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林景观树移栽用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61822发布日期:2019-01-02 22:36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园林景观树移栽用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撑架,尤其涉及一种园林景观树移栽用支撑架。



背景技术:

当景观树成长好时,人们都需要将其移植至园林内栽种,但景观树移植在园林内时,需要对景观树进行支撑固定,防止被风吹倒,通常对景观树的支撑都是用木架,木架长时间的使用,由于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容易导致木架腐烂不能继续使用,则需要用新的木架,使用成本高,并且木架时间一长还容易松动影响对景观树的支撑,所以人们会定期的对木架进行检查更换,如此耗费精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由于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容易导致木架腐烂不能继续使用,使用成本高,并且木架时间一长还容易松动影响对景观树的支撑的缺点,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能够不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使用寿命长,降低使用成本,并且还不容易松动的园林景观树移栽用支撑架。

技术方案是:一种园林景观树移栽用支撑架,包括有第一弧形板、内螺纹套管、第一螺纹杆、第二螺纹杆、支撑板、出水管、第二弧形板、水囊、分支管、拉线、压缩缸、活塞、轴承座、螺母、螺杆和插杆,第一弧形板右端转动式的安装有第二弧形板,第一弧形板内侧面中部与第二弧形板内侧面中部都开有弧形槽,水囊位于弧形槽内,第一弧形板底部左侧后部与第二弧形板底部左侧前部都开有卡槽,第一弧形板与第二弧形板通过卡槽配合,第一弧形板顶部左侧后部与第二弧形板底部左侧前部都开有插孔,插杆位于上下两侧插孔之间,拉线将插杆与第一弧形板连接,拉线其中一端与插杆顶端连接,拉线另一端与第一弧形板外侧面左侧连接,第一螺纹杆为三个,分别与第二弧形板外侧面右侧和后部连接,还与第一弧形板外侧面中部连接,内螺纹套管套在第一螺纹杆上,内螺纹套管内上下两侧螺纹相反,内螺纹套管内下部设有第二螺纹杆,支撑板固接在第二螺纹杆底端,支撑板中部开有通孔,第一弧形板外侧面右侧固接有压缩缸,压缩缸内设有往复移动的活塞,轴承座固接在活塞顶部中间,压缩缸外顶部中间固接有螺母,螺母内设有螺杆,螺杆底端与轴承座内的轴承连接,压缩缸底部左侧连接有出水管,出水管与压缩缸内连通,分支管为两个,分别与水囊外侧面右侧连接,分支管尾端与出水管尾端连接,分支管与水囊和出水管内连通。

进一步,还包括有拉紧装置,拉紧装置包括有挂环、弧形卡板、蝶形螺纹杆、拉绳、弧形套、第一弹簧、弧形固定板、固定杆、绕线盘、涡卷弹簧和挂钩,左右两侧弧形卡板前侧内端通过转动式连接,左右两侧弧形卡板后部之间设有弧形套,左侧弧形卡板后部与右侧弧形卡板前部都开有螺纹孔,蝶形螺纹杆位于螺纹孔内,蝶形螺纹杆内端与弧形固定板外侧面接触,弧形固定板外侧面前后两侧与左右两侧弧形卡板内侧面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右侧弧形卡板顶部中间与左侧弧形卡板顶部前后两侧都固接有固定杆,绕线盘转动式的与固定杆连接,绕线盘与固定杆之间设有涡卷弹簧,绕线盘上绕有拉绳,挂钩固接在拉绳尾端,三个内螺纹套管外内侧面均匀间隔的固接有三个挂环,挂环与挂钩配合。

进一步,还包括有7型板、第一卡板和卡套,左侧弧形卡板顶部前后两侧与右侧弧形卡板顶部中间右侧都固接有7型板,7型板中部开有起导向作用的导孔,拉绳位于导孔内,7型板内左侧面上部转动式的安装有第一卡板,第一卡板底部左侧设有齿,第一卡板与7型板之间设有卡套。

进一步,还包括有第二弹簧和弧形挡板,水囊内侧设有弧形挡板,弧形挡板外侧面左右两侧与弧形槽内后侧左右两侧之间都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位于水囊左右两侧。

