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西瓜连作高产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597601发布日期:2020-05-01 21:20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西瓜种植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西瓜连作高产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西瓜:一年生蔓生藤本,茎、枝粗壮,具明显的棱,卷须较粗壮,具短柔毛,叶柄粗,密被柔毛,叶片纸质,轮廓三角状卵形,带白绿色,两面具短硬毛,叶片基部心形,雌雄同株,雌、雄花均单生于叶腋,雄花花梗长3-4厘米,密被黄褐色长柔毛,花萼筒宽钟形,花冠淡黄色,雄蕊近离生,花丝短,药室折曲,雌花花萼和花冠与雄花同,子房卵形,柱头肾形,果实大型,近于球形或椭圆形,肉质,多汁,果皮光滑,色泽及纹饰各式,种子多数,卵形,黑色、红色,两面平滑,基部钝圆,通常边缘稍拱起,花果期夏季。

西瓜连作容易遭致枯萎病等土传病的毁灭性危害,栽培难度很大,通常均采取长期轮作(8-10年)方式栽培,随着西瓜种植面积扩大,老瓜区种植面积有限,因此不得不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以克服重茬连作障碍。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西瓜连作高产栽培方法,它栽培方法科学合理,克服了重茬连作障碍,产量高。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西瓜连作高产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选地整地:

(a)选地:选前一年西瓜地里没有或很少发现因患枯萎病死苗现象的土地;

(b)清园:前茬瓜采收后,立即清除田间茎、叶、根和杂草,集中田外加以深埋或烧埋;

(c)深耕:清园后每亩用优质生石灰160-200kg均匀撒在地表,顺瓜行深耕25厘米以上,在阳光下曝晒16-20天,错开前茬瓜畦,按2.0-2.5米的行距,挖宽60-65厘米,深50-55厘米瓜沟,经日晒风化和冻垡,冬天淹水浸泡;

(d)作畦:早春解冻后,结合施基肥及时整地耙平,在瓜沟上做成宽2.1-2.2米、高30-35厘米的高畦,并在两畦间开一条深、宽均为20-25厘米的排水沟;

b)施基肥:

(a)肥料种类:基肥以充分发酵、腐熟的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所述有机肥包括土杂肥和饼肥,所述土杂肥为羊粪、鸡粪、鸭粪和猪粪的混合肥料,所述饼肥为豆饼肥、芝麻饼肥和花生饼肥的混合肥料,所述化肥包括尿素、过磷酸钙和硝酸钾,切忌施用硫酸氨和氯化钾等含氯离子的化肥;

(b)施肥量:每亩施土杂肥5000-5500kg、厩肥2500-3000kg、饼肥150-200kg、尿素75-80kg、过磷酸钙65-70kg和硝酸钾30-35kg,另外,再每亩施75-85kg改良壤质土;

c)选用抗病良种:栽培抗病品种是控制和减轻枯萎病的重要途径,目前,选出耐重茬抗枯萎病西瓜新品种郑抗1号,经过近3年的示范推广,表现出很好的抗病性和高产优质,可连续重茬2-3年;

d)育苗定植:

(a)种子处理:先用浓度为40%的福尔马林100倍液浸朴种45分钟,将种子消毒,再将种子用清水冲洗干净,放在温度为35℃的温水中浸种120分钟,然后擦去种子表面的粘膜和水分,用浸湿拧干的湿布卷起包好,放在35℃的恒温箱内,催芽48小时,待90%以上的种子发芽(胚根长0.5-1.0厘米)后,挑出发芽的种子播种;

(b)建立苗床:床址选在距栽培地较近、背风向阳、靠近水源、地势稍高、没有病菌浸染的地方,配制床土和营养土所用土壤和有机肥均不要带病菌,并用800倍甲基托布津喷洒消毒,采用0.03毫米厚、直径15厘米的塑料薄膜筒制作营养钵,可减少病菌传播机会;

(c)苗床管理:西瓜苗床管理主要是调节床内温度、湿度和光照,及时放风,为秧苗生长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培育壮苗;

(d)覆盖地膜:定植前7-8天用厚度为0.025-0.035毫米、宽100-120厘米的聚乙烯透明薄膜铺放在畦面,覆膜可隔离病菌,减少传染机会,减少灌水次数,从而推迟和减轻枯萎病危害;

(e)适时定植:地膜覆盖栽培在当地绝对终霜期前8-9天,平均气候稳定在13℃以上,膜下5厘米地温稳定在15℃以上时定植苗龄35天左右,具有4-5真叶的大苗,定植时用制钵器在地膜上钻定植孔,结合灌底水,穴灌浓度为50%的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倍液0.3kg,定植后封严压实;

e)田间管理:

(a)药剂防治:从团棵期开始,用浓度为50%的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灌根,每株灌0.3kg,6-8天灌一次,连灌2-3次,座瓜期,再用浓度为50%的退菌特和浓度为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与石油助长剂混合,二者交替喷洒,每隔4天一次,连喷5次,在西瓜整个生育期,于中午高温时(平均25-30℃)深入田间,发现植株基部叶片发锈下垂和1-2片叶呈蔫状时,插上标记,及时以病株根际部为中心,挖深与宽7-8厘米圆坑,使主根裸露于外,用浓度为70%的甲基托布津300倍液进行灌根,灌后不封掩,不覆土;

(b)整枝压蔓:采用三蔓整枝,但必须严格进行,合理调整,使瓜田具有良好的透光和通气环境,压蔓则采取畦面垫草和明压法,即用小树枝呈“v”字型固定在瓜蔓节间,减少瓜蔓与畦面接触机会,隔离病菌传染,保持茎蔓裸露;

(c)浇水施肥:连作要严格控制灌水,适时适量沟浇,严防大水漫灌和高温时浇水,大雨后及时排除积水,控制田间湿度,追肥时,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少施氮肥,增施磷钾肥。

进一步的,所述土杂肥为杂草、垃圾和灰土沤制的肥料,所述杂草、垃圾和灰土的质量比为3∶2∶2.5。

进一步的,所述厩肥为羊粪、鸡粪、鸭粪、猪粪和秸秆垫料堆沤制成的肥料,其中羊粪、鸡粪、鸭粪、猪粪和秸秆垫料的质量比为1∶2∶2∶3∶1.5。

进一步的,所述饼肥为豆饼肥、芝麻饼肥和花生饼肥的混合肥料,其中豆饼肥、芝麻饼肥和花生饼肥的质量比为1∶1.5∶2。

进一步的,所述改良壤质土为蔗渣、稻壳、牡蜗介壳、尿素、硝酸钾、炉渣和土壤的混合壤质土,所述蔗渣、稻壳、牡蜗介壳、尿素、硝酸钾、炉渣的质量比为1∶3∶2∶2∶2∶5。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在选地整地中的深耕步骤中用优质生石灰均匀撒在地表,可有效的进行保暖和防虫害和冻害,在作畦阶段结合施基肥及时整地耙平,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有机肥为土杂肥、厩肥和饼肥,都是农家肥,对改良土壤具有良好的作用,同时也为后续的高产奠定了基础,同时在施基肥时另外施改良壤质土,大大减少后续西瓜的枯萎病发病率,选取重茬抗枯萎病西瓜新品种郑抗1号,该品种表现出很好的抗病性和高产优质,可连续重茬2-3年,继而进行种子处理,后续科学合理的田间管理,大大使西瓜产量增加,本发明栽培方法科学合理,克服了重茬连作障碍,产量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一种西瓜连作高产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选地整地:

(a)选地:选前一年西瓜地里没有或很少发现因患枯萎病死苗现象的土地;

(b)清园:前茬瓜采收后,立即清除田间茎、叶、根和杂草,集中田外加以深埋或烧埋;

(c)深耕:清园后每亩用优质生石灰160-200kg均匀撒在地表,顺瓜行深耕25厘米以上,在阳光下曝晒16-20天,错开前茬瓜畦,按2.0-2.5米的行距,挖宽60-65厘米,深50-55厘米瓜沟,经日晒风化和冻垡,冬天淹水浸泡;

(d)作畦:早春解冻后,结合施基肥及时整地耙平,在瓜沟上做成宽2.1-2.2米、高30-35厘米的高畦,并在两畦间开一条深、宽均为20-25厘米的排水沟;

b)施基肥:

(a)肥料种类:基肥以充分发酵、腐熟的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有机肥包括土杂肥和饼肥,土杂肥为羊粪、鸡粪、鸭粪和猪粪的混合肥料,饼肥为豆饼肥、芝麻饼肥和花生饼肥的混合肥料,化肥包括尿素、过磷酸钙和硝酸钾,切忌施用硫酸氨和氯化钾等含氯离子的化肥;

(b)施肥量:每亩施土杂肥5000-5500kg、厩肥2500-3000kg、饼肥150-200kg、尿素75-80kg、过磷酸钙65-70kg和硝酸钾30-35kg,另外,再每亩施75-85kg改良壤质土;

c)选用抗病良种:栽培抗病品种是控制和减轻枯萎病的重要途径,目前,选出耐重茬抗枯萎病西瓜新品种郑抗1号,经过近3年的示范推广,表现出很好的抗病性和高产优质,可连续重茬2-3年;

d)育苗定植:

(a)种子处理:先用浓度为40%的福尔马林100倍液浸朴种45分钟,将种子消毒,再将种子用清水冲洗干净,放在温度为35℃的温水中浸种120分钟,然后擦去种子表面的粘膜和水分,用浸湿拧干的湿布卷起包好,放在35℃的恒温箱内,催芽48小时,待90%以上的种子发芽(胚根长0.5-1.0厘米)后,挑出发芽的种子播种;

(b)建立苗床:床址选在距栽培地较近、背风向阳、靠近水源、地势稍高、没有病菌浸染的地方,配制床土和营养土所用土壤和有机肥均不要带病菌,并用800倍甲基托布津喷洒消毒,采用0.03毫米厚、直径15厘米的塑料薄膜筒制作营养钵,可减少病菌传播机会;

(c)苗床管理:西瓜苗床管理主要是调节床内温度、湿度和光照,及时放风,为秧苗生长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培育壮苗;

(d)覆盖地膜:定植前7-8天用厚度为0.025-0.035毫米、宽100-120厘米的聚乙烯透明薄膜铺放在畦面,覆膜可隔离病菌,减少传染机会,减少灌水次数,从而推迟和减轻枯萎病危害;

(e)适时定植:地膜覆盖栽培在当地绝对终霜期前8-9天,平均气候稳定在13℃以上,膜下5厘米地温稳定在15℃以上时定植苗龄35天左右,具有4-5真叶的大苗,定植时用制钵器在地膜上钻定植孔,结合灌底水,穴灌浓度为50%的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倍液0.3kg,定植后封严压实;

e)田间管理:

(a)药剂防治:从团棵期开始,用浓度为50%的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灌根,每株灌0.3kg,6-8天灌一次,连灌2-3次,座瓜期,再用浓度为50%的退菌特和浓度为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与石油助长剂混合,二者交替喷洒,每隔4天一次,连喷5次,在西瓜整个生育期,于中午高温时(平均25-30℃)深入田间,发现植株基部叶片发锈下垂和1-2片叶呈蔫状时,插上标记,及时以病株根际部为中心,挖深与宽7-8厘米圆坑,使主根裸露于外,用浓度为70%的甲基托布津300倍液进行灌根,灌后不封掩,不覆土;

(b)整枝压蔓:采用三蔓整枝,但必须严格进行,合理调整,使瓜田具有良好的透光和通气环境,压蔓则采取畦面垫草和明压法,即用小树枝呈“v”字型固定在瓜蔓节间,减少瓜蔓与畦面接触机会,隔离病菌传染,保持茎蔓裸露;

(c)浇水施肥:连作要严格控制灌水,适时适量沟浇,严防大水漫灌和高温时浇水,大雨后及时排除积水,控制田间湿度,追肥时,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少施氮肥,增施磷钾肥。

进一步的,土杂肥为杂草、垃圾和灰土沤制的肥料,杂草、垃圾和灰土的质量比为3∶2∶2.5。

进一步的,厩肥为羊粪、鸡粪、鸭粪、猪粪和秸秆垫料堆沤制成的肥料,其中羊粪、鸡粪、鸭粪、猪粪和秸秆垫料的质量比为1∶2∶2∶3∶1.5。

进一步的,饼肥为豆饼肥、芝麻饼肥和花生饼肥的混合肥料,其中豆饼肥、芝麻饼肥和花生饼肥的质量比为1∶1.5∶2。

进一步的,改良壤质土为蔗渣、稻壳、牡蜗介壳、尿素、硝酸钾、炉渣和土壤的混合壤质土,蔗渣、稻壳、牡蜗介壳、尿素、硝酸钾、炉渣的质量比为1∶3∶2∶2∶2∶5。

本发明在选地整地中的深耕步骤中用优质生石灰均匀撒在地表,可有效的进行保暖和防虫害和冻害,在作畦阶段结合施基肥及时整地耙平,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有机肥为土杂肥、厩肥和饼肥,都是农家肥,对改良土壤具有良好的作用,同时也为后续的高产奠定了基础,同时在施基肥时另外施改良壤质土,大大减少后续西瓜的枯萎病发病率,选取重茬抗枯萎病西瓜新品种郑抗1号,该品种表现出很好的抗病性和高产优质,可连续重茬2-3年,继而进行种子处理,后续科学合理的田间管理,大大使西瓜产量增加,本发明栽培方法科学合理,克服了重茬连作障碍,产量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