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亚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69995发布日期:2018-11-16 23:25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钓鱼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路亚饵。

背景技术

路亚饵即假饵钓鱼,是模仿弱小生物引发大鱼攻击的一种方法。讲究技巧,需要竿、饵、轮的综合操作。在整个过程中,钓者是在做全身运动,同时路亚装备简洁,干净环保,与传统钓法有着极大的差异。路亚钓自2007年我国也逐渐兴起路亚钓,被越来越多的钓鱼爱好者所喜爱。

目前传统的路亚饵通过垂钓者手动拉拽的方式来实现路亚饵的仿生摆动,路亚饵体内设有设置撞珠来产生震动及声音来吸引鱼儿的追咬,撞珠在路亚饵体内撞击产生的震动及声音不明显,吸引鱼儿追咬的效果不好,究其原因在于,撞珠的饵体内在拉动过程中,撞珠由于重力及收到的拉力,撞珠处于鱼饵移动的最末端,不能起到良好的震动效果,发声效果不好,鱼饵只有在摆动或加速及减速运动时,撞珠撞击饵体才会产生震动效果,才能发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震动、发生效果好及抛出距离远的路亚饵。

一种路亚饵,包括路亚饵体,所述路亚饵体上设有挡流板。

所述挡流板设置在路亚饵体的饵背上。

所述挡流板与路亚饵体铰接连接。

所述路亚饵体的饵背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通过转轴设有与之铰接的挡流板。

所述挡流板的内侧面与路亚饵体的饵背的形状相匹配。

所述挡流板的外侧面与路亚饵的饵背形状相匹配。

所述挡流板的纵切面为l形状。

所述挡流板的下横杆一端为半圆柱结构从而便于l形挡流板转动。

所述路亚饵体上设有导流槽。

所述挡流板下侧设有导流面。

所述路亚饵体上设有钓钩。

所述路亚饵体上设有耳环。

所述挡流板的挡板由挡板上端到挡板下端外周长逐渐增大。

所述挡板上端到挡板中部外周长逐渐增大此后由挡板中部到挡板下端外周长逐渐减小。

本发明在使用时,所述挡流板的内侧面与路亚饵体的饵背的形状相匹配,当路亚饵抛投后,路亚饵在飞行中鱼油风阻的作用,形状与饵背的形状相一致的挡流板,挡流板完全能够扣合在路亚饵体的饵背上,挡流板不会竖起来,从而减少了风阻,从而使路亚饵飞的更远;另一方面所述挡流板的外侧面与路亚饵的饵背形状相匹配,挡流板贴合在路亚饵上,路亚饵在飞行状态能够减少风阻,因为挡流板的外侧面与饵背形状相同,挡流板贴合在饵背上不会增大与风的接触面,从而减少风阻。路亚饵在被拉回的过程中,路亚饵饵背上的挡水板在水或空气的作用下竖起,l形挡水板的下横杆下表面与凹槽的地面接触,起到限位支撑作用,挡水板与空气、水的作用下,饵体发生震动从而发声,发声效果好,引起鱼儿的追咬;挡水板引起的震动从而带动撞珠运动,撞珠发声效果好。本发明的鱼饵与传统饵相比,它可以将饵体完整的呈现在水面之下,使鱼攻击的更加准确。抛投时不会形成扰流,飞行稳定。与传统水面系路亚饵相比,本发明的水面鱼饵在水面发出的声音更像小鱼发出的声音。目前传统的(水面系)路亚饵通过垂钓者手动拉拽的方式来实现,模仿小鱼在水面嬉戏发出的声音,吸引大鱼来捕食路亚饵的仿生摆动,传统的此类路亚饵系依靠饵的嘴部设置发出拨水声,其头部存在于水面,造成大鱼捕食不准确。本设计整体呈现于水下,便于大鱼清晰识别,捕食更加准确。挡流板设置于饵体的背部,由于饵体的浮力,挡流板将工作在水面以上,饵体在水面以下,拖拽饵体时,挡流板在水面滑动时发出模仿小鱼嬉戏的声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挡流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6的挡流板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7的挡流板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9的挡流板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10的挡流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路亚饵,包括路亚饵体,所述路亚饵体上设有挡流板,挡流板可以固定在路亚饵饵背上,在拉回过程中挡流板与水、空气接触,产生震动及声音,从而引起鱼儿追咬。

