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耳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461834发布日期:2019-01-02 22:36阅读:106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木耳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木耳,别名黑木耳、光木耳。黑木耳属于腐生性中温型真菌,菌丝在6~36℃之间均可生长,但以22~32℃最适宜;15~27℃都可分化出子实体,但以20~24℃最适宜,菌丝在含水量60%~70%的栽培料及段木中均可生长,并且可在黑暗中正常生长;子实体形成时要求耳木含水量达70%以上,空气相对湿度90%~95%。子实体生长期需250~1000lx的光照强度,为好气性真菌,ph值5~5.6最适宜,子实生长温度在10~32℃之间,最佳温度是12~25℃,目前黑木耳人工栽培方法包括段木栽培和塑料袋代料栽培。

人工栽培黑木耳主要有木段栽培法和袋栽培法。传统的木耳栽培即采用段木栽培,其栽培流程主要包括:场地选择、菌种的预备、准备段木、接种以及定植管理步骤。但这种段木栽培法的木耳产量低,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随着人工栽培技术的推广和发展,进一步推动了袋栽培法木耳新技术的试验研究。袋栽黑木耳是将由棉籽壳、木屑、玉米芯、稻草、麦草等物质组成的栽培料装入专用耐高温塑料袋中,经过高温杀菌、接种、培养、割口出耳等步骤培植黑木耳。

但是,传统袋装种植方法,出耳时间长,出耳过程中可能因为外在因素造成黄水和霉菌感染的情况,导致出耳减少,产量降低,如何缩短出耳时间,减少霉菌感染造成的损失,这是木耳种植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木耳种植方法,通过在母种活化液中添加抗生素,催耳过程白天和晚上保持15℃左右温差和足够的光照强度,以及催耳完成之后进行晒袋的方式,增强了母种对细菌的抵抗力,缩短了出耳的过程,防止霉菌感染,从而缩短了木耳的产出时间和提高了木耳的出产率。

该一种木耳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母种活化:取葡萄糖、蛋白胨、琼脂粉、抗生素、蒸馏水,混合加热溶解在烧杯中,在0.15mpa,100℃下湿热灭菌1h,灭菌后烧杯摆成斜面冷却,注意保持空气流通;

2)原种的培养:按照重量份数称取杨树木屑40~50份,麸皮4~6份,豆粉1~2份,石膏0.5~1份,白灰0.5~1份,混合均匀,加水翻3~4遍搅拌均匀,以手捏刚好不出水为止,加入栽培袋中,将栽培袋在高温高压环境下灭菌,在无菌操作条件下,将烧杯中的母种接种到栽培袋中,在恒温、弱光条件下培养,得黑木耳原种;

3)栽培种制备:按照重量份数称取70~86份杨树木屑、8~10份麸皮、10~14份米糠、1~4份豆粉、0.5~1.5份白灰、0.5~1.5份石膏,加水混合,装入准备好的培养袋内,高温灭菌,冷却至常温,将黑木耳原种接种到培养袋内;

4)培养:将接种后的栽培袋置于培养室内养菌,培养室中菌袋内部温度控制在22~27℃,空气相对湿度55~65%,保持室内避光,通风良好,栽培种培养期为35~40d;

5)开口:将培养完成的栽培袋放入0.5%高锰酸钾溶液中消毒半分钟后取出,待消毒液稍干时,用刀在栽培袋上划v字开口,刀划破菌体时深入3~4cm,以刺激菌体生长;

6)催耳:保持室内光照强度,白天关闭门窗,晚上打开门窗,使室内通风,保持室内湿度进行催耳;

7)晒袋:催耳完成之后,将出现黑线的栽培袋进行暴晒,暴晒期间不浇水,不遮阴;

8)出耳管理:采用室外全光露地出耳,采取微喷给水,浇水时空气相对湿度在90%以上,不浇水时空气相对湿度保持自然,在环境温度为20~25℃时,每天给水3~5次,持续15~25d,使黑木耳达到成熟;

9)采收:当黑木耳耳片充分舒展、根收缩、色泽转淡长到八分熟,耳片尺寸2.5~4cm时,及时采收。

优选的,步骤1)中,葡萄糖为15~20份,蛋白胨为8~10份,琼脂粉为8~10份,抗生素为1~2份,蒸馏水为1000份。

优选的,步骤2)中,栽培袋含水量在55~60%,灭菌条件为温度110~120℃,压力0.2~0.3mpa,灭菌时间在30min~60min,恒温温度为26℃,培养时间为20~25d。

