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秧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63814发布日期:2018-12-14 21:47阅读:697来源:国知局
育秧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稻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育秧盘。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水稻生产方式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传统的精耕细作和人工栽培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稻作生产的需求,机械化轻简化作业将成为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目前,我国水稻机械化轻简化作业已经构成了以毯状小苗机插为主,兼顾抛秧、钵苗机插或摆栽和直播的发展状况。由于毯苗机插水稻采用塑盘育秧,为适合机械栽插其根系需成毯。因此育秧过程中播种密度高,秧苗秧龄短,通常秧苗叶龄3-4叶,秧龄20天。同时,移栽大田后,与传统的常规旱育壮秧或湿育带蘖中大苗人工手栽相比,其整个生长发育进程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具体表现为全生育期有所压缩,个、群体生长量与最终的产量要低。

尽管我国现有的水稻生产正稳步向机械化轻简化栽培方式转变,但是当前普遍实施的水稻品种筛选与培育绝大部分采取传统的旱育或湿润育秧龄达30天以上的中大苗,导致通过此种方法育出的水稻新品种(系)真正走向应用后,部分难以适应大面积机械化生产中育毯状小苗移栽后生长季缩短、生育进程加快的变化,不能达到品种培育预期的产量和品质指标。在品种筛选和培育中难以采用塑盘育毯状小苗用于栽插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在品种选育的前期,无论是原始材料、亲本圃、选种圃还是鉴定圃的种植,种子的数量都不是很多。而塑盘育毯状小苗,由于塑料育秧盘形状固定(长、宽、高分别为58cm、28cm、2.8cm),为能使20天秧龄的秧苗成毯,其常规稻每盘播量通常达80-120g干种子,播种密度达2-3粒/cm2。而品种筛选或育种材料的种子量有的仅有几克,如果单个材料就播一个塑盘,不仅浪费秧盘和秧田,同时也难以模拟常规毯苗育秧过程中秧苗成长的密生生态。如果一个塑盘播种多个水稻材料,由于没有区分的界限,在播种和栽插过程中容易引起混杂。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育秧盘,以解决在水稻品种选育时期,每个水稻品种播种数量少的情况下,多个水稻品种用一个传统的塑盘育秧存在容易引起品种混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育秧盘,包括:

秧盘本体,所述秧盘本体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内侧对位设置有多组竖向通槽;以及

至少一分区板,所述分区板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插设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内侧相对位的一组竖向通槽中,所述分区板上形成有贯穿板厚的容置孔;

湿度传感器,设于所述容置孔中,所述湿度传感器连接有控制器;以及

喷淋设备,安装于所述秧盘本体上,所述喷淋设备连接于所述控制器。

进一步的,所述分区板上形成有导水孔。

进一步的,所述分区板的顶部与所述秧盘本体的顶部齐平。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壁的外侧连接有第一翼缘板,所述第一翼缘板上开设有供吊牌安装的多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位于相邻的二组所述竖向通槽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侧壁的外侧连接有第二翼缘板,所述喷淋设备安装于所述第二翼缘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喷淋设备包括喷淋头、管路和水泵,所述管路连接于所述喷淋头和所述水泵,所述喷淋头安装于所述第二翼缘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秧盘本体还包括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两端,所述第三侧壁的外侧连接有第三翼缘板,所述第四侧壁的外侧连接有第四翼缘板,所述第四翼缘板上开设有限位孔,所述第三翼缘板上设有用于插设于相邻的育秧盘的限位孔的限位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育秧盘通过分区板可快速将育秧盘分为多个小育秧区间,可拆卸的方式使得分区板可以根据水稻品种的数量来决定分区板的数量,进而确定小育秧区间的数量,避免了水稻品种播种后的混杂。另一方面,通过湿度传感器可以监控育秧盘内部的土壤基质的含水量,确保水稻秧苗的安全伸长,即节约了大量的水资源,降低了生产成本,还避免人工看顾,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育秧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图1为本实用新型育秧盘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育秧盘,包括:秧盘本体1、分区板2、湿度传感器3、喷淋设备4和控制器(附图中未显示)。秧盘本体1包括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第三侧壁13、第三侧壁14以及底板19。第一侧壁11与第二侧壁12相对设置。第三侧壁13、第三侧壁14分别连接于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的两端。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第三侧壁13、第三侧壁14竖设于底板19上,围合形成育秧空间。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的内侧对位设置有多组竖向通槽10。多组竖向通槽10沿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的长度方向间隔布设。分区板2的数量至少有1个。分区板2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插设于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的内侧相对位的一组竖向通槽10中将育秧空间划分成多个小育秧区间。根据水稻播种品种的数量确定分区板的设置数量,如只有2个水稻品种,则只需要1块分区板即可将育秧空间一分为二。分区板2上形成有贯通的容置孔,容置孔沿分区板2的厚度方向设置。湿度传感器3嵌设于分区板2的容置孔中。湿度传感器3连接于控制器。喷淋设备4安装于秧盘本体1的第二侧壁的上方。喷淋设备4连接于控制器。

