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罗汉果幼苗培养方法及培养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58234发布日期:2018-12-22 08:01阅读:584来源:国知局
一种罗汉果幼苗培养方法及培养装置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植物培育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罗汉果幼苗的培养方法及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罗汉果,是一种葫芦科多年生藤本植物的果实。罗汉果,其叶心形,雌雄异株,夏季开花,秋天结果。罗汉果也是一种药食两用材料,其主要功效是止咳化痰。罗汉果的果实营养价值很高,含丰富的维生素c以及糖甙、果糖、葡萄糖、蛋白质、脂类等。因此罗汉果的经济价值很高,目前罗汉果的产地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的广西、广东、湖南等省。

罗汉果幼苗的种植方法有多种,主要以扦插方式培养为主,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也易于培养。目前,全国罗汉果主产区生产基本上采用扦插苗,扦插苗可以克服其他培养方式中的不足之处,实现早结丰产。

通过扦插方式培养罗汉果幼苗时,现有的罗汉果幼苗培养方法中培养装置较为简单,多数是一种简单的容器,将罗汉果幼苗扦插入容器内培养基质中即可。当向罗汉果幼苗喷洒培养液时,现有的培养方法是在罗汉果幼苗上部喷洒罗汉果幼苗培养液和其他植物杀菌剂,在喷洒过程会受到室内温度、湿度和时间的限制,罗汉果幼苗吸收培养液的时间较短,罗汉果幼苗对培养液的吸收也不均匀。综合现有技术的问题,因此需要对罗汉果培养方法及其装置进行改进,能够让罗汉果幼苗可以有更长的时间和更高的效率吸收培养液,缩短罗汉果幼苗的生长周期。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罗汉果幼苗培养方法及培养装置:

一种罗汉果幼苗的培养装置分为培养箱和培养液箱,所述培养箱由基座分成容器腔和溶剂腔,在所述基座上设有用于放置培养容器的容器凹槽,在所述容器凹槽上开设凹槽圆孔,所述容器腔与所述溶剂腔通过所述凹槽圆孔连通。

优选地,所述培养液箱是培养装置中分隔出的一个箱体,在培养装置一侧,与培养箱高度相同。

优选地,在所述溶剂腔底部开一个孔,在孔上安装一个培养液出口阀。

优选地,所述培养液箱箱壁上开有入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入水口与所述出水口连接外部,用于进出培养液;在所述培养液箱底部与所述溶剂腔相邻的箱壁上开有圆孔,在圆孔上安装有控制门。

优选地,所述容器凹槽底部凹槽圆孔上表面安装有渗透膜,所述渗透膜是单向渗透膜,营养液由溶剂腔向容器腔流动。

一种利用上述装置培养罗汉果幼苗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罗汉果雌雄株分类,按照罗汉果株苗插入所述培养容器内培养基质中,每个容器插种一株罗汉果幼苗,再将所述容器按照罗汉果幼苗朝向统一放入所述容器凹槽中;

s2所述罗汉果幼苗培养过程中大棚室内温度控制在20-25摄氏度,空气相对湿度为70%-85%,大棚为半遮阳,避免阳光直射罗汉果幼苗;

s3将营养液放入所述培养液箱中,打开所述控制门,培养液经过所述控制门,进入到所述溶剂腔,每隔1-2天更换培养液;

s4在第5-6天时,每隔1天向所述罗汉果幼苗喷洒磷酸二氢钾溶液,一共喷洒3-4次;

s5如果罗汉果幼苗高度达到10厘米以上,并且有两到三片叶子,移植栽种。

优选地,所述罗汉果幼苗培养液包括生根培养液和促根培养液:

在1-11天内,向培养液箱中放入生根培养液,所述生根培养液每隔2天更换一次;

在12天后,向培养液箱中放入促根培养液,所述促根培养液每隔2天更换一次。

优选地,所述生根培养液包括:0.75g-1.25g/l的嘧菌酯、0.5g-0.7g/l的阿维菌素0.05-0.1mg/l的芸苔素内酯、0.06-0.12mg/l的吲哚乙酸和0.3-0.5mg/l的吲哚丁酸。

