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双层双色薄膜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81918发布日期:2019-04-12 23:54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高强度双层双色薄膜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薄膜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强度双层双色薄膜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双色地膜,例如黑白双色薄膜,不仅具有普通白膜黑膜的保温保墒功能,还具有良好的灭草减少病虫害、规范种植程度、提高作物成活率、揭膜率高、回收率高等诸多优势,但其双色衔接处的强度没有普通单色薄膜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强度双层双色薄膜,同时具有双色层和加强层,在具有双色薄膜特性的同时增强了薄膜强度;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上述的高强度双层双色薄膜生产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高强度双层双色薄膜包括两种不同颜色相间分布的双色层,所述双色层覆盖有加强层。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双色层外所覆盖的加强层可以增强双色层的强度,防止双色层的双色衔接处出现断裂等情况,提高薄膜强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强层为透明层,透光效果好,不影响双色层特性的发挥。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双色层为黑白双色层。黑色薄膜具有较好的保湿效果,白色薄膜对土地具有较好的增温效果,从而使得双色层能够兼具黑、白两色薄膜的特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生产上述高强度双层双色薄膜生产装置包括机头体和口模,所述机头体内部由内到外依次设置有内流道、中流道以及外流道,所述内流道连接有内进料口,所述中流道连接有中进料口,所述外流道连接有外进料口;所述内流道、中流道以及外流道分别供形成双色层的两种物料以及形成加强层的物料流动,且供两种双色层物料流动的两个流道相邻;还包括设置于供双色层物料流动的两个流道与口模之间的分配环以及设置于所述口模的调整环,所述分配环上设置有若干分别供形成双色层的两种物料通过的出料口,且供这两种物料通过的出料口间隔设置,这两种物料经各自的流道以及出料口与另一流道中的物料复合后挤出所述口模。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两台挤出机分别挤出两种物料,然后分别由相邻的两个进料口进入各自连接的流道中流动,并经过分配环的出料口后形成膜胚。当两台挤出机所挤出的物料颜色不同时,所形成的即为双色膜胚。第三台挤出机挤出用来形成加强层的物料然后经第三个进料口进入该进料口所连接的流道中流动,并与上述膜胚相复合,最后共同挤出口模经吹胀形成双层双色薄膜,其中双色膜胚形成薄膜的双色层,与双色膜胚复合的物料形成薄膜的加强层。

该薄膜生产装置能够用于生产双层双色薄膜,所生产的双层双色薄膜具有加强层与双色层,通过加强层能够增强双色层的强度,防止双色层的双色衔接处出现断裂等情况,提高薄膜强度。该薄膜生产装置的分配环上的出料口的个数以及大小不一,通过分配环出料口大小以及数量的变化来调节薄膜双色层的不同颜色部分的分布形式,因而使用该薄膜生产装置一方面可以生产带有双色层的薄膜,另一方面无需进行流道更改或调换即可实现薄膜双色层的两种颜色部分的分布调节,能够提高双色薄膜生产效率,降低双色薄膜生产成本。该薄膜生产装置的供双色层物料流动的流道可以通过不同颜色的物料,进而改变薄膜双色层的颜色,从而形成不同类型或者功能的双色薄膜,因而该薄膜生产装置的适用范围更广。该薄膜生产装置的调整环可以调节口模的出口间隙,从而便于调节所形成的薄膜厚度的均匀度,提高薄膜生产质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流道、中流道以及外流道中的部分或全部为螺旋体流道,物料在流道内流动过程中自身混合更加均匀。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口模出口处设置有缓冲槽,调节口模的流速和压力,有利于熔体压力的均匀分布,提高薄膜质量,并且使口模不易损坏。

作为改进,所述内流道、中流道以及外流道的最大可通过流量不相同,配合挤出机的转速,来达到三种物料的最佳分配情况。

综上,该高强度双层双色薄膜及其生产装置能够提高双色薄膜的强度,使得双色薄膜的特性能够更好的得到发挥,同时能够降低薄膜生产成本,提高薄膜生产质量和效率,并且生产装置不易受到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高强度双层双色薄膜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高强度双层双色薄膜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薄膜生产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分配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分配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和图5沿A-A向的剖视图。

