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循环水虾蟹养殖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27700发布日期:2019-02-22 20:00阅读:5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体循环水虾蟹养殖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水产品养殖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立体循环水虾蟹养殖设备。



背景技术:

水产品是海洋和淡水渔业生产的水产动植物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总称。虾蟹是水产品的其中一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虾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欢,尤其是小龙虾、澳洲淡水龙虾、大闸蟹、梭子蟹等虾蟹品种。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养殖商大量扩大养殖量。但是传统的养殖方法存在许多问题:小龙虾、大闸蟹等动物生凶猛,而且成长过程需要多次脱壳,脱壳后的数小时内身体脆弱,极易受到同类攻击,无法高密度养殖,存活率低;按传统养殖方法小龙虾、澳洲淡水龙虾和大闸蟹等品种每亩年产量300公斤--400公斤左右,需要占用大量水体,养殖密度稀疏,投喂饲料的利用率不高,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污染大量水体;受水体污染和暴风雨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大;捕捞需要用地笼等传统工具,效率极低,人工成本居高不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体循环水虾蟹养殖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支撑架、过滤机构、杀菌机构、进水机构、废水接料盒和三个容纳机构,所述进水机构与废水接料盒分别设置在支撑架的顶端和底端,三个所述容纳机构位于进水机构与废水接料盒之间,并且三个所述容纳机构沿着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杀菌机构位于支撑架的旁侧,所述过滤机构位于支撑架与杀菌机构之间,所述进水机构与杀菌机构连通,所述废水接料盒与过滤机构相连通,所述过滤机构与杀菌机构相连通,每个所述容纳机构的底部上均设有若干个与其内部连通的吸水机构。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容纳机构包括承载壳体,所述承载壳体内设有内设有若干个等间距设置的密封板,所有密封板将承载壳体的内部分隔成若干个容纳空间,每个容纳空间内均设有能够拆卸的分隔组件,所述承载壳体的顶部设有若干个放置窗口组,若干个所述放置窗口组与若干个容纳空间一一对应。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分隔组件包括若干个等间距设置的分隔板,所述承载壳体的两侧内壁上均设有若干个第一滑座,所述密封板的两端外壁上均设有若干个与若干个第一滑座一一对应的第二滑座,所有分隔板将对应的容纳空间分隔成若干个容纳腔,所述放置窗口组包括若干个与若干个容纳腔一一对应的放置窗口。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若干个吸水机构与若干个容纳腔一一对应,所述吸水机构包括外连接管、内连接管和套管,所述外连接管安装在承载壳体的底部,所述外连接管靠近底部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内连接管的一端外壁上设有与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所述套管套设在内连接管的另一端上。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过滤机构包括循环水泵、第一底板和沙缸过滤器,所述沙缸过滤器安装在第一底板上,所述沙缸过滤器与废水接料盒之间设有用于连接两者的第一连通管,所述循环水泵设置在第一连通管上。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杀菌机构包括第二底板和紫外线杀菌器,所述紫外线杀菌器安装在第二底板上,所述紫外线杀菌器与沙缸过滤器之间设有用于连接两者的第二连通管。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进水机构包括进水管道和若干个与若干个容纳空间一一对应的储存管,所有储存管均通过卡箍固定在支撑架的顶部,每个储存管上均设有若干个与若干个容纳腔一一对应的下水管,所述进水管道与紫外线杀菌器之间设有用于连接两者的第三连通管。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的底部均设有四个呈矩形分布的万向轮。

本发明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立体循环水虾蟹养殖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

(1)工人能够通过所有放置窗口将虾蟹依次放入到对应的容纳腔内,该容纳腔为养殖的虾蟹提供了独立的养殖区域,工人通过放置窗口投食十分便捷,从而提高了虾蟹的存活率,并且打捞虾蟹十分便捷。

(2)通过内连接管、外连接管和套管的组装形成了虹吸管道,该虹吸管道能够将容纳腔的污水吸出并流向下一个容纳机构的容纳腔内,最下端的容纳机构的虹吸管道能够将其内部的污水吸出并流向废水接料盒内,循环水泵工作能够将废水接料盒内的污水全部输送到沙缸过滤器内,沙缸过滤器将能够水中的微小的鱼虾粪便和食物残渣进行过滤,过滤完成后再将水输送到紫外线杀菌器内,紫外线杀菌器能够对水进行杀菌消毒,最后水被输送到进水机构内,进水机构再将水输送到第上端的容纳机构内,从而让水能够循环使用,大大节约了养殖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解释: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局部示意图一;

图4为容纳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容纳机构的剖视图;

