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番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077380发布日期:2018-11-27 21:22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农业种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番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番茄营养丰富,有特殊风味,具有减肥瘦身、消除疲劳、增进食欲、提高对蛋白质的消化、减少胃胀食积等功效,是现代人适合的健康蔬果,餐桌需求大。近年来,营养专家研究发现,番茄还具有新的保健功效和防治多种疾病的药用价值。因此,番茄的栽培种植有良好的前景。由于番茄植株的生长势强,茎上每个节位都会分生腋芽,且每个腋芽都能萌发成枝,开花结果,如果任其自由生长,则会造成枝叶丛生,株形紊乱,易消耗掉大量的养分,造成落花落果,果形变小,影响番茄的产量和质量。因此,在番茄植株生长过程中,要对其进行打杈来调节其生长。

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在对番茄进行打杈后,打杈造成的伤口极易感染病菌、并且很难愈合,进而导致番茄植株不能健康生长,严重影响番茄质量和产量。因此,如何合理地对番茄植株进行打杈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番茄种植方法,能够合理地对番茄植株进行打杈,保证番茄植株健康生长,从而提高番茄质量和产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番茄种植方法,包括育苗、定植、吊蔓、打杈、落蔓以及采收,打杈的位置距离待打杈的番茄枝杈的基部1-5cm;

进一步的,所述打杈的位置距离待打杈的番茄枝杈基部1-2cm;

进一步的,所述打杈的方式为:对番茄植株每隔一枝进行打杈,打杈在分枝长度为5-15cm时进行;打杈的顺序为:先打健壮无病的植株,再打染病的植株;打完染病的植株之后,先对剪刀进行消毒,再打下一植株;

进一步的,打染病的植株时,先打染病植株的老叶和黄叶,再打染病植株的病叶;

进一步的,在打杈之前,还包括绕蔓,绕蔓具体包括:将番茄植株沿着吊蔓绳缠绕,每隔预定节数缠绕一次;所述预定节数为2-3节;

进一步的,在打杈的步骤之后,还包括疏花疏果,疏花疏果具体包括:摘掉畸形花朵、畸形果实以及尺寸未达到平均大小的果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的番茄种植方法在番茄蔓枝上相距打杈枝杈的基部1-5cm的位置打杈,由于在杈基部预留一定长度的茬,使得打杈伤口能够远离主干,从而能有效的阻止病菌从伤口侵入主干;又因为打杈位置的枝杈比杈基部细,从而能使打杈的创面较小而利于伤口愈合,使得打杈后植株能够健康生长,进而提高番茄质量和产量;通过对番茄植株每隔一枝进行打杈。可以保证番茄植株在打杈后具有合理的蔓枝密度,从而有利于植株通风透光;通过在打杈之前对番茄植株进行绕蔓,可以方便后续打杈操作,节省打杈时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发明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番茄种植方法,包括育苗、定植、吊蔓、打杈、落蔓和采收,打杈的位置距离待打杈的番茄枝杈的基部1-5cm。

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实施方式在番茄蔓枝上相距打杈枝杈的基部1-5cm的位置打杈,由于在杈基部留一定长度的茬,使得打杈伤口能够远离主干,从而有效的阻止病菌从伤口侵入主干;又因为打杈位置的枝杈比杈基部细,从而能使打杈的创面小利于伤口愈合,使得打杈后植株能够健康生长,进而提高番茄质量和产量。

下面对本实施方式的番茄种植方法中育苗、定植、吊蔓、打杈、落蔓和采收等环节的实现细节进行具体的说明,以下内容仅为方便理解提供的实现细节,并非实施本方案的必须。

(一)育苗

育苗是指在苗圃、温床或温室里培育番茄幼苗,以备移植至土地里去栽种。本实施方式中,在育苗过程中,在番茄苗具有2-4片真叶时,浇灌的营养液ec值为1.0-2.0ms/cm,每周平均浇灌次数为3-4次;自番茄苗长至具有5-6片真叶起,浇灌的营养液ec值为2.0-3.0ms/cm,每周平均浇灌次数为2.5-3.5次。例如在番茄苗具有4片真叶时,浇灌的营养液ec值为2.0ms/cm,每周平均浇灌次数为3次;自番茄苗长至具有5片真叶起,浇灌的营养液ec值为3.0ms/cm,每周平均浇灌次数为2次。本实施方式中,深入植物的生长细节,掌握更精细的植物生长深层规律,能够根据番茄植株的大小来调节营养液的浓度的高低,在番茄植株较小、真叶为2-4片时,需要的营养少,因此提供营养液ec值在1.0-2.0ms/cm之间的营养液,浇灌的次数每周平均为3-4次,在番茄植株较大、叶片长至5-6片起,需要的营养多,因此提供营养液ec值在2.0-3.0ms/cm之间的营养液,浇灌的次数每周平均为2.5-3.5次,也就是根据育苗阶段的不同时期番茄植株所需的营养量的不同来调节营养液的浓度和供给次数,达到对育苗阶段的番茄植株的营养的分段调节和精确控制。该方案从植株尺寸角度进行考量,而非简单地将之区分于常规的生长阶段分类(例如育苗期、成熟期等),并将此量化至各阶段营养液的具体需求,通过各阶段的营养液匹配与植物生长高度配合,避免营养液供给过多出现的“烧苗现象”或者营养液供给过少后造成的番茄苗偏高偏瘦的问题,确保育苗过程中番茄植株的健康生长,从而培育出健康的矮壮番茄苗,进而提高番茄的质量和产量。