优选地,所述促根培养液包括:0.5g-1g/l的嘧菌酯、0.75g-1.25g/l阿维菌素、0.02-0.8mg/l的枯草芽孢杆菌肥、0.05-0.1mg/l的核苷酸和0.5-1mg/l的6-苄基腺嘌呤。

优选地,所述磷酸二氢钾溶液的浓度2-3g/l。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罗汉果幼苗培养方法及培养装置,其中培养罗汉果幼苗的装置,包括培养箱和培养液箱,其中所述培养箱由基座分成容器腔和溶剂腔,所述基座上设有容器凹槽放置培养容器;所述容器腔和所述溶剂腔之间由所述容器凹槽中的所述凹槽圆孔相连,所述培养液箱内壁设有入水口、出水口,所述培养液箱与所述溶剂腔相邻的箱壁开一个孔,在孔中安装有控制门;所述溶剂腔底部开一个孔,在这一孔上安装培养液出口阀。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利用上述装置培养罗汉果幼苗的培养方法。上述罗汉果幼苗培养方法及培养装置,能够保证罗汉果幼苗能够充分吸收培养液,帮助罗汉果幼苗快速生根并促进根茎生长,从而提高罗汉果幼苗营养吸收的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罗汉果幼苗培养装置的正视图;

图2是罗汉果幼苗培养装置的纵截面示意图;

图3是罗汉果幼苗培养装置的基座横截面示意图;

图4是罗汉果幼苗培养装置中容器凹槽的纵截面示意图。

其中:1-培养箱、11-培养液出口阀、2-基座、3-培养容器、4-培养液箱、41-入水口、42-出水口、43-控制门、5-容器凹槽、51-渗透膜、52-凹槽圆孔、6-容器腔、7-溶剂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一种罗汉果幼苗的培养装置,其包括:培养箱1和培养液箱4,培养箱1内设有基座2,基座2内设有大小相同的容器凹槽5,容器凹槽5均匀地分布在基座2上。罗汉果幼苗种植在培养容器3内的培养基质中,将培养容器3放置在容器凹槽5中,用容器凹槽5固定培养容器3。培养液箱4是培养装置中分隔出的一个箱体,在培养装置一侧,与培养箱1高度相同。

参阅图2、图3和图4,上述罗汉果幼苗的培养装置,培养箱1由基座2分成容器腔6和溶剂腔7,容器腔6为上层空间,用于在容器凹槽5内放置种有罗汉果幼苗的培养容器3,溶剂腔7则是用于填充罗汉果幼苗培养液的。容器腔6和溶剂腔7之间由容器凹槽5中的凹槽圆孔52相连,容器凹槽5底部凹槽圆孔52上表面设有渗透膜51,渗透膜51铺设在容器凹槽5底部,当溶剂腔7充满培养液时,培养液会经过凹槽圆孔52向上经过渗透膜51的过滤进入到培养容器3内的培养基质中。渗透膜51是粘贴在容器凹槽5底部表面的,因此在培养液经过凹槽圆孔52渗透到渗透膜51时,经过渗透膜51的过滤,将一些杂物筛除,这样培养液可以顺利进入培养容器3内的培养基质中,同时渗透膜51是单向膜,可以有效阻止培养容器3中的培养基质渗透到溶剂腔7中,避免培养液被污染。在溶剂腔7底部开一个孔,在这个孔上安装一个培养液出口阀11,当需要更换溶剂腔7内的培养液时,打开培养液出口阀11,排出培养液。

