苗时间节省至少50天,出苗率提高22%以上。

本发明方法易于推广,可用在全国魔芋产区低温集中催芽处理。处理后的魔芋种球可以在云南热区1月份种植,也可在全国各地的温室内周年种植。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具体操作按下列步骤进行:

(1)魔芋种球采挖、分级、消毒处理:魔芋球茎是通过夏季正常生长,秋季自然倒苗。2015年11月采挖云南临沧耿马四排山自然落科倒苗后的珠芽魔芋种球,清除种球携带的泥沙,在墒面上晾晒1d后,根据种球重量分为50g以下,50~100g,100~200g,200~300g,300~500g的5个级别。将晾晒后的魔芋种球晾晒用高锰酸钾2000倍液浸泡20min清洗消毒,然后装入长宽高分别为60cm×40cm×15cm的带孔的塑料黑筐内,每个筐内单层摆放魔芋种球且其芽窝向上裸露,每一个筐内放入相同级别的魔芋种球。

(2)种球入库进行低温催芽处理,种球入库前用40%甲醛10ml/贮藏库m3+高锰酸钾5g/贮藏库m3熏蒸贮藏库。将装有魔芋种球的筐堆码10个塑料黑筐,按行放入贮藏库,相邻两行筐边之间保持间距50cm。

(3)球茎贮藏库内温湿度监测:在贮藏库内安装妙昕th11r型温湿度自动记录仪并监控库内温湿度。

(4)贮藏库内低温催芽处理:贮藏库内安装换气扇和制冷设备,装有魔芋种球的筐放入贮藏库的开始阶段贮藏库内的温度控制在12~14℃保持7天,之后,调整贮藏库内的温度在9~10℃保持41天,将魔芋种球从贮藏库取出进行田间种植。从装有魔芋种球的筐放入贮藏库内至魔芋种球出贮藏库的整个低温催芽处理期间(共48天),贮藏库内的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55%~65%,且贮藏库内保持黑暗条件,每隔6小时自动启动贮藏库内的换气扇,持续工作1小时,更新贮藏库内空气保持贮藏库内的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55%~65%。

(5)栽种检验:将步骤(4)进行了低温催芽处理的珠芽魔芋种球与自然条件室内贮藏48天的珠芽魔芋种球种植于云南临沧孟定(海拔600m,无霜)同一地块。出苗结果如表1:

表1魔芋种球不同贮藏方式处理效果统计

由表1可以看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处理魔芋种球贮藏烂种率只有0.1%,即魔芋种球损失率只有0.1%,魔芋种球损失率降低了99%,缩短出苗时间50天,10天内魔芋种球出苗率就达到了80%,而室温处理的魔芋种球60天左右才陆陆续续出苗。本发明的魔芋种球出苗率高达99%,比现有技术提高到了22.2%。

实施例2

实施例2除以下具体操作不同外,其余操作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1)魔芋种球采挖、分级、消毒处理:于2016年12月采挖云南临沧耿马孟定尖山自然落科倒苗后的珠芽魔芋种球。晾晒2d后将整个珠芽魔芋种球在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中沾一下就拿出来(拌种)。

(4)贮藏库内低温催芽处理:装有魔芋种球的筐放入贮藏库的开始阶段贮藏库内的温度控制在12~14℃保持6天,之后,调整贮藏库内的温度在9~10℃保持40天后将魔芋种球从贮藏库取出进行田间种植(整个低温催芽处理45天)。

(5)栽种检验:将经过本发明低温催芽处理的珠芽魔芋种球与自然条件室内贮藏45天的种球种植于同一地块。出苗结果如表2:

表2魔芋种球不同贮藏方式处理效果统计

由表2可以看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处理魔芋种球烂种率只有0.1%(即魔芋种球损失率只有0.08%),魔芋种球损失率降低了99.36%,缩短出苗时间52天,10天内魔芋种球出苗率就达到了80%,而室温处理的魔芋种球62天左右才陆陆续续出苗。本发明方法处理的魔芋种球出苗率高达98.9%,比现有技术提高到了22.9%。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