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树的立体生态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09600发布日期:2018-12-19 05:13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树的立体生态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黄皮树,芸香科植物,高10-12米,树皮供药用,种子可榨油。黄柏即为黄皮树的干燥树皮,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尿赤,带下阴痒,热淋涩痛,脚气痿蹙,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湿疮。盐黄柏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盗汗骨蒸。如今其在市场上备受欢迎,价格也持续的上升,一度的出现了黄皮树种植热。然而在黄皮树的种植过程中,一方面由于优良品种的普及率相对较低,部分果农室外嫁接的技术落后,其经济损失严重,另一方面,黄皮树在种植的前五年,其树干较小,黄皮树的间隙较大,大田种植黄皮树会存在真空期,在浪费土地资源的同时,还无形中降低了果农的经济收入,而且在结果前的头几年,需要进行除草和废水的管理,肥料的使用成本高,人工劳力的投入大,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改变传统黄皮树种植的单一模式,选择黄皮树与其他农作物套种的模式,是实现增益增收的最佳选择,然而,到目前为止,部分果农采用的套种模式,都普遍存在经济效益低,得不偿失的问题。

茶树为多年生常绿草本食物,其植株不高,树冠密集,树幅宽大,四季常青,一经种植可连续生产几十年甚至几百年,茶树具有“喜温、喜荫、喜湿、喜酸”的特点,显然,在茶树的栽培上必须创造最佳条件,以满足茶树的生长发育需求,尤其是在茶树出苗和幼苗的生长期,其茶树的嫩叶极易受到强烈日射而灼伤,严重时导致移栽后的幼苗死亡,所以,在茶树播种的时候应该采取抗旱保墒与遮阴等措施,保证茶树的遮阴率为50~70%可到达最佳的生长状态。

生姜是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zingiberofficinaleroscoe)的新鲜根茎,别名有姜根、百辣云、勾装指、因地辛、炎凉小子、鲜生姜、蜜炙姜。性温,其特有的“姜辣素”能刺激胃肠黏膜,使胃肠道充血,消化能力增强,能有效地治疗吃寒凉食物过多而引起的腹胀、腹痛、腹泻、呕吐等。生姜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不耐寒,怕潮湿,怕强光直射。忌连作。宜选择坡地和稍阴的地块栽培。以上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上至重壤上为宜。在生姜的种植过程中,通常都需要种植遮阴作物来尾气遮阴,以减少直射光对生姜的灼伤,提高其种植的产量和增加收益。因此,结合农林园生产线路,采用合理的套种模式,提供一种方法简单、易于实施、种植成本低、经济效益显著、共生共例、较好的维系地力的平衡与绿色自然环境的保护,有效的提高土地的利用率的黄皮树的立体生态栽培方法是客观需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法简单、易于实施、种植成本低、经济效益显著、共生共例、较好的维系地力的平衡与绿色自然环境的保护,有效的提高土地的利用率的茶树的立体生态栽培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茶树的立体生态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选地整地:选择坡度在15-20°、富含腐殖质、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土层肥厚、微酸到中性的山地,在2月份土地进行深耕80cm以上,结合深耕每亩施腐熟的牛粪2400~3000kg,氮磷钾复合肥100~200kg和过磷酸钙30~50kg作为基肥,整地后修地埂;

②黄皮树的种植:在3月下旬-4月上旬,挑选无病害、根系发达高0.8~1m的黄皮树幼苗,按行距1~1.5米、株距3~4米的种植密度挖定植穴,定植穴挖好后按长、宽各1米,深0.8米的规格挖穴,分层施放土杂肥和回土,最后一层填回表土;每穴埋施绿肥50公斤+土杂肥50公斤+石灰0.5公斤+磷肥0.5公斤,回表土后的定植穴高出地面18-25厘米;种植深度以细土覆盖到根颈、保持与苗期的入土深度为宜,边覆土,边踩紧,踩紧后浇稀薄粪水1次,浇透水后在栽种黄皮树幼苗行间套作茶树;

③茶树的种植:在10月份,先选择根须发达、生长健壮的茶苗,在两行黄皮树苗中间的空地按1~2m的株距挖50~60cm深的定植坑,其茶苗的定植坑与黄皮树幼苗的定植穴交错布置,然后再定植坑内按每坑施入10~15kg的茶树有机肥,再把茶苗放入定植坑内,边覆土,边踩紧,踩紧后浇稀薄粪水1次;

