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壳山核桃和猕猴桃的立体高效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972335发布日期:2019-02-26 18:40阅读:476来源:国知局
一种薄壳山核桃和猕猴桃的立体高效栽培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果树栽培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薄壳山核桃和猕猴桃的立体高效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薄壳山核桃又名美国山核桃,是世界上著名的高档干果、食用油料。进入21世纪以来,薄壳山核桃产业得到了高度重视,科研工作者陆续解决了薄壳山核桃的育苗问题,包括富根容器苗培育技术、嫁接技术。但是薄壳山核桃早期产量低,产值低,是制约该产业的主要因素。并且薄壳山核桃是高大乔木,株行距大,所以早期浪费土地资源。因此可以通过套作其他作物达到以短补长,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的目的。

猕猴桃属猕猴桃科猕猴桃属落叶藤本植物,其喜温怕热,喜光怕强光,喜湿怕渍水。猕猴桃栽培在我国已有悠久历史,进入21世纪以来,作为一种新型水果,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我国猕猴桃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在我国华东地区,猕猴桃发展迟缓,原因是华东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天气闷热,恶劣的天气环境所导致。因此如何改善离地环境条件,适应猕猴桃生长就成为科研工作者关注的问题。通过对猕猴桃和薄壳山核桃生物学特性的深入研究,以及田间试验研究,认为薄壳山核桃和猕猴桃套作具有科学的应用价值。薄壳山核桃和猕猴桃都是长效的经济作物,采用猕猴桃和薄壳山核桃的立体栽培方法,猕猴桃可以提高薄壳山核桃果园早期的经济价值,达到以短补长,充分科学利用土地的目的,同时,薄壳山核桃高大的乔木可以为猕猴桃遮风蔽日,降低温度和光照强度,为猕猴桃生长提供有利的环境条件。薄壳山核桃和猕猴桃的立体高效栽培方法为今后猕猴桃和薄壳山核桃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撑,两个树种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cn102870642a公开了一种猕猴桃和葡萄的立体栽培方法,以平棚栽培葡萄架为基础,依靠平棚葡萄架顶柱,建立二层“t”型篱架,为猕猴桃提供攀爬。葡萄和猕猴桃同为藤本类果树,在栽培管理过程中,均需要搭架,为其提供攀爬的条件。该专利中建立了双层架式,即平棚葡萄架为葡萄提供攀爬,二层“t”型篱架为猕猴桃提供攀爬,平棚葡萄架(190cm)与二层“t”型篱架(155cm)之间相差35cm,栽培过程中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管理不便,费时费工,猕猴桃和葡萄两种藤本在生长过程中,枝条相互缠绕,不便于管理。同时,众所周知,华东地区,由于夏季高温高湿的原因,葡萄病害严重,需要经常进行药剂预防和防治,也会影响猕猴桃的果实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薄壳山核桃和猕猴桃的立体高效栽培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薄壳山核桃和猕猴桃的立体高效栽培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①定植当年夏季种植黄豆,秋季每亩施有机肥2~4吨,利用挖机将黄豆和有机肥进行深翻,然后进行起垄;

②薄壳山核桃落叶后,选取3~5年生的薄壳山核桃优良品种种苗,种苗高度在2.8m以上进行定植,定植时间为11月份~次年的4月份,种植在垄与垄之间的低洼地,株行距为6~12×6~12m,定植后进行定干,定干高度为2.3~2.5m;

③猕猴桃秋季落叶后进行定植,种植在垄中间,行距以起垄宽度为准,株距为2~5m,然后进行定干,定干高度为10~20cm;

④搭架采用大棚架架式,架面高度为1.8~2.0m;

⑤薄壳山核桃树形采用圆头形,以夏剪为主,对骨干枝和延长枝摘心,促发分枝,形成多的结果枝组,冬剪对骨干枝进行短截,剪除当年生枝的1/3~2/3。

⑥猕猴桃树形采用一字型的整形修剪方式,留一根主干向上生长,当生长到大棚架时,沿南北方向培养两根主枝,主枝上萌发的结果枝向篱架的东西向诱引;

