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58235发布日期:2018-12-22 08:01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有机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是农业大国,耕地质量关乎国家民生大计,而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发展经济和农业最重要的资源。我国的农业耕作区普遍存在不合理耕作、过度种植、农用化学品的大量投入和沟渠设施老化已经导致农田土壤普遍性的耕层变薄,养分非均衡化严重,土壤板结,土壤生物性状退化,土壤酸化、潜育化、盐渍化增加,防旱排涝额能力差,耕地土壤基础地力不断下降。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式,我国也相继出台政策,鼓励农民种植使用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通过增施生物有机肥,补充土壤中的有机质、功能微生物,从而改良土壤理化结构,修复土壤,提升作物附加值。现有技术中也有很多生物有机肥,使得粮食产量得到了提高,也保持了土壤肥力,所以,生物有机肥的需求仍然非常巨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缺点与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可解决上述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高效有机肥,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有机肥料55-80份、尿素15-30份、聚谷氨酸8-13份、腐殖酸20-35份、竹炭粉6-12份、肉骨粉2-5份、胶冻芽孢杆菌6-10份、3%醋酸2-6份、纳米碳酸钙粉3-8份、黄杜鹃叶20-30份、水葫芦10-15份。

优选的,所述有机肥料是牛粪、猪粪、羊粪、鸡粪、鸭粪、人粪便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优选的,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有机肥料55-70份、尿素15-25份、聚谷氨酸9-12份、腐殖酸23-35份、竹炭粉7-12份、肉骨粉2-5份、胶冻芽孢杆菌6-10份、3%醋酸2-6份、纳米碳酸钙粉3-7份、黄杜鹃叶20-28份、水葫芦10-15份。

一种制备上述的高效有机肥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将黄杜鹃叶和水葫芦粉碎,得物料a;

步骤b,将聚谷氨酸、腐殖酸、竹炭粉、肉骨粉、纳米碳酸钙粉混合搅拌,得物料b;

步骤c,将物料a、物料b、有机肥料、尿素、胶冻芽孢杆菌、3%醋酸放置在发酵罐内混合,加入上述物料总重量的1/5的水,搅拌均匀,进行发酵,温度为45-60℃,每3-4天翻堆或搅拌一次,共持续15-16天;

步骤d,散堆、干燥、冷却。

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搅拌时温度为40-45℃。

优选的,所述步骤d中,干燥过程采用自然干燥和机械干燥相结合的方式,先自然干燥5-8天,然后机械干燥。

进一步,机械干燥采用烘干滚筒。

进一步,烘干滚筒包括一级滚筒和二级滚筒,先在一级滚筒干燥10-30分钟,再在二级滚筒内干燥2-5小时。

进一步,一级滚筒干燥温度为60-70℃,二级滚筒干燥温度为40-50℃。

进一步,冷却采用自然冷却至常温的方式。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高效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具有以下优势:本发明所用原料来源广泛且都无公害,能够保证原料来源;制得的绿色高效有机肥对环境无污染,可以有效的提供农作物的抗倒伏、抗病抗旱性,而且农作物吸收率高,对土壤的损害也相应的有所减缓;

本发明有机肥配方中聚谷氨酸具有较强的吸水保水能力,能够有效改良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水分以及养分利用率,并提高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的种类和数量,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有效提高作物光合作用,提高作物抗旱、抗寒、抗盐、抗病等抗逆能力,聚谷氨酸为天然生物高分子材料,在土壤中可以自然降解被植物吸收,对环境安全友好;

本发明有机肥配方中的胶冻芽孢杆菌可在土壤中繁殖生长,并产生有机酸、荚膜多糖等代谢产物,破坏硅铝酸盐的晶格结构、难溶性磷化合物等,分解释放出可溶的磷钾元素及钙、硫、镁、铁、锌、钼、锰等中微量元素,既增进了土壤肥力,又为作物提供了可吸收利用的营养元素,同时产生赤霉素、细胞激动素、微生物酶、细菌多糖等生理活性物质,促进作物营养吸收和生长代谢。经多年多种作物田间应用实验证实,它能增加土壤速效磷含量90.5-110.8%、增加速效钾的含量20-35%。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外说明,本文中所用的术语均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规理解的含义,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将本文中使用的一些术语进行了下述定义。

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单数型“一个”和“这个”包括复数参考,除非上下文另有清楚的表述。例如,术语“(一个)细胞”包括复数的细胞,包括其混合物。

所有的数字标识,例如ph、温度、时间、浓度,包括范围,都是近似值。要了解,虽然不总是明确的叙述所有的数字标识之前都加上术语“约”。同时也要了解,虽然不总是明确的叙述,本文中描述的试剂仅仅是示例,其等价物是本领域已知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创造。

实施例1

一种高效有机肥,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有机肥料55份、尿素15份、聚谷氨酸9份、腐殖酸23份、竹炭粉7份、肉骨粉2份、胶冻芽孢杆菌6份、3%醋酸2份、纳米碳酸钙粉3份、黄杜鹃叶20份、水葫芦10份。

所述有机肥料是牛粪、猪粪、羊粪的混合物。

一种制备上述的高效有机肥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将黄杜鹃叶和水葫芦粉碎,得物料a;

步骤b,将聚谷氨酸、腐殖酸、竹炭粉、肉骨粉、纳米碳酸钙粉混合搅拌,搅拌时温度为40℃,得物料b;