④生姜的种植:在第二年的3月份,对已种有黄皮树和茶树的中间空整地施肥后,在黄皮树与茶树的行间,距离两侧黄皮树和茶树50~60cm处,按行距30~40cm、株距65~70cm的种植密度穴播生姜幼苗,播种时姜芽朝上,姜种西南向排列即与行向成45°角,播后覆土2-3厘米。

⑤田间管理:

a:黄皮树移栽成活后,定期进行除草和排水处理,当黄皮树长至1~2m后,对黄皮树进行修枝整形,保持黄皮树的透光率在35%以上;

b:在茶苗移栽后第二年的3~5月份,采用定高侧生长形整枝方式对茶苗进行整形,主干上保留5~7个主枝,修剪后在剪掉的豁口处涂抹生长素,以后每年进行修剪,每次剪去树冠表层5~8cm,以利于发芽产生新枝,修剪后对茶树喷施2~3次的叶面肥;

c:在生姜出苗后自然遮阴;

d:在每年的10-11月份,当黄皮树落叶和生姜茎枯萎后,将黄皮树落叶和生姜茎整碎,然后再在其表面每亩施入农家肥4000~5000kg和氮磷钾复合肥100~150kg,施肥后采用稀薄粪水对其进行灌溉,灌溉后耕锄松土,并扩大黄皮树和茶树周围的树盘,施肥与浇灌之后,再将撒有石灰水的买秸秆铺撒在黄皮树与茶树之间的空地上,做好肥水管理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在此期间,还需要用稀薄粪水灌溉2~5次;

⑥采收:采用立体栽培套种的黄皮树4~5年即可挂果,茶树4~5年即可采摘茶叶,生姜1年即可采收。

进一步的,在步骤③中,所述茶树有机肥由以下重量份百分比的原料组成:紫薯渣100~200份、羊粪200~500份、黔产大叶种叶灰100~150份、酵母硒50~100份、骨粉10~20份、薏仁杆灰10~20份、腐植酸15~30份、硫酸锌5~10份、硫酸镁5~10份。

进一步的,步骤②中,所述黄皮树专用肥,采用家禽粪便与腐殖土按1:1~3的比例混合均匀,自然发酵3~5个月后制得。

进一步的,在步骤⑥中,当生姜采收后,再次进行穴播时,其生姜距离两侧茶树和黄皮树的距离应相应增加。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的立体栽培方法,在遵循黄皮树、茶树和生姜本身种植特点的情况下,进过认真和仔细的不断反复实验,获得了最佳的套种方法,该种套种方法充分利用了各自在相应生长阶段具有的和需要的条件,黄皮树具有适应性好、生长快的特点,但结果晚,见效慢,在黄皮树的幼林下种植茶树和生姜,其黄皮树、茶树与生姜之间的高度差异明显,能够形成一个立体的栽培体系,充分利用黄皮树的高度形成的自然遮阴棚,有效的控制其透光率,为茶树和生姜提供一定的遮阴效果,以提高茶叶的产率和保障生姜的质量和品质。

2、本发明通过与茶树和生姜套种,黄皮树落叶后,黄皮树树叶和其树皮所含的川黄檗能够对生姜和茶树生长过程中产生的病虫害具有很好的防治作用,降低了其病虫害的影响程度,同时茶树和黄皮树的根系较为发达,为生姜的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而生姜为茶树和黄皮树生长的土壤增加了养分,形成了互利互补的栽培模式,进而有效的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保障了食品的使用安全。

3、本发明改变了传统的单一种植模式,打破了黄皮树种植的真空期,即使在黄皮树的休眠期,也有果实采收,有效的保证了果农的收益,而且本发明结合农林园生产路线,有效的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进一步的提高了土地单位面积的产量,确实增加了果农的收入,通过合理的套种,实现了共生共例,较好的维系了地力的平衡与绿色自然环境的保护,带动了当地农业和其他行业的发展,繁荣了地区经济,吸引投资,增加了就业机会,形成了良性的产业循环链,推动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选择在贵州省兴义市种植,具体的种植步骤如下:

①选地整地:选择坡度在15-20°、富含腐殖质、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土层肥厚、微酸到中性的山地,在2月份土地进行深耕80cm以上,结合深耕每亩施腐熟的牛粪2400kg,氮磷钾复合肥100kg和过磷酸钙50kg作为基肥,整地后修地埂;

