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播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21314发布日期:2018-11-23 18:19阅读:493来源:国知局
条播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条播机。



背景技术:

目前,条播机适用于小麦,燕麦,大豆等农作物播种工作,其效率高,牵引方便,适合大规模播种作业。在其播种时候由行走轮带动排种轮(排种器)旋转,种子自动从种子箱的种子杯按照要求的播种量排入输种管内,并经过开沟器落入开好的沟槽内,然后由镇压轮将种子覆盖并压实。但是现有条播机结构单一,使用上细节不方便,例如牵引柔性差,划行不精准等问题,如何提供一种设计新颖,结构合理的新型条播机成为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总的来说是提供一种条播机;详细解决的技术问题以及取得有益效果在后述内容以及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中内容具体描述。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条播机,作为基本结构,包括机架、分别设置在机架上的镇压轮、开沟器、种肥箱、划行器、以及横牵引架;从而完成条播机的基本功能,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点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机架左侧的万向节、右端与万向节铰接的摆动杆、对称设置在摆动杆两侧且一端与摆动杆中部铰接且另一端与机架铰接的侧气弹簧杆、左下端与摆动杆中部铰接且右上端与机架铰接的顶气弹簧杆、垂直设置在摆动杆左端的顺牵引架、设置在机架下方的横牵引地轮、上端铰接在机架上的顺牵引杆、设置在顺牵引杆下端的顺牵引地轮、以及设置在顺牵引杆中部与机架之间的油缸。

通过万向节实现柔性连接,通过三个气弹簧实现三点支撑,从而减损对万向节的磨损与冲击,起到缓冲作用,结构合理。进一步,通过油缸实现顺牵引地轮升降,从而当下降后,实现顺着纵向牵引,当上升后,实现横向牵引。

在种肥箱上设置有用于存储种子和/或肥料信息的智能标签,从而通过手机可以直接获取种肥的基本信息与作用要求,极为方便便捷,在种肥箱上设置有用于观察内部种肥存储量的视窗,可以直观观察,在种肥箱内设置有下压板以及设置在下压板与种肥箱上盖之间的绳带。下压板位于种肥箱内腔上部,随着种肥的减少下落,从而提高种肥输出效率,清理侧壁上存积的残余,从而实现彻底出种肥。通过绳带实现下行限位,通过活动自由放置下压板,从而利用设备行走时候的振动对种肥施加压力,从而提高种肥排出效率。

划行器的连接杆横向伸缩设置在机架上,在机架设置在与连接杆平行的并联或串联的同步千斤顶,并联同步千斤顶的伸缩端部连接在连接杆上,在连接杆上还设置有带刻度直线螺杆。通过并联同步千斤顶实现同时工作,实现粗调节,通过带刻度直线螺杆实现精准微调。从而划行便捷方便精准。

种肥箱通过管连接有层式槽轮排种装置,其相比于现有的槽轮排种装置,包括设置在播种机上的分度壳体、水平设置在分度壳体内的转轴、位于分度壳体的内腔中且与转轴键连接的排种槽轮、分布在排种槽轮上且用于容纳种子的送种凹槽、分别设置在分度壳体内的槽轮出口与进种通道、设置在槽轮出口与进种通道之间且位于排种槽轮一侧的侧弧挡板、设置在分度壳体一侧且与槽轮出口连通的出种壳体、设置在出种壳体内且上端进口与槽轮出口连通的定量出种通道、设置在定量出种通道下端左侧的种子排出口、设置在定量出种通道内的底部调整滑道、至少一个层放在底部调整滑道上且左右移动的中部层叠调整滑板、左右移动设置在中部层叠调整滑板上的顶部调整滑板、设置在出种壳体内且与中部层叠调整滑板右端连接的中部调整螺杆、以及在出种壳体内且与顶部调整滑板右端连接的顶部调整螺杆。

在分度壳体内且位于进种通道一侧设置有拨种刷。

在顶部调整滑板上端左侧设置有左端振动簧,在顶部调整滑板上端右侧设置有弹性系数大于左端振动簧的右端振动簧,在左端振动簧与右端振动簧上端设置有振动排种板。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在播种器行走的时候,转轴带动排种槽轮转动,种子从进种通道落到送种凹槽内,通过拨种刷防止多余的种子进入到送种凹槽内,在侧弧挡板的侧挡下,送种凹槽带着种子旋转到槽轮出口。然后通过槽轮出口滑落到出种壳体内,根据不同种子的颗粒度大小,通过顶部调整螺杆调整顶部调整滑板的位置,从而控制顶部调整滑板左端与定量出种通道的间隙大小,从而控制输出的种子数量,当仅仅调整调整滑板无法满足种子颗粒大小的的时候,通过调整中部层叠调整滑板可以进一步增大定量出种通道的空间,实现一个排种装置满足不同种子的要求,通用性强,适应性强。为了提高排种效率,左端振动簧的振幅大于右端振动簧,从而实现振动排种板在上下摆动的同时实现倾斜摆动,从而通过振动提高排种效率。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成本低廉、结实耐用、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省时省力、节约资金、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不限于此描述,为了更好的便于理解,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进行了更加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机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机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整机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播种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31、顺牵引架;32、横牵引地轮;33、机架;34、顺牵引地轮;35、镇压轮;36、开沟器;37、种肥箱;38、划行器;39、摆动杆;40、万向节;41、侧气弹簧杆;42、顶气弹簧杆;43、智能标签;44、视窗;45、下压板;46、绳带;47、横牵引架;48、带刻度直线螺杆;49、并联同步千斤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条播机,作为基本结构,包括机架33、分别设置在机架33上的镇压轮35、开沟器36、种肥箱37、划行器38、以及横牵引架47;从而完成条播机的基本功能,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点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机架33左侧的万向节40、右端与万向节40铰接的摆动杆39、对称设置在摆动杆39两侧且一端与摆动杆39中部铰接且另一端与机架33铰接的侧气弹簧杆41、左下端与摆动杆39中部铰接且右上端与机架33铰接的顶气弹簧杆42、垂直设置在摆动杆39左端的顺牵引架31、设置在机架33下方的横牵引地轮32、上端铰接在机架33上的顺牵引杆、设置在顺牵引杆下端的顺牵引地轮34、以及设置在顺牵引杆中部与机架33之间的油缸。