优选地,在番茄苗处于2-4片真叶时期时,每周平均浇灌次数为3.5次;自番茄苗长至5-6片真叶起,每周平均浇灌次数为3次。

本实施方式中,营养液浇灌可以定时定量进行。如此精确稳定地对番茄植株进行浇灌,能使供给至番茄植株的营养液的时间和含量规律化,从而更符合番茄植株的生长需求,进一步提高番茄质量和产量。

需要说明的是,在育苗的阶段对番茄植株进行营养液浇灌的同时还及时发现病虫害,科学配置药剂,对番茄植株进行病虫害防治。

(二)定植

定植,是指番茄幼苗长大后,将其移植至土地里去栽种,为番茄幼苗生长提供更大的空间,以利于更好的进行光合作用。本实施方式中,待番茄苗叶片长至7-8片真叶时,对番茄苗进行定植。

(三)吊蔓

由于番茄为藤蔓植物,生长势强,可以长到几米高,因此需要在番茄生长过程中进行吊蔓,使番茄植株排列整齐,受光均匀,并能调节植株生长,使生长势均衡,结果部位比较一致,管理方便。本实施方式中,具体地,在定植之后,当番茄植株高度为25-35cm时进行吊蔓。由于番茄植株在25cm以下时,植株高度不高,可以直立地面而不会趴伏,无需吊蔓即可接收良好光照;而生长至35cm以上后,由于番茄植株过高,植株顶部受重力影响而无法直立,继而导致植株倾斜、无法接收良好光照,所以在番茄植株高度为25-35cm时适合吊蔓。

具体地,吊蔓操作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将吊蔓绳系在吊蔓钩上,在吊蔓钩上缠绕吊蔓绳,可以通过采摘车将吊蔓钩按照番茄植株的种植密度挂在番茄植株上方的预先设置的钢丝绳上并使吊蔓绳垂下,将吊蔓绳拉至番茄植株茎基部并注意调节绳子的松紧度,在吊蔓绳上打活结并用活结套住番茄植株,将吊蔓绳沿着植株茎秆顺时钟缠绕,注意不要缠绕着植株的叶片。如此,可以使番茄植株沿着吊蔓绳生长,符合藤蔓植物沿着同一方向生长的生长趋势的要求,从而有利于番茄植株的生长发育和结果。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活结具体可以为土耳其活结,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活结也可以为其他形式。此外,需要注意的是,要先打结再套住植株,不要在茎上打结,活结孔可大可小,只要方便解开即可。

值得一提的是,活结的结孔尺寸优选为大于番茄植株的茎杆尺寸。如此,可以防止随着番茄植株长大、结孔尺寸大小不足以容纳日益增粗的茎杆而导致吊蔓绳将茎杆勒断。本实施方式中,以活结的结孔与茎杆之间可以预留1-2根成年人手指的空间为宜。

本实施方式中,吊蔓绳长可以为11-15m,将其在吊蔓钩上缠绕7-8m,可以通过采摘车将吊蔓钩挂在番茄植株上方并使吊蔓绳垂下4-5m。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吊蔓绳的长度、缠绕在吊蔓钩上的长度以及从吊蔓钩垂下的长度并不局限于上述情况,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不同的番茄种植大棚高度而做相应的调整。

(四)绕蔓

本实施方式中,在吊蔓的操作之后,打杈的操作之前,还对番茄植株进行绕蔓,具体包括以下操作,将番茄植株沿着吊蔓绳缠绕,每隔预定节数缠绕一次。通过在打杈之前对番茄植株进行绕蔓,可以方便后续打杈操作,节省打杈时间。另外,由于番茄生长较快,如果缠绕过密则不利于提供植株枝蔓的合理生长空间,如果缠绕过松则枝蔓会很快下垂、增加后续绕蔓次数。因此,优选地,预定节数为2-3节,即每隔2-3节缠绕一次。