初始时,压缩缸与出水管内有适量的水,当操作人员将景观树移植在园林内时,操作人员即可拉动插杆向上移动与插孔内脱离,再拉动第一弧形板与第二弧形板脱离,即可将第一弧形板与第二弧形板移动至景观树的树干两侧,再将支撑板与地面接触,操作人员即可将固定钉通过通孔插入地面内将支撑板固定,进而将第二螺纹杆固定,转动内螺纹套管正反交替转动,内螺纹套管正反交替转动带动第一螺纹杆上下移动,第一螺纹杆上下移动带动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上下移动,当第一弧形板与第二弧形板上下移动至合适的位置时,停止转动内螺纹套管,即可推动第一弧形板与第二弧形板向内移动合起,再将插杆插入上下两侧插孔之间将第一弧形板与第二弧形板固定,再扭动螺杆正转,螺杆正转通过螺母向下移动,螺杆向下移动带动活塞向下移动,活塞向下移动将压缩缸内的水推入出水管内,出水管内的水排入分支管内,分支管内的水排入水囊内,进而使水囊膨胀,当水囊膨胀与树干接触时,停止扭动螺杆,进而本装置对景观树进行支撑。当景观树无需支撑时,即可再次拉动插杆向上移动与插孔内脱离,拉动第一弧形板与第二弧形板脱离,再转动螺杆反转,进而活塞通过分支管将水囊内的水抽回至出水管内,出水管内的水排入压缩缸内,停止扭动螺杆,即可将固定钉从地面上拔出,即可将本装置从景观树上拿下。

首先操作人员拉动弧形套不与左侧弧形卡板接触,即可拉动左右两侧弧形卡板脱离,进而当第一弧形板与第二弧形板将景观树固定时,操作人员即可推动左右两侧弧形卡板接触,再拉动弧形套向左移动与左侧弧形卡板接触,进而弧形套将左右两侧弧形卡板固定,再扭动蝶形螺纹杆向内移动,蝶形螺纹杆向内移动带动弧形固定板向内移动,第一弹簧拉伸,弧形固定板向内移动与景观树的树干接触将其固定,停止扭动蝶形螺纹杆,操作人员即可拉动挂钩向外移动,挂钩向外移动带动拉绳向外移动,拉绳向外移动带动绕线盘正转,涡卷弹簧拉伸,即可将挂钩挂在合适的挂环上,进而弧形卡板通过拉线的作用对景观树进行固定支撑。同理,当景观树无需支撑时,即可扭动蝶形螺纹杆向外移动,因第一弹簧的作用,弧形固定板向外移动将景观树松开,再将挂钩与挂环脱离,因涡卷弹簧的作用,绕线盘反转将拉绳卷起恢复至原位,即可拉动弧形套向右移动将左侧弧形卡板松开,进而将景观树松开。如此,可进一步的对景观树进行加固,避免被风吹动。

首先操作人员拉动卡套向外移动不与第一卡板和7型板接触,再拉动第一卡板向外移动不与拉绳接触,即可拉动挂钩向外移动挂在挂环上,当挂钩挂在挂环上后,操作人员即可拉动第一卡板向内移动与拉绳接触,即可拉动卡套向内移动将第一卡板和7型板固定,进而第一卡板与7型板配合将拉绳固定。如此,可防止拉绳移动影响对景观树的固定支撑。

