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根系地下稳固系统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461656发布日期:2019-01-02 22:35阅读:10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植物根系地下稳固系统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植物栽植保护领域,具体是一种植物根系地下稳固系统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园林施工过程中通常使用的植物栽植的稳固方法非常简单,对于灌木和小乔木通常采用带土坨直接栽植,或者将其根部直接在土坨包裹粗麻布后进行栽植;对于高大的乔木通常是在地表进行加固处理,多数在地上利用三个木杆组成三角木桩绑扎支撑。

这种地上的支撑稳固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稳固住树体,防止树干在风中摇晃,但仍存在一些问题,由于树干与地上的木支架的机械锚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植物的生理发展,且由于地上支撑受到外来物体碰撞和大风作用,稳定性相对较差。另一方面,由于在地上进行三角木桩支撑固定,会占用大量的地面空间,在开放景观空间中,不仅影响景观设计的美观性,同时也会通行产生一定的障碍,尤其是在操场和小区内构建,会对于在此空间中跑来跑去的孩子造成一定的碰撞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物根系地下稳固系统及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植物根系地下稳固系统,包括板条、桩柱、桩端保护套、桩端螺母四部分组成;所述板条、桩柱、桩端螺母采用具有足够刚度的生物可降解材料制成;所述板条的形状为长方形,两端带有孔眼;所述桩柱的形状为圆柱体,桩柱包括锥形端部和平坦端部,施工时锥形端部首先进入土壤,在平坦端部进行锤击以增加柱体的入土深度;所述桩端保护套是用于在锤击过程中,保护桩柱平坦端部避免直接锤击,同时增加了锤击的受力接触面积,可以在工程中进行反复利用;所述桩端螺母是用来将锤击到位的桩柱固定在板条上的装置。

一种植物根系地下稳固系统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待栽植的植被根部采用可降解的土工织物进行包裹,在没有填充满的孔隙内填加污泥有机土,得到植物根系球状袋;

(2)确定步骤(1)植物根系球状袋的最大横截面尺寸和最大纵截面尺寸;

(3)在需要移植植被的土地确定栽植中心点进行挖掘坑穴;

(4)将待栽植的植物根系球状袋放入坑穴内,接着向坑穴内填入污泥有机土,每填20~30cm厚的土壤,填土一次压实一次,直到压实区域与周边地表高度相同;

(5)在步骤(4)压实区域的表面布置木条的位置或搭接点,形成多种布局方式;

(6)根据步骤(5)木条的布局方式,将所需的桩柱穿过木条孔眼后,初步锤击以固定桩柱位置,再取下木条;

(7)将桩柱平坦端部套上桩端保护套,进行锤击,达到一定深度后,再将板条放置到桩柱上,使用桩端螺母将桩柱固定在板条上。

优选地,所述步骤(1)、(4)污泥有机土是将湿润城市污泥、木屑、动物粪便、植物根茎按照质量份数比为20:7:3:2进行混合均匀,发酵5~7周制得。

优选地,所述步骤(1)包裹所使用的材料为可降解的土工织物。

优选地,所述步骤(2)最大横截面尺寸要大于待栽植物根系的最宽横截面尺寸,最大纵截面尺寸要大于待栽植物根系的最长纵截面尺寸。

优选地,所述步骤(3)挖掘坑穴的宽度要大于植物根系球状袋的最大横截面尺寸,深度要大于植物根系球状袋的最大纵截面尺寸。

优选地,所述步骤(7)桩柱锥形端部达到的深度在植物根系球状袋最地端以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对比现有的植物栽植稳定技术具有一下三方面显著的优势:第一,将植物根系的加固系统安置在地表以下,增加了植物栽植后加固技术方法,减少了地上三角木桩绑扎支撑,增加了景观空间和美感度。第二,将桩柱穿过压实的污泥有机土和植物根系球状袋,增加了植物根系在横向和纵向的双向稳固性,使得植被栽植后稳固性大大提升。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植物根系地下稳固系统剖面图。

图2是一种植物根系地下稳固系统构件图。

图3是一种植物根系地下稳固系统实施例1的平面布局图。

图4是一种植物根系地下稳固系统实施例2的平面布局图。

图5是一种植物根系地下稳固系统实施例3的平面布局图。

其中:10-植物根系球状袋、20-地下稳固系统、21-板条、22-桩柱、23-桩端保护套、24-桩端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地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植物根系地下稳固系统及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湿润城市污泥、木屑、动物粪便、植物根茎按照质量份数比为20:7:3:2进行混合均匀,发酵5~7周制得污泥有机土待用;

