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虎斑乌贼产卵数量与质量的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927679发布日期:2019-02-22 20:00阅读:71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虎斑乌贼规模化繁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虎斑乌贼产卵数量与质量的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虎斑乌贼(sepiapharaonis)隶属于软体动物门(mollusca)、头足纲(cephalopoda)、十腕目(decapoda)、乌贼科(sepiidae)、乌贼属(sepia)。虎斑乌贼主要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等热带海域,自近岸至水深100m的水域中均有发现,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南海近岸海域,80年代前我国东海也有分布,是我们主要经济头足类之一,可谓全身是宝,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人民喜欢的海产品,曾经被称为四大海产之一。但是随着现代捕捞业的发展和生存环境的恶化,其资源已经日益减少,产量急剧下降。而它资源量的衰减,不仅对海洋生态系统,还是对当地渔业经济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因此它的资源保护迫在眉睫。

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其个体大、生长速度快(养殖一个月可达一斤)、抗病力强等特点,是一种极具养殖前景的新品种。然而人工繁育过程中,发现在人工养殖下其亲体存在产卵很少,质量差等问题,这已成为制约虎斑乌贼规模化繁育和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因此,如何探索出了一种提高其亲体产卵数量与质量的养殖技术,来解决人工养殖下其亲体产卵很少,质量差的问题,已成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迄今为止,尚未见关于如何提高虎斑乌贼繁殖性能的相关研究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提高虎斑乌贼产卵数量与质量的养殖方法,以解决人工养殖下虎斑乌贼亲体产卵很少,质量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提高虎斑乌贼产卵数量与质量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1)建造产卵养殖池并进行消毒;

(2)布置附卵基和充气装置,并向产卵养殖池内注入海水;

(3)向产卵养殖池内投放虎斑乌贼亲体;

(4)向产卵养殖池内投放饵料;

(5)对产卵养殖池内的虎斑乌贼亲体进行养殖管理;

(6)每隔5天对产卵养殖池附卵基上的受精卵进行采收集一次。

优选的,步骤(1)中,产卵养殖池以面积40~50m2,池底和池面光滑为好;产卵养殖池设计为长方形或者圆形,池深1.5m,配备增氧、控温、排污、水处理装置;养殖虎斑乌贼亲体前,先使用5g/m3的高锰酸钾对养殖池进行消毒;产卵养殖池设在养殖场的僻静处,上面设有遮阳网,要求光照强度为150~200lux。

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附卵基的制作方法为:选择网目为27mm的聚乙烯网绑在30cm×40cm的塑铝线框架上,做成网片作为附卵基;所述附卵基布置密度为1个/m2,附卵基底部绑系上经高锰酸钾消毒的石头,每个石头重0.2kg,附卵基与池底之间留有10cm的空隙。

优选的,步骤(2)中,充气采用为底部充气方式,并利用充气石进行充气;气石的布置密度为0.25个/m2,气头距离池底为5cm的空隙,气头的位置要和附卵基保持40cm以上的距离。

优选的,步骤(2)中,产卵养殖池所用的海水取自无污染海区,其是经过暗沉淀、沙滤、臭氧消毒后由筛绢布网袋过滤的海水,其水深为1.0~1.2m,温度为21~23℃,盐度为27~30,ph为8.1~8.2。

优选的,步骤(3)中,虎斑乌贼亲体用水桶带水运到产卵养殖池后,按照雌雄比例1:1进行投放,养殖密度为0.5~0.75个/m2投放在产卵养殖池。

优选的,步骤(4)中,虎斑乌贼亲体入池后,投喂时间选择在每天上午8:00和下午16:00各投喂一次;投喂饵料种类:上午投放体重量为50~60g的白姑鱼或者鲦鱼;下午投放哈氏仿对虾和凡纳滨对虾;投喂饵料量:投喂饵料至亲体不进食为止。

优选的,步骤(4)中,在投喂白姑鱼和鲦鱼前,向每条白姑鱼和鲦鱼嘴巴各塞入一颗胶囊并置于其腹中,每颗胶囊装有0.5g提高虎斑乌贼亲鱼繁殖性能的添加剂。

进一步,所述添加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组成:维生素a5份,维生素e醋酸酯20份,维生素c磷酸酯25份,牛磺酸15份,赖氨酸5份,dha裂壶藻粉10份,矿物盐10份,硒多糖10份。