优选的,步骤3)中,灭菌条件为温度150~160℃,压力0.5~0.8mpa,灭菌时间在4~5h。

优选的,步骤5)中,每袋v字开口为10~13个,v字开口边缘各长3cm。

优选的,步骤6)中,光照强度为2700~4000lx,白天室内温度控制在25~27℃,晚上室内温度控制在10~12℃,室内湿度保持在70~80%,,催耳时间为10~15d。

优选的,步骤7)中,暴晒时间为7~10天,暴晒温度为30~40℃。

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一种木耳种植方法,使用添加抗生素的母种活化液,在保持通风的条件下,抗生素会抑制细菌的生长,但不会抑制木耳真菌的生长,这能很好的解决木耳种植母种活化过程中,易因为细菌污染,导致真菌不能活化,或者活化程度不够,达不到接种要求的问题。

2、本发明一种木耳种植方法,利用白天和夜晚产生的13~15℃温差和2700~4000lx的光照强度,能够使出耳过程在10~15d内完成,相比于传统的25~30d,节约了出耳时间,且木耳产量更高。

3、本发明一种木耳种植方法,将催耳完成的栽培袋暴晒7~10天,能够将催耳之前阶段由于温度不适或者湿度过大,所产生的黄水和轻微感染的霉菌晒掉,防治霉菌造成传染感染,也能使该栽培袋长出新耳,从而提高木耳的产量和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作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不仅包括实施例中展现的内容。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木耳种植方法,具体过程如下:

1、母种活化:取葡萄糖15份,蛋白胨8份,琼脂粉8份,抗生素1份,蒸馏水1000份,混合加热溶解在烧杯中,在0.15mpa,100℃下湿热灭菌1h,灭菌后烧杯摆成斜面冷却,注意保持空气流通;

2、原种的培养:按照重量份数称取杨树木屑40份,麸皮4份,豆粉1份,石膏0.5份,白灰0.5份,混合均匀,加水翻3遍搅拌均匀,以手捏刚好不出水为止,含水量在55%,加入栽培袋中,将栽培袋在温度110℃,压力0.2mpa环境下灭菌,灭菌时间30min,在无菌操作条件下,将烧杯中的母种接种到栽培袋中,在26℃、弱光条件下培养20d,得黑木耳原种;

3、栽培种制备:按照重量份数称取70份杨树木屑、8份麸皮、10份米糠、1份豆粉、0.5份白灰、0.5份石膏,加水混合,装入准备好的培养袋内,温度150℃,压力0.5mpa下灭菌,灭菌时间4h,冷却至常温,将黑木耳原种接种到培养袋内;

4、培养:将接种后的栽培袋置于培养室内养菌,培养室中菌袋内部温度控制在22℃,空气相对湿度55%,保持室内避光,通风良好,栽培种培养期为35d;

5、开口:将培养完成的栽培袋放入0.5%高锰酸钾溶液溶液中消毒半分钟后取出,待消毒液稍干时,用刀在栽培袋上划10个v字开口,v字开口边缘各长3cm,刀划破菌体时深入3cm,以刺激菌体生长;

6、催耳:保持室内光照强度2700lx,白天关闭门窗,室内温度控制在25℃,晚上打开门窗,使室内通风,室内温度控制在10℃,保持室内湿度在70%进行催耳,催耳时间为10d;

7、晒袋:催耳完成之后,将出现黑线的栽培袋进行暴晒7天,暴晒温度为30℃,暴晒期间不浇水,不遮阴;

8、出耳管理:采用室外全光露地出耳,采取微喷给水,浇水时空气相对湿度在90%以上,不浇水时空气相对湿度保持自然,在环境温度为20℃时,每天给水3次,持续15d,使黑木耳达到成熟;

9、采收:当黑木耳耳片充分舒展、根收缩、色泽转淡长到八分熟,耳片尺寸2.5cm时,及时采收。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木耳种植方法,具体过程如下:

1、母种活化:取葡萄糖18份,蛋白胨9份,琼脂粉9份,抗生素1.5份,蒸馏水1000份,混合加热溶解在烧杯中,在0.15mpa,100℃下湿热灭菌1h,灭菌后烧杯摆成斜面冷却,注意保持空气流通;

2、原种的培养:按照重量份数称取杨树木屑45份,麸皮5份,豆粉1.5份,石膏0.8份,白灰0.8份,混合均匀,加水翻3遍搅拌均匀,以手捏刚好不出水为止,含水量在58%,加入栽培袋中,将栽培袋在温度115℃,压力0.25mpa环境下灭菌,灭菌时间50min,在无菌操作条件下,将烧杯中的母种接种到栽培袋中,在26℃、弱光条件下培养23d,得黑木耳原种;

