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野外人工播种促进闽楠幼苗更新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972382发布日期:2019-02-26 18:40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促进天然林更新技术,特别是一种野外人工播种促进闽楠幼苗更新的方法。
背景技术
:闽楠(phoebebournei)为樟科(lauraceae)楠属(phoebe)的常绿乔木,是中国特有树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其树干通直、木材结构细密,削面光滑美观,有香气,为高级建筑、家具、雕刻和精密木模的珍贵用材,是商品材“金丝楠木”中分布范围最广、生长最快、商品材量最大的一种。闽楠以种子繁殖为主,结实呈现明显的“大小年”现象。由于人为因素和生境限制性因素的共同作用,野生资源日渐减少,已处于濒危状态。闽楠天然种群多以大树为主,少见幼苗幼树,种群多表型出衰退趋势。虽然闽楠天然结实量很大,但在野外的种子发芽率较低,影响闽楠种子萌发的抑制因素主要有光照、土壤湿度、土壤养分和病原菌。野外环境自然条件下,闽楠种子萌发率低(约1%~10%),种子萌发时间较长(通常需要50-60d),且发芽不整齐,造成种子资源的极大浪费,且影响了闽楠幼苗的天然更新。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野外人工播种能够有效促进闽楠幼苗更新的方法。采用本方法能够有效提高闽楠种子在野外环境中的萌发率,补充了天然更新的幼苗库,且方法简便易行、成本低廉,能够解决闽楠天然更新过程中种子萌发率低和小幼苗成活率低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野外人工播种促进闽楠幼苗更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果实采集:于11月中旬~12月上旬,直接采摘树上已呈紫黑色的闽楠果实,得到果实ⅰ;或捡拾掉落地面的闽楠果实,得到果实ⅱ;(2)果实处理:将果实ⅰ置于清水中浸泡1~2d,果实ⅱ置于清水中1~2h后,人工搓去果实ⅰ和果实ⅱ的果肉,洗掉果肉和杂质,洗净后置于室内通风处阴干,得到种子;(3)种子储存:将步骤(2)得到的种子装入布袋中,置于4℃的冰箱中冷藏;每2周翻动一次种子;(4)选种:于翌年2月~3月,将种子置于清水中浸泡1h,使其充分吸水膨胀,除去漂浮在水面的不饱满种子或死亡种子,剩下的种子捞出晾干,得到播种种子;(5)播种:在闽楠幼苗更新不良的林分中,将种子播种于闽楠幼苗不足的位置,种子播种密度为20颗·m-2,播种深度为2~4cm,填回原土;(6)生境改良:播种后,去除播种位置半径10cm范围内的凋落物和灌草植物。步骤(2)所述的浸泡每天更换1次清水;搓去果实ⅰ和果实ⅱ的果肉时在水中滴入少量洗洁精,按每斤果实滴入3~5滴,以去除种子表面的油脂。步骤(5)所述的幼苗不足指:每平方米范围内株高小于0.3m的闽楠幼苗数量低于5株。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如下:1、本发明的野外人工播种促进闽楠幼苗更新的方法,采用冰箱冷藏保存种子过冬,避免了种子在野外土壤中过冬遭受病菌侵染而丧失活力;种子播于土壤适宜深度中避免了种子落于土壤表面失水死亡,降低了种子的死亡率,改善生境条件可提高种子萌发率和幼苗成活率;与无人工干预条件下的种子自然萌发方法相比,经人工去皮、冷藏、筛选的闽楠种子,结合人工播种,野外发芽率提高至50%以上,出苗整齐,能够促进闽楠幼苗的天然更新,具有较好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2、本发明通过搓洗除去果皮,去除了果皮中抑制种子萌发的化学物质,方法环保、简便、可行,对后续的种子萌发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有效提高种子的发芽率。3、本发明以人为选择在乔木层郁闭度0.6~0.8的林下环境中播种闽楠种子,播种深度2~4cm,并且去除播种位置半径10cm范围内的凋落物和灌草植物,与无人工干预条件下的种子自然萌发方法相比,本发明的方法可明显提高种子的萌发率和小幼苗的成活率。