(五)打杈

打杈是指在番茄的种植过程中,除应保留的侧枝外,将其余侧枝全部摘除的操作过程,本实施方式中,在绕蔓之后,对番茄植株进行打杈。需要说明的是,番茄的打杈位置会对植株后期能否健康成长起到重要影响,若打杈时茬留的过长,在打杈后恢复好的茬仍然会消耗植株汲取的养分,若茬留的过短会造成病菌侵入主干,并且由于茬基部的茎的尺寸大于茬基部以外的茎的尺寸,在茎基部或距离茎基部很近处打杈,会造成创面过大,不利于创口愈合,影响番茄质量和产量。因此,本实施方式中,优选地,在距离打杈枝杈的基部1-2cm的位置处进行打杈,也即打杈后,在番茄枝杈上余留的茬的长度为1-2cm,这样的距离,会使得番茄植株更美观,也不会因为打杈留的茬较长妨碍绕蔓等农事作业,而且此时也正值适合打杈的生长期间。

本实施方式中打杈的方式为:对番茄植株每隔一枝进行打杈。如此,可以保证番茄植株的合理的蔓枝密度,从而有利于植株通风透光。

另外,番茄的打杈时机会对植株的生长速度起到重要影响,若枝蔓过小时进行打杈,由于枝蔓较嫩,会造成创口较难恢复而生长缓慢;若枝蔓过大时进行打杈,枝蔓在生长过程中会消耗养分,供给其他枝蔓的养分就会减少,同样会使植株生长缓慢,延长生长周期。因此,优选地,对番茄植株进行打杈具体在分枝长度为5-15cm时进行,而且,在分枝长度为5-15cm打杈,枝蔓大小适中、方便操作。

具体地,打杈的顺序为:先打健壮无病的植株,再打染病的植株。以避免染病的植株与健康的植株之间的交叉感染,从而防止病菌从染病的植株传染到健壮的植株。进一步地,先打健壮无病的植株,再打染病的植株时应注意打完染病的植株之后,可以使用75%的酒精或者肥皂水对剪刀进行消毒之后,再打下一植株,以避免染病的植株将病菌传染到其他植株(包括无病的植株和染病的植株),使植株染病或者病情加重,造成植株的生长发育不良。

此外,打染病的植株时还应注意先打染病植株的老叶和黄叶,再打染病植株的病叶。避免病菌从染病植株的病叶传染到正常叶片,造成整颗植株都染病,最后导致植株生长发育不良甚至死亡。

需要说明的是,打杈前,需要用酒精或者肥皂水对打杈工具进行消毒,可以避免植株之间通过打杈工具感染病菌,影响原本健康的植株的生长发育。打杈工具具体可以为剪刀。打杈后要清理打杈产生的残枝,具体为集中堆放打下来的残枝,然后清理深埋;切忌随手乱扔打下来的残枝,如此,有利于保持大棚内清洁卫生,为番茄植株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六)疏花疏果

本实施方式中,在打杈的步骤之后还可对番茄植株进行疏花疏果,具体包括以下操作:摘掉畸形花朵、畸形果实以及尺寸未达到平均大小的果实。畸形花由于发育不良,结出的果实也可能呈畸形,多余的花朵会消耗养分,因此,畸形花和多余的花都得摘掉;另外,畸形果和尺寸未达到平均大小的果实也得摘掉,如此,可以保证后续果实采收时果实的均匀整齐。

本实施方式中,需要说明的是,绕蔓、打杈和疏花疏果的操作在吊蔓和落蔓操作之间的一段时期内周期性进行。

(七)落蔓

由于番茄植株生长到大棚顶部时,继续生长会遮住阳光,因此在打杈之后还需要落蔓。本实施方式中,落蔓可以参照以下步骤进行:利用采摘车将吊蔓钩取下,释放吊蔓钩上的部分吊蔓绳,并将吊蔓钩沿着水平方向移动预定距离。具体地,可以利用采摘车将吊蔓钩取下,释放20-60cm吊蔓绳,并将吊蔓钩沿着水平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使番茄植株可以沿吊蔓绳继续缠绕,有利于其生长发育。需要说明的是,释放吊蔓绳的长度并不局限于20-60cm,该长度可以视番茄植株的生长情况做适当的调整。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将吊蔓钩沿着水平方向移动的距离预定为20-40cm。20-40cm的预定距离通常可以保证番茄的进一步生长的缠绕距离,为番茄的进一步生长提供空间,从而避免限制番茄植株生长。

(八)打顶

具体地,在落蔓之后还包括:在预定采收时间的3-5周前,对番茄植株进行打顶,打顶是指摘除植株的顶部枝杈。通过在采收前对番茄植株进行打顶,抑制番茄的营养生长,使番茄植株吸收的营养能更多的用于果实的生长,从而避免顶端优势,也即避免植株吸收的营养主要用于顶部枝杈的生长,进一步提高番茄的产量。优选地,在预定采收时间的4周前,对番茄植株进行打顶。