3、栽培种制备:按照重量份数称取80份杨树木屑、9份麸皮、12份米糠、3份豆粉、1份白灰、1份石膏,加水混合,装入准备好的培养袋内,温度155℃,压力0.7mpa下灭菌,灭菌时间4.5h,冷却至常温,将黑木耳原种接种到培养袋内;

4、培养:将接种后的栽培袋置于培养室内养菌,培养室中菌袋内部温度控制在24℃,空气相对湿度60%,保持室内避光,通风良好,栽培种培养期为38d;

5、开口:将培养完成的栽培袋放入0.5%高锰酸钾溶液中消毒半分钟后取出,待消毒液稍干时,用刀在栽培袋上划12个v字开口,v字开口边缘各长3cm,刀划破菌体时深入3.5cm,以刺激菌体生长;

6、催耳:保持室内光照强度3300lx,白天关闭门窗,室内温度控制在26℃,晚上打开门窗,使室内通风,室内温度控制在11℃,保持室内湿度在75%进行催耳,催耳时间为13d;

7、晒袋:催耳完成之后,将出现黑线的栽培袋进行暴晒8天,暴晒温度为35℃,暴晒期间不浇水,不遮阴;

8、出耳管理:采用室外全光露地出耳,采取微喷给水,浇水时空气相对湿度在90%以上,不浇水时空气相对湿度保持自然,在环境温度为23℃时,每天给水4次,持续20d,使黑木耳达到成熟;

9、采收:当黑木耳耳片充分舒展、根收缩、色泽转淡长到八分熟,耳片尺寸3cm时,及时采收。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木耳种植方法,具体过程如下:

1、母种活化:取葡萄糖20份,蛋白胨10份,琼脂粉10份,抗生素2份,蒸馏水1000份,混合加热溶解在烧杯中,在0.15mpa,100℃下湿热灭菌1h,灭菌后烧杯摆成斜面冷却,注意保持空气流通;

2、原种的培养:按照重量份数称取杨树木屑50份,麸皮6份,豆粉2份,石膏1份,白灰1份,混合均匀,加水翻4遍搅拌均匀,以手捏刚好不出水为止,含水量在60%,加入栽培袋中,将栽培袋在温度120℃,压力0.3mpa环境下灭菌,灭菌时间60min,在无菌操作条件下,将烧杯中的母种接种到栽培袋中,在26℃、弱光条件下培养25d,得黑木耳原种;

3、栽培种制备:按照重量份数称取86份杨树木屑、10份麸皮、14份米糠、4份豆粉、1.5份白灰、1.5份石膏,加水混合,装入准备好的培养袋内,温度160℃,压力0.8mpa下灭菌,灭菌时间5h,冷却至常温,将黑木耳原种接种到培养袋内;

4、培养:将接种后的栽培袋置于培养室内养菌,培养室中菌袋内部温度控制在27℃,空气相对湿度65%,保持室内避光,通风良好,栽培种培养期为40d;

5、开口:将培养完成的栽培袋放入0.5%高锰酸钾溶液中消毒半分钟后取出,待消毒液稍干时,用刀在栽培袋上划13个v字开口,v字开口边缘各长3cm,刀划破菌体时深入4cm,以刺激菌体生长;

6、催耳:保持室内光照强度4000lx,白天关闭门窗,室内温度控制在27℃,晚上打开门窗,使室内通风,室内温度控制在12℃,保持室内湿度在80%进行催耳,催耳时间为15d;

7、晒袋:催耳完成之后,将出现黑线的栽培袋进行暴晒10天,暴晒温度为40℃,暴晒期间不浇水,不遮阴;

8、出耳管理:采用室外全光露地出耳,采取微喷给水,浇水时空气相对湿度在90%以上,不浇水时空气相对湿度保持自然,在环境温度为25℃时,每天给水5次,持续25d,使黑木耳达到成熟;

9、采收:当黑木耳耳片充分舒展、根收缩、色泽转淡长到八分熟,耳片尺寸4cm时,及时采收。

本发明一种木耳种植方法,使用添加抗生素的母种活化液,在保持通风的条件下,抗生素会抑制细菌的生长,但不会抑制木耳真菌的生长,这能很好的解决木耳种植母种活化过程中,易因为细菌污染,导致真菌不能活化,或者活化程度不够,达不到接种要求的问题,利用白天和夜晚产生的13~15℃温差和2700~4000lx的光照强度,能够使出耳过程在10~15d内完成,相比于传统的25~30d,节约了出耳时间,且木耳产量更高,将催耳完成的栽培袋暴晒7~10天,能够将催耳之前阶段由于温度不适或者湿度过大,所产生的黄水和轻微感染的霉菌晒掉,防治霉菌造成传染感染,也能使该栽培袋长出新耳,从而提高木耳的产量和质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