进一步,步骤(5)的养殖管理过程中,需每隔一天并在早上9:30对产卵养殖池换水一次,换水量为原水体积的80%,同时清理池中脏残留物;每天需定时定点观测水温、盐度、ph值、溶解氧这些理化因子的变化情况,当发现异常,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每天检查亲体健康的状态,摄食和产卵情况,遇到死亡亲体及时处理掉,同时及时补相应性别的虎斑乌贼亲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采用本发明的养殖方法养殖虎斑乌贼雌、雄亲体,能够显著提高雌性虎斑乌贼亲体的产卵数量与质量,同时能够增强虎斑乌贼亲体的免疫力,降低其在养殖过程中的死亡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提高虎斑乌贼产卵数量与质量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1)建造产卵养殖池并进行消毒;

(2)布置附卵基和充气装置,并向产卵养殖池内注入海水;

(3)向产卵养殖池内投放虎斑乌贼亲体;

(4)向产卵养殖池内投放饵料;

(5)对产卵养殖池内的虎斑乌贼亲体进行养殖管理;

(6)每隔5天对产卵养殖池附卵基上的受精卵进行采收集一次。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1.产卵养殖池的选择与消毒

产卵养殖池为面积40m2,池底和池面光滑。产卵养殖池为长方形,池深1.5m,同时配备增氧、控温装置。养殖亲体前3天,使用5g/m3的高锰酸钾对产卵养殖池进行消毒。

2.附卵基和充气装置布置

根据不同附卵基研究试验结果,布置了网目为27mm,大小为30cm×40cm的聚乙烯网和塑铝线网框制作成的网片,布置密度为1个/m2。附卵基底部绑系0.2kg的石头,同时附卵基与池底留有约10cm的空隙。出气的气石布置密度为0.25个/m2,气头距离池底为5cm的空隙。

3.产卵养殖池日常管理

3.1产卵养殖池养殖环境要求

产卵养殖池设在养殖场的僻静处,上面设有遮阳网,光照强度为150lux。

3.2产卵养殖池水质要求

产卵养殖池所用的水为经过取自无污染海区,为经过暗沉淀、沙滤、臭氧消毒后由筛绢布网袋过滤的自然海水沙滤的水,其水深为1.0m,温度保持22℃,盐度28,ph为8.1。

3.3亲体投放比例与密度要求

虎斑乌贼亲体用水桶带水运到产卵养殖池后,按照雌雄投放比例为1:1,养殖密度为0.5个/m2投放在产卵养殖池。

3.4饵料选择

虎斑乌贼亲体入池后,投喂时间选择在每天上午8:00和下午16:00;投喂饵料种类:上午为体重量约为50~60g的白姑鱼;下午为凡纳滨对虾;投喂饵料量:投喂饵料至亲体不进食为止。其中白姑鱼投喂前,从白姑鱼嘴巴一颗胶囊置于腹中,每一颗胶囊能够装0.5g提高虎斑乌贼亲鱼繁殖性能的添加剂。添加剂的组分及重量份数组成为:维生素a5份,维生素e醋酸酯20份,维生素c磷酸酯25份,牛磺酸15份,赖氨酸5份,dha裂壶藻粉10份,矿物盐10份,硒多糖10份。

3.5其它管理

每两天早上9:30换水一次,换水量80%,同时清理池中脏残留物。每天要定时定点观观测水温、盐度、ph值、溶解氧等理化因子的变化情况,若发现异常,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每天检查亲体健康的状态,摄食和产卵情况。遇到死亡亲体及时处理掉,同时及时补相应性别的虎斑乌贼亲体。每隔5天对产卵养殖池附卵基上的受精卵进行采收集一次。

在整个产卵周期平均每一只雌性虎斑乌贼亲体的产卵数量为2769颗,所产卵的孵化率为85.21%。

实施例2

1.产卵养殖池的选择与消毒

产卵养殖池为面积50m2,池底和池面光滑。产卵养殖池为长方形,池深1.5m,同时配备增氧、控温装置。养殖亲体前3天,使用5g/m3的高锰酸钾对产卵养殖池进行消毒。