②黄皮树的种植:在3月下旬,挑选无病害、根系发达高0.8~1m的黄皮树幼苗,按行距1米、株距3米的种植密度挖定植穴,定植穴挖好后按长、宽各1米,深0.8米的规格挖穴,分层施放土杂肥和回土,最后一层填回表土;每穴埋施绿肥50公斤+土杂肥50公斤+石灰0.5公斤+磷肥0.5公斤,回表土后的定植穴高出地面18-25厘米;种植深度以细土覆盖到根颈、保持与苗期的入土深度为宜,边覆土,边踩紧,踩紧后浇稀薄粪水1次,浇透水后在栽种黄皮树幼苗行间套作茶树;

③茶树的种植:在10月份,先选择根须发达、生长健壮的茶苗,在两行黄皮树苗中间的空地按1m的株距挖60cm深的定植坑,其茶苗的定植坑与黄皮树幼苗的定植穴交错布置,然后再定植坑内按每坑施入10kg的茶树有机肥,再把茶苗放入定植坑内,边覆土,边踩紧,踩紧后浇稀薄粪水1次;

④生姜的种植:在第二年的3月份,对已种有黄皮树和茶树的中间空整地施肥后,在黄皮树与茶树的行间,距离两侧黄皮树和茶树50cm处,按行距30cm、株距65cm的种植密度穴播生姜幼苗,播种时姜芽朝上,姜种西南向排列即与行向成45°角,播后覆土2-3厘米。

⑤田间管理:

a:黄皮树移栽成活后,定期进行除草和排水处理,当黄皮树长至1m后,对黄皮树进行修枝整形,保持黄皮树的透光率在35%以上;

b:在茶苗移栽后第二年的3~5月份,采用定高侧生长形整枝方式对茶苗进行整形,主干上保留5~7个主枝,修剪后在剪掉的豁口处涂抹生长素,以后每年进行修剪,每次剪去树冠表层5~8cm,以利于发芽产生新枝,修剪后对茶树喷施2~3次的叶面肥;

c:在生姜出苗后自然遮阴;

d:在每年的10-11月份,当黄皮树落叶和生姜茎枯萎后,将黄皮树落叶和生姜茎整碎,然后再在其表面每亩施入农家肥4000kg和氮磷钾复合肥100kg,施肥后采用稀薄粪水对其进行灌溉,灌溉后耕锄松土,并扩大黄皮树和茶树周围的树盘,施肥与浇灌之后,再将撒有石灰水的买秸秆铺撒在黄皮树与茶树之间的空地上,做好肥水管理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在此期间,还需要用稀薄粪水灌溉2~5次;

⑥采收:采用立体栽培套种的黄皮树4~5年即可挂果,茶树4~5年即可采摘茶叶,生姜1年即可采收。

进一步的,在步骤③中,所述茶树有机肥由以下重量份百分比的原料组成:紫薯渣100kg、羊粪200kg、黔产大叶种叶灰100kg、酵母硒50kg、骨粉10kg、薏仁杆灰10kg、腐植酸15kg、硫酸锌5kg、硫酸镁5kg。

进一步的,步骤②中,所述黄皮树专用肥,采用家禽粪便与腐殖土按1:1的比例混合均匀,自然发酵5个月后制得。

进一步的,在步骤⑥中,当生姜采收后,再次进行穴播时,其生姜距离两侧茶树和黄皮树的距离应相应增加。

实施例2

本实施例选择在贵州省兴义市种植,具体的种植步骤如下

①选地整地:选择坡度在15-20°、富含腐殖质、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土层肥厚、微酸到中性的山地,在2月份土地进行深耕80cm以上,结合深耕每亩施腐熟的牛粪3000kg,氮磷钾复合肥200kg和过磷酸钙30kg作为基肥,整地后修地埂;

②黄皮树的种植:在4月上旬,挑选无病害、根系发达高0.8~1m的黄皮树幼苗,按行距1.5米、株距4米的种植密度挖定植穴,定植穴挖好后按长、宽各1米,深0.8米的规格挖穴,分层施放土杂肥和回土,最后一层填回表土;每穴埋施绿肥50公斤+土杂肥50公斤+石灰0.5公斤+磷肥0.5公斤,回表土后的定植穴高出地面18-25厘米;种植深度以细土覆盖到根颈、保持与苗期的入土深度为宜,边覆土,边踩紧,踩紧后浇稀薄粪水1次,浇透水后在栽种黄皮树幼苗行间套作茶树;