所述路亚饵体上设有钓钩4。

所述路亚饵体上设有耳环1,耳环上绑上鱼线。

实施例二:如图1、2所示,一种路亚饵,包括路亚饵体,所述路亚饵体上设有挡流板,所述路亚饵体上设有钓钩4。

所述路亚饵体上设有耳环1,耳环上绑上鱼线。

所述挡流板设置在路亚饵体的饵背上。

所述挡流板与路亚饵体铰接连接。在抛出时,挡流板趴在饵背上,阻力小,路亚饵飞的远。

实施例三:如图1、2所示,一种路亚饵,包括路亚饵体,所述路亚饵体上设有挡流板,所述路亚饵体上设有钓钩4。

所述路亚饵体上设有耳环1,耳环上绑上鱼线。

所述挡流板设置在路亚饵体的饵背上。

所述挡流板与路亚饵体铰接连接。在抛出时,挡流板趴在饵背上,阻力小,路亚饵飞的远。

所述路亚饵体3的饵背上设有凹槽6,所述凹槽6内通过转轴5设有与之铰接的挡流板2。

实施例四:如图1-3所示,一种路亚饵,包括路亚饵体,所述路亚饵体上设有挡流板

所述路亚饵体上设有钓钩4。

所述路亚饵体上设有耳环1,耳环上绑上鱼线。

所述挡流板设置在路亚饵体的饵背上。

所述挡流板与路亚饵体铰接连接。在抛出时,挡流板趴在饵背上,阻力小,路亚饵飞的远。

所述路亚饵体3的饵背上设有凹槽6,所述凹槽6内通过转轴5设有与之铰接的挡流板2。路亚饵饵背上的挡流板在飞行时,挡流板的下横杆位于凹槽内,阻力更小,飞的更远。

实施例五:如图1-4所示,一种路亚饵,包括路亚饵体,所述路亚饵体上设有挡流板

所述路亚饵体上设有钓钩4。

所述路亚饵体上设有耳环1,耳环上绑上鱼线。

所述挡流板设置在路亚饵体的饵背上。

所述挡流板与路亚饵体铰接连接。在抛出时,挡流板趴在饵背上,阻力小,路亚饵飞的远。

所述路亚饵体3的饵背上设有凹槽6,所述凹槽6内通过转轴5设有与之铰接的挡流板2。路亚饵饵背上的挡流板在飞行时,挡流板的下横杆位于凹槽内,阻力更小,飞的更远。

所述挡流板的内侧面与路亚饵体的饵背的形状相匹配。

所述挡流板的外侧面与路亚饵的饵背形状相匹配。

所述挡流板2的纵切面为l形状。

所述挡流板2的下横杆一端为半圆柱结构从而便于l形挡流板转动。

所述路亚饵体上设有导流槽7。便于路亚饵在拉回时,挡流板升起。

实施例六:如图1、2、3、5所示,一种路亚饵,包括路亚饵体,所述路亚饵体上设有挡流板

所述路亚饵体上设有钓钩4。

所述路亚饵体上设有耳环1,耳环上绑上鱼线。

所述挡流板设置在路亚饵体的饵背上。

所述挡流板与路亚饵体铰接连接。在抛出时,挡流板趴在饵背上,阻力小,路亚饵飞的远。

所述路亚饵体3的饵背上设有凹槽6,所述凹槽6内通过转轴5设有与之铰接的挡流板2。路亚饵饵背上的挡流板在飞行时,挡流板的下横杆位于凹槽内,阻力更小,飞的更远。

所述挡流板的内侧面与路亚饵体的饵背的形状相匹配。

所述挡流板的外侧面与路亚饵的饵背形状相匹配。

所述挡流板2的纵切面为l形状。

所述挡流板2的下横杆一端为半圆柱结构从而便于l形挡流板转动。

所述挡流板2下侧设有导流面9。导流面为弧形结构,便于路亚饵在拉回时挡流板升起。

实施例7:如图6所示,一种路亚饵,包括路亚饵体,所述路亚饵体上设有挡流板,所述路亚饵体上设有钓钩4。

所述路亚饵体上设有耳环1,耳环上绑上鱼线。

所述挡流板设置在路亚饵体的饵背上。

所述挡流板与路亚饵体通过铰轴10铰接连接,挡流板通过铰轴与路亚饵体转动连接,路亚饵体饵背上设有限位块11。在抛出时,挡流板趴在饵背上,阻力小,路亚饵飞的远,在拉回鱼饵时,限位块起到支撑作用,挡水板竖起。