培养液箱4的内壁设有入水口41和出水口42,培养液箱4与培养箱1的溶剂腔7中间设有控制门43,打开控制门43,培养液箱4中的培养液可以流入到溶剂腔7中。同时培养液箱4内壁设有入水口41和出水口42。当培养液在培养箱4中储藏时间太久,或者被污染时,打开出水口42,将被污染的培养液排出培养液箱4中。在培养液箱4底部与溶剂腔7相邻的箱壁上开一个孔,在孔上安装有控制门43,当控制门43打开时,培养液箱4中的培养液可以流入到溶剂腔7中。

根据上述罗汉果幼苗培养装置进行罗汉果幼苗的培养,其培养方法如下:

步骤1,将罗汉果雌雄株分类,按照罗汉果株苗插入培养容器3内培养基质中,每个容器插种一株罗汉果幼苗,再将容器3按照罗汉果幼苗朝向统一放入容器凹槽5中;

步骤2,罗汉果幼苗培养过程中大棚室内温度控制在20-25摄氏度,空气相对湿度为70%-85%,大棚为半遮阳,避免阳光直射罗汉果幼苗;

步骤3,将营养液放入培养液箱4中,打开控制门43,培养液经过控制门43,进入到溶剂腔7,每隔1-2天更换培养液;

步骤4,在第5-6天时,每隔1天向罗汉果幼苗喷洒磷酸二氢钾溶液,每天喷洒2-3次;

步骤5如果罗汉果幼苗高度达到10厘米以上,并且有两到三片叶子,将罗汉果幼苗移植栽种。

其中步骤1内,首先在留作种用的雌株和雄株上采集生长健壮、叶片大、节间短的罗汉果藤蔓作为罗汉果幼苗,将罗汉果雌株幼苗和罗汉果雄株幼苗分开采集放置,并且做好标记,根据育苗比例为每一百株雌株培植4-5株雄株布置罗汉果扦插比例。在完成罗汉果幼苗采集后,将雌株和雄株顶端嫩枝及黄叶枯叶减去,将叶片减去三分之一,在叶芽上部0.5-1厘米处剪断,同时将幼苗下部留2-3厘米剪断得到合格的罗汉果幼苗苗株。将罗汉果培养基质放入培养容器3中,放满即可,之后将合格的罗汉果幼苗苗株扦插入培养容器3内罗汉果培养基质中。最后将培养容器放入到培养箱1内的容器凹槽5内,放置的过程中,罗汉果幼苗朝向统一放置,避免因为朝向不一致导致部分罗汉果被遮盖,光照不均匀。

其中步骤2内,在罗汉果幼苗开始培养时,先对培养大棚内的环境进行优化,以便更好的培育罗汉果幼苗,促进其快速生根和成长。首先,对大棚内的温度进行控制,在罗汉果幼苗培养的过程中,大棚内的温度需要控制在20-25摄氏度,同时大棚内的空气相对湿度为70%-85%,一旦温度和湿度超过了合理的区间时,需要及时对温度和湿度进行调整,避免罗汉果幼苗因为环境的原因而死亡。此外光照也是罗汉果幼苗生长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外部因素,罗汉果幼苗不能直射光照,因此在培养过程中大棚为半遮阳,以避免阳光直射罗汉果幼苗。

其中步骤3内,在放置好罗汉果培养容器3后,开始培养罗汉果幼苗,首先需要通过入水口41向培养液箱4中注入罗汉果培养液,进行培养液存储。之后打开控制门43,培养液经过控制门43后,进入到溶剂腔7,最后充满溶剂腔7,培养液会经过凹槽圆孔52向上经过渗透膜51的过滤进入到培养容器3内的培养基质中。罗汉果幼苗通过吸收培养基质内的培养液,快速生根,快速生长。