(九)采收及换茬清理

需要说明的是,在落蔓之后,还包括对番茄果实进行采收、对番茄植株进行换茬清理等操作。

番茄果实的采收可以根据运输距离的不同而选择在番茄不同的生长时期来进行。通常,番茄果实的生长阶段包含青熟期、转色期、成熟期、完熟期等等。所谓青熟期具体指果实着色前7-10天,此时果实已充分长大,果色由绿变白,种子发育基本完成;所述转色期是指果全部着色前1-2天,此时果实顶部着色,着色面积约占果实的1/4;所谓成熟期是指果实已呈现特有色泽、风味,此时果实营养价值高,适宜作为水果生食;所谓完熟期是指果实的果肉已变软,此时果实含糖高,可以做番茄酱或者用于采种。

对于远途运输的番茄,可以在果实的青熟期进行采收,处于青熟期的果实可以避免运输过程中出现破损、也可保存较长时间。对于近途运输的番茄,可以在果实转色期进行采收,此时果实的保存时间稍短。对于就地销售或包装后近途运输的番茄,可以在果实的完熟期进行采收,处于成熟期的果实不耐贮藏和运输。对于不打算运输、用于制作番茄酱或采种的番茄,可以在果实的完熟期进行采收。

为了达到出货标准,番茄采收时需按照采收时机进行采收,如此,可以避免番茄的损坏、保证番茄质量。

换茬清理时,可以先将番茄植株的茎基部剪断,晾晒2-5天,此时茎蔓水分大部分已经散失,重量较轻,便于清理;然后将番茄植株上方的吊蔓绳剪断,即可将番茄植株装车、运走。

值得一提的是,采收番茄果实并不限于在落蔓的操作之后。因为番茄植株下层的果实会先熟,在落蔓的操作之前,就可以对番茄植株的下层果实进行采收,避免落蔓之后之后不方便采收。

下面给出两个可以参照执行的具体实施例,经实验,按照下述具体实施例生产出的番茄果实大小整齐、果形规则、色泽均匀、成熟度一致,并且产量高。

实施例1

育苗过程中,在番茄苗具有2片真叶时,浇灌的营养液ec值1.0ms/cm,每周平均浇灌3次,自番茄苗长至具有5片真叶起,浇灌的营养液ec值为2.0ms/cm,每周平均浇灌次数为2.5次。待番茄苗叶片长至7片真叶时,对番茄苗进行定植。定植之后,当番茄植株高度为28cm时进行吊蔓。吊蔓绳长为12m,将其在吊蔓钩上缠绕7m,通过采摘车将吊蔓钩挂在番茄植株上方并使吊蔓绳垂下4m。绕蔓时将番茄植株沿着吊蔓绳每隔2节缠绕一次。在植株的分枝长度为8cm时进行打杈,打杈的位置距离待打杈的番茄枝杈的基部1cm。落蔓时利用采摘车将吊蔓钩取下,释放35cm吊蔓绳,并将吊蔓钩沿着水平方向移动25cm,使番茄植株可以沿吊蔓绳继续缠绕。在预定采收时间的3周前,对番茄植株进行打顶。对于远途运输的果实,在果实着色前8天进行采收;对于近途运输的果实,在果实着色前2天进行采收。换茬清理时,先将番茄植株的茎基部剪断,晾晒3天后将番茄植株上方的吊蔓绳剪断并装车、运走。

实施例2

育苗过程中,在番茄苗具有3片真叶时,浇灌的营养液ec值1.5ms/cm,每周平均浇灌4次,自番茄苗长至具有6片真叶起,浇灌的营养液ec值为3.0ms/cm,每周平均浇灌次数为3.5次。待番茄苗叶片长至8片真叶时,对番茄苗进行定植。定植之后,当番茄植株高度为32cm时进行吊蔓。吊蔓绳长为14m,将其在吊蔓钩上缠绕8m,通过采摘车将吊蔓钩挂在番茄植株上方并使吊蔓绳垂下5m。绕蔓时将番茄植株沿着吊蔓绳每隔3节缠绕一次。在植株的分枝长度为12cm时进行打杈,打杈的位置距离待打杈的番茄枝杈的基部2cm。落蔓时利用采摘车将吊蔓钩取下,释放45cm吊蔓绳,并将吊蔓钩沿着水平方向移动35cm,使番茄植株可以沿吊蔓绳继续缠绕。在预定采收时间的4周前,对番茄植株进行打顶。对于远途运输的果实,在果实着色前9天进行采收;对于近途运输的果实,在果实着色前1天进行采收。换茬清理时,先将番茄植株的茎基部剪断,晾晒4天后将番茄植株上方的吊蔓绳剪断并装车、运走。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