当水囊膨胀时,水囊带动弧形挡板向内移动,第二弹簧拉伸,弧形挡板向内移动与景观树的树干接触。当水囊停止膨胀时,弧形挡板也就停止向内移动。当水囊内的水被抽回至出水管与压缩缸内时,水囊收缩,因第二弹簧的作用,弧形挡板向内移动恢复至原位。如此,可防止水囊与景观树的树干接触被扎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第一弧形板与第二弧形板的作用,能将景观树进行固定,并且通过第一螺纹杆与第二螺纹杆能对景观树进行支撑,支撑效果更好,还不容易被腐蚀,通过拉紧装置,则能进一步的对景观树进行固定,避免被风吹动影响本装置对景观树的支撑,通过弧形挡板的作用,能防止水囊与景观树的树干接触被扎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部分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拉紧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拉紧装置的部分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名称及序号:1景观树,2第一弧形板,3内螺纹套管,4第一螺纹杆,5第二螺纹杆,6支撑板,7通孔,8出水管,9第二弧形板,10水囊,11分支管,12弧形槽,13拉线,14压缩缸,15活塞,16轴承座,17螺母,18螺杆,19插孔,20插杆,21卡槽,22拉紧装置,221挂环,222弧形卡板,223蝶形螺纹杆,224拉绳,225弧形套,226螺纹孔,227第一弹簧,228弧形固定板,229固定杆,2210绕线盘,2211涡卷弹簧,2212挂钩,237型板,24导孔,25第一卡板,26卡套,27第二弹簧,28弧形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园林景观树移栽用支撑架,如图1-6所示,包括有第一弧形板2、内螺纹套管3、第一螺纹杆4、第二螺纹杆5、支撑板6、出水管8、第二弧形板9、水囊10、分支管11、拉线13、压缩缸14、活塞15、轴承座16、螺母17、螺杆18和插杆20,第一弧形板2右端转动式的安装有第二弧形板9,第一弧形板2内侧面中部与第二弧形板9内侧面中部都开有弧形槽12,水囊10位于弧形槽12内,第一弧形板2底部左侧后部与第二弧形板9底部左侧前部都开有卡槽21,第一弧形板2与第二弧形板9通过卡槽21配合,第一弧形板2顶部左侧后部与第二弧形板9底部左侧前部都开有插孔19,插杆20位于上下两侧插孔19之间,拉线13将插杆20与第一弧形板2连接,拉线13其中一端与插杆20顶端连接,拉线13另一端与第一弧形板2外侧面左侧连接,第一螺纹杆4为三个,分别与第二弧形板9外侧面右侧和后部连接,还与第一弧形板2外侧面中部连接,内螺纹套管3套在第一螺纹杆4上,内螺纹套管3内上下两侧螺纹相反,内螺纹套管3内下部设有第二螺纹杆5,支撑板6固接在第二螺纹杆5底端,支撑板6中部开有通孔7,第一弧形板2外侧面右侧固接有压缩缸14,压缩缸14内设有往复移动的活塞15,轴承座16固接在活塞15顶部中间,压缩缸14外顶部中间固接有螺母17,螺母17内设有螺杆18,螺杆18底端与轴承座16内的轴承连接,压缩缸14底部左侧连接有出水管8,出水管8与压缩缸14内连通,分支管11为两个,分别与水囊10外侧面右侧连接,分支管11尾端与出水管8尾端连接,分支管11与水囊10和出水管8内连通。

实施例2

一种园林景观树移栽用支撑架,如图1-6所示,包括有第一弧形板2、内螺纹套管3、第一螺纹杆4、第二螺纹杆5、支撑板6、出水管8、第二弧形板9、水囊10、分支管11、拉线13、压缩缸14、活塞15、轴承座16、螺母17、螺杆18和插杆20,第一弧形板2右端转动式的安装有第二弧形板9,第一弧形板2内侧面中部与第二弧形板9内侧面中部都开有弧形槽12,水囊10位于弧形槽12内,第一弧形板2底部左侧后部与第二弧形板9底部左侧前部都开有卡槽21,第一弧形板2与第二弧形板9通过卡槽21配合,第一弧形板2顶部左侧后部与第二弧形板9底部左侧前部都开有插孔19,插杆20位于上下两侧插孔19之间,拉线13将插杆20与第一弧形板2连接,拉线13其中一端与插杆20顶端连接,拉线13另一端与第一弧形板2外侧面左侧连接,第一螺纹杆4为三个,分别与第二弧形板9外侧面右侧和后部连接,还与第一弧形板2外侧面中部连接,内螺纹套管3套在第一螺纹杆4上,内螺纹套管3内上下两侧螺纹相反,内螺纹套管3内下部设有第二螺纹杆5,支撑板6固接在第二螺纹杆5底端,支撑板6中部开有通孔7,第一弧形板2外侧面右侧固接有压缩缸14,压缩缸14内设有往复移动的活塞15,轴承座16固接在活塞15顶部中间,压缩缸14外顶部中间固接有螺母17,螺母17内设有螺杆18,螺杆18底端与轴承座16内的轴承连接,压缩缸14底部左侧连接有出水管8,出水管8与压缩缸14内连通,分支管11为两个,分别与水囊10外侧面右侧连接,分支管11尾端与出水管8尾端连接,分支管11与水囊10和出水管8内连通。

