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猕猴桃树花果生长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34452发布日期:2018-10-12 21:18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促进猕猴桃树花果生长的装置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猕猴桃树控制花果的方法即是直接喷洒各种农药或激素等等,农药施用会造成农药残留,随着残留的堆积会致使最终堆积在食物链顶端的人类体内,当达到一定堆积数量后,则会对人体造成较大的危害;而激素类的则造价高昂,一般果园种植农场用不起,经济成本较高;另外,无论是农药类的还是激素类的,都需要人工进行喷洒,遇到大雨、大风等坏天气影响,会将喷洒的农药或激素冲刷干净,造成浪费,甚至是时间和人力重复劳动或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缺陷,提供一种促进猕猴桃树花果生长的装置,该装置可以一劳永逸地促进猕猴桃树的花果生长,安装成本十分低廉。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促进猕猴桃树花果生长的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环切紧固钳、扎丝结构和加药装置;在猕猴桃树主杆上设置有一环切切口,在环切切口一周设置有紧固后的扎丝,即扎丝结构;在扎丝结构上部的猕猴桃树主杆上设置加药装置;所述的环切紧固钳结构为,在一个虎口钳的任一前阻力臂的外侧壁设置一环切刀刃,虎口钳的钳口设置为锯齿形或齿轮形结构。

进一步为,本实用新型扎丝的圈数至少设置两股以上。

进一步为,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扎丝型号数为8号或10号或12号或16号或18号。

进一步为,本实用新型扎丝设置的位置位于离地1.3-1.4米的猕猴桃树主杆上。

进一步为,本实用新型加药装置结构为,包括盛药漏斗、流药斜槽和注药环;注药环外圈高,内圈低,注药环一侧设置有开口,用于套在猕猴桃树主杆上,注药环内圈设置在扎丝内部或紧密贴附在扎丝上部的猕猴桃树主杆上;流药斜槽下端设置在注药环内侧,上端设置在盛药漏斗底部,为一槽状结构;盛药漏斗通过捆扎带固定设置在扎丝结构上部。

进一步为,本实用新型加药装置还包括托盘,托盘一侧开设有垂直切口,两边的垂直切口处设置有紧固按扣或紧固粘带;水平方向设置有托盘外边,中心设置有紧贴猕猴桃树主杆的贴边,托盘外边和贴边设置为柔性材料,采用一侧套设的方式固定在扎丝结构下部,与扎丝结构接触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原理为,在猕猴桃树上环切、环扎铁丝,让铁丝勒进树皮,阻塞光合产物运输通道,使叶片制造的同化物不能顺畅地通过树皮的韧皮部运输到环扎部位以下,使营养阻留在环扎口以上的枝条上。铁丝环扎树杆,环扎部位以上的树皮增厚,说明起到了阻留同化物于上部枝条的作用。同化物积累在枝条上,有利于成花及坐果。环扎前后用防治溃疡病的药剂喷涂环扎部位。药剂选用铜制剂、抗生素制剂、医用消毒酒精或高锰酸钾,任选一种药剂,按该药剂的使用说明书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加工和使用;使用本装置的猕猴桃树,可以达到控制营养生长,促进花果生长且出花整齐的目的和优点。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解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扎丝结构位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加药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虎口钳钳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图2,图3所示。一种促进猕猴桃树花果生长的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环切紧固钳、扎丝结构和加药装置;在猕猴桃树主杆上设置有一环切切口1,在环切切口1一周设置有紧固后的扎丝2,即扎丝结构;在扎丝结构上部的猕猴桃树主杆上设置加药装置3;所述的环切紧固钳结构为,在一个虎口钳的任一前阻力臂的外侧壁设置一环切刀刃4,虎口钳的钳口5设置为锯齿形或齿轮形结构。

进一步为,本实用新型扎丝的圈数至少设置两股以上。

进一步为,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扎丝型号数为8号或10号或12号或16号或18号。

进一步为,本实用新型扎丝设置的位置位于离地1.3-1.4米的猕猴桃树主杆上。

进一步为,本实用新型加药装置结构为,包括盛药漏斗3.1、流药斜槽3.2和注药环3.3;注药环3.3外圈高,内圈低,注药环一侧设置有开口3.4,用于套在猕猴桃树主杆上,注药环内圈设置在扎丝内部或紧密贴附在扎丝上部的猕猴桃树主杆上;流药斜槽3.2下端设置在注药环内侧,上端设置在盛药漏斗3.1底部,为一槽状结构;盛药漏斗3.1通过捆扎带固定设置在扎丝结构上部。

进一步为,本实用新型加药装置还包括托盘3.5,托盘3.5一侧开设有垂直切口3.6,两边的垂直切口处设置有紧固按扣或紧固粘带;水平方向设置有托盘外边,中心设置有紧贴猕猴桃树主杆的贴边,托盘外边和贴边设置为柔性材料,采用一侧套设的方式固定在扎丝结构下部,与扎丝结构接触性连接。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