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采光角度的幼苗培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63772发布日期:2018-12-14 21:46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采光角度的幼苗培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幼苗培育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调节采光角度的幼苗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随农业种植技术的发展,幼苗培养也由以往的室外大棚种植发展为室内立体分层式种植,这种种植方式具有节约空间、可控温度等优点,但现有的幼苗立体分层培养架,层间距过大,会降低种植数量,而层间距过小,又不便于打理,并且,当层面积过大时,上层还会遮挡下层,印象下层的采光,使下层生长较慢,因此,急需一种可调节采光角度的幼苗培养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采光角度的幼苗培养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采光角度的幼苗培养装置,包括底板和升降方杆,所述升降方杆为两根,两根所述升降方杆的底端外壁均插接有方筒,两个所述方筒的底端分别贴合底板的上表面的左前角和右前角,两根所述升降方杆的底面的前部和后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卡齿板和第二卡齿板,两个所述方筒的上部的前部和后部分别转动连接有从动杆和主动杆,且从动杆和主动杆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贯穿两个所述方筒,所述从动杆的外壁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主动杆的外壁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且从动齿轮和主动齿轮均位于同侧的所述方筒的内腔内,所述从动齿轮的前端啮合连接第一卡齿板的后表面,所述从动齿轮的后端啮合连接主动齿轮的前端,所述主动齿轮的后端啮合连接第二卡齿板的前表面,所述主动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方形转筒,所述方形转筒的内壁插接有方柱,所述方柱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摇把,所述方筒的外侧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有Y形限位架,所述Y形限位架的右端与摇把的中部相卡接;

所述底板的上表面的左后角和右后角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方杆,且两根所述固定方杆与两根所述升降方杆相对应,相对所述升降方杆和固定方杆的内侧面分别转动连接滑轨的两端,且左右两侧滑轨相对应,所述滑轨的中部开设有卡槽,所述滑轨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杆,左右相对的所述滑杆的中部分别插接托杆的两端,所述托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滚套,所述滚套的前端和后端均固定连接有培养杯,所述滑杆的外侧面的前部和后部均开设有插孔,所述插孔的内壁固定连接弹簧的一端,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插杆,所述插杆的外端均穿出插孔穿入卡槽内。

优选的,所述方筒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球形硬塑套。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底面四角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脚轮。

优选的,所述摇把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橡胶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相对所述升降方杆和固定方杆的内侧面分别转动连接滑轨的两端,在滑轨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杆,左右相对的所述滑杆的中部分别插接托杆的两端,在托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滚套,在滚套的前端和后端均固定连接有培养杯,托杆能带动培养杯前后滑动,从而便于打理,提高在方筒内设置从动杆和主动杆,在从动杆和主动杆的外壁分别固定连接从动齿轮和主动齿轮,使第一卡齿板、从动齿轮、主动齿轮和第二卡齿板依次相互啮合,通过摇杆带动主动杆转动,从而带动从动齿轮和主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升降方杆上升或下降,从而使同层托杆梯形排布,达到增大幼苗采光面积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使用便捷,通过分层抽拉式设计,便于幼苗的移植和打理,通过升降设计,使同层的托杆梯形排布,降低上层对下层的遮挡,增加幼苗的采光面积,使幼苗更好的生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方筒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摇把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滚套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插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方筒,3升降方杆,4第二卡齿板,5从动杆,6主动杆,7从动齿轮,8主动齿轮,9方形转筒,10方柱,11 Y形限位架,12滑轨,13卡槽,14滑杆,15托杆,16滚套,17培养杯,18插孔,19弹簧,20插杆,21固定方杆,22第一卡齿板,23摇把,24球形硬塑套,25万向脚轮,26橡胶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采光角度的幼苗培养装置,包括底板1和升降方杆3,所述升降方杆3为两根,两根所述升降方杆3的底端外壁均插接有方筒2,两个所述方筒2的底端分别贴合底板1的上表面的左前角和右前角,两根所述升降方杆3的底面的前部和后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卡齿板22和第二卡齿板4,两个所述方筒2的上部的前部和后部分别转动连接有从动杆5和主动杆6,且从动杆5和主动杆6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贯穿两个所述方筒2,所述从动杆5的外壁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7,所述主动杆6的外壁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8,且从动齿轮7和主动齿轮8均位于同侧的所述方筒2的内腔内,所述从动齿轮7的前端啮合连接第一卡齿板22的后表面,所述从动齿轮7的后端啮合连接主动齿轮8的前端,所述主动齿轮8的后端啮合连接第二卡齿板4的前表面,所述主动杆6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方形转筒9,所述方形转筒9的内壁插接有方柱10,且方柱10与方形转筒9过渡配合,所述方柱10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摇把23,所述方筒2的外侧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有Y形限位架11,所述Y形限位架11的右端与摇把23的中部相卡接;

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的左后角和右后角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方杆21,且两根所述固定方杆21与两根所述升降方杆3前后相对应,前后相对所述升降方杆3和固定方杆21的内侧面分别转动连接滑轨12的两端,且滑轨12为四层设计,滑杆12为弓形,且左右两侧滑轨12相对应,所述滑轨12的中部开设有卡槽13,所述滑轨1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杆14,左右相对的所述滑杆14的中部分别插接托杆15的两端,且每层托杆15的数量为十根,均匀的在滑杆14上排布,所述托杆15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滚套16,所述滚套16的前端和后端均固定连接有培养杯17,培养杯17内种植有农作物幼苗,所述滑杆12的外侧面的前部和后部均开设有插孔18,所述插孔18的内壁固定连接弹簧19的一端,所述弹簧1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插杆20,所述插杆20的外端均穿出插孔18穿入卡槽13内,且刚好位于卡槽13的前后两端,从而使滑轨12与滑杆14固定。

具体而言,为了降低方筒2与底板1的摩擦损耗,方筒2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球形硬塑套24。

具体而言,为了便于移动本实用新型,所述底板1的底面四角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脚轮25。

具体而言,为了摇动摇把23时更加舒适,所述摇把23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橡胶套26。

工作原理:使用本实用新型时,组装好本实用新型,并将本实用新型放置在适合幼苗生长的环境中,向下按动插杆20,使插杆20进入插孔18内,即可拉出同层滑杆14,从而拉出同层的培养杯17,从而便于幼苗的移植和打理,当推入滑杆14后,在弹簧19的作用下插杆20自动弹出,使滑杆14和滑轨12重新固定,当发生光线遮挡时,转动摇把23,带动主动齿轮8和从动齿轮7反向转动,从而带动左右两侧的升降方杆4同步上升或下降,从而使滑杆14和滑轨12发生倾斜,使托杆15梯形排布,增大幼苗的采光面积,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使用便捷,通过分层抽拉式设计,便于幼苗的移植和打理,通过升降设计,使同层的托杆梯形排布,降低上层对下层的遮挡,增加幼苗的采光面积,使幼苗更好的生长。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