罗汉果幼苗的培养液是帮助罗汉果幼苗快速生长的,其中罗汉果幼苗培养液包括生根培养液和促根培养液。

生根培养液包括:0.75g-1.25g/l的嘧菌酯、0.5g-0.7g/l的阿维菌素、0.05-0.1mg/l的芸苔素内酯、0.06-0.12mg/l的吲哚乙酸和0.3-0.5mg/l的吲哚丁酸。生根培养液可以有效促进罗汉幼苗底部从枝干快速生根,其中生根培养液中加入的吲哚丁酸可以有效促进罗汉果根须的分化,让罗汉果幼苗根须初步形成,进而由根须来进一步吸收培养基质内的营养成分。这其中的嘧菌酯是帮助罗汉果幼苗杀菌,作用是避免长期浸泡引起植株腐烂的情况发生;阿维菌素对螨类和昆虫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可以减少罗汉果幼苗在培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病虫害危险。

促根培养液包括:0.5g-1g/l的嘧菌酯、0.75g-1.25g/l阿维菌素、0.02-0.8mg/l的枯草芽孢杆菌肥、0.05-0.1mg/l的核苷酸和0.5-1mg/l的6-苄基腺嘌呤。促根培养液是在罗汉果幼苗生长出根茎后,进一步促进罗汉果幼苗根须的生长,其中促根培养液中加入的6-苄基腺嘌呤是一种促进罗汉果幼苗快速繁殖的生长素,帮助罗汉果幼苗充分吸收营养成分。

在培养罗汉果幼苗的过程中,需要在不同的时间段,加入不同的培养液,以达到促进罗汉果幼苗生根和快速生长吸收营养的目的。

首先在罗汉果幼苗开始种植到第11天之前,先向培养液箱4中放入生根培养液,达到合适的配比后,打开控制门43,由此让罗汉果幼苗在生长初期,吸收到生根培养液中的生长素。生根培养液因为罗汉果幼苗的不断吸收,因此需要每隔2天更换一次,通过打开培养液出口阀11,将原先溶剂腔7的生根培养液排出,之后关闭培养液出口阀11之后,再向培养液箱4中放入生根培养液,循环操作,以此达到罗汉果幼苗充分吸收的最佳效果。

在11天以后,向培养液箱4中放入促根培养液,先向培养液箱4中放入促根培养液,达到合适的配比后,打开控制门43,让罗汉果幼苗在生长出根茎后能吸收到促根培养液中的生长素,帮助罗汉果幼苗根茎能够生长,达到一定规模,有利于幼苗充分吸收培养基质中的其他营养成分。促根培养液因为罗汉果幼苗的不断吸收,因此需要每隔2天更换一次,通过打开培养液出口阀11,将原先溶剂腔7的促根培养液排出,之后培养液出口阀11之后,再向培养液箱4中放入促根培养液,循环操作,以此达到罗汉果幼苗充分吸收的最佳效果。

其中步骤4内,在罗汉果幼苗开始培养的过程中,到了5-6天时,开始每天向罗汉果幼苗喷洒磷酸二氢钾溶液,其中磷酸二氢钾溶液的浓度2-3g/l。磷酸二氢钾溶液可以帮助罗汉果幼苗壮苗,在罗汉果幼苗生长过程中可促进农作物对氮、磷的吸收,快速补磷,其中的钾元素的存在能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如抗旱、抗干热风、抗涝、抗冻、抗损伤促愈合、抗病菌侵染等。磷酸二氢钾溶液同时可以增强幼苗的光合作用,加速营养物质制造和转化,促进罗汉果幼苗生长发育。

其中步骤5内,一般到25天后,观察罗汉果幼苗的高度,当罗汉果幼苗高度达到10厘米以上,并且有两到三片叶子,则可以将罗汉果幼苗移植栽种,罗汉果幼苗的培养过程完成。

本申请是一种罗汉果幼苗培养方法及培养装置,其中对罗汉果幼苗培养装置进行了改进,促进罗汉果幼苗在成长过程中快速地吸收培养液中的生长素,进而达到快速生根并促根的目的。罗汉果幼苗培养方法中,在选苗中开始严格筛选,并对罗汉果幼苗成长环境进行一系列监控和控制,以此达到最佳的种植环境,按照先后顺序加入不同培养液,并定期喷洒定量的磷酸二氢钾溶液。通过以上步骤,完成罗汉果幼苗的培养。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