4、本发明的仿生态法人工播种,不需植苗,操作简单,省工省力,成本低廉,小苗适应自然环境,发芽率和小幼苗的成活率高,成林快,能够有效促进闽楠幼苗更新,适合推广,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子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野外人工播种促进闽楠幼苗更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果实采集:于11月中旬~12月上旬,直接采摘树上已呈紫黑色的闽楠果实,得到果实ⅰ;或捡拾掉落地面的闽楠果实,得到果实ⅱ;(2)果实处理:将果实ⅰ置于清水中浸泡1~2d,果实ⅱ置于清水中1~2h后,人工搓去果实ⅰ和果实ⅱ的果肉,洗掉果肉和杂质,洗净后置于室内通风处阴干,得到种子;(3)种子储存:将步骤(2)得到的种子装入布袋中,置于4℃的冰箱中冷藏;每2周翻动一次种子;(4)选种:于翌年2月~3月,将种子置于清水中浸泡1h,使其充分吸水膨胀,除去漂浮在水面的不饱满种子或死亡种子,剩下的种子捞出晾干,得到播种种子;(5)播种:在闽楠幼苗更新不良的林分中,将种子播种于闽楠幼苗不足的位置,种子播种密度为20颗·m-2,播种深度为2~4cm,填回原土;(6)生境改良:播种后,去除播种位置半径10cm范围内的凋落物和灌草植物。步骤(2)所述的浸泡每天更换1次清水;搓去果实ⅰ和果实ⅱ的果肉时在水中滴入少量洗洁精,按每斤果实滴入3~5滴,以去除种子表面的油脂。步骤(5)所述的幼苗不足指:每平方米范围内株高小于0.3m的闽楠幼苗数量低于5株。实施例2一种野外人工播种促进闽楠幼苗更新的方法,按照实施例方法步骤,于2016年11月中旬,当闽楠果实呈紫黑色时进行采集。将采集到的新鲜闽楠果实置入清水中浸泡1d,然后人工搓去果肉,搓去果肉时在水中滴入少量洗洁精(按每斤果实滴入3~5滴)以去除油脂。滤掉杂质,获得纯净种子,置于室内通风处阴干。将种子装入布袋中,放入4℃的冰箱中冷藏;每周翻动一次种子。于2017年2月中旬,将经冷藏后的种子置于清水中浸泡1h,使其充分吸水膨胀;再在清水中充分搅动种子,然后静置,除去漂浮在水面的不饱满种子或空壳籽粒,剩下的种子捞出晾干,得到实验种子。设置以下8个处理的实验:实验1:实验种子播撒于去除凋落物的土壤表面(即播种深度0cm),林下和非林下环境各设置6个重复,每个重复50颗种子,每个重复的播种样方面积0.25m2(0.5m×0.5m);实验2:实验种子播种深度为2~4cm,林下和非林下环境各设置6个重复,每个重复50颗种子,每个重复的播种样方面积0.25m2(0.5m×0.5m);实验3:实验种子播于乔木层郁闭度0.6~0.8的林下,播种深度0cm和2~4cm各设置6个重复,每个重复50颗种子,每个重复的播种样方面积0.25m2(0.5m×0.5m);实验4:实验种子播于林缘或大林窗等非林下环境,播种深度0cm和2~4cm各设置6个重复,每个重复50颗种子,每个重复的播种样方面积0.25m2(0.5m×0.5m);实验5:实验种子播于林缘或大林窗等非林下环境,播种深度0cm,设置6个重复,每个重复50颗种子,每个重复的播种样方面积0.25m2(0.5m×0.5m);实验6:实验种子播于乔木层郁闭度0.6~0.8的林下,播种深度2~4cm,设置6个重复,每个重复50颗种子,每个重复的播种样方面积0.25m2(0.5m×0.5m);实验7:于2016年12月下旬,闽楠果实掉落结束后,选择地表掉落闽楠果实数量较多的位置设置1mⅹ1m样方,清点样方内的果实数量,共设置6个样方。于2017年5月底闽楠种子萌发期结束后,清点萌发幼苗数量和萌发后死亡的种子数量,分别计算种子萌发率和萌发后死亡率。详见表1。表1种子萌发对照表序号实验材料实验处理萌发率(%)萌发后死亡率(%)实验1种子播种深度:0cm22.543.7实验2种子播种深度:2~4cm39.021.4实验3种子林分位置:林下42.312.8实验4种子林分位置:非林下19.152.3实验5种子非林下+0cm10.671.7实验6种子林下+2~4cm50.310.0实验7果实自然萌发8.262.5如表1所示,播种深度为2~4cm的种子萌发率是播于地表的近2倍,种子萌发后的死亡率降低了一倍;林下的种子萌发率是非林下的2倍多,死亡率则只有非林下的1/5;自然条件下的果实萌发率仅有8.2%,而采用本发明方法(实验6)的种子萌发率高达50.3%,自然条件下的果实萌发后死亡率为62.5%,而采用本发明方法(实验6)的种子萌发后死亡率仅有10.0%。说明:本发明的方法可使野外的闽楠种子萌发率提高613.4%,且种子萌发后的死亡率降低84.0%,极大地增加了闽楠野外繁殖系数,减少了对野生资源的利用,对濒危树种资源再生和保护提供技术支持。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