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金针菇栽培后的废料种植双孢菇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461842发布日期:2019-01-02 22:36阅读:86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业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到一种利用金针菇栽培后的废料种植双孢菇的方法。



背景技术:

双孢蘑菇是一种营养丰富并且有食疗价值的食品,其产量及消费量居世界食用菌首位,是目前西餐上唯一食用的食用菌产品。近年国际市场需求量持续扩大,国内消费量也急剧增长。我国作为一个双孢菇种植大国,主要栽培原来均为麦秸、稻草、牛粪、鸡粪等。目前全国各地金针菇栽培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工厂化金针菇数量急剧扩张。工厂化金针菇一般只出一茬菇,出菇后的废料仍然含有大量的养分,如果随意丢弃或堆放,造成了资源浪费,霉菌滋生和环境污染,用于代替部分新料栽培双孢菇前景十分广阔。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金针菇栽培后的废料种植双孢菇的方法,利用金针菇栽培结束后的下脚料栽培双孢菇,生物效率能达30%以上,产量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利用金针菇栽培后的废料种植双孢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处理培养废料:将金针菇栽培结束后的培养料从菌袋中倒出,进行曝晒,打碎去掉霉变的菌袋;(2)制作新培养料:以金针菇废料干重计算,加入3-4%过磷酸钙、2.5-4%生石灰粉、1-1.5%石膏粉、4-6%红薯粉、12-15%新鲜棉籽壳,再加入8%~10%的大糠或油菜籽果壳;(3)堆制发酵:按配方一次配料并拌匀,料的湿度调至65%~70%,堆制发酵15~20天,期间待料堆内温度自然上升到60~70℃时,进行第一次翻堆,翻堆2~3次;(4)装袋灭菌:堆制发酵完成后,薄摊培养料散尽废气,调整料的含水量在55-60%,采用机器装袋,达到合适松紧度,然后进行常压蒸汽灭菌8~10小时;(5)接种与发菌管理:灭菌完备,在袋内料温低于28℃时接种,每瓶原种可接20~22袋培养料,接种后在消好毒的棚室进行菌种袋培养发菌,增温保温,适时通风;(6)脱袋覆土:将料袋的薄膜撕开脱掉,平放在地面或床架上,上覆大豆大土粒的混合土,调节土粒ph值至7.5,用5%甲醛溶液均匀喷洒土粒,并覆盖薄膜消毒24小时后揭膜散尽异味,将处理过的土粒调水至手捏成团、掉地即散的含水量状态,覆土时填满缝隙,料面粗细混合土的厚度以3~4厘米;(7)调水出菇:菌丝伸展到覆土层的2/3时,棚室内温度夏末早秋在25℃,冬季早春在10℃以上,要及时地喷结菇水,喷水量以土层吸足水份不漏料为准,在喷结菇水的同时增大通风量,当土缝中出现大豆大小的菇蕾后,及时喷出菇水,促进子实体形成,蘑菇采收期间,保持室内相对湿度90%~95%,每潮菇前期通风量适当加大,后期菇少适当减少通风量。

进一步说明,所述翻堆时一定要注意料的上下,内外位置对调,确保发酵均匀。

进一步说明,所述接种前先将场地遍撒生石灰粉和克霉净的混合剂,比例为100∶1,再向空间喷0.5%克霉净或来苏尔净化空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用金针菇废料代替部分新料种植双孢蘑菇,金针菇废料中含有很好的双孢菇生长养料,本方法不仅提高了双孢菇的产量、质量,也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应用范围:

一种利用金针菇栽培后的废料种植双孢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处理培养废料:将金针菇栽培结束后的培养料从菌袋中倒出,进行曝晒,打碎去掉霉变的菌袋;(2)制作新培养料:以金针菇废料干重计算,加入3-4%过磷酸钙、2.5-4%生石灰粉、1-1.5%石膏粉、4-6%红薯粉、12-15%新鲜棉籽壳,再加入8%~10%的大糠或油菜籽果壳,以改善料的通气性;(3)堆制发酵:按配方一次配料并拌匀,料的湿度调至65%~70%,堆制发酵15~20天,期间待料堆内温度自然上升到60~70℃时,进行第一次翻堆,翻堆时一定要注意料的上下,内外位置对调,确保发酵均匀,翻堆2~3次;(4)装袋灭菌:堆制发酵完成后,薄摊培养料散尽废气,调整料的含水量在55-60%,采用机器装袋,达到合适松紧度,然后进行常压蒸汽灭菌8~10小时;(5)接种与发菌管理:灭菌完备,在袋内料温低于28℃时接种,每瓶原种可接20~22袋培养料,接种前先将场地遍撒生石灰粉和克霉净的混合剂,比例为100∶1,再向空间喷0.5%克霉净或来苏尔净化空气。接种后在消好毒的棚室进行菌种袋培养发菌,采用塑料薄膜+草帘+塑料薄膜的双膜大棚增温保温,适时通风,在避光的环境下促进菌丝萌发快长,经过50天左右,菌丝即可长满袋;(6)脱袋覆土:将料袋的薄膜撕开脱掉,平放在地面或床架上,上覆大豆大土粒的混合土,调节土粒ph值至7.5,用5%甲醛溶液均匀喷洒土粒,并覆盖薄膜消毒24小时后揭膜散尽异味,将处理过的土粒调水至手捏成团、掉地即散的含水量状态,覆土时填满缝隙,料面粗细混合土的厚度以3~4厘米;(7)调水出菇:菌丝伸展到覆土层的2/3时,棚室内温度夏末早秋在25℃;冬季早春在10℃以上,要及时准确地喷结菇水,促进菌丝扭结,喷水量以土层吸足水份不漏料为准,在喷结菇水的同时增大通风量,当土缝中出现大豆大小的菇蕾后,及时喷出菇水,促进子实体形成。蘑菇采收期间,保持室内相对湿度90%~95%,每潮菇前期通风量适当加大,后期菇少适当减少通风量。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做出若干等同替代或明显变型,而且性能或用途相同,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金针菇栽培后的废料种植双孢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处理培养废料、制作新培养料、堆制发酵、装袋灭菌、接种与发菌管理、脱袋覆土、调水出菇。本发明利用金针菇栽培结束后的下脚料栽培双孢菇,生物效率能达30%以上,产量高。

技术研发人员:刘成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贺州迅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专业合作社
技术研发日:2018.08.02
技术公布日:2019.01.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