步骤c,将物料a、物料b、有机肥料、尿素、胶冻芽孢杆菌、3%醋酸放置在发酵罐内混合,加入上述物料总重量的1/5的水,搅拌均匀,进行发酵,温度为45℃,每3天翻堆或搅拌一次,共持续15天;

步骤d,散堆、干燥、冷却。干燥过程采用自然干燥和机械干燥相结合的方式,先自然干燥5天,然后机械干燥。机械干燥采用烘干滚筒。烘干滚筒包括一级滚筒和二级滚筒,先在一级滚筒干燥10分钟,再在二级滚筒内干燥2小时。一级滚筒干燥温度为60℃,二级滚筒干燥温度为40℃。冷却采用自然冷却至常温的方式。

实施例2

一种高效有机肥,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有机肥料70份、尿素25份、聚谷氨酸12份、腐殖酸35份、竹炭粉11份、肉骨粉2份、胶冻芽孢杆菌9份、3%醋酸6份、纳米碳酸钙粉7份、黄杜鹃叶27份、水葫芦15份。

所述有机肥料是鸡粪、鸭粪、人粪便的混合物。

一种制备上述的高效有机肥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将黄杜鹃叶和水葫芦粉碎,得物料a;

步骤b,将聚谷氨酸、腐殖酸、竹炭粉、肉骨粉、纳米碳酸钙粉混合搅拌,搅拌时温度为40-45℃,得物料b;

步骤c,将物料a、物料b、有机肥料、尿素、胶冻芽孢杆菌、3%醋酸放置在发酵罐内混合,加入上述物料总重量的1/5的水,搅拌均匀,进行发酵,温度为60℃,每4天翻堆或搅拌一次,共持续16天;

步骤d,散堆、干燥、冷却。干燥过程采用自然干燥和机械干燥相结合的方式,先自然干燥8天,然后机械干燥。机械干燥采用烘干滚筒。烘干滚筒包括一级滚筒和二级滚筒,先在一级滚筒干燥30分钟,再在二级滚筒内干燥5小时。一级滚筒干燥温度为70℃,二级滚筒干燥温度为50℃。冷却采用自然冷却至常温的方式。

实施例3

一种高效有机肥,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有机肥料65份、尿素20份、聚谷氨酸10份、腐殖酸30份、竹炭粉10份、肉骨粉4份、胶冻芽孢杆菌7份、3%醋酸4份、纳米碳酸钙粉5份、黄杜鹃叶25份、水葫芦12份。

所述有机肥料是牛粪、鸡粪、鸭粪的混合物。

一种制备上述的高效有机肥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将黄杜鹃叶和水葫芦粉碎,得物料a;

步骤b,将聚谷氨酸、腐殖酸、竹炭粉、肉骨粉、纳米碳酸钙粉混合搅拌,搅拌时温度为45℃,得物料b;

步骤c,将物料a、物料b、有机肥料、尿素、胶冻芽孢杆菌、3%醋酸放置在发酵罐内混合,加入上述物料总重量的1/5的水,搅拌均匀,进行发酵,温度为55℃,每3天翻堆或搅拌一次,共持续15天;

步骤d,散堆、干燥、冷却。干燥过程采用自然干燥和机械干燥相结合的方式,先自然干燥6天,然后机械干燥。机械干燥采用烘干滚筒。烘干滚筒包括一级滚筒和二级滚筒,先在一级滚筒干燥15分钟,再在二级滚筒内干燥3小时。一级滚筒干燥温度为65℃,二级滚筒干燥温度为45℃。冷却采用自然冷却至常温的方式。

实施例4

一种高效有机肥,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有机肥料60份、尿素20份、聚谷氨酸10份、腐殖酸30份、竹炭粉9份、肉骨粉3份、胶冻芽孢杆菌8份、3%醋酸4份、纳米碳酸钙粉5份、黄杜鹃叶25份、水葫芦12份。

所述有机肥料是猪粪、羊粪、鸭粪的混合物。

一种制备上述的高效有机肥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将黄杜鹃叶和水葫芦粉碎,得物料a;

步骤b,将聚谷氨酸、腐殖酸、竹炭粉、肉骨粉、纳米碳酸钙粉混合搅拌,搅拌时温度为40℃,得物料b;

步骤c,将物料a、物料b、有机肥料、尿素、胶冻芽孢杆菌、3%醋酸放置在发酵罐内混合,加入上述物料总重量的1/5的水,搅拌均匀,进行发酵,温度为60℃,每4天翻堆或搅拌一次,共持续16天;

步骤d,散堆、干燥、冷却。干燥过程采用自然干燥和机械干燥相结合的方式,先自然干燥5天,然后机械干燥。机械干燥采用烘干滚筒。烘干滚筒包括一级滚筒和二级滚筒,先在一级滚筒干燥15分钟,再在二级滚筒内干燥2小时。一级滚筒干燥温度为70℃,二级滚筒干燥温度为50℃。冷却采用自然冷却至常温的方式。

对照实验:采用市面购买的某品牌白菜专用肥,与以上4个实施例以及不采用任何肥料的白菜进行比对,用量一致。比对结果如下表所示:

由此可知,采用实施例1-4的有机肥最终得到的白菜的株高和单株重均大于常规以及对比例的株高,其中实施例3的有机肥的效果最佳。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