还包括有拉紧装置22,拉紧装置22包括有挂环221、弧形卡板222、蝶形螺纹杆223、拉绳224、弧形套225、第一弹簧227、弧形固定板228、固定杆229、绕线盘2210、涡卷弹簧2211和挂钩2212,左右两侧弧形卡板222前侧内端通过转动式连接,左右两侧弧形卡板222后部之间设有弧形套225,左侧弧形卡板222后部与右侧弧形卡板222前部都开有螺纹孔226,蝶形螺纹杆223位于螺纹孔226内,蝶形螺纹杆223内端与弧形固定板228外侧面接触,弧形固定板228外侧面前后两侧与左右两侧弧形卡板222内侧面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227,右侧弧形卡板222顶部中间与左侧弧形卡板222顶部前后两侧都固接有固定杆229,绕线盘2210转动式的与固定杆229连接,绕线盘2210与固定杆229之间设有涡卷弹簧2211,绕线盘2210上绕有拉绳224,挂钩2212固接在拉绳224尾端,三个内螺纹套管3外内侧面均匀间隔的固接有三个挂环221,挂环221与挂钩2212配合。

实施例3

一种园林景观树移栽用支撑架,如图1-6所示,包括有第一弧形板2、内螺纹套管3、第一螺纹杆4、第二螺纹杆5、支撑板6、出水管8、第二弧形板9、水囊10、分支管11、拉线13、压缩缸14、活塞15、轴承座16、螺母17、螺杆18和插杆20,第一弧形板2右端转动式的安装有第二弧形板9,第一弧形板2内侧面中部与第二弧形板9内侧面中部都开有弧形槽12,水囊10位于弧形槽12内,第一弧形板2底部左侧后部与第二弧形板9底部左侧前部都开有卡槽21,第一弧形板2与第二弧形板9通过卡槽21配合,第一弧形板2顶部左侧后部与第二弧形板9底部左侧前部都开有插孔19,插杆20位于上下两侧插孔19之间,拉线13将插杆20与第一弧形板2连接,拉线13其中一端与插杆20顶端连接,拉线13另一端与第一弧形板2外侧面左侧连接,第一螺纹杆4为三个,分别与第二弧形板9外侧面右侧和后部连接,还与第一弧形板2外侧面中部连接,内螺纹套管3套在第一螺纹杆4上,内螺纹套管3内上下两侧螺纹相反,内螺纹套管3内下部设有第二螺纹杆5,支撑板6固接在第二螺纹杆5底端,支撑板6中部开有通孔7,第一弧形板2外侧面右侧固接有压缩缸14,压缩缸14内设有往复移动的活塞15,轴承座16固接在活塞15顶部中间,压缩缸14外顶部中间固接有螺母17,螺母17内设有螺杆18,螺杆18底端与轴承座16内的轴承连接,压缩缸14底部左侧连接有出水管8,出水管8与压缩缸14内连通,分支管11为两个,分别与水囊10外侧面右侧连接,分支管11尾端与出水管8尾端连接,分支管11与水囊10和出水管8内连通。

还包括有拉紧装置22,拉紧装置22包括有挂环221、弧形卡板222、蝶形螺纹杆223、拉绳224、弧形套225、第一弹簧227、弧形固定板228、固定杆229、绕线盘2210、涡卷弹簧2211和挂钩2212,左右两侧弧形卡板222前侧内端通过转动式连接,左右两侧弧形卡板222后部之间设有弧形套225,左侧弧形卡板222后部与右侧弧形卡板222前部都开有螺纹孔226,蝶形螺纹杆223位于螺纹孔226内,蝶形螺纹杆223内端与弧形固定板228外侧面接触,弧形固定板228外侧面前后两侧与左右两侧弧形卡板222内侧面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227,右侧弧形卡板222顶部中间与左侧弧形卡板222顶部前后两侧都固接有固定杆229,绕线盘2210转动式的与固定杆229连接,绕线盘2210与固定杆229之间设有涡卷弹簧2211,绕线盘2210上绕有拉绳224,挂钩2212固接在拉绳224尾端,三个内螺纹套管3外内侧面均匀间隔的固接有三个挂环221,挂环221与挂钩2212配合。