⑦猕猴桃冬季修剪时,选择生长健壮芽眼饱满的枝条作为结果母枝,去除其余结果枝,结果母枝间的距离40~50cm,分布于主枝两侧,然后对结果母枝短截,保留15~20个饱满芽。

其中,本发明所述一种薄壳山核桃和猕猴桃的立体高效栽培方法,优选每亩施有机肥3吨。

本发明所述一种薄壳山核桃和猕猴桃的立体高效栽培方法,优选利用挖机进行深翻,深度为1m。

本发明所述一种薄壳山核桃和猕猴桃的立体高效栽培方法,优选起垄的垄宽为0.8~1.2m,垄高为0.6~1.0m,沟内土壤堆于垄面,垄面整成中间高、两边低的形式垄间距为3~5m;进一步优选垄宽为0.8m,垄高为0.6m,垄间距为3m。

本发明所述一种薄壳山核桃和猕猴桃的立体高效栽培方法,优选薄壳山核桃种植的株行距为8×8m;薄壳山核桃的定干高度为2.3m。

本发明所述一种薄壳山核桃和猕猴桃的立体高效栽培方法,优选猕猴桃大棚架架面高度为1.8m。

本发明所述一种薄壳山核桃和猕猴桃的立体高效栽培方法,优选猕猴桃的株距为3m。

本发明所述一种薄壳山核桃和猕猴桃的立体高效栽培方法,优选薄壳山核桃树形采用圆头形,栽植的苗木3月中下旬定干,高度2.3~2.5m,从主干上抽生的新梢中选第1层主枝3~4个,随着中心干的延长,每年选留一层主枝;第2层主枝2~3个,第3层主枝2个,层间距70~80cm;对骨干枝延长枝摘心,促发分枝,形成多的结果枝组;冬剪对骨干枝进行短截,剪除当年生枝的1/3左右。

本发明所述一种薄壳山核桃和猕猴桃的立体高效栽培方法,优选猕猴桃定植后,留2-3个饱满叶芽进行截杆处理,萌芽后新梢伸长到30cm时,其旁边插立一根竹竿,固定辅引,防止缠绕,诱引其直立向上生长,培养成主干;到达架面或接近架面位置时,对强壮新稍摘心或把先端拉平于大棚架主线上作第1主枝培养,在大棚架主线下方20cm处萌发的副梢向相反两个方向引缚,作第2主枝培养;通过培养,促使生长粗壮,腋芽饱满;猕猴桃冬季修剪时,选择生长健壮芽眼饱满的枝条作为结果母枝,去除其余结果枝,结果母枝间的距离40-50cm,分布于主枝两侧,然后对结果母枝短截,保留6-8芽,并于次年萌芽后,新梢间离20cm左右诱引于大棚架的两侧即东西向作为结果枝。

有益效果:

本申请的立体栽培方法,薄壳山核桃树下栽培猕猴桃,二者之间不存在空间竞争,随着薄壳山核桃树冠的扩大,逐渐间伐,确保不影响猕猴桃的产量和品质。同时在高温强光照夏季,高大的薄壳山核桃为猕猴桃提供适度的遮荫,为猕猴桃提供了适宜的漫射光条件。另外,它们的套作可有效利用空间、地力、有效生育期,大大提高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达到以短补长的目的。

而本发明采用薄壳山核桃和猕猴桃的立体高效栽培方法,薄壳山核桃作为一种高大的乔木,树冠在猕猴桃大棚架的上面,二者相互独立,管理操作方便,与cn102870642a专利相比,省时省工。同时,我们知道薄壳山核桃目前在国内还未发现任何病害,无需药剂预防和防治,对于猕猴桃有机栽培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立体栽培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选用品种:猕猴桃品种为徐香、海沃德;薄壳山核桃为波尼、卡多。

