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产养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06378发布日期:2018-09-11 19:56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水产养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水产养殖种类的增多,对水产养殖装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水的温度对水产养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不同水产品种对水温的要求并不一致,有的品种适合高温养殖,有的品种适合低温养殖。现有水产养殖装置的水温一般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不利于水产品的生长。对于能够提供恒温的水产养殖装置一般只能够提供一种温度的恒温,只能够养殖满足该温度要求的水产品,养殖种类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产养殖装置,解决了现有能够提供恒温的水产养殖装置一般只能提供一种高温度的恒温,只能够养殖满足该温度要求的水产品,养殖种类受到限制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水产养殖装置,所述水产养殖装置包括第一养殖箱体、第二养殖箱体和位于第一养殖箱体和第二养殖箱体之间的隔热层,所述隔热层内设置有半导体制冷芯片,所述半导体制冷芯片的热端连接有热端导热基板,所述热端导热基板位于所述隔热层与所述第一养殖箱体之间,所述半导体制冷芯片的冷端连接有冷端导热基板,所述冷端导热基板位于所述隔热层与所述第二养殖箱体之间。

如上所述的水产养殖装置,所述隔热层上设置通孔,所述半导体制冷芯片位于所述通孔内。

如上所述的水产养殖装置,所述热端导热基板上嵌装有若干导热管,所述导热管延伸至所述第一养殖箱体的外壁;所述冷端导热基板上嵌装有若干导冷管,所述导冷管延伸至所述第二养殖箱体的外壁。

如上所述的水产养殖装置,所述导热管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养殖箱体的外壁,所述导冷管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二养殖箱体的外壁。

如上所述的水产养殖装置,所述水产养殖装置包括位于第一养殖箱体内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和位于第二养殖箱体内的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水产养殖装置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的信号并输出控制信号至所述半导体制冷芯片的供电电源。

如上所述的水产养殖装置,所述第一养殖箱体和第二养殖箱体的外壁设置有保温层。

如上所述的水产养殖装置,所述第一养殖箱体和第二养殖箱体内均设置有水循环系统,所述水循环系统包括位于养殖箱体中心的吸水管和靠近养殖箱体侧壁的排水管,所述吸水管和所述排水管之间设置有水泵。

如上所述的水产养殖装置,所述水泵的出水口处连接有五通管件。

如上所述的水产养殖装置,所述水产养殖装置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水泵的启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水产养殖装置包括第一养殖箱体和第二养殖箱体以及位于第一养殖箱体和第二养殖箱体之间的隔热层,隔热层内设置有半导体制冷芯片,半导体制冷芯片的热端连接有热端导热基板,热端导热基板位于隔热层与第一养殖箱体之间,为第一养殖箱体供热,半导体制冷芯片的冷端连接有冷端导热基板,冷端导热基板位于隔热层与第二养殖箱体之间,为第二养殖箱体供冷。因而,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养殖箱体和第二养殖箱体能够同时提供不同的水温,可以养殖满足两种温度需求的水产品,增加养殖种类。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一套半导体制冷芯片即可达到高温养殖和低温养殖的需求,降低了成本,节约了能源。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纵向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中,1、第一养殖箱体;2、第二养殖箱体;3、隔热层;4、半导体制冷芯片;41、热端导热基板;42、冷端导热基板;43、导热管;44、导冷管;5、保温层;61、吸水管;62、水泵;63、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描述。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水产养殖装置,能够利用一套半导体制冷芯片同时提供两种养殖温度,为养殖品种的多样化提供设备支持,同时可以降低成本,节约能源。

具体的,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水产养殖装置包括第一养殖箱体1、第二养殖箱体2和位于第一养殖箱体1和第二养殖箱体2之间的隔热层3,隔热层3用于隔离第一养殖箱体1和第二养殖箱体2,避免第一养殖箱体1对第二养殖箱体2的温度影响,第二养殖箱体2对第一养殖箱体1的温度影响。第一养殖箱体1和第二养殖箱体并列排布,隔热层3的大小与第一养殖箱体1的侧壁和第二养殖箱体2的侧壁大小相同。

在隔热层3内设置有半导体制冷芯片4。本实施例在隔热层3上设置通孔,半导体制冷芯片4位于通孔内。半导体制冷片4固定安装在通孔内,隔热层3可以实现对半导体制冷片4的热端和冷端的隔离,避免温度互相影响。

半导体制冷芯片4的热端连接有热端导热基板41,半导体制冷芯片4的热端可直接与热端导热基板41连接,也可通过热的良导体与热端导热基板41连接。热端导热基板41位于隔热层3与第一养殖箱体1之间,热端导热基板41用于将半导体制冷芯片4的热端产生的热量快速传递给第一养殖箱体1。热端导热基板41为平板状,隔热层3位于热端导热基板41的一个侧面并与热端导热基板41直接接触,第一养殖箱体1位于热端导热基板41的另一个侧面并与热端导热基板41直接接触。

半导体制冷芯片4的冷端连接有冷端导热基板42,半导体制冷芯片4的冷端可直接与冷端导热基板42连接,也可通过热的良导体与冷端导热基板42连接。冷端导热基板42位于隔热层3与第二养殖箱体2之间,冷端导热基板42用于将半导体制冷芯片4的冷端产生的热量快速传递给第二养殖箱体2。冷端导热基板42为平板状,隔热层3位于冷端导热基板42的一个侧面并与冷端导热基板42直接接触,第二养殖箱体2位于冷端导热基板42的另一个侧面并与冷端导热基板42直接接触。

为了提高半导体制冷芯片4的热量能够快速传递至第一养殖箱体1和第二养殖箱体2,提高换热效率。在热端导热基板41上嵌装有若干导热管43,导热管43延伸至第一养殖箱体1的外壁;在冷端导热基板42上嵌装有若干导冷管44,导冷管44延伸至第二养殖箱体2的外壁。

进一步的,导热管43均匀分布在第一养殖箱体1的外壁,导冷管44均匀分布在第二养殖箱体2的外壁。

为了提高第一养殖箱体1和第二养殖箱体2温度控制的自动化程度,本实施例的水产养殖装置包括位于第一养殖箱体1内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和位于第二养殖箱体2内的第二温度传感器,水产养殖装置包括控制器,控制器接收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的信号并输出控制信号至半导体制冷芯片4的供电电源。

第一养殖箱体1和第二养殖箱体2的外壁设置有保温层5,有利于维持第一养殖箱体1和第二养殖箱体2内的水温。

为了尽快使第一养殖箱1和第二养殖箱2的水温达到均温,在第一养殖箱体1和第二养殖箱体2内均设置有水循环系统,水循环系统包括位于养殖箱体中心的吸水管61和靠近养殖箱体四个侧壁的四个排水管63,每个排水管63对应一个侧壁,在侧壁上设置有排水管63固定结构。吸水管61和排水管63之间设置有水泵62。水泵62的出水口处连接有五通管件,五通管件的另外四个口与四个排水管63相连。

水产养殖装置包括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控制水泵的启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