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角梅病害防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80100发布日期:2019-01-14 17:53阅读:50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业领域,尤其是一种三角梅病害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三角梅(bougainvilleaglabra)又名九重葛、叶子花、宝巾花等,为紫茉莉科(nyctaginaceae)叶子花属植物。花小,常三朵聚生,苞片大而艳丽,有紫、红、白、黄等多种颜色,是主要的观赏部位。三角梅原产南美热带及亚热带,1872年引入国内,是重要的观赏花卉和优良的园林绿化植物,可以布置凉亭、画架、栅篱,也可以盆栽。在广西、广东、福建、海南终年开花不断,深受人们喜爱,现成为我国深圳、厦门、梧州、北海、台湾屏东市等多个城市的市花,还是海南省省花、赞比亚国花。三角梅属于紫茉莉科、叶子花属藤状灌木。茎粗壮,枝下垂,无毛或疏生柔毛;刺腋生,长5-15毫米。叶片纸质,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喜充足光照。生长适温为15-30℃,其中5-9月份为19-30℃,10月至翌年4月为13-16℃,在夏季能耐35℃的高温,温度超过35℃以上时,应适当遮荫或采取喷水、通风等措施,冬季应维持不低于5℃的环境温度,否则长期5℃以下的温度时,易受冻落叶。目前,三角梅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如阳光、温度、水分、营养、空气等环境条件不适宜,或遭受有害生物的侵染,其新陈代谢作用将受到干扰和破坏,超过其花丼自身的调节适应能力时,就会引起生理功能和组织形态的改变,致使植株变色、变态、腐烂、落叶、局部或整株死亡。三角梅生性强健,一般情况下病害较少,主要以叶斑病及褐斑病,但若管理不当,如髙温、髙湿、通风不良、荫蔽度大等因素,可能导致炭疽病、叶枯病、根腐病等侵染性病害发生,而用于绿化景观的三角梅,通常管理较为粗放,难以细致的养护管理,导致病害率较观赏性三角梅更高,而使用化学农药会导致化学农药的有毒有害物质挥发,对路过行人的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寻找一种能有效提升三角梅的抗病能力,进一步降低三角梅的病害发生率,并且不需要使用化学农药的三角梅病害防治方法,是当务之急。技术实现要素: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三角梅病害防治方法,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三角梅病害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喷淋处理:使用中药抗病剂对三角梅进行喷淋,每月喷淋1-2次,所述中药抗病剂是由如下原料提取而成:商陆、射干、荆芥、狼毒;(2)土壤处理:向三角梅种植区域的土壤中施加土壤抗病液,每月施加1-2次,所述土壤抗病液是由如下原料提取而成:狼毒、乌头。所述步骤(1),其中商陆、射干、荆芥、狼毒的重量份数为商陆16-20份、射干6-10份、荆芥8-12份、狼毒5-9份。此比例下对三角梅植株表面的杀菌抗菌效果较好,能有效防止有害微生物从创口侵袭三角梅植株。所述中药抗病剂,其提取方法是:将商陆、射干、荆芥、狼毒混合,向其中加入3-5倍的水,35-60℃密闭加热提取3-5h。乙醇的提取效果比水更好,但是乙醇提取液不适用于三角梅的表面喷淋,会使三角梅花瓣凋萎,影响美观,并且乙醇蒸发时会带走大量热量,造成温度降低,影响三角梅的生长。所述中药抗病剂,其施用量为0.5-1.5l/株。此用量较为适中,杀菌抗菌效果较好,也不会造成浪费。所述步骤(2),其中狼毒、乌头的重量份数为狼毒12-20份、乌头5-8份。此比例下对土壤中的致病菌的灭杀效果较好,还能有效灭杀土壤中的地下害虫,避免其传播有害菌并啃咬三角梅造成创口,使有害菌更易侵袭,乌头的杀菌、杀虫作用均较好,但是具有一定毒性,不适用于喷淋操作,但是向土壤施用则无此顾忌。所述土壤抗病液,其提取方法是:将狼毒、乌头混合,向其中加入2-3倍的55-75%乙醇,30-50℃密闭加热提取2-4h。乙醇的提取效果比水更好,向三角梅下的土壤中施用,不会使三角梅花瓣凋萎,影响美观,且在乙醇蒸发时带走的热量有土壤进行缓冲,温度降低幅度不大,不会影响三角梅的生长。所述乌头,是制乌头。制乌头能较好的降低乌头的毒性,能减少其对土壤中部分虫类的伤害,避免破坏生态环境。所述土壤抗病液,其施用量为0.3-0.8l/m2。此用量较为适中,杀菌抗菌效果较好,也不会造成浪费。商陆:商陆,多年生草本,高约1m,全体光滑无毛,块状根粗大,茎肉质多液汁,单叶互生,无托叶,总状花序顶生成侧生,果序直立,浆果具宿存萼,深紫红色或黑色,生于路旁疏林下或栽培,药用根,叶、种子,含有醇溶性三萜商陆皂甙,加里高酸,皂甙等,其具有良好的驱杀虫及驱杀菌性质,对三角梅的各种病害有较好的效果,且其药效不易受外界环境的干扰,对哺乳动物的毒性很低。