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培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35188发布日期:2018-10-12 21:23阅读:278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培养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培容器。



背景技术:

相对于传统栽培技术,水培植物它不受土地、时间、空间的限制,具有干净卫生、净化空气、易养护的特点,更主要是具有独特的观赏性,可大量应用在机关、医院、餐厅、图书馆、饭店、办公场所、住家等各种场合,即增添美感,也可从中得到栽培乐趣,符合国际环保、节碳节能,是未来植物栽培技术的发展趋势。水培盆栽培育中,影响其培育好坏的因素有多方面,例如所采用营养液是否恰当,用于装置水培的水培容器,其通风、通气的结构设计是否合理,另外还有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水位的控制,倘若水位过低,会造成水培植物缺水而影响生长,反之水位过高,水培植物根部由于长时间浸水而出现烂根等问题,目前对水培容器的水位控制大多采用人工目测方法,该种控制方式不精确,而且很多情况下,水培容器内会放置陶粒等定位物,或者为了美观,水培容器和供其容设的水箱体,上开口呈只供水培植物伸出封闭状结构,如此情况水位均为不可视,实践中大多凭经验进行增减水位,故存在水位控制不佳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培容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培容器,包括容器本体,所述容器本体设置不少于两个,其中一个容器本体内安装有抽水泵、增氧泵和水位感应器,另外的容器本体的上盖板上设有增氧孔和植物孔,且另外的容器本体的相共用的内壁上开设有通孔。

优选的,若干个所述容器本体级联组成水培容器。

优选的,所述增氧泵通过输氧管穿过增氧孔伸入容器本体内部。

优选的,所述抽水泵通过水管与相邻的容器本体内壁上的通孔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水培容器,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以对各种植物进行培养,通过水位感应器感应容器本体内部的水位,科学合理的对植物进行增氧和注水,植物成活率高,而且节约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容器本体、2抽水泵、3增氧泵、4水位感应器、5植物孔、6增氧孔、7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所示的一种水培容器,包括容器本体1,所述容器本体1设置不少于两个,其中一个容器本体1内安装有抽水泵2、增氧泵3和水位感应器4,另外的容器本体1的上盖板上设有增氧孔6和植物孔5,且另外的容器本体1的相共用的内壁上开设有通孔7,若干个所述容器本体1级联组成水培容器,所述增氧泵3通过输氧管穿过增氧孔6伸入容器本体1内部,所述抽水泵2通过水管与相邻的容器本体1内壁上的通孔7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培容器,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以对各种植物进行培养,通过水位感应器4感应容器本体1内部的水位,科学合理的对植物进行增氧和注水,植物成活率高,而且节约资源。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