图6为图5中a处的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的局部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说明:支撑架1,万向轮1a,过滤机构2,循环水泵2a,第一底板2b,沙缸过滤器2c,第一连通管2d,杀菌机构3,第二底板3a,紫外线杀菌器3b,第二连通管3c,进水机构4,进水管道4a,储存管4b,下水管4c,第三连通管4d,废水接料盒5,容纳机构6,承载壳体6a,第一滑座6a1,密封板6b,第二滑座6b1,容纳空间6c,容纳腔6c1,分隔组件6d,分隔板6d1,放置窗口组6e,放置窗口6e1,吸水机构7,外连接管7a,内连接管7b,套管7c。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1至图7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立体循环水虾蟹养殖设备,如图1-图7所示,包括支撑架1、过滤机构2、杀菌机构3、进水机构4、废水接料盒5和三个容纳机构6,所述进水机构4与废水接料盒5分别设置在支撑架1的顶端和底端,三个所述容纳机构6位于进水机构4与废水接料盒5之间,并且三个所述容纳机构6沿着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在支撑架1上,所述杀菌机构3位于支撑架1的旁侧,所述过滤机构2位于支撑架1与杀菌机构3之间,所述进水机构4与杀菌机构3连通,所述废水接料盒5与过滤机构2相连通,所述过滤机构2与杀菌机构3相连通,每个所述容纳机构6的底部上均设有若干个与其内部连通的吸水机构7。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本容纳机构6因分隔成若干个单独的养殖区域,投食十分便捷,从而提高了虾蟹的存活率,并且打捞虾蟹十分便捷;容纳机构6内的污水能够通过各自的吸水机构7将对应的养殖区域内的污水吸掉并流到下一个容纳机构6内,最下端的容纳机构6内的污水会流入废水接料盒5内,之后过滤机构2能够将废水接料盒5内的污水抽入并且能够将微小的鱼虾粪便和食物残渣进行过滤,过滤完成后再将水输送到杀菌机构3内,杀菌机构3能够对水进行杀菌消毒,最后水被输送到进水机构4内,进水机构4再将水输送到第上端的容纳机构6内,从而让水能够循环使用,大大节约了养殖成本。

所述容纳机构6包括承载壳体6a,所述承载壳体6a内设有内设有若干个等间距设置的密封板6b,所有密封板6b将承载壳体6a的内部分隔成若干个容纳空间6c,每个容纳空间6c内均设有能够拆卸的分隔组件6d,所述承载壳体6a的顶部设有若干个放置窗口组6e,若干个所述放置窗口组6e与若干个容纳空间6c一一对应;每个容纳空间6c能够养殖不同的虾蟹品种,通过分隔组件6d能够将容纳空间6c分为成不同的养殖区域,从而提高虾蟹存活率。

所述分隔组件6d包括若干个等间距设置的分隔板6d1,所述承载壳体6a的两侧内壁上均设有若干个第一滑座6a1,所述密封板6b的两端外壁上均设有若干个与若干个第一滑座6a1一一对应的第二滑座6b1,所有分隔板6d1将对应的容纳空间6c分隔成若干个容纳腔6c1,所述放置窗口组6e包括若干个与若干个容纳腔6c1一一对应的放置窗口6e1;工人能够将每个分隔板6d1快速装配到一个第一滑座6a1和对应的一个第二滑座6b1,从而便于让工人进行维护,每个容纳腔6c1均为一个养殖区域,通过放置窗口6e1不仅能够将虾蟹放入养殖区域内,还能够将食物快速投入养殖区域内。

若干个吸水机构7与若干个容纳腔6c1一一对应,所述吸水机构7包括外连接管7a、内连接管7b和套管7c,所述外连接管7a安装在承载壳体6a的底部,所述外连接管7a靠近底部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内连接管7b的一端外壁上设有与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所述套管7c套设在内连接管7b的另一端上;内连接管7b、外连接管7a和套管7c的组装形成了虹吸管道,该虹吸管道能够将容纳腔6c1的污水吸出并流向下一个容纳机构6的容纳腔6c1内,最下端的容纳机构6的虹吸管道能够将其内部的污水吸出并流向废水接料盒5内。

所述过滤机构2包括循环水泵2a、第一底板2b和沙缸过滤器2c,所述沙缸过滤器2c安装在第一底板2b上,所述沙缸过滤器2c与废水接料盒5之间设有用于连接两者的第一连通管2d,所述循环水泵2a设置在第一连通管2d上:循环水泵2a能够将废水接料盒5内的污水经过第一连通管2d进入到沙缸过滤器2c内,沙缸过滤器2c能够将水中的微小的鱼虾粪便和食物残渣进行过滤。

所述杀菌机构3包括第二底板3a和紫外线杀菌器3b,所述紫外线杀菌器3b安装在第二底板3a上,所述紫外线杀菌器3b与沙缸过滤器2c之间设有用于连接两者的第二连通管3c;经过沙缸过滤器2c过滤后的污水被输送到紫外线杀菌器3b内,紫外线杀菌器3b能够对经过的水进行杀菌消毒,最后水被输送到进水机构4内,进水机构4内的水再流入最上端的容纳机构6内,从而让水能够循环使用。

所述进水机构4包括进水管道4a和若干个与若干个容纳空间6c一一对应的储存管4b,所有储存管4b均通过卡箍固定在支撑架1的顶部,每个储存管4b上均设有若干个与若干个容纳腔6c1一一对应的下水管4c,所述进水管道4a与紫外线杀菌器3b之间设有用于连接两者的第三连通管4d;经过紫外线杀菌器3b消完毒后的水被输送到进水管道4a内,进水管道4a内的水再通入所有储存管4b,最后储存管4b内的水通过各自上的下水管4c流入对应的养殖区域内。

所述支撑架1、第一底板2b和第二底板3a的底部均设有四个呈矩形分布的万向轮1a;因整个设备体积较大,所以设计了万向轮1a便于搬运走整个设备。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