射干:射干为多年生草本。根状茎为不规则的块状,斜伸,黄色或黄褐色;须根多数,带黄色。茎直立,茎高1~1.5米,实心。能驱杀黏虫,孑孓等害虫,并抑制有害微生物的孢子发芽。荆芥:荆芥,别名:香荆荠、线荠、四棱杆蒿、假苏,是唇形科、荆芥属多年生植物。茎坚强,基部木质化,多分枝,高40-150厘米,基部近四棱形,上部钝四棱形,具浅槽,被白色短柔毛。入药用其干燥茎叶和花穗。鲜嫩芽小儿镇静最佳,荆芥叶黄绿色,茎方形微带紫色,横切面黄白色,穗子稍黑紫黄绿色。其含有挥发油,主要成分为左旋薄荷酮,消旋薄荷酮等,能防治蚜虫等害虫,抑制多种有害微生物。狼毒:狼毒,多年生草本,高15-30cm,根粗壮圆柱形,茎直立丛生不分枝,基部木质化,单叶互生,较密,头状花序顶生,果圆锥形,花期5-6月,果期6-7月。分布:草原,多砾石的干燥坡地。药用根,含有狼毒素,杀地下害虫,猿叶虫,蚜虫,菜青虫,能有效防止三角梅的各种病害。乌头:乌头药用根,含有乌头碱,防治稻蝗,槐蚜,棉蚜,抑制三角梅的炭疽病、叶枯病、根腐病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效果体现在:本发明通过使用由商陆、射干、荆芥、狼毒提取得到的中药抗病剂对三角梅进行喷淋处理,再向三角梅种植区域的土壤中施加由狼毒、乌头提取得到的土壤抗病液,通过植物体表和土壤双管齐下,充分发挥各原料的药效及特性,达到双重天然抗病的效果。最终得到了一种能有效提升三角梅的抗病能力,进一步降低三角梅的病害发生率,并且不需要使用化学农药的三角梅病害防治方法。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限定,但要求保护的范围不仅局限于所作的描述。实施例1一种三角梅病害防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喷淋处理:使用中药抗病剂对三角梅进行喷淋,每2月喷淋3次,每次施用量为1l/株,所述中药抗病剂,是将商陆18kg、射干8kg、荆芥10kg、狼毒7kg混合,向其中加入4倍的水,47.5℃密闭加热提取4h后得到;(2)土壤处理:向三角梅种植区域的土壤中施加土壤抗病液,每2月施加3次,每次施加量为0.55l/m2,所述土壤抗病液,是将狼毒16kg、乌头6.5kg混合,向其中加入2.5倍的65%乙醇,40℃密闭加热提取3h后得到。实施例2一种三角梅病害防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喷淋处理:使用中药抗病剂对三角梅进行喷淋,每月喷淋1次,每次施用量为1.5l/株,所述中药抗病剂,是将商陆16kg、射干6kg、荆芥12kg、狼毒9kg混合,向其中加入3倍的水,35℃密闭加热提取5h后得到;(2)土壤处理:向三角梅种植区域的土壤中施加土壤抗病液,每月施加1次,每次施加量为0.8l/m2,所述土壤抗病液,是将狼毒12kg、乌头8kg混合,向其中加入2倍的75%乙醇,30℃密闭加热提取2h后得到。实施例3一种三角梅病害防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喷淋处理:使用中药抗病剂对三角梅进行喷淋,每月喷淋2次,每次施用量为0.5l/株,所述中药抗病剂,是将商陆20kg、射干10kg、荆芥8kg、狼毒5kg混合,向其中加入5倍的水,60℃密闭加热提取3h后得到;(2)土壤处理:向三角梅种植区域的土壤中施加土壤抗病液,每月施加2次,每次施加量为0.3l/m2,所述土壤抗病液,是将狼毒20kg、乌头5kg混合,向其中加入3倍的55%乙醇,50℃密闭加热提取4h后得到。实施例4一种三角梅病害防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喷淋处理:使用中药抗病剂对三角梅进行喷淋,每2月喷淋3次,每次施用量为1l/株,所述中药抗病剂,是将商陆18kg、射干8kg、荆芥10kg、狼毒7kg混合,向其中加入4倍的水,47.5℃密闭加热提取4h后得到;(2)土壤处理:向三角梅种植区域的土壤中施加土壤抗病液,每2月施加3次,每次施加量为0.55l/m2,所述土壤抗病液,是将狼毒16kg、制乌头6.5kg混合,向其中加入2.5倍的65%乙醇,40℃密闭加热提取3h后得到。对比例1使用等量水替换中药抗病剂,使用等量65%乙醇替换土壤抗病液,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选取一处有病害发生的三角梅种植区域,平均分成6块区域,每块50株三角梅,各地块之间相互隔绝,隔绝层深至土壤表层下30cm,分别用实施例1-4、对比例1方法进行处理6个月,一组不作处理,作为对照组:病害发生率(%)病害抑制率(%)实施例1489.5实施例2878.9实施例31073.7实施例4684.2%对比例13215.8对照组38/由上数据可知,本发明的病害防治方法可以有效抑制三角梅的病害,极大的降低了三角梅的病害发生率。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发明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