当水稻田间育秧时期,湿度传感器主要用于监测小育秧区间的土壤含水率并向控制器发生携带土壤含水率的含水率信号。控制器中预设有正常含水率范围。控制器接收湿度传感器的含水率信号并将土壤含水率与预设的正常含水率范围相比较。当含水率信号超出预设的正常含水率时,控制器通过连接的报警器发出富水警报;当含水率信号低于预设的正常含水率时,控制器通过连接的报警器发出缺水警报,同时控制器打开喷淋设备,使得喷淋设备对准育秧空间喷淋,缓解缺水灾情,确保秧苗的安全,节约水资源,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育秧盘通过分区板可快速将育秧盘分为多个小育秧区间,可拆卸的方式使得分区板可以根据水稻品种的数量来决定分区板的数量,进而确定小育秧区间的数量,避免了水稻品种播种后的混杂。另一方面,通过湿度传感器可以监控育秧盘内部的土壤基质的含水量,确保水稻秧苗的安全伸长,即节约了大量的水资源,降低了生产成本,还避免人工看顾,省时省力。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侧壁11的外侧连接有第一翼缘板15,第二内壁12的外侧连接有第二翼缘板16,第三侧壁13的外侧连接有第三翼缘板17,第四侧壁14的外侧连接有第四翼缘板18。第三翼缘板17和第四翼缘板18分别连接于第一翼缘板15和第二翼缘板16的两端之间。第一翼缘板15、第二翼缘板16、第三翼缘板17以及第四翼缘板18均倾斜设置。具体的,第一翼缘板15的远离第一侧壁的一侧朝上倾斜设置、第二翼缘板16的远离第而侧壁的一侧朝上倾斜设置、第三翼缘板17的远离第三侧壁的一侧朝上倾斜设置、第四翼缘板18的远离第四侧壁的一侧朝上倾斜设置。第一侧壁11与第一翼缘板15之间、第二内壁12与第二翼缘板16之间,第三侧壁13与第三翼缘板17之间,第四侧壁14与第四翼缘板18之间分别设有加劲板。

为了方便管路多个水稻品种播种于同一个育秧盘内,第一翼缘板15上开设有供吊牌栓系的多个安装孔150。安装孔150位于相邻的两个竖向通槽10之间即一个小育秧区间。播种时,可以将水稻品种的编号牌用绳子栓系于安装孔。

为了在将育秧盘摆放于田垄上,避免单个育秧盘的移动,第四翼缘板18上开设有限位孔,第三翼缘板17的下方设有限位柱171。限位柱171用于插设于相邻的育秧盘的限位孔中,使得相邻的两个育秧盘连成一片。

在本实施例中,喷淋设备4包括喷淋头41、管路42和水泵(附图中未显示)。管路42连接于喷淋头41和水泵,喷淋头41连接于第二翼缘板16上。

为了使得分区板划分出的多个小育秧区间的水平均匀分布,分区板2上形成有导水孔相邻的两个小育秧区间之间,含水量高的小育秧区间的水分可以流经导水孔流至含水量低的小育秧区间。

为了方便泥浆抹平水稻种子,分区板2的顶部与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第四侧壁的顶部齐平。

湿度传感器3为土壤湿度传感器,又名土壤水分传感器、土壤墒情传感器、土壤含水量传感器,主要用来测量土壤容积含水量,做土壤墒情监测及农业灌溉和林业防护。目前常用到的土壤湿度传感器有FDR型和TDR型,即频域型和时域型。目前比较流行的是FDR型FDR(Frequency DomainReflectometry)频域反射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土壤水分的仪器,它利用电磁脉冲原理、根据电磁波在介质中传播频率来测量土壤的表观介电常数(ε),从而得到土壤容积含水量(θv),FDR具有简便安全、快速准确、定点连续、自动化、宽量程、少标定等优点,是一种值得推荐的土壤水分测定仪器。

控制器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为一种专门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电子系统。它采用一种可编程的存储器,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输出来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设备或生产过程。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计算机技术与自动化控制技术相结合而开发的一种适用工业环境的新型通用自动控制装置,是作为传统继电器的替换产品而出现的。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可编程控制器具有了计算机的功能,不仅能实现逻辑控制,还具有了数据处理、通信、网络等功能。由于它可通过软件来改变控制过程,而且具有体积小、组装维护方便、编程简单、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