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茯苓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80770发布日期:2019-01-14 17:57阅读:84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食药用菌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竹茯苓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中药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cocos(schw.)wolf的干燥菌核。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功效。主治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茯苓是茯苓菌寄生在赤松或马尾松段木或松根上,形成的子实体。茯苓菌不仅可以寄生在松木上,也可以寄生在其他植物根上,如寄生在竹根上的茯苓菌,经过接种竹根,同样可以产生茯苓菌子实体,形成竹茯苓栽培方法,为竹木实际生产中,竹兜的处理和竹木复种提供了很大便利,同时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易行、经济、有效利用木竹生产废弃物-竹兜的竹茯苓栽培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竹茯苓栽培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1、竹蔸备料

在上一年秋、冬季砍伐竹木时,选择直径10~12cm的竹木兜,清除周围1~1.5m范围内的杂草和灌木,表土铲除干净,围绕竹桩挖深0.5~0.8m,让竹桩和竹根部暴露在土外,铲断4面竹根,在竹桩向阳面和背阳面的粗竹根铲皮,留2-3条接种线。

2、竹茯苓菌种的制备

(1)母种的培养

培养基的配制:采用马铃薯—琼脂培养基,其配方是马铃薯250g,蔗糖50g,琼脂20g,尿素3g,水1000ml;调节ph值到6~7,分装试管内,包扎,灭菌,使其成斜面培养基。

接种针用75%vol酒精消毒,挑取竹茯苓菌新鲜菌丝放到斜面培养基上,然后放入25~30℃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5~7天,待白色菌丝长满斜面时,即为母种。

(2)原种的培养

母种扩繁为原种。原种培养基配方:碎竹木块50~60%,竹木屑16~18%,米糠或麦麸16~20%,蔗糖2~5%,石膏粉1~2%;加3~5%水,以上原料质量分数之和为100%,调节ph值为5~6。先将竹屑、米糠或麦麸、石膏粉拌匀;另将蔗糖加水溶化,放入竹木块煮沸30分钟,待竹木块充分吸收糖液后,捞出;再将竹屑、米糠或麦麸、石膏粉等倒入蔗糖溶液中,拌匀;然后加入竹木块,拌匀,以握之手指缝不出水为度。然后分装于500ml广口瓶中,灭菌,冷却后接种。在无菌的条件下,从母种中挑取0.5cm3大小的母种放入广口瓶原种培养基中央;25~30℃恒温培养28-32天,菌丝长满全瓶,即为原种。1支母种斜面接5~8瓶原种。

3、接种

竹茯苓菌的接种在清明前后一周进行,或者气温回升早时,提前接种;每竹兜接种1~2瓶原种,接种后湿土覆盖10~15cm,覆土堆成龟背形。

4、接种后管理

(1)防水保湿

接种后为防止下雨积水或土壤过湿,选择坡度15~25度坡面栽培;或者接种后,在接种面周围修筑围堰和排水沟;或者覆盖塑料薄膜防水,晴天后揭去薄膜。天气干燥时,喷水保湿,保证接种区域60~70%相对湿度。

(2)检查菌丝生长

接种1~1.5周后,扒开覆土层,查看菌丝体生长情况,发现死菌或菌丝生长缓慢,重复接菌。

5、采收

竹茯苓在接种后9~10个月成熟,进行采收。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利用竹木生产废弃物—竹蔸进行竹茯苓栽培的发明方法,解决了竹蔸栽培规模化生产的栽培技术问题,不仅降低生产成本,且降低了竹茯苓栽培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竹蔸利用率,有利于茯苓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食药用菌的生产效益,而且实现林业废弃物-竹蔸的资源化利用,提高竹蔸的利用价值,减少了林业的废弃物,对发展林业循环经济的具有重大意义。

使用本发明的方法栽培竹茯苓,其产量达2000~3000kg/亩;收获的竹茯苓,其总灰分为0.56~0.60%,醇溶性浸出物为2.68~2.88%,多糖含量为69.14~69.34%,茯苓酸含量为0.10~0.12%,总三萜含量为0.65~0.68%,品质优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1、竹蔸备料