2.附卵基和充气装置布置

布置了网目为27mm,大小为30cm×40cm的聚乙烯网和塑铝线网框制作成的网片,布置密度为1个/m2。附卵基底部绑系0.2kg的石头,同时附卵基与池底留有约10cm的空隙。出气的气石布置密度为0.25个/m2,气头距离池底为5cm的空隙。

3.产卵养殖池日常管理

3.1产卵养殖池养殖环境要求

产卵养殖池设在养殖场的僻静处,上面设有遮阳网,光照强度为200lux。

3.2产卵养殖池水质要求

产卵养殖池所用的水为经过取自无污染海区,为经过暗沉淀、沙滤、臭氧消毒后由筛绢布网袋过滤的自然海水沙滤的水,其水深为1.0m,温度保持21.5℃,盐度29,ph为8.2。

3.3亲体投放比例与密度要求

虎斑乌贼亲体用水桶带水运到产卵养殖池后,按照雌雄投放比例为1:1,养殖密度为0.75个/m2投放在产卵养殖池。

3.4饵料选择

虎斑乌贼亲体入池后,投喂时间选择在每天上午8:00和下午16:00;投喂饵料种类:上午为体重量约为50~60g的鲦鱼;下午为哈氏仿对虾;投喂饵料量:投喂饵料至亲体不进食为止。其中鲦鱼投喂前,从白姑鱼嘴巴一颗胶囊置于腹中,每一颗胶囊能够装0.5g提高虎斑乌贼亲鱼繁殖性能的添加剂。添加剂的组分及重量份数组成为:维生素a5份,维生素e醋酸酯20份,维生素c磷酸酯25份,牛磺酸15份,赖氨酸5份,dha裂壶藻粉10份,矿物盐10份,硒多糖10份。

3.5其它管理

每两天早上9:30换水一次,换水量80%,同时清理池中脏残留物。每天要定时定点观观测水温、盐度、ph值、溶解氧等理化因子的变化情况,若发现异常,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每天检查亲体健康的状态,摄食和产卵情况。遇到死亡亲体及时处理掉,同时及时补相应性别的虎斑乌贼亲体。每隔5天对产卵养殖池附卵基上的受精卵进行采收集一次。

在整个产卵周期平均每一只雌性虎斑乌贼亲体的产卵数量为2597颗,所产卵的孵化率为84.35%。

实施例3

1.产卵养殖池的选择与消毒

产卵养殖池为面积40m2,池底和池面光滑。产卵养殖池为长方形,池深1.5m,同时配备增氧、控温装置。养殖亲体前3天,使用5g/m3的高锰酸钾对产卵养殖池进行消毒。

2.附卵基和充气装置布置

布置了网目为27mm,大小为30cm×40cm的聚乙烯网和塑铝线网框制作成的网片,布置密度为1个/m2。附卵基底部绑系0.2kg的石头,同时附卵基与池底留有约10cm的空隙。出气的气石布置密度为0.25个/m2,气头距离池底为5cm的空隙。

3.产卵养殖池日常管理

3.1产卵养殖池养殖环境要求

产卵养殖池设在养殖场的僻静处,上面设有遮阳网,光照强度为150lux。

3.2产卵养殖池水质要求

产卵养殖池所用的水为经过取自无污染海区,为经过暗沉淀、沙滤、臭氧消毒后由筛绢布网袋过滤的自然海水沙滤的水,其水深为1.0m,温度保持23℃,盐度29,ph为8.1。

3.3亲体投放比例与密度要求

虎斑乌贼亲体用水桶带水运到产卵养殖池后,按照雌雄投放比例为1:1,养殖密度为0.5个/m2投放在产卵养殖池。

3.4饵料选择

虎斑乌贼亲体入池后,投喂时间选择在每天上午8:00和下午16:00;投喂饵料种类:上午为体重量约为50~60g的鲦鱼;下午为凡纳滨对虾;投喂饵料量:投喂饵料至亲体不进食为止。其中鲦鱼投喂前,从白姑鱼嘴巴一颗胶囊置于腹中,每一颗胶囊能够装0.5g提高虎斑乌贼亲鱼繁殖性能的添加剂。添加剂的组分及重量份数组成为:维生素a5份,维生素e醋酸酯20份,维生素c磷酸酯25份,牛磺酸15份,赖氨酸5份,dha裂壶藻粉10份,矿物盐10份,硒多糖10份。