③茶树的种植:在11月份,先选择根须发达、生长健壮的茶苗,在两行黄皮树苗中间的空地按2m的株距挖50cm深的定植坑,其茶苗的定植坑与黄皮树幼苗的定植穴交错布置,然后再定植坑内按每坑施入15kg的茶树有机肥,再把茶苗放入定植坑内,边覆土,边踩紧,踩紧后浇稀薄粪水1次;

④生姜的种植:在第二年的3月份,对已种有黄皮树和茶树的中间空整地施肥后,在黄皮树与茶树的行间,距离两侧黄皮树和茶树60cm处,按行距30cm、株距70cm的种植密度穴播生姜幼苗,播种时姜芽朝上,姜种西南向排列即与行向成45°角,播后覆土2-3厘米。

⑤田间管理:

a:黄皮树移栽成活后,定期进行除草和排水处理,当黄皮树长至2m后,对黄皮树进行修枝整形,保持黄皮树的透光率在35%以上;

b:在茶苗移栽后第二年的5月份,采用定高侧生长形整枝方式对茶苗进行整形,主干上保留5~7个主枝,修剪后在剪掉的豁口处涂抹生长素,以后每年进行修剪,每次剪去树冠表层5~8cm,以利于发芽产生新枝,修剪后对茶树喷施2~3次的叶面肥;

c:在生姜出苗后自然遮阴;

d:在每年的11月份,当黄皮树落叶和生姜茎枯萎后,将黄皮树落叶和生姜茎整碎,然后再在其表面每亩施入农家肥5000kg和氮磷钾复合肥150kg,施肥后采用稀薄粪水对其进行灌溉,灌溉后耕锄松土,并扩大黄皮树和茶树周围的树盘,施肥与浇灌之后,再将撒有石灰水的买秸秆铺撒在黄皮树与茶树之间的空地上,做好肥水管理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在此期间,还需要用稀薄粪水灌溉2~5次;

⑥采收:采用立体栽培套种的黄皮树4~5年即可挂果,茶树4~5年即可采摘茶叶,生姜1年即可采收。

进一步的,在步骤③中,所述茶树有机肥由以下重量份百分比的原料组成:紫薯渣200kg、羊粪500kg、黔产大叶种叶灰150kg、酵母硒100kg、骨粉20kg、薏仁杆灰20kg、腐植酸30kg、硫酸锌10kg、硫酸镁10kg。

进一步的,步骤②中,所述黄皮树专用肥,采用家禽粪便与腐殖土按1:3的比例混合均匀,自然发酵5个月后制得。

进一步的,在步骤⑥中,当生姜采收后,再次进行穴播时,其生姜距离两侧茶树和黄皮树的距离应相应增加。

实施例3:

本实施例选择在贵州省兴义市种植,具体的种植步骤如下:

①选地整地:选择坡度在15-20°、富含腐殖质、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土层肥厚、微酸到中性的山地,在2月份土地进行深耕80cm以上,结合深耕每亩施腐熟的牛粪2700kg,氮磷钾复合肥150kg和过磷酸钙40kg作为基肥,整地后修地埂;

②黄皮树的种植:在3月下旬-4月上旬,挑选无病害、根系发达高0.8~1m的黄皮树幼苗,按行距1.2米、株距3.5米的种植密度挖定植穴,定植穴挖好后按长、宽各1米,深0.8米的规格挖穴,分层施放土杂肥和回土,最后一层填回表土;每穴埋施绿肥50公斤+土杂肥50公斤+石灰0.5公斤+磷肥0.5公斤,回表土后的定植穴高出地面18-25厘米;种植深度以细土覆盖到根颈、保持与苗期的入土深度为宜,边覆土,边踩紧,踩紧后浇稀薄粪水1次,浇透水后在栽种黄皮树幼苗行间套作茶树;