在上一年秋季砍伐竹木时,选择直径10cm的竹木兜,清除周围1m范围内的杂草和灌木,表土铲除干净,围绕竹桩挖深0.5m,让竹桩和竹根部暴露在土外,铲断4面竹根,在竹桩向阳面和背阳面的粗竹根铲皮,留2条接种线。

2、竹茯苓菌种的制备

(1)母种的培养

培养基的配制:采用马铃薯—琼脂培养基,其配方是马铃薯250g,蔗糖50g,琼脂20g,尿素3g,水1000ml;调节ph值到6,分装试管内,包扎,灭菌,使其成斜面培养基。

接种针用75%酒精消毒,挑取竹茯苓菌新鲜菌丝放到斜面培养基上,然后放入25℃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7天,待白色菌丝长满斜面时,即为母种。

(2)原种的培养

母种扩繁为原种。原种培养基配方:碎竹木块60%,竹木屑16%,米糠或麦麸16%,蔗糖4%,石膏粉1%;加3%水,以上原料质量分数之和为100%,调节ph值为5。先将竹屑、米糠或麦麸、石膏粉拌匀;另将蔗糖加水溶化,放入竹木块煮沸30分钟,待竹木块充分吸收糖液后,捞出;再将竹屑、米糠或麦麸、石膏粉等倒入蔗糖溶液中,拌匀;然后加入竹木块,拌匀,以握之手指缝不出水为度。然后分装于500ml广口瓶中,灭菌,冷却后接种。在无菌的条件下,从母种中挑取0.5cm3大小的母种放入广口瓶原种培养基中央;25℃恒温培养32天,菌丝长满全瓶,即为原种。1支母种斜面接5瓶原种。

3、接种

竹茯苓接种在清明前一周进行;每竹兜接种1瓶菌种,接种后湿土覆盖10cm,覆土堆成龟背形。

4、接种后管理

(1)防水保湿

接种后为防止下雨积水或土壤过湿,选择坡度15度坡面栽培。天气干燥时,喷水保湿,保证接种区域60%相对湿度。

(2)检查菌丝生长

接种1周后,扒开覆土层,查看菌丝体生长情况,发现死菌或菌丝生长缓慢,重复接菌。

5、收获

竹茯苓在接种后9个月成熟,进行采收。

以实施例1的方法栽培竹茯苓,产量达3000kg/亩;收获的竹茯苓,其总灰分为0.58%,醇溶性浸出物为2.78%,多糖含量为69.24%,茯苓酸含量为0.11%,总三萜含量为0.67%,品质优良。

实施例2

1、竹蔸备料

在上一年冬季砍伐竹木时,选择直径12cm的竹木兜,清除周围1.5m范围内的杂草和灌木,表土铲除干净,围绕竹桩挖深0.8m,让竹桩和竹根部暴露在土外,铲断4面竹根,在竹桩向阳面和背阳面的粗竹根铲皮,留3条接种线。

2、竹茯苓菌种的制备

(1)母种的培养

培养基的配制:采用马铃薯—琼脂培养基,其配方是马铃薯250g,蔗糖50g,琼脂20g,尿素3g,水1000ml;调节ph值到7,分装试管内,包扎,灭菌,使其成斜面培养基。

接种针用75%酒精消毒,挑取竹茯苓菌新鲜菌丝放到斜面培养基上,然后放入30℃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5天,待白色菌丝长满斜面时,即为母种。

