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型分割式鱼池养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27769发布日期:2019-02-22 20:00阅读:847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保型分割式鱼池养殖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鱼类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保型分割式鱼池养殖系统。



背景技术:

集约化水产养殖池是采用先进仪器设备和管理技术,实施高密度、高产量、高经济效益的养殖方法。集约化水产品养殖可打破传统的养殖池塘,高效的收集残饵、粪便,减轻养殖水体负载,提高原有养殖池塘的环境容量,且不减少养殖效益,有利于生产管理,增加养殖积极性,助力渔业的转型升级。

但是,现有的集约化水产养殖主要以跑道池养殖为主,普遍存在集污效果不理想,饲料漏跑率高、捕捞排放水瞬间对环境承载压力大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集污效果好、饲料漏跑率低、对环境承载压力小的环保型分割式鱼池养殖系统。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本发明提供的环保型分割式鱼池养殖系统,包括设置在养殖池塘内的多个相互独立的鱼池,每个所述鱼池包括:

鱼池本体,所述鱼池本体的内部上方还设有溢流网板,其中,所述鱼池本体包括底板、围板和柔性伸缩件,所述底板设置在所述养殖池塘的底部,所述围板围合在所述底板的四周,且所述围板的底部经柔性伸缩件与所述底板相连接;

起捕浮体,设置在所述底板与所述养殖池塘底部之间,所述起捕浮体充气后驱动所述底板向上移动;

导向限位机构,用于对所述底板向上移动进行导向和限位;

竖流沉淀池,经管道与所述鱼池本体的内部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杆、限位挡块和限位挡环,所述限位杆对称设置在所述鱼池本体的外侧,所述限位挡块包括上限位挡块、中限位挡块和下限位挡块,所述上限位挡块、中限位挡块和下限位挡块自上而下间隔地设置在所述限位杆上,所述限位挡环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两端,且所述限位挡环套设在位于所述中限位挡块和下限位挡块之间的限位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围板的顶部两侧还设有稳固机构,所述稳固机构包括固定绳、稳固浮体和走道,所述固定绳的一端与养殖池塘的底部相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走道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走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围板的顶部相连接,所述稳固浮体设置在所述走道的下表面,当所述养殖池塘的水位下降至最低水位时,所述走道与所述上限位挡块相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鱼池本体的内部四周侧壁上间隔地设有多个文丘里管,所述文丘里管的出口方向逆时针循环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溢流网板的两侧外部还设有导流挡板,所述导流挡板的下部设有倾斜向下延伸的过滤网板,所述过滤网板延伸至所述围板的侧壁处。

进一步地,所述鱼池本体内的水位高于所述养殖池塘水位20-50cm。

进一步地,所述养殖池塘的一侧经增氧调节区与所述滤食性鱼类养殖区相连通,所述养殖池塘的另一侧与植物拦截吸收区相连通,其中,所述养殖池塘与所述增氧调节区之间设有塘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对底板下方的起捕浮体充气后驱动底板向上移动,可以调节鱼池的大小,使底部的捕捞上移,从而方便人工下池捕捞,且能减少捕捞排放水的排水量,降低对环境的压力。同时,通过设置竖流沉淀池和溢流网板,利用15%-20%的水量进入竖流沉淀池,到达高效去除沉淀物的目的,其集污效果好,溢流网板则降低了饲料的漏跑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环保型分割式鱼池养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环保型分割式鱼池养殖系统的连接竖流沉淀池的局部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环保型分割式鱼池养殖系统的文丘里管的分布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环保型分割式鱼池养殖系统的导流挡板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环保型分割式鱼池养殖系统的养殖池塘的位置分布状态图;

图6是本发明的环保型分割式鱼池养殖系统的养殖池塘干塘的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环保型分割式鱼池养殖系统的充气收鱼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阅图1-2所示,本发明的环保型分割式鱼池养殖系统,包括设置在养殖池塘内的多个相互独立的鱼池,每个鱼池包括:

鱼池本体1,鱼池本体1的内部上方还设有溢流网板7,其中,鱼池本体1包括底板11、围板12和柔性伸缩件13,底板11设置在养殖池塘的底部,围板12围合在底板11的四周,且围板12的底部经柔性伸缩件13与底板11相连接;本发明中,底板11和围板12可以为pe板,柔性伸缩件13可以为帆布,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底板11、围板12和柔性伸缩件13还可以采用其他材料制作而成。

起捕浮体3,设置在底板11与养殖池塘底部之间,起捕浮体3充气后驱动底板11向上移动;

导向限位机构4,用于对底板11向上移动进行导向和限位;

竖流沉淀池5,经管道101与鱼池本体1的内部相连通。优选地,按照饲料、残饵的合理表面负荷10m3/m2·h设计标准竖流沉淀池5,其能缩短沉淀时间,提高沉淀效果。

本发明中,每个鱼池本体1内采用分规格养殖,通过基于实践的生产速度,控制密度维持在接近50kg/m2,实现分批上市。而鱼池本体1根据运输车装运量的限制,采用10米×10米的切角方形池,或者采用直径10米的鱼池,1个鱼池本体1满足4辆鱼车的装运的需要。