图7是图6沿B-B向的一种剖视图。

图8是图6沿B-B向的另一种剖视图。

图中:11,白色薄膜;22,黑色薄膜;33,加强层;1,机头体;2,口模; 3,内流道;4,中流道;5,外流道;6,分配环;6.1,第一出料口;6.2,第一部分;6.3,第二部分;7,调整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该高强度双层双色薄膜包括黑白两种不同颜色相间分布的双色层以及双色层外覆盖的加强层33,即双色层和加强层33 为一体化的双层结构,其中一层为黑白间隔分布的双色层,另一层即为加强层。其中双色层中黑色薄膜22和白色薄膜11各有一条,两种颜色的薄膜相衔接,加强层33为透明加强层。

图2示出了该高强度双层双色薄膜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其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双色层中黑色薄膜22和白色薄膜11各有两条,两种颜色的薄膜间隔分布。

在实际生产中,双色层中还可以是若干条黑色薄膜22和若干条白色薄膜11 间隔分布,且双色层也不限于黑白两色。

图3示出了用于生产图1和图2所示高强度双层双色薄膜生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机头体1和口模2,机头体1内部由内到外依次设置有内流道3、中流道4以及外流道5,内流道3连接有内进料口,中流道4连接有中进料口,外流道5连接有外进料口。内流道3、中流道4以及外流道5分别供形成双色层的两种物料(以下将这两种物料简称为“双色层物料”)以及形成加强层33的物料(以下将这种物料简称为“加强层物料”)流动,即每个流道分别供一种物料流动,且供两种双色层物料流动的两个流道相邻。例如,可以选择内流道3 和中流道4来供两种双色层物料流动,选择外流道5供加强层物料流动。还可以选择中流道4和外流道5来供两种双色层物料流动,选择内流道3供加强层物料流动。以下以内流道3和中流道4供两种双色层物料流动、外流道5供加强层物料流动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两种双色层物料在内流道3和中流道4中最终是向上朝向口模2流动的(如图3中箭头所示)。该薄膜生产装置在内流道3、中流道4与口模2之间设置有分配环6(图3中仅示出了分配环6的一部分,数字6所指向的并非分配环6的全部),口模2上设置有调整环7。分配环6水平设置,即其轴线与水平面垂直,外流道5的上端高于分配环6。

以生产的双层双色薄膜的双色层四黑四白间隔分布为例,分配环6的内径为a,外径为c。将分配环6八等分,等分后的其中四份每份均设置内径为b(b <c)、外径为c的八分之一环形出料口,记为第一出料口6.1。即每个第一出料口6.1均为八分之一环形,该环形的内径为b(b<c)、外径为c,第一出料口6.1沿分配环6轴线方向的高与分配环6相同,即第一出料口6.1是贯穿分配环6的,贯穿方向与分配环6轴线方向相同(在图6中贯穿方向为竖直方向)。第一出料口6.1可以保留分配环6的外侧面,如图4和图7所示(图4和图7 对应,且均为沿分配环6轴线方向的视角);也可以不保留分配环6的外侧面,如图5和图8所示(图5和图8对应,且均为沿分配环6轴线方向的视角)。若采用图5和图8所示的方式,则第一出料口6.1相当于在分配环6上设置的四个内径为b(b<c)、外径为c的八分之一环形缺口。在分配环6等分后的八份中,开设有第一出料口6.1的部分与未开设第一出料口6.1的部分间隔设置。

在分配环6未设置第一出料口6.1的四份中,每份各设置一个第二出料口,第二出料口包括第一部分6.2和第二部分6.3,其中第一部分6.2与第一出料口 6.1位于同一个环形上,第一出料口6.1占据了其中四个八分之一环形,第二出料口的第一部分6.2占据剩余四个八分之一环形,因而第二出料口的第一部分 6.2和第一出料口6.1是间隔分布的,第二出料口的第一部分6.2保留分配环6 的外侧面。第二出料口的第一部分6.2沿分配环6轴线方向上的高小于第一出料口6.1,例如第二出料口的第一部分6.2沿分配环6轴线方向上的高为分配环 6的一半,如图6所示,因而第二出料口的第一部分6.2与第一出料口6.1沿图 6中B-B向的截面形状除了是否具有外边沿(即分配环6的外侧面沿同一方向的截面边沿)外相同,如图7和图8所示。

对于每一个第二出料口来说,其第二部分6.3与其第一部分6.2位于同一个分配环6八分之一份中,其第二部分6.3从分配环6的该八分之一份的内侧面斜向上从分配环6的该八分之一份内部与第一部分6.2的下端连通,如图6 所示。

该薄膜生产装置是按照如下过程生产上述的高强度双层双色薄膜的:

将内进料口、中进料口、外进料口分别连接一台挤出机,其中两台挤出机分别用于挤出两种双色层物料,且这两台挤出机所连接的进料口相邻,另一台挤出机用于挤出加强层物料。

其中,内进料口和中进料口所连接的两台挤出机分别用于挤出两种双色层物料,本实施方式中为黑白两种物料。外进料口所连接的挤出机用于挤出加强层物料,本实施方式中为白色物料。

物料由各个挤出机挤出后,两种双色层物料分别由内进料口和中进料口进入内流道3和中流道4流动,加强层物料由外进料口进入外流道5流动。分配环6内径为a、外径为b的环部位于中流道4和内流道3之间。由于第二出料口所在的分配环6的八分之一份的外径仍然为c,因而不管第一出料口6.1是图4 还是图5的形式,第二出料口所在的分配环6的八分之一份的外侧面都可以与中流道4的较大内径的内壁紧贴(中流道4有较大内径的内壁和较小内径的内壁,前者的内径可以设置成c,后者的内径可以设置成b)。当中流道4和内流道3的物料向上流动时,由于第二出料口所在的分配环部分的阻挡作用,中流道4中的物料只能向上由分配环6的四个第一出料口6.1流出分配环6,不会四处分散;而内流道3中的物料则先后经过第二出料口的第二部分6.3以及第一部分6.2流出分配环6,从而两种物料在分配环6上方汇合形成黑白双色膜胚。

由于外流道5的上端高于分配环6,外流道5中的物料流出外流道5后与黑白双色膜胚在调整环7下部汇合,外流道5的物料覆盖在黑白双色膜胚上,最后共同挤出口模2经吹胀形成高强度双层双色薄膜。由于第一出料口6.1和第二出料口各有四个且间隔分布,且第二出料口的第一部分6.2与第一出料口6.1 具有相同的内外径,因而所形成的薄膜双色层为四黑四白间隔分布,且分布占比(即双色层每种颜色各自的宽度)相同。

在形成第一出料口6.1和第二出料口时,分配环6既可以如上等分,也可以不等分,从而能够调节两种双色层物料的流量和流速,进而调节双色层每种颜色部分的分布占比。分配环6的内外径可以根据需要变化,第二出料口的第一部分6.2和第一出料口6.1的内外径也可以根据需要变化(两者可以不同),从而进一步调节两种双色层物料的流量、流速以及两种颜色的分布占比。还可以改变第一出料口6.1和第二出料口的个数,即分配环6的分隔数来调节双色层每种颜色的条数。

通过分配环6的调节作用配合挤出机的出料速度,能够进一步调节内流道3 或中流道4的流量和流速。

上述薄膜生产装置能够用于生产双层双色薄膜,所生产的双层双色薄膜具有加强层与双色层,通过加强层能够增强双色层的强度,防止双色层的双色衔接处出现断裂等情况,提高薄膜强度。上述薄膜生产装置利用分配环6进行带有双色层的薄膜的生产控制,无需进行流道大小更改或调换即可实现薄膜双色层的不同颜色的分布调节,能够提高双色薄膜生产效率,降低双色薄膜生产成本,适用于不同类型或者功能的双层双色薄膜的生产,适用范围更广。

上述薄膜生产装置中,通过调整环7可以调节口模2的出口间隙,从而便于调节所形成的薄膜厚度的均匀度,提高薄膜生产质量。

若选择中流道4和外流道5来供两种双色层物料流动,选择内流道3供加强层物料流动,则中进料口和外进料口所连接的两台挤出机分别用于挤出两种双色层物料,内进料口所连接的挤出机用于挤出加强层物料。相应的,中流道4 中的物料由分配环6的第二出料口经过,外流道5中的物料由分配环6的第一出料口6.1经过。

进一步,内流道3、中流道4以及外流道5中的部分或者全部为螺旋体流道,物料在流道内流动过程中自身混合更加均匀。

进一步,口模2出口处设置有缓冲槽(图3中未示出),例如环形缓冲槽,口模2出口处的缓冲槽可以调节口模2的流速和压力,有利于熔体压力的均匀分布,提高薄膜质量,并且使口模2不易损坏。

进一步,内流道3、中流道4以及外流道5的最大可通过流量不相同,配合挤出机的转速,来达到薄膜三种料的最佳分配情况。

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挤出机所挤出的双色层物料不限于黑、白两色,从而双色层的具体颜色可以根据需要定制。

综上,该高强度双层双色薄膜生产装置能够提高双色薄膜的强度,使得双色薄膜的特性能够更好的得到发挥,同时能够降低薄膜生产成本,提高薄膜生产质量,并且该生产装置不易受到损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