实施例八:如图1、2、3、5所示,一种路亚饵,包括路亚饵体,所述路亚饵体上设有挡流板

所述路亚饵体上设有钓钩4。

所述路亚饵体上设有耳环1,耳环上绑上鱼线。

所述挡流板设置在路亚饵体的饵背上。

所述挡流板与路亚饵体铰接连接。在抛出时,挡流板趴在饵背上,阻力小,路亚饵飞的远。

所述路亚饵体3的饵背上设有凹槽6,所述凹槽6内通过转轴5设有与之铰接的挡流板2。路亚饵饵背上的挡流板在飞行时,挡流板的下横杆位于凹槽内,阻力更小,飞的更远。

所述挡流板的内侧面与路亚饵体的饵背的形状相匹配。

所述挡流板的外侧面与路亚饵的饵背形状相匹配。

所述挡流板2的纵切面为l形状。

所述挡流板2的下横杆一端为半圆柱结构从而便于l形挡流板转动。

所述挡流板2下侧设有导流面9。导流面为弧形结构,便于路亚饵在拉回时挡流板升起。所述路亚饵体上设有导流槽7。导流面和导流槽同时设计,两者起到了良好了协同作用,挡流板升起更加容易,故障率极低,故障率只有单一导流面或导流槽设计的故障率六分之一。

实施例九与实施例八的区别为:所述挡流板的挡板2-1由挡板上端2-3到挡板下端2-4外周长逐渐增大(见附图7),挡流板扣在饵背上左右对称(沿饵背线左右对称),挡板的两侧为弧形与空气和水的接触面大,在拉回鱼饵时,便于在水和风的作用下,将挡板升起,同时弧形结构与空气接触面积大,发生效果好,便于引起鱼儿的注意,仿生效果好,便于鱼儿追咬。挡流板不升起故障率只有单一导流面或导流槽设计的故障率十五分之一。

本申请所说的挡板下端为挡板与下横杆连接的一端为挡板下端,挡板2-1另一端为挡板上端。

实施例十与实施例八的区别为:所述挡流板的挡板2-1由挡板上端到挡板中部外周长逐渐增大,此后挡板中部到挡板下端2-4外周长再逐渐减小(见附图8),至挡板中部2-2再逐渐减小,本申请所说的挡板下端为挡板与下横杆连接的一端为下端,挡板另一端为上端。挡流板扣在饵背上左右对称,挡板的两侧为弧形与空气和水的接触面大,在拉回鱼饵时,更加容易在水和风的作用下,将挡板升起,同时变化的弧形结构与空气接触面积大,发生效果更好,更加容易引起鱼儿的注意,仿生效果好,便于鱼儿追咬。挡流板不升起故障率只有单一导流面或导流槽设计的故障率二十五分之一。

实施例十一与实施例八的区别为:挡流板的挡板2-1为花瓣形。

实施例十二与实施例八的区别为:挡流板的挡板2-1为帆形。

本发明在使用时,所述挡流板的内侧面与路亚饵体的饵背的形状相匹配,当路亚饵抛投后,路亚饵在飞行中鱼油风阻的作用,形状与饵背的形状相一致的挡流板,挡流板完全能够扣合在路亚饵体的饵背上,挡流板不会竖起来,从而减少了风阻,从而使路亚饵飞的更远;另一方面所述挡流板的外侧面与路亚饵的饵背形状相匹配,挡流板贴合在路亚饵上,路亚饵在飞行状态能够减少风阻,因为挡流板的外侧面与饵背形状相同,挡流板贴合在饵背上不会增大与风的接触面,从而减少风阻。路亚饵在被拉回的过程中,路亚饵饵背上的挡水板在水或空气的作用下,竖起,l形挡水板的下横杆8下表面与凹槽的地面接触,起到限位支撑作用,挡水板与空气、水的作用下,饵体发生震动从而发声,发声效果好,引起鱼儿的追咬;挡水板引起的震动从而带动撞珠运动,撞珠发声效果好。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挡板技术方案所做的花瓣形或帆形等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