3.5其它管理

每两天早上9:30换水一次,换水量80%,同时清理池中脏残留物。每天要定时定点观观测水温、盐度、ph值、溶解氧等理化因子的变化情况,若发现异常,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每天检查亲体健康的状态,摄食和产卵情况。遇到死亡亲体及时处理掉,同时及时补相应性别的虎斑乌贼亲体。每隔5天对产卵养殖池附卵基上的受精卵进行采收集一次。

在整个产卵周期平均每一只雌性虎斑乌贼亲体的产卵数量为2618颗,所产卵的孵化率为84.62%。

实施例4

1.产卵养殖池的选择与消毒

产卵养殖池为面积50m2,池底和池面光滑。产卵养殖池为长方形,池深1.5m,同时配备增氧、控温装置。养殖亲体前3天,使用5g/m3的高锰酸钾对产卵养殖池进行消毒。

2.附卵基和充气装置布置

布置了网目为27mm,大小为30cm×40cm的聚乙烯网和塑铝线网框制作成的网片,布置密度为1个/m2。附卵基底部绑系0.2kg的石头,同时附卵基与池底留有约10cm的空隙。出气的气石布置密度为0.25个/m2,气头距离池底为5cm的空隙。

3.产卵养殖池日常管理

3.1产卵养殖池养殖环境要求

产卵养殖池设在养殖场的僻静处,上面设有遮阳网,光照强度为150lux。

3.2产卵养殖池水质要求

产卵养殖池所用的水为经过取自无污染海区,为经过暗沉淀、沙滤、臭氧消毒后由筛绢布网袋过滤的自然海水沙滤的水,其水深为1.1m,温度保持23℃,盐度28,ph为8.1。

3.3亲体投放比例与密度要求

虎斑乌贼亲体用水桶带水运到产卵养殖池后,按照雌雄投放比例为1:1,养殖密度为0.5个/m2投放在产卵养殖池。

3.4饵料选择

虎斑乌贼亲体入池后,投喂时间选择在每天上午8:00和下午16:00;投喂饵料种类:上午为体重量约为50~60g的白姑鱼;下午为哈氏仿对虾;投喂饵料量:投喂饵料至亲体不进食为止。其中白姑鱼投喂前,从白姑鱼嘴巴一颗胶囊置于腹中,每一颗胶囊能够装0.5g提高虎斑乌贼亲鱼繁殖性能的添加剂。添加剂的组分及重量份数组成为:维生素a5份,维生素e醋酸酯20份,维生素c磷酸酯25份,牛磺酸15份,赖氨酸5份,dha裂壶藻粉10份,矿物盐10份,硒多糖10份。

3.5其它管理

每两天早上9:30换水一次,换水量80%,同时清理池中脏残留物。每天要定时定点观观测水温、盐度、ph值、溶解氧等理化因子的变化情况,若发现异常,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每天检查亲体健康的状态,摄食和产卵情况。遇到死亡亲体及时处理掉,同时及时补相应性别的虎斑乌贼亲体。每隔5天对产卵养殖池附卵基上的受精卵进行采收集一次。

在整个产卵周期平均每一只雌性虎斑乌贼亲体的产卵数量为2927颗,所产卵的孵化率为85.15%。

通过以上4个实施例对比表明实施例4所述的方法最优,虎斑乌贼亲体产的卵最多,质量最优。并且,经发明人实验结果表明,在对养殖环境(产卵养殖池的光照强度),养殖的水质条件(水温、盐度、ph值、溶解氧)以及在养殖密度与雌雄养殖比例优化后,外加在投喂饵料中添加了提高虎斑乌贼亲体繁殖性能的添加剂后,虎斑乌贼亲体产卵量与原来(即没有优化养殖环境,也未添加提高亲体繁殖性能的添加剂)相比,平均每只雌性虎斑乌贼亲体的产卵数量提高了80.75~86.56%,所产受精卵的孵化率增加了19.62~21.23%,在养殖过程中死亡率减少了11.60%~15.75%。

以上所述仅为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