还包括有7型板23、第一卡板25和卡套26,左侧弧形卡板222顶部前后两侧与右侧弧形卡板222顶部中间右侧都固接有7型板23,7型板23中部开有起导向作用的导孔24,拉绳224位于导孔24内,7型板23内左侧面上部转动式的安装有第一卡板25,第一卡板25底部左侧设有齿,第一卡板25与7型板23之间设有卡套26。

实施例4

一种园林景观树移栽用支撑架,如图1-6所示,包括有第一弧形板2、内螺纹套管3、第一螺纹杆4、第二螺纹杆5、支撑板6、出水管8、第二弧形板9、水囊10、分支管11、拉线13、压缩缸14、活塞15、轴承座16、螺母17、螺杆18和插杆20,第一弧形板2右端转动式的安装有第二弧形板9,第一弧形板2内侧面中部与第二弧形板9内侧面中部都开有弧形槽12,水囊10位于弧形槽12内,第一弧形板2底部左侧后部与第二弧形板9底部左侧前部都开有卡槽21,第一弧形板2与第二弧形板9通过卡槽21配合,第一弧形板2顶部左侧后部与第二弧形板9底部左侧前部都开有插孔19,插杆20位于上下两侧插孔19之间,拉线13将插杆20与第一弧形板2连接,拉线13其中一端与插杆20顶端连接,拉线13另一端与第一弧形板2外侧面左侧连接,第一螺纹杆4为三个,分别与第二弧形板9外侧面右侧和后部连接,还与第一弧形板2外侧面中部连接,内螺纹套管3套在第一螺纹杆4上,内螺纹套管3内上下两侧螺纹相反,内螺纹套管3内下部设有第二螺纹杆5,支撑板6固接在第二螺纹杆5底端,支撑板6中部开有通孔7,第一弧形板2外侧面右侧固接有压缩缸14,压缩缸14内设有往复移动的活塞15,轴承座16固接在活塞15顶部中间,压缩缸14外顶部中间固接有螺母17,螺母17内设有螺杆18,螺杆18底端与轴承座16内的轴承连接,压缩缸14底部左侧连接有出水管8,出水管8与压缩缸14内连通,分支管11为两个,分别与水囊10外侧面右侧连接,分支管11尾端与出水管8尾端连接,分支管11与水囊10和出水管8内连通。

还包括有拉紧装置22,拉紧装置22包括有挂环221、弧形卡板222、蝶形螺纹杆223、拉绳224、弧形套225、第一弹簧227、弧形固定板228、固定杆229、绕线盘2210、涡卷弹簧2211和挂钩2212,左右两侧弧形卡板222前侧内端通过转动式连接,左右两侧弧形卡板222后部之间设有弧形套225,左侧弧形卡板222后部与右侧弧形卡板222前部都开有螺纹孔226,蝶形螺纹杆223位于螺纹孔226内,蝶形螺纹杆223内端与弧形固定板228外侧面接触,弧形固定板228外侧面前后两侧与左右两侧弧形卡板222内侧面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227,右侧弧形卡板222顶部中间与左侧弧形卡板222顶部前后两侧都固接有固定杆229,绕线盘2210转动式的与固定杆229连接,绕线盘2210与固定杆229之间设有涡卷弹簧2211,绕线盘2210上绕有拉绳224,挂钩2212固接在拉绳224尾端,三个内螺纹套管3外内侧面均匀间隔的固接有三个挂环221,挂环221与挂钩2212配合。

还包括有7型板23、第一卡板25和卡套26,左侧弧形卡板222顶部前后两侧与右侧弧形卡板222顶部中间右侧都固接有7型板23,7型板23中部开有起导向作用的导孔24,拉绳224位于导孔24内,7型板23内左侧面上部转动式的安装有第一卡板25,第一卡板25底部左侧设有齿,第一卡板25与7型板23之间设有卡套26。

还包括有第二弹簧27和弧形挡板28,水囊10内侧设有弧形挡板28,弧形挡板28外侧面左右两侧与弧形槽12内后侧左右两侧之间都连接有第二弹簧27,第二弹簧27位于水囊10左右两侧。