通过万向节实现柔性连接,通过三个气弹簧实现三点支撑,从而减损对万向节的磨损与冲击,起到缓冲作用,结构合理。进一步,通过油缸实现顺牵引地轮34升降,从而当下降后,实现顺着纵向牵引,当上升后,实现横向牵引。

在种肥箱37上设置有用于存储种子和/或肥料信息的智能标签43,从而通过手机可以直接获取种肥的基本信息与作用要求,极为方便便捷,在种肥箱37上设置有用于观察内部种肥存储量的视窗44,可以直观观察,在种肥箱37内设置有下压板45以及设置在下压板45与种肥箱37上盖之间的绳带46。下压板45位于种肥箱内腔上部,随着种肥的减少下落,从而提高种肥输出效率,清理侧壁上存积的残余,从而实现彻底出种肥。通过绳带实现下行限位,通过活动自由放置下压板,从而利用设备行走时候的振动对种肥施加压力,从而提高种肥排出效率。

划行器38的连接杆横向伸缩设置在机架33上,在机架33设置在与连接杆平行的并联或串联的同步千斤顶49,并联同步千斤顶49的伸缩端部连接在连接杆上,在连接杆上还设置有带刻度直线螺杆48。通过并联同步千斤顶49实现同时工作,实现粗调节,通过带刻度直线螺杆48实现精准微调。从而划行便捷方便精准。

种肥箱37通过管连接有层式槽轮排种装置,其相比于现有的槽轮排种装置,包括设置在播种机上的分度壳体1、水平设置在分度壳体1内的转轴2、位于分度壳体1的内腔中且与转轴2键连接的排种槽轮3、分布在排种槽轮3上且用于容纳种子的送种凹槽4、分别设置在分度壳体1内的槽轮出口6与进种通道7、设置在槽轮出口6与进种通道7之间且位于排种槽轮3一侧的侧弧挡板5、设置在分度壳体1一侧且与槽轮出口6连通的出种壳体9、设置在出种壳体9内且上端进口与槽轮出口6连通的定量出种通道10、设置在定量出种通道10下端左侧的种子排出口11、设置在定量出种通道10内的底部调整滑道12、至少一个层放在底部调整滑道12上且左右移动的中部层叠调整滑板13、左右移动设置在中部层叠调整滑板13上的顶部调整滑板15、设置在出种壳体9内且与中部层叠调整滑板13右端连接的中部调整螺杆14、以及在出种壳体9内且与顶部调整滑板15右端连接的顶部调整螺杆16。

在分度壳体1内且位于进种通道7一侧设置有拨种刷8。

在顶部调整滑板15上端左侧设置有左端振动簧17,在顶部调整滑板15上端右侧设置有弹性系数大于左端振动簧17的右端振动簧18,在左端振动簧17与右端振动簧18上端设置有振动排种板19。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在播种器行走的时候,转轴2带动排种槽轮3转动,种子从进种通道7落到送种凹槽4内,通过拨种刷8防止多余的种子进入到送种凹槽4内,在侧弧挡板5的侧挡下,送种凹槽4带着种子旋转到槽轮出口6。然后通过槽轮出口6滑落到出种壳体9内,根据不同种子的颗粒度大小,通过顶部调整螺杆16调整顶部调整滑板15的位置,从而控制顶部调整滑板15左端与定量出种通道10的间隙大小,从而控制输出的种子数量,当仅仅调整调整滑板15无法满足种子颗粒大小的的时候,通过调整中部层叠调整滑板13可以进一步增大定量出种通道10的空间,实现一个排种装置满足不同种子的要求,通用性强,适应性强。为了提高排种效率,左端振动簧17的振幅大于右端振动簧18,从而实现振动排种板19在上下摆动的同时实现倾斜摆动,从而通过振动提高排种效率。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成本低廉、结实耐用、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省时省力、节约资金、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充分描述是为了更加清楚的公开,而对于现有技术就不再一一例举。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多个技术方案进行组合是显而易见的。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