(2)将待栽植的植被根部采用可降解的土工织物进行包裹,在没有填充满的孔隙内填加污泥有机土,得到植物根系球状袋;

(3)确定步骤(2)植物根系球状袋的最大横截面尺寸和最大纵截面尺寸,保证植物根系球状袋最大横截面尺寸大于待栽植物根系的最宽横截面尺寸,最大纵截面尺寸大于待栽植物根系的最长纵截面尺寸;

(4)在需要移植植被的土地确定栽植中心点进行挖掘坑穴,挖掘坑穴的宽度大于植物根系球状袋的最大横截面尺寸,深度大于植物根系球状袋的最大纵截面尺寸;

(5)将待栽植的植物根系球状袋放入坑穴内,接着向坑穴内填入污泥有机土,每填20~30cm厚的土壤,填土一次压实一次,直到压实区域与周边地表高度相同;

(6)在步骤(5)压实区域的表面布置木条的位置或搭接点,形成正方形布局;

(7)根据步骤(6)木条的正方形布局,将所需的桩柱穿过木条孔眼后,初步锤击以固定桩柱位置,再取下木条;

(8)将桩柱平坦端部套上桩端保护套,进行锤击,使得桩柱锥形端部达到的深度在植物根系球状袋最地端以下,再将板条放置到桩柱上,使用桩端螺母将桩柱固定在板条上。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植物根系地下稳固系统及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湿润城市污泥、木屑、动物粪便、植物根茎按照质量份数比为20:7:3:2进行混合均匀,发酵5~7周制得污泥有机土待用;

(2)将待栽植的植被根部采用可降解的土工织物进行包裹,在没有填充满的孔隙内填加污泥有机土,得到植物根系球状袋;

(3)确定步骤(2)植物根系球状袋的最大横截面尺寸和最大纵截面尺寸,保证植物根系球状袋最大横截面尺寸大于待栽植物根系的最宽横截面尺寸,最大纵截面尺寸大于待栽植物根系的最长纵截面尺寸;

(4)在需要移植植被的土地确定栽植中心点进行挖掘坑穴,挖掘坑穴的宽度大于植物根系球状袋的最大横截面尺寸,深度大于植物根系球状袋的最大纵截面尺寸;

(5)将待栽植的植物根系球状袋放入坑穴内,接着向坑穴内填入污泥有机土,每填20~30cm厚的土壤,填土一次压实一次,直到压实区域与周边地表高度相同;

(6)在步骤(5)压实区域的表面布置木条的位置或搭接点,形成平行线布局;

(7)根据步骤(6)木条的正方形布局,将所需的桩柱穿过木条孔眼后,初步锤击以固定桩柱位置,再取下木条;

(8)将桩柱平坦端部套上桩端保护套,进行锤击,使得桩柱锥形端部达到的深度在植物根系球状袋最地端以下,再将板条放置到桩柱上,使用桩端螺母将桩柱固定在板条上。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植物根系地下稳固系统及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湿润城市污泥、木屑、动物粪便、植物根茎按照质量份数比为20:7:3:2进行混合均匀,发酵5~7周制得污泥有机土待用;

(2)将待栽植的植被根部采用可降解的土工织物进行包裹,在没有填充满的孔隙内填加污泥有机土,得到植物根系球状袋;

(3)确定步骤(2)植物根系球状袋的最大横截面尺寸和最大纵截面尺寸,保证植物根系球状袋最大横截面尺寸大于待栽植物根系的最宽横截面尺寸,最大纵截面尺寸大于待栽植物根系的最长纵截面尺寸;

(4)在需要移植植被的土地确定栽植中心点进行挖掘坑穴,挖掘坑穴的宽度大于植物根系球状袋的最大横截面尺寸,深度大于植物根系球状袋的最大纵截面尺寸;

(5)将待栽植的植物根系球状袋放入坑穴内,接着向坑穴内填入污泥有机土,每填20~30cm厚的土壤,填土一次压实一次,直到压实区域与周边地表高度相同;

(6)在步骤(5)压实区域的表面布置木条的位置或搭接点,形成三角形布局;

(7)根据步骤(6)木条的正方形布局,将所需的桩柱穿过木条孔眼后,初步锤击以固定桩柱位置,再取下木条;

(8)将桩柱平坦端部套上桩端保护套,进行锤击,使得桩柱锥形端部达到的深度在植物根系球状袋最地端以下,再将板条放置到桩柱上,使用桩端螺母将桩柱固定在板条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