初始时,压缩缸14与出水管8内有适量的水,当操作人员将景观树1移植在园林内时,操作人员即可拉动插杆20向上移动与插孔19内脱离,再拉动第一弧形板2与第二弧形板9脱离,即可将第一弧形板2与第二弧形板9移动至景观树1的树干两侧,再将支撑板6与地面接触,操作人员即可将固定钉通过通孔7插入地面内将支撑板6固定,进而将第二螺纹杆5固定,转动内螺纹套管3正反交替转动,内螺纹套管3正反交替转动带动第一螺纹杆4上下移动,第一螺纹杆4上下移动带动第一弧形板2和第二弧形板9上下移动,当第一弧形板2与第二弧形板9上下移动至合适的位置时,停止转动内螺纹套管3,即可推动第一弧形板2与第二弧形板9向内移动合起,再将插杆20插入上下两侧插孔19之间将第一弧形板2与第二弧形板9固定,再扭动螺杆18正转,螺杆18正转通过螺母17向下移动,螺杆18向下移动带动活塞15向下移动,活塞15向下移动将压缩缸14内的水推入出水管8内,出水管8内的水排入分支管11内,分支管11内的水排入水囊10内,进而使水囊10膨胀,当水囊10膨胀与树干接触时,停止扭动螺杆18,进而本装置对景观树1进行支撑。当景观树1无需支撑时,即可再次拉动插杆20向上移动与插孔19内脱离,拉动第一弧形板2与第二弧形板9脱离,再转动螺杆18反转,进而活塞15通过分支管11将水囊10内的水抽回至出水管8内,出水管8内的水排入压缩缸14内,停止扭动螺杆18,即可将固定钉从地面上拔出,即可将本装置从景观树1上拿下。

首先操作人员拉动弧形套225不与左侧弧形卡板222接触,即可拉动左右两侧弧形卡板222脱离,进而当第一弧形板2与第二弧形板9将景观树1固定时,操作人员即可推动左右两侧弧形卡板222接触,再拉动弧形套225向左移动与左侧弧形卡板222接触,进而弧形套225将左右两侧弧形卡板222固定,再扭动蝶形螺纹杆223向内移动,蝶形螺纹杆223向内移动带动弧形固定板228向内移动,第一弹簧227拉伸,弧形固定板228向内移动与景观树1的树干接触将其固定,停止扭动蝶形螺纹杆223,操作人员即可拉动挂钩2212向外移动,挂钩2212向外移动带动拉绳224向外移动,拉绳224向外移动带动绕线盘2210正转,涡卷弹簧2211拉伸,即可将挂钩2212挂在合适的挂环221上,进而弧形卡板222通过拉线13的作用对景观树1进行固定支撑。同理,当景观树1无需支撑时,即可扭动蝶形螺纹杆223向外移动,因第一弹簧227的作用,弧形固定板228向外移动将景观树1松开,再将挂钩2212与挂环221脱离,因涡卷弹簧2211的作用,绕线盘2210反转将拉绳224卷起恢复至原位,即可拉动弧形套225向右移动将左侧弧形卡板222松开,进而将景观树1松开。如此,可进一步的对景观树1进行加固,避免被风吹动。

首先操作人员拉动卡套26向外移动不与第一卡板25和7型板23接触,再拉动第一卡板25向外移动不与拉绳224接触,即可拉动挂钩2212向外移动挂在挂环221上,当挂钩2212挂在挂环221上后,操作人员即可拉动第一卡板25向内移动与拉绳224接触,即可拉动卡套26向内移动将第一卡板25和7型板23固定,进而第一卡板25与7型板23配合将拉绳224固定。如此,可防止拉绳224移动影响对景观树1的固定支撑。

当水囊10膨胀时,水囊10带动弧形挡板28向内移动,第二弹簧27拉伸,弧形挡板28向内移动与景观树1的树干接触。当水囊10停止膨胀时,弧形挡板28也就停止向内移动。当水囊10内的水被抽回至出水管8与压缩缸14内时,水囊10收缩,因第二弹簧27的作用,弧形挡板28向内移动恢复至原位。如此,可防止水囊10与景观树1的树干接触被扎破。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实施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实施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