(2)原种的培养

母种扩繁为原种。原种培养基配方:碎竹木块50%,竹木屑18%,米糠或麦麸20%,蔗糖5%,石膏粉2%;加5%水,以上原料质量分数之和为100%,调节ph值为6。先将竹屑、米糠或麦麸、石膏粉拌匀;另将蔗糖加水溶化,放入竹木块煮沸30分钟,待竹木块充分吸收糖液后,捞出;再将竹屑、米糠或麦麸、石膏粉等倒入蔗糖溶液中,拌匀;然后加入竹木块,拌匀,以握之手指缝不出水为度。然后分装于500ml广口瓶中,灭菌,冷却后接种。在无菌的条件下,从母种中挑取0.5cm3大小的母种放入广口瓶原种培养基中央;30℃恒温培养28天,菌丝长满全瓶,即为原种。1支母种斜面接8瓶原种。

3、接种

竹茯苓接种在清明后一周进行;每竹兜接种2瓶菌种,接种后湿土覆盖15cm,覆土堆成龟背形。

4、接种后管理

(1)防水保湿

接种后为防止下雨积水或土壤过湿,在接种面周围修筑围堰和排水沟。天气干燥时,喷水保湿,保证接种区域70%相对湿度。

(2)检查菌丝生长

接种1.5周后,扒开覆土层,查看菌丝体生长情况,发现死菌或菌丝生长缓慢,重复接菌。

5、收获

竹茯苓在接种后10个月成熟,进行采收。

以实施例2的方法栽培竹茯苓,产量达2500kg/亩;收获的竹茯苓,其总灰分为0.56%,醇溶性浸出物为2.68%,多糖含量为69.14%,茯苓酸含量为0.10%,总三萜含量为0.65%,品质优良。

实施例3

1、竹蔸备料

在上一年冬季砍伐竹木时,选择直径11cm的竹木兜,清除周围1.3m范围内的杂草和灌木,表土铲除干净,围绕竹桩挖深0.7m,让竹桩和竹根部暴露在土外,铲断4面竹根,在竹桩向阳面和背阳面的粗竹根铲皮,留3条接种线。

2、竹茯苓菌种的制备

(1)母种的培养

培养基的配制:采用马铃薯----琼脂培养基,其配方是马铃薯250g,蔗糖50g,琼脂20g,尿素3g,水1000ml;调节ph值到6.5,分装试管内,包扎,灭菌,使其成斜面培养基。

接种针用75%酒精消毒,挑取竹茯苓菌新鲜菌丝放到斜面培养基上,然后放入28℃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6天,待白色菌丝长满斜面时,即为母种。

(2)原种的培养

母种扩繁为原种。原种培养基配方:碎竹木块55%,竹木屑17%,米糠或麦麸18%,蔗糖5%,石膏粉1%,水4%,以上原料质量分数之和为100%,调节ph值为5~6。先将竹屑、米糠或麦麸、石膏粉拌匀;另将蔗糖加水溶化,放入竹木块煮沸30分钟,待竹木块充分吸收糖液后,捞出;再将竹屑、米糠或麦麸、石膏粉等倒入蔗糖溶液中,拌匀;然后加入竹木块,拌匀,以握之手指缝不出水为度。然后分装于500ml广口瓶中,灭菌,冷却后接种。在无菌的条件下,从母种中挑取0.5cm3大小的母种放入广口瓶原种培养基中央;28℃恒温培养30天,菌丝长满全瓶,即为原种。1支母种斜面接6瓶原种。

3、接种

由于气温回升早,故竹茯苓接种在清明前两周进行;每竹兜接种2袋菌种,接种后湿土覆盖13cm,覆土堆成龟背形。

4、接种后管理

(1)防水保湿

接种后为防止下雨积水或土壤过湿,覆盖塑料薄膜防水,晴天后揭去薄膜。天气干燥时,喷水保湿,保证接种区域65%相对湿度。

(2)检查菌丝生长

接种1.5周后,扒开覆土层,查看菌丝体生长情况,发现死菌或菌丝生长缓慢,重复接菌。

5、收获

竹茯苓在接种后10个月成熟,进行采收。

以实施例3的方法培养的竹茯苓,产量达2000kg/亩;收获的竹茯苓,其总灰分为0.60%,醇溶性浸出物为2.88%,多糖含量为69.34%,茯苓酸含量为0.12%,总三萜含量为0.68%,品质优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