具体地,限位机构4包括限位杆41、限位挡块42和限位挡环43,限位杆41对称设置在鱼池本体1的外侧,限位挡块42包括上限位挡块421、中限位挡块422和下限位挡块423,上限位挡块421、中限位挡块422和下限位挡块423自上而下间隔地设置在限位杆41上,限位挡环43设置在底板11的两端,且限位挡环43套设在位于中限位挡块422和下限位挡块423之间的限位杆41上。本发明中,限位挡环43与限位杆41的相互配合能可以起到导向作用,同时,限位挡环43与能中限位挡块422和下限位挡块423的相互配合,能保证底板11始终处于中限位挡块422和下限位挡块423之间,避免起捕浮体3未充气时,底板11下沉拉扯柔性伸缩件13,或起捕浮体3过量充气时,造成鱼池本体1的倾覆和鱼类的逃逸。

本发明中,当起捕浮体3冲氧的时候,为了防止鱼池本体1有倾斜的风险,围板12的顶部两侧还设有稳固机构6,稳固机构6包括固定绳61、稳固浮体62和走道63,固定绳61的一端与养殖池塘的底部相连接,其另一端与走道63的一端相连接,走道63的另一端与围板12的顶部相连接,稳固浮体62设置在走道63的下表面,当养殖池塘的水位下降至最低水位时,走道63与上限位挡块421相抵接。本发明中,走道63上表面可以作为道路行走,稳固浮体62可以实现鱼池本体1的上口跟随池塘内的液面变化进行上下浮动调节。

参阅图3所示,鱼池本体1的内部四周侧壁上间隔地设有多个文丘里管8,文丘里管8的出口方向逆时针循环布置。本发明中,文丘里管8具有间歇式加强旋流集污、快速增氧效果和作为应急备用增氧设施的作用,从而可以减少投喂的瞬间缺氧量,改善养殖环境。

参阅图4所示,溢流网板7的两侧外部还设有导流挡板9,导流挡板9的下部设有倾斜向下延伸的过滤网板10,过滤网板10延伸至围板12的侧壁处。本发明中,导流挡板9的内侧是全光滑的,将所有管道(水管、气管等)都穿过过滤网板10放置于围板12和导流挡板9之间,其能有效的防止饲料在管道后面的堆积。

优选地,鱼池本体1内的水位高于养殖池塘水位20-50cm。这样可以形成水位差,提供竖流沉淀池5所需要的动力,保证竖流沉淀池5的连续运行。

参阅图5所示,养殖池塘的一侧经增氧调节区102与滤食性鱼类养殖区103相连通,养殖池塘的另一侧与植物拦截吸收区104相连通,其中,养殖池塘与增氧调节区102之间设有塘梗105。这样有利于养殖尾水的分区排放,减少集中排放处理难问题,利于分时处理达标排放;采用了系统造价相对传统的集约化水产养殖系统并未有较大的增加,提高效益和处理能力,更加适用于目前环保型渔业养殖使用。同时,在需要干池维修的时候,可以分区排水维修,减少瞬间的排放总量,缓冲了排放时间,提高了外排处理效果,提高了排水期的水质指标。

本发明的养殖、捕捞和干塘过程如下:

养殖过程:通过气提或水泵切向进水,80%左右的水通过溢流网板7流出,20%左右的水通过水压从竖流沉淀池5流出,投喂前10-15分钟,启动文丘里管进行增氧,增氧加强水逆时针旋转,提高中间集污收集率,每天或者两天从竖流沉淀池抽排沉积物。

参阅图6所示,干塘过程:鱼池本体1与前段的增氧调节区通过塘埂隔断,植物拦截、吸收区的水位比正常养殖水位低30-50cm,鱼池本体1排空时,只需要排放全池约1/4的全池水,植物拦截、吸收区露出水面,鱼池本体1与鱼塘隔离,减少了鱼池本体1集中排放的75%。鱼池本体1水位下降,上层构筑物随着稳固浮体62下降到上限位挡块421,支撑在池里,便于检修。

参阅图7所示,捕捞过程:启动底部起捕浮体3,固定绳61控制平稳,柔性伸缩件13自然折叠,底板11沿着限位杆41从下限位挡块423浮动到中限位挡块422,此时,竖流沉淀池5和鱼池本体1采用管道6连接,管道6跟随底板11移动;底板11移动过程中,上层水通过溢流网板7流出减少整体总量。底板11到达中限位挡块422后,固定底板11,鱼池本体1内的水位为1米,然后,可人工将渔网2放置到鱼池本体1内,便于工人下池进行起网操作或者采用吸鱼泵吸鱼。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