③茶树的种植:在10月份,先选择根须发达、生长健壮的茶苗,在两行黄皮树苗中间的空地按1.5m的株距挖55cm深的定植坑,其茶苗的定植坑与黄皮树幼苗的定植穴交错布置,然后再定植坑内按每坑施入12kg的茶树有机肥,再把茶苗放入定植坑内,边覆土,边踩紧,踩紧后浇稀薄粪水1次;

④生姜的种植:在第二年的3月份,对已种有黄皮树和茶树的中间空整地施肥后,在黄皮树与茶树的行间,距离两侧黄皮树和茶树55cm处,按行距35cm、株距65cm的种植密度穴播生姜幼苗,播种时姜芽朝上,姜种西南向排列即与行向成45°角,播后覆土2-3厘米。

⑤田间管理:

a:黄皮树移栽成活后,定期进行除草和排水处理,当黄皮树长至1.5m后,对黄皮树进行修枝整形,保持黄皮树的透光率在35%以上;

b:在茶苗移栽后第二年的4月份,采用定高侧生长形整枝方式对茶苗进行整形,主干上保留6个主枝,修剪后在剪掉的豁口处涂抹生长素,以后每年进行修剪,每次剪去树冠表层5~8cm,以利于发芽产生新枝,修剪后对茶树喷施2~3次的叶面肥;

c:在生姜出苗后自然遮阴;

d:在每年的11月份,当黄皮树落叶和生姜茎枯萎后,将黄皮树落叶和生姜茎整碎,然后再在其表面每亩施入农家肥4500kg和氮磷钾复合肥120kg,施肥后采用稀薄粪水对其进行灌溉,灌溉后耕锄松土,并扩大黄皮树和茶树周围的树盘,施肥与浇灌之后,再将撒有石灰水的买秸秆铺撒在黄皮树与茶树之间的空地上,做好肥水管理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在此期间,还需要用稀薄粪水灌溉2~5次;

⑥采收:采用立体栽培套种的黄皮树4~5年即可挂果,茶树4~5年即可采摘茶叶,生姜1年即可采收。

进一步的,在步骤③中,所述茶树有机肥由以下重量份百分比的原料组成:紫薯渣150kg、羊粪350kg、黔产大叶种叶灰120kg、酵母硒75kg、骨粉15kg、薏仁杆灰15kg、腐植酸25kg、硫酸锌7kg、硫酸镁8kg。

进一步的,步骤②中,所述黄皮树专用肥,采用家禽粪便与腐殖土按1:2的比例混合均匀,自然发酵4个月后制得。

进一步的,在步骤⑥中,当生姜采收后,再次进行穴播时,其生姜距离两侧茶树和黄皮树的距离应相应增加。

经过以上实施例1-3的栽培步骤,套种4年后观察,经统计后观察发现,经上述套种方法产出的作物成活率在90%,其成活率高,虫害的发生率低,其中虫害率在1.9%,4年后就可以采摘茶叶、黄皮树果,黄柏和生姜,农户每年可采毛茶80-100斤,黄皮树每亩产黄皮果3000kg以上,生姜每亩产6000-7000kg,其经济收入相对品种种植而言,有显著的提高,且在整个的栽培过程中农药的用量很少,无任何的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

实施例4

将黄皮树替换为桃树,并按照桃树的栽培方式来栽培。其余不变

经过以上的栽培步骤,套种4年后观察,经统计后观察发现,经上述套种方法产出的作物成活率在82.6%,其中虫害率在2.8%,4-5年后采摘茶叶、核桃和生姜。农户每季可采毛茶53-76斤,生姜每亩产5500kg左右,其经济收入相对黄皮树种植而言较低。且套种桃树就出现了病虫害发生频繁,且桃树不够高,使得茶树生长空间不够,整体的收益差。

基于上述,该种种植黄皮树、茶树和生姜的套种方法,在遵循黄皮树、茶树和生姜本身种植特点的情况下,经过反复的试验,获得了上述最佳的套种方法,该套种方法充分发挥了各个农作物的作用,在黄皮树的幼林下种上生姜和茶树,黄皮树树既可以为茶树和生姜遮阴,还对生姜和茶树有防治虫害的作用,茶树和生姜有可以为黄皮树树的生长提供所需的养分,三者相互作用,互惠互利,形成了良好的立体生态栽培体系,不仅充分的利用了土地,又有较好的生态经济效益,通过合理的套种,扩大了收入的来源,使农民能够更快的获得明显的经济收益,进一步的降低前期的种植成本。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