实施例1

整地起垄:园地选择后,薄壳山核桃定植当年夏季种植黄豆,秋季每亩施有机肥3吨,利用挖机将黄豆和有机肥进行深翻,然后进行起垄。将沟内土壤堆于垄面,整成中间高、两边低的形式,一般垄宽80cm,垄高60cm,两边挖排水沟。在宽垄的中心挖80cm见方的穴,深度在60cm左右。挖穴时分别将表土与底土放在穴的两边,挖好后施足底肥,施肥时将表土和有机肥充分搅拌后填入穴中,然后回填一层表土。

定植:在猕猴桃秋季落叶后,选用健壮的嫁接苗,剪去受伤的或有根瘤状物的根系,然后用泥浆蘸根。将蘸过泥浆的苗放在穴的中央,理顺根系,扶正苗木。一边将细碎的表土埋盖根部,一边轻轻的将苗木向上提动一下,使根系舒展,与土壤紧密接触,然后用脚轻踩。及时浇透水,在水完全渗下后再覆一层疏松薄土,防止水分蒸发。采用株距3.0m,行距4.0m。值得注意:猕猴桃为雌雄异株植物,雄树授粉,雌树结果。雌雄树比例要搭配适当,一般生产中雌雄株配置比例以5~8︰1居多,这样才有充分的授粉机会。

栽植技术:猕猴桃在定植后1年,需要用水泥柱、铁丝等材料,搭建一个大棚架。一个棚的面积通常控制在3333m2~6667m2,架面高度为1.8m。规整的长方形园,在四个角设立角柱,周边线上每隔2.5~4米设一根边柱;不规整的多边形园,在弯曲度较大的地方设立角柱,周边线上也是每隔2.5~4米设一根边柱。边柱对拉线形成的交叉点用顶柱支撑,防止铅丝下荡。角柱规格为:长3.3m×0.14m×0.14m;边柱规格为:长2.7m×0.10m×0.10m;顶柱规格为:长2.0m×0.06m×0.06m。

猕猴桃定植后,留2-3个饱满叶芽进行截杆处理,萌芽后新梢伸长到30cm时,其旁边插立一根竹竿,固定辅引,防止缠绕,诱引其直立向上生长,培养成主干。到达架面或稍低位置时,对强壮新稍摘心或把先端拉平于篱架主线上作第1主枝培养(永久性枝蔓),在大棚架主线下方20cm处萌发的副梢向相反两个方向引缚,作第2主枝培养。通过精心培养,促使生长粗壮,腋芽饱满。猕猴桃冬季修剪时,选择生长健壮芽眼饱满的枝条作为结果母枝,去除其余结果枝,结果母枝间的距离40-50cm,分布于主枝两侧,然后对结果母枝短截,保留6-8芽,并于次年萌芽后,新梢间离20cm左右诱引于大棚架的两侧即东西向作为结果枝。

薄壳山核桃栽植:薄壳山核桃与猕猴桃同年秋季种植,薄壳山核桃采取稀植,株行距6m~12m×6m~12m,种植于两垄之间。在两垄的中心挖80cm见方的穴,深度在60cm的坑,每坑施入足量腐熟的农家肥,填土至距地表面30cm时,回填拌入有机肥的表层土至高出地面15~20cm,苗木栽植后整好树盘,浇透水。

薄壳山核桃树形可采用圆头型。栽植的苗木3月中下旬定干,高度2.3~2.5m。从主干上抽生的新梢中选第1层主枝3~4个。随着中心干的延长,每年选留一层主枝。第2层主枝2~3个,第3层主枝2个,层间距70~80cm。对骨干枝延长枝摘心,促发分枝,形成多的结果枝组。冬剪对骨干枝进行短截,剪除当年生枝的1/3左右。

实施效果:由于该项技术实施在猕猴桃园内,单位面积的产量是猕猴桃和薄壳山核桃共同构成。在不影响猕猴桃的产量和品质的前提下,薄壳山核桃有收益就表明提高了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

薄壳山核桃寿命可达100年以上,采用嫁接苗种植3年开始挂果,5年有一定产量,盛果期年产量100~150kg/亩,果仁含油率高达70%。如果按目前市场价格100元/kg计算,盛果期收